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西部古国
鬼方史料
汤灭夏后在今河南地建立了商朝。商朝使用甲骨文记载自己的历史,华夏进入了成文史时代。在中原文化兴起的殷商时代,商朝的西北边境是否还是荒蛮之地?殷商与华夏西部有无交流融合?
先秦时期的许多文献中经常说到商、周时期的“鬼方”。鬼方是商、周时期居于其西北边境的族群,其活动见载于殷墟甲骨、《汲冢周书》、《易经》、《山海经》、《古本竹书纪年》、《史记·殷本纪》和青铜铭文中。
鬼方(鬼国)名称来源
鬼方即活动于邽山的原始族群,古称鬼国。《山海经·西次四经》载:“(中曲之山)又西二百六十里,曰邽山。”邽,郭璞注音“圭”。宋代罗泌撰《路史·国名纪四》载:“圭,妫国后,为邽。”“今华阴有下邽,天水有上邽,故城在成纪,有邽山。”邽山在今甘肃天水市清水县。圭(邽)国为陶唐氏族群有虞氏之后裔,《国语·鲁语上》载:“夏后氏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
圭(邽)国在西周时为鬼方(鬼国)之地,春秋战国为邽戎活动之地。《史记·秦本纪》载:秦武公“十年(前688年)伐邽、冀戎,初县之。”
从鬼方的名称、族系与活动地域看,鬼方就是殷商时期活动于秦晋西土的鲧禹父子部落的后裔,鬼、鲧同音,鬼方即鲧方,鬼国即鲧国。圭(邽)国、鬼方(鬼国)、邽戎与鲧方、鲧国皆为同音,邽山、圭(邽)国、鬼方(鬼国)、邽戎都是鲧方、鲧国的同音异写。
春秋战国时期,夏商鲧方、鲧国的后裔,西周鬼方(鬼国)的后裔,即战国秦时之邽戎,邽戎被秦武公降服后纳入秦国邽县。
鬼国疆域
从商、周两代多次发生讨伐鬼方(鲧方)的战争中,可看出鬼方是一个疆域大、势力强的部落邦国。
对鬼国活动区域的考证,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王国维说鬼方地在汧、陇之间,或更在其西,盖无疑义。郭沫若说鬼方活动在今陕北、内蒙古及其以北的辽阔地区。王玉哲说在山西南部。宋亦箫在《大夏(吐火罗) 新探》中说属印欧人种的大夏、虞氏人在五帝时代的前期曾活动于晋南,尧舜时因受东边蒙古人种势力的挤压, 北迁阴山河套一带。他认为,商、周时代的鬼方,与五帝时代的印欧种系大夏、虞氏,有着相同的活动地域,等等。
鬼方活动区域究竟在哪里?在所有文献中,对鬼方地望有记载的,唯有《古本竹书纪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这一句。周原甲骨H11:27有“于伊、洛”三字,李零读《周原甲骨文》释“洛”为“伊、洛、瀍、涧”四水之一的“洛水”。据《说文》认定,此“洛水”为今陕西境内发源于定边县的北洛水。“落”“洛”音同,“落水”即“洛水”。依周原甲骨H11:27的“洛”字,“周王季伐西落鬼戎”可为“周王季伐西洛鬼戎”。从“周王季伐西洛鬼戎”的记载看,鬼方地处“西洛”。据此,近年有学者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是指今陕西境内发源于定边县的北洛河。但是,“周王季伐西落鬼戎”时,周王城在今陕西岐山周原,而北洛河地处其东。对周原而言,北洛河就成了“东洛”“ 北洛”。无论是“东洛”,还是“北洛”,都与文献记载的“西洛”方向相反,沾不上边。
关于“周王季伐西落鬼戎”的西洛水。《山海经·西次四经》载:(刚山)又西二百里,至刚山之尾。洛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蛮蛮,其状鼠身而鳖首,其音如吠犬。清吴承志《山海经地理今释》考证,刚山之尾,今甘肃笄头、大方、六盘、须弥诸山,与陇州山迤逦相接,故曰尾也。洛水,今宁夏清水河,北流至灵州鸣沙堡入黄河。《山海经》载“洛水”出于“刚山之尾”而“北流注于河”。在陇山山脉中,“北流注于河”的唯有今宁夏清水河,故清水河古时亦称“洛水”,古文献也刊为“若水”或“苦水”, “苦水”系“若水”之误刊。“洛”“若”音转,“洛水”即“若水”,均指今宁夏清水河。《山海经·西次四经》之“洛水”,正在周原之西,称之为“西洛(西落)”,与“周王季伐西落鬼戎”完全相符。清水河源出六盘山北麓,则“刚山之尾”当指今六盘山北麓。六盘山北麓即香山地区,确系清水河所出所经。所以,香山亦属“刚山之尾”,统称则为“刚山”,香山系“刚山”之音转。由上可以断定,周王季所伐的“西落鬼戎”之国在今宁夏清水河流域,亦即在今宁夏陇山、香山及其毗邻地区。此考证与王国维说“鬼方地在汧、陇之间,或更在其西,盖无疑义”的结论完全一致。
