一 相关概念界定

(一)沿海地区

区域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人类的任何生产、生活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区域。但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研究领域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和侧重。“社会学中认为区域是具有人类某种相同社会特征的聚居社区;政治学中一般把区域看作国家实施行政管理的行政单元,即国家、省、州、市、县等行政区划所确定的区域;地理学中则认为区域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客观存在的地域结构形式;从经济学角度定义区域,即把区域视为人类经济活动及其必需的生产要素存在和依赖的‘载体’——地域空间。”[1]在概念的内涵上,综合社会学、政治学、地理学、经济学关于区域的理解,认为区域是发展的地域载体,具有某种相同的社会特征。在实证研究中,则主要以行政区划如省、市、县等行政区为样本。

沿海地区是指拥有海岸线(大陆岸线和岛屿岸线)的地理区域,为了操作的方便,往往以行政区划来定义沿海地区。在中国,如果以行政区划来定义沿海地区的话,可以将沿海地区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即广义的沿海地区,是指拥有海岸线的省(区、市),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11个省(区、市),这11个沿海省(区、市)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五个沿海地区,即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山东三省一市;长三角地区,包括江苏、上海、浙江两省一市;海峡西岸地区,包括福建一省;珠三角地区,只含广东一省;北部湾地区,包括广西和海南一省一区。第二个层次是拥有海岸线的城市,即沿海城市(包括其下属的全部区、县和县级市),全国拥有海岸线的城市共有51个(不含天津和上海两个直辖市)。第三个层次即狭义的沿海地区,是指拥有海岸线的区、县、县级市,全国共有244个。如果我们将海洋发展解释为沿海地区海洋发展的话,考虑到各层次沿海地区的海洋发展水平的不同,可以将沿海地区界定为沿海省(区、市)层面,主要作为宏观层面来整体描述海洋发展的过程与取得的成就。

(二)沿海地区海洋发展

关于区域发展,它一直是区域经济学及经济地理学的重点研究内容,在对区域发展内涵的理解上,很多学者将区域发展等同于区域经济发展来研究。艾肯斯和马科斯尼弗认为“区域发展是一个包括道德、经济、生态和社会政治四个方面的复合概念,并依此提出了区域发展的四面体分析框架”[2]。四维发展范式的启示是,区域发展既要合乎生态规律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又要合乎社会伦理道德以实现人本发展的最终目标。区域发展是在一定地域载体上的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区域发展涉及的对象和目标,从根本上讲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人的发展,它包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价值取向的实现,凡是一切有利于人的发展的事物且与空间有联系的过程均应属于区域发展的内容。可以说,“区域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应是区域发展的指南。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下,人们生活、行为的价值观很不相同,因此,对区域发展的理解,在不同国家和民族范围内,差别是很大的”[3]

基于区域发展的理解与对海洋发展内涵的阐述,沿海地区海洋发展是一个系统的概念,沿海地区海洋发展是一个沿海省(区、市)在海洋方面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资源、生态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它的内涵非常丰富,既包含自然的和社会的,也包含物质的和精神的。沿海地区海洋发展应从区域内协调发展和区域间协调发展两个层面综合理解。区域内协调发展主要是指区域经济发展要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人的发展要与经济、社会、生态相协调。区域间协调发展是指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沿海地区海洋发展貌似独立性很强,不同区域对海洋发展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致使不同区域的优势和弊端也不同,但是有些沿海地区行政区域与自然辐射区域的不吻合会造成“各扫门前雪”的乱象,以致出现各自为政、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要想真正达成海洋发展的目标,需要加强沿海各区域协同发展体系,打通区域合作与交流的渠道。因此,不同区域之间应根据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区域经济关联度、资源禀赋等特点,促进区域间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社会服务与管理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深化合作框架、合作体制等。因此,沿海地区海洋发展即协调好特定区域内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与行为,使区域保持和谐、高效、有序、长期的发展能力。沿海地区海洋发展研究以沿海地区海洋发展的协调度、发展度、可持续度为研究对象,以人海社会关系为研究线索,以系统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为基本研究方法,以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目标,它既有极强的理论性,又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关于发展的理论。沿海地区海洋发展需依赖于发展水平来衡量,即在某一特定时期,沿海地区为了开发、保护辖区内的海洋资源、合理利用海洋空间,有力地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海洋开发、保护、管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发展水平,该发展水平是动态的,甚至个别地区会发生剧烈的变化,是衡量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社会、科技、资源、环境、人文发展的综合性指标。沿海地区海洋发展水平的表现形式和涵盖的内容既体现沿海地区当前的发展现状,又顾及未来的发展潜力,是对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完整衡量。[4]

