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童年的华章——中卫岩画

中卫香山“神马岩画”的发现

一次偶然的机会,周兴华有缘在大山深处同岩画见面,同历史对话,自此与岩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1974年,周兴华到香山地区调查。一天,他正和朋友聊天,一位老乡赶着一群家畜从他们面前走过。他随口问 :“往山里面赶?”老乡回答 :“饮水去。”老乡回答后又突然问周兴华 :“你去过石马沟吗?”周兴华说没有去过,老乡神秘地对他说:“要有时间,你去看看。石马沟在香岩寺脚下,沟里面矗立着一大块青石板,又光又平。太阳爬上山顶时,一群‘神马’就落在青石板上,活灵活现。太阳一过,‘神马’就不见了。”

神奇的传闻,使周兴华蓦地想到这是不是他梦寐以求的岩画?

不久,他探寻香岩寺遗迹后,顺路进入了石马沟。沿着牧羊人指引的方向,他终于找到了大青石板。那时阳光刚好斜射到石面上,从远处 看,图像清清楚楚,何止是一群“神马”,几匹“神马”上还骑坐着“神人”。走近看,图像逐渐模糊。用手摸,岩面平整,无沟槽凿痕。“岩画!”他惊喜地喊道,“我的家乡也有岩画!”他的思绪飞出了香山,飞向了以岩画作为文明发祥地标志的那些地方,飞向了遥远的史 前时代。

石马沟岩画的偶然发现,激发了他对中卫境内其他大山中是否还存在岩画的探求之心。

1986年,按照宁夏地质调查二队提供的中卫及其毗邻地区矿产资源及分布图,在大麦地勘察金矿时,发现了大面积的大麦地岩画。

1987年,周兴华从位于黄河北岸的西山去往甘塘镇北长滩村的路上发现了西山岩画。

1988年5月,《宁夏日报》为筹划自治区成立30周年大庆,周兴华向策划《黄河八百里行》栏目的丁思俭等介绍了新发现的黄河两岸大麦地岩画、南长滩岩画。5月26日,周兴华送《宁夏日报》的新闻工作者们到南长滩采访,时任该报副总编李涌泽率先报道了中卫岩画等文物古迹,中卫黄河两岸岩画、长城等文化遗迹方为外界所知。

1991年8月,周兴华编著的以大麦地岩画为主题的《中卫岩画》出版发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画委员会主办的《国际岩画通讯》向国际社会推介了该书和中卫岩画,中卫岩画走向了世界。

世界岩画主要地区大麦地

大麦地岩画区坐落于黄河北岸的卫宁北山,北距中卫沙坡头区约15公里。20世纪80至90年代,地方史学者周兴华先生和中卫文物管理所的同志对大麦地岩画进行了考查。岩画凿刻在崖壁石块上,高处的在山顶上,矮处的在山谷中,大多数岩画分布在山坡上。调查过程中,他们不放过任何一块石头。山高风急,飞沙走石,有时刮得人眼睁不开,脚站不稳,稍不小心,就有摔下山崖的危险。他们饿了啃块饼子,渴了喝口冷水,对每一幅岩画逐一登记、临摹、拍照、拓片、实测。他们在这里发现史前岩画个体图像25000多个,中卫北山成了宁夏境内最大的岩画宝库,成了中国唯一的世界级岩画主要地区。从全球范围看,大麦地岩画在题材内容、图像特征、制作技法、位置选择等方面与欧洲同类型的岩画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特别是大麦地史前岩画“维纳斯”的发现,呈现出东西方文化在大麦地交流融合的奇特现象,反映了史前时期文化的交流、渗透和融合,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大麦地岩画“维纳斯”的发现

1986年,周兴华途经大麦地,看到一幅女性岩雕裸像,中心部位由三大块组成,初看像花瓣,再仔细观察,是个人形。经长期思考,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幅女性裸像。

大麦地岩画“维纳斯”

大麦地女性岩雕裸像敲凿在高60厘米、宽50厘米的红砂岩山体岩面上。裸像通高26厘米、宽17厘米(包括手),身体最宽处在双乳下部,乳房约占胸腹的三分之一,双乳的宽度与身体最宽处等同。裸像体态矮小丰腴,头圆无耳,眉眼明显,张口露齿。两只乳房硕大饱满,腹部滚圆似孕,臀部宽肥显露。两臂纤细,右臂里曲,抚于肚、腹之间;左臂弯曲上举,手持角形器。两腿细小并立。岩面泛黑,敲凿沟槽开口宽阔,边缘不齐,凿坑深浅不一,凿痕几与岩面同色,画面极其古老。周兴华回想起读大学时见过的欧洲崖壁画图像,似乎相似,他惊呆了!