关于鬼国的地理方位。“西落鬼戎”所建的国家史称鬼方或鬼国。《山海经·海内北经》载:“鬼国在贰负之尸北,为物人面而一目。一曰贰负神在其东,为物人面蛇身。”对此,《文献通考》卷三四八《四裔考二十五》说:“鬼国在驳马国西六十日行。其国人夜游昼隐,身著浑剥鹿皮衣,眼鼻耳与中国人相同,口在项上,食用瓦器。土无米粟,啖鹿豕及蛇。”关于驳马国的地理方位,《元和郡县图志》卷四载:“贺兰山,在保静县西九十三里。山有树木青白,望如驳马,北人呼驳为贺兰。其山与河东望云山形势相接,迤逦向北经灵武县,又西北经保静西,又北经怀远县西,又北经定远城西,又东北抵河。其抵河之处,亦名乞伏山,在黄河西。从首至尾,有似月形,南北约长五百余里,真边城之巨防。山之东、河之西,有平田数千顷,可引水灌溉,如尽收地利,足以赡给军储也”。由此可见,先秦时代,贺兰山之西为驳马国的活动地域。鬼国原在贺兰山西六十日程,约在河西走廊西端。商周时代,他们从河西走廊西端东进到今宁夏清水河流域,亦即今宁夏陇山、香山及其毗邻地区。这就是说,殷商时期,今宁夏中卫地属鬼国(鲧国),是大禹父亲鲧伯崇的始封地。
鬼国种族
关于鬼方(鲧方)的种族问题,沈兼士先生在《“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余太山先生在《犬方、鬼方、工方与猃狁、匈奴同源说》中均指出鬼方为异种之人,有印欧人种之嫌疑。关于鬼方为印欧人种的看法,郭沫若评价“新颖翔实,可为定论”。陈寅恪读后复函说“欢喜敬佩之至”。宋亦箫亦说鬼方是一支印欧种族人群。他们是早在五帝时代前期就已东迁而来并在尧舜时期部分迁离西去的吐火罗民族(汉籍名为大夏、虞氏等)遗留下来的后裔。春秋战国时期,他们被称作赤狄,继续活跃于北中国,成为当时的一股强大势力。其后裔在长期的互为婚姻中,渐渐融入了华夏族群中。①
从宁夏考古出土的古代人骨研究中,也可揣测出宁夏丝路古道沿线一些白种人迁徙的端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韩康信研究员长期从事骨骼人类学的鉴定与研究,多次在宁夏古代墓地鉴定人骨。宁夏在地理位置上属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东延的一部分,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不少有西方文化色彩的遗存,尤其在固原地区便有这类遗存发现,因而不能不存疑于文化载体的人口中是否有西方人种的渗进这样的人类学问题。他在固原九龙山南塬墓地鉴定的48具北朝、隋唐人骨个体中,有10具人骨个体除一具女性人骨因头骨残缺而无法证实其种系外,其余均具有西方种族基因,占总数的18.75%,从中窥测在这个历史阶段已经迁移至此的西方人口或已有相当规模了。据他推测,宁夏境内的这些西方种族大概是秦汉以后陆续进入,由少到多并相对集中在固原地区。①
2012年4月至7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宁夏中卫常乐汉代墓地进行了第四次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24座,分石室墓、砖室墓、土坑(土洞)墓等多种墓葬类型,出土了陶器、漆木器、铜钱及少量的车马、明器等260余组件随葬品。据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介绍,本次发掘的墓葬时代从西汉中期延续至东汉早中期。经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骨骼人类学专家韩康信先生鉴定,墓主骸骨属蒙古种近代东亚类型,M7墓室西棺内人骨经初步鉴定属欧罗巴人种(白色人种),在该区域同时期墓葬人骨鉴定中罕见。②
①宋亦箫:《鬼方种族考》, 《晋阳学刊》,2008年第4 期。
①韩康信:《丝绸之路古代种族研究·宁夏固原九龙山一南塬墓地西方人种头骨》,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年。
②王玉平:《中卫常乐汉代墓地惊现白种人骨骼》, 《宁夏日报》2012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