客观上,海洋发展都是在一定的地域上进行的,叠加“沿海地区”后,海洋发展的含义变得更加具体,沿海地区海洋发展反映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潜力与后劲。我国沿海地区海洋发展除具有海域差异性外,还具有时间连续性。纵观我国沿海地区,有的已有几千年历史,有的仅有几百年历史,但不管这些地区的历史有多长,海洋发展都是历史上海洋生态系统、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综合发展的结果,尤其是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头十年里,人口趋海的形式变得更加明显。通观世界,全世界的沿海区域分布着最发达的都市群,聚集着全世界70%的工业资本和70%的人口。海洋开发与利用大大地促进了沿海地区的发展,使沿海地区成为人口集中、城市化程度高、经济发达的地区,我国许多沿海城市已经成为重要的海港和物流中心,如上海、青岛、深圳等沿海城市,我国的京津唐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城市化发展已具备大都市的轮廓。沿海地区海洋发展,在交通条件的改善、经济水平的提高、历史人文的传承和社会生活的发展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随着沿海地区的不断发展,资源短缺、环境破坏等问题日渐突出,它迫使沿海地区开始对自己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生存空间进行深刻反思,传统的发展原理、原则和方法等方面必须拓展提高,为适应这些变化,要求沿海地区海洋发展聚焦新理念,这为我国海洋发展的创新实践奠定了基础。

(三)沿海地区海洋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从总体上看,亟待向纵深挺进的沿海地区海洋发展始终面临如下两个方面的瓶颈。一是作为一种全新的海洋强国理念,沿海地区能不能完整地描述海洋发展的系统结构,正在着力建设的海洋强国究竟是什么样子?二是作为一场深刻的时代变革,我们还不能适时而动态地刻画海洋发展的建设进程,不断逼近海洋强国目标的沿海地区建设目前到了什么地步?也就是说,在当前的中国,我们需要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沿海地区海洋发展的施工方案和验收标准,标识沿海地区海洋发展建设方向的路线图和刻画沿海地区海洋发展建设进程的考评卷。这都是需要借助一定形式的,既可以采取以定性分析为主的规划形式,也可以选择以定量分析为主的计量模型形式。不过,客观系统本身就是以某种逻辑体系存在的,人们为揭示客观系统的这种逻辑体系建立了种种理论,因此建立任何一种测量和评估客观现实系统的形式都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将理论、方法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反映评估对象的内在联系。考虑到沿海地区海洋发展毕竟是一个由诸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一方面的内容都涉及众多的因素和变量,所以它不仅是一个内在关系极其复杂的现实系统,同时也必然是一个理论含量十分丰富的逻辑体系。因此,要针对这样一个极其复杂的客观现实系统,需以海洋发展内涵为基本依据,运用综合评价技术,建立起一个科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是对客观现实系统的主观抽象和模拟。指标体系是指测量客观概念的一组可观察到的事物,客观概念是抽象的,而指标体系是具体的,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可以观察和辨认的。可以通过操作化,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体系,从而获得具体的数据,定量测量成效。可以说,考核沿海地区海洋发展成效的有效方式就是构建指标体系。沿海地区海洋发展的评价涉及面很广,评价指标的确定过程也是相当复杂和综合性的,为使每项指标都符合最新的海洋发展理念,仅仅用一两个指标是远远不够的。为体现建设有中国特色海洋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为了使评价更加科学合理,必须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必须突出地把沿海地区海洋发展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把所涵盖的各个方面作为相应的各个子系统,然后,综合和分解评价指标。进而,将沿海地区海洋发展看作一个完整体,依据沿海地区海洋发展的功能、结构、协调度等进行构建评价指标,分析和研究沿海地区海洋发展水平,力图提出良性发展的对策。

沿海地区作为海洋发展的重要载体,探究的热点便是如何更好地制定海洋发展规划,怎样使用新发展理念去指导海洋发展。海洋发展不仅包括生态保护、环境治理、资源节约,而且要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较高水平,所以它不仅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系统工程,而且是各级沿海地区政府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创新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沿海地区海洋发展取得实效的关键是客观地衡量和评价沿海地区在海洋发展方面的绩效。为此,“沿海地区海洋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种用来描述沿海地区海洋发展水平、监测沿海地区海洋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评价沿海地区海洋发展态势的一套指标系统。它是政府制定海洋发展规划和进行海洋强国战略及政策研究,对沿海地区海洋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做出评价从而进行科学决策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5]。尤其是当今中国海洋发展处在方兴未艾的阶段,除从制度建设上加以规范外,最及时的可能还是海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