此后的许多年里,周兴华查阅了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出土的有关女性裸像资料,从年代学、地层学、类型学逐个对比,认为其质地、体态、形象与奥地利维伦多夫维纳斯、曼顿维纳斯,特别是与法国洛赛尔维纳斯等奥瑞纳文化的女性小雕像一模一样。结合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周兴华认为,大麦地女性岩雕裸像是欧洲洛赛尔维纳斯、维伦多夫维纳斯等史前维纳斯的岩画翻版,他将大麦地女性岩雕裸像称为中卫大麦地史前岩画版维纳斯。

1996年,周兴华从克罗地亚回来,撰写了《破译石头上的密码》,其中介绍说:“北坡那幅神秘的维纳斯岩画,是典型的史前女性石雕裸像的翻版。先民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孕妇特征:体态丰腴,两只乳房硕大饱满,腹部隆起,臀部肥大,五官省略,手臂纤细,双腿并立。她与奥地利维伦多夫出土的女性石雕裸像堪称为孪生姊妹。考古学家、艺术史家把史前女性石雕裸像称之为‘维纳斯’。在古罗马神话中,‘维纳斯’为爱和美的女神,也称为生育女神。这是探讨原始社会发展进程、研究造型艺术及意识形态的珍贵资料,历来受到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女性石雕裸像最早发现于欧洲,属旧石器时代晚期,年代最早的为奥瑞纳文化期,距今3万年左右。我国近现代的考古学家、艺术史家一直企盼在中国大地上发现史前维纳斯。这里发现的岩画版史前维纳斯在国内外尚属首例。”他将大麦地史前岩画版维纳斯首次公布在宁夏日报主办的《新闻大世界》第3期上。

2003年冬天,新华社记者刘泉龙、肖敏邀周兴华到大麦地考察女性岩雕裸像,他们的信息可能是从《新闻大世界》《岩画探秘》上得到的。时隔一年,他们撰写了《史前岩画版维纳斯惊现宁夏》一文,连同所拍照片刊载在2004年10月17日的《新华每日电讯》上。10月18日新华社记者刘泉龙又在《宁夏日报》头版做了深度报道。随着新华社记者对岩画版维纳斯报道,众多媒体在显著位置纷纷予以报道,确实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中国考古学建立以来,至今尚未在中国境内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妇女小雕像。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考古工作者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发现了西水泉母神、东山嘴母神、牛河梁母神、滦平石雕母神、兴隆洼石雕裸妇像。上述妇女裸像距今5000年至7000年,其典型特征与世界各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小型妇女裸像相似,这应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妇女小裸像的遗俗,中国的考古学家、艺术史家们兴奋地称之为“史前维纳斯”“中国的维纳斯”。当代中国云南永宁地区纳西族原始婚姻制度和母系氏族制度的延续存在,亦是华夏大地上曾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的证明。以上说明,华夏大地上的史前人类与欧洲等地区的史前人类在大致相同的时代都经历了相似的社会发展进程,如母系氏族社会制度等;华夏大地上的史前人类与欧洲等地的史前人类在大致相同的时代创造史前艺术的观念、智能也是相同相似的,如凿刻妇女小像等。

大麦地岩画

由上可知,凡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的地方,发现各种质地的“史前维纳斯”都事出必然,它们验证了史前时代母系氏族社会形态的存在。在大麦地发现的女性岩雕小像,与在欧亚等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维纳斯的典型特征相同,特别是与法国洛赛尔的维纳斯、奥地利维伦多夫的维纳斯平面形象完全相同。多年来,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大麦地岩画确属史前遗物。

新华社公布的中国大麦地史前岩画维纳斯的凿刻形象,与法国石灰石浅浮雕洛赛尔的维纳斯类似,与奥地利石灰石圆雕维伦多夫的维纳斯相像。以岩石为质地凿刻的这种相同形象的史前维纳斯,迄今为止,全世界仅有以上三件,以岩画形象出现的史前维纳斯仅有大麦地岩画维纳斯和法国石灰石浅浮雕洛赛尔的维纳斯这两件。随后,宁夏电视台李军、江波、刘鑫等制片人邀周兴华以岩画维纳斯为主题制作了《卢佳相约》《大麦地岩画》《交流大麦地岩画》《人类的大麦地》等片子,站在人类史前文化艺术的高地介绍了大麦地岩画维纳斯。

大麦地神龙岩画的发现带来更多思考

1989年普查大麦地岩画时,周兴华在史前岩画“维纳斯”南约200米的一条东西走向的山水沟中,看到了一块平整的长方形红砂岩石块,位于山水沟北岸的沟沿上。石块长110厘米、宽70厘米,南壁非常平整,上面凿刻着一幅神龙岩画。

大麦地神龙岩画首尾俱全,似蜿蜒前行,整体画面由一条巨龙、一个神人头像和四条小龙组成。巨龙位居中央,龙头高昂,龙口大张,两只短角上竖,一缕额发后扬;龙颈短而前屈,龙体蜿蜒曲折,呈长蛇状;龙尾尖细下卷,龙腿前后各一,粗短无爪。神人为半身头像,头顶上有芒钱、冠饰,眉、眼、鼻、口俱全,神人头像(习称“人面像”)骑乘于龙尾。四条小龙从上到下,紧靠巨龙,第一条列居巨龙前身之上,第二条与巨龙前身缠绕,第三、第四条尾部相交,居巨龙下方。

大麦地神龙岩画是神龙形象与人面像的神奇结合,周兴华惊喜非常,凝视大麦地神龙岩画,仿佛神人乘神龙遨游于茫茫苍穹之中,大有飘飘凌空之状。

史载以三皇五帝为代表的史前史是华夏历史的开篇首章。据古文献记载,三皇五帝时代的原始信仰与神圣人物,很多都与龙、蛇有不解之缘,龙、蛇成了许多族群的神圣象征,成了他们的原始信仰和图腾崇拜的对象。据《补衍开辟》《山海经》《史记·三皇本纪·五帝本纪》《楚辞·天问》《帝王世纪》等古文献记载:盘古“龙首蛇身”、烛龙“人面蛇身”、伏羲“蛇身人首”、女娲“蛇身人首”、黄帝“人面蛇身”、颛顼“乘龙而至四海”、尧“因其母与龙、蛇交感而生”、大禹“御龙行域外”、夏后启“乘两龙”等等。龙是先民以蛇等动物为原型的图腾崇拜造型,注入了原始信仰的许多神圣内容。华夏后裔又习称自己是龙的传人。

大麦地发现冰川擦痕岩画为岩画断代提供了铁证

岩画研究关键在于断代,最大的难点是无法用自然科学技术对其进行客观断代。2009年在中卫大麦地岩画区一处岩画图像上发现了十分清晰的冰川擦痕,为岩画产生于距今2万年至3.2万年前找到了自然形成的客观物证。

大麦地冰川擦痕岩画

2009年12月12日,周兴华与文物爱好者在中卫大麦地岩画区考察时,在一块高1.5米,岩面呈倒三角形的巨石上发现一条自然摩擦形成的沟槽,该沟槽自上而下贯穿以鹿、马和狐狸为图形的3幅岩画上。经仔细观察,这条沟槽在上,3幅动物岩画在下,但两者之间的痕迹明显不同,其中3幅岩画的人工凿刻痕迹清晰,而叠压其上的沟槽却无任何人工凿刻痕迹,显系自然摩擦形成。

对这一发现,周兴华立即赶赴北京,将这一沟槽痕迹与中国地质博物馆陈列的冰川擦痕遗迹进行了比对,发现这一沟槽与中国地质博物馆陈列的冰川擦痕遗迹相同,应是典型的冰川擦痕遗迹。但中国地质博物馆陈列的冰川擦痕条石上没有岩画图像,而大麦地新发现的这处冰川擦痕竟与动物岩画凿痕交叠在一起,极为罕见。

据地质专家研究,大麦地、贺兰山及其毗邻地区的第四纪末次盛冰期发生在距今2万年或3.2万年时期。中卫大麦地岩画区动物岩画上的冰川擦痕的发现,为大麦地、贺兰山等地岩画早期作品产生于距今2万年至3.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找到了客观自然物证。同时,这一发现也为研究远古时代宁夏及其毗邻地区的地质、气候、生物及古人类活动情况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在中卫西山岩画区发现“冰川漂石”岩画

中卫西山岩画区与甘肃河西走廊,已发现岩画点3个,岩画150余幅,含个体图像520余个(调查工作尚未完成)。

1987年,周兴华一行从黄河北岸的西山走甘塘镇北长滩村。这里是荒山野岭,没有车道。他们由村民带路,从骆驼脖巷探路前行。路上尽是断崖、沙沟,车无法通行。大家只好下车,或用双手搬石开路,拔草垫轮;或用肩顶扛着倾斜欲翻的车身一侧,让车慢慢移动。休息时,周兴华到路西北方向山梁上转悠察看,无意中发现这里也有岩画,还有冶炼遗址。这里的山坡岩面有些已被黄沙掩埋,山梁、山坡的棕色、黑色岩面上,凿刻有100多幅远古岩画,多为动物与射猎图像。这里的岩画与中卫北山大麦地岩画、阿拉善左旗骆驼山岩画等有类似之处。中卫西山岩画区就这样碰巧被发现了。

2012年11月,周兴华在黑山峡孟家湾首次发现了一处史前岩画,其遗存环境、图像内容与制作技法非常独特。孟家湾岩画分布在黄河岸边的奇异独石上。独石裸露地表,块头硕大,奇形怪状,质地坚硬,棱角分明,边缘磨钝,岩面光亮。独石上分布有大小不等的磨光面和凹坑、凹槽。这种奇异独石,本地无来源,好像是天外来客。据地质资料,冰河时期,由于冰川的搬运作用,冰川能裹挟巨大石块等物而行,石块在冰川运动中互相磨锉,被搬运到很远的地方。冰川消融后,这些被冰川裹挟的巨大石块就会随之停下,流落异乡。因为冰川从他乡搬运而来的石块与该地基岩完全不同,所以被称之为“冰川漂石”。

据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大学的专家的研究,大麦地、贺兰山及其毗邻地区的第四纪末次盛冰期发生在距今2万年或3.2万年时期。孟家湾“冰川漂石”与鹿岩画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