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产业转型升级方向研究

宁夏产业转型升级方向研究

刘 雨 黄海伟 张存华 杨哲轶 孙 涛

推进产业转型发展,是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的一项重大任务。自治区十二届三次全委会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推进产业转型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近期,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聚焦工业领域产业转型发展涉及的相关问题开展了调查研究。

一、关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问题

传统产业是宁夏工业经济的主体,煤、电、原材料等传统产业占全区工业比重达75%以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推进产业转型发展进而推动全区经济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紧迫任务。

当前,宁夏传统产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和阵痛期,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对传统产业的认识存在误区。从调研看,有的地方对传统产业发展在认识上还存在片面性。一种情况是传统产业情结过重。特别是在经济景气时,难以摆脱粗放式发展的路径依赖,对发展传统产业存在扩张冲动。另一种情况是对产业演进规律缺乏深刻认识,简单地把产业转型发展看成是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替代,认为传统产业是转型发展的包袱,将传统产业等同于低端产业、落后产业,推动转型发展就是要“另起炉灶”。我们认为,持上述观点是因为没有看到许多现代产业是脱胎于传统产业而发展起来的。不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现代产业发展没有出路;撇开传统产业,发展现代产业或新兴产业只能是缘木求鱼。二是企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动力不足。目前,宁夏像共享铸造、吴忠仪表、小巨人机床等这样的企业屈指可数,过百亿元的企业仅有4家。全区传统产业中的制造业属于原材料工业,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9.4%。主要工业产品以原材料和初级加工产品为主,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不够,在国内外产业分工体系中长期处于低端低效的环节。有业内人士反映,即使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一些企业仍存在苦熬市场的“博弈”心态,在市场疲软时赔一点,市场扩张时捞一把,以丰补歉。加之有的地方基于政绩考虑,通过行政手段或资源给予企业扶持,弱化了企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型发展的动力。三是传统产业升级与先进水平对标不够清晰。从调研与企业座谈的情况看,30多家企业中许多企业都认为,自己的产品、装备、技术、能耗、流程、性能、质量等在同行业中都不同程度地具有先进性,但当具体说到本行业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是什么样、企业自身达到了什么程度时,这些企业又大多依据的是经验判断,往往用自身市场份额、企业规模或个别技术指标的先进性作出回应,给不出一个客观、综合的评价标准。

作者简介:刘雨,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黄海伟,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综合研究三处处长;张存华,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综合研究三处副处长;杨哲轶,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综合研究三处主任科员;孙涛,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综合研究三处主任科员。

基于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建议自治区在推进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应进一步聚焦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是保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战略定力。深入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在创新升级、整合优化、强链补链、有序退出等方面精准发力,坚定不移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坚持不懈推进蕴含生机、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二是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把市场倒逼与政策引导有机结合起来,围绕煤炭、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聚焦企业设备更新换代、产业链延伸、质量品牌培育等重点,每年确定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通过以奖代补、全额贴息、延长贴息年限等方式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运用新设备、开发新产品、拓展新业态。另外,建议借鉴石嘴山市推行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的做法,建立健全分类分档、公开排序、动态管理的企业综合评价机制,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三是大力实施工业企业对标行动。面向煤化工、仪表、铸造等重点行业领域,推动企业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对标,支持企业坚定不移地走中高档产品、中高端市场之路,鼓励企业占领高端市场、开拓新型市场、巩固传统市场,培育壮大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大力实施产业化项目,在新材料、机械电子、精细化工、现代纺织等重点行业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

二、关于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问题

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将“推进宁夏东北部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作为全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可以说,石嘴山和宁东是宁夏打造西部产业转型示范区重点发力部位之一。

目前,宁东转型发展在积极推进,示范带动作用也正在显现。但石嘴山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一是产业转型爬坡艰难。石嘴山工业倚能倚重特征明显,传统产业比重大,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压力大。全市煤炭年产量由最高年份的2266万吨锐减到397万吨,直接累计减少工业增加值120亿元左右,间接影响相关行业减少增加值近130亿元。全域旅游、现代物流、网络经济和健康养老等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尚处于孕育期,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转换正处在接续关键期。二是财政收支入不敷出。受经济增速放缓、结构性减税和宁煤集团战略调整等因素影响,市级地方财政收入逐年下降,由2012年的32.82亿元降至2017年的16.2亿元,5年间减少16.62亿元,年均下降13.2%;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幅为-7.6%,较其他地区低10~19个百分点,为五个地市中唯一连续5年减收的地区。同时,在清除“僵尸企业”过程中,涉及的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变更税费、滞纳金等历史性欠税和企业债务问题,解决起来难度很大。三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长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环境承载能力接近上限。随着节能减排力度不断加大,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的空间越来越小,高载能产业比重高达48%,重化工比重达98%左右,节能降耗形势严峻。另外,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效益下降,加之融资困难,资金短缺,节能减排资金投入不足,影响了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力度和进度。

推进石嘴山等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应当充分利用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有利契机,用好用足国家相关政策。一是加强统筹规划。从自治区层面统筹好石嘴山和宁东两个行政区域,综合考虑体制、机制创新,以及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各个领域。建议自治区相关部门牵头,组织力量围绕国家赋予的“四项探索”任务开展深入调研,抓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拿出解决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二是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认真研究吃透国家支持示范区建设的政策精神,拆分具体任务,开列责任清单,积极对接国家相关部委,争取各项政策举措及早落实落地。同时,加大对国家支持石嘴山市相关项目配套资金的支持,特别是在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东北振兴新动能培育平台及设施建设、独立工矿区改造、采煤深陷区综合治理等方面的项目资金,争取国家支持的各类项目资金落实到位。三是加大示范区建设支持力度。建议自治区召开宁夏东北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推进会或石嘴山老工业基地振兴专题会议,比照国家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做法,尽快出台支持宁夏东北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支持石嘴山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等一揽子政策,从创新、金融、土地、投资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三、关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问题

近年来,宁夏把发展中小微企业作为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引导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中小微企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区共有中小微企业近14万户,从业人员100万人左右,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677家、示范企业295家、双创梯队企业357家、公共服务示范平台67家,搭建双创平台9个、双创基地35家、示范园区49家。全区85%的新增劳动力和90%的下岗失业人员在中小微企业实现再就业。

虽然宁夏中小微企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全区经济发展整体格局来看,中小微企业还没有显现出“专精特新”的总体效果,与推进宁夏产业转型发展的需要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目前,宁夏中小微企业大部分仍集中在传统产业领域,处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市场竞争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据相关调查,一季度,受环保治理、淘汰落后产能、季节性生产、竞争力不强等因素影响,中小微企业关停比较多,占全部样本企业的53.17%。从行业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关停企业较多,分别占全部关停企业的23.94%、11.13%、7.24%、7.19%。二是融资难仍然是制约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一些企业普遍反映,贷款融资困难、资金短缺是企业加快发展的最大制约。相关数据显示,25.43%的企业认为资金紧张是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41.33%的企业流动资金较为紧张,仅有0.58%的企业流动资金较为富裕。苏宁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反映,完成现代化全方位的整体铸造生产线改造升级需要的资金量较大,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一次性到位的改造升级很困难,只能对关键性技术和工艺环节进行改造升级,造成了改造升级不彻底。三是多数中小微企业游离于产业配套之外。由于宁夏上规模的成套设备、终端制造等企业少,大中型企业多处于产业链上游,对中小微企业配套需求少,导致中小微企业多处在离散式发展状态。还有一些中小企业经营者存在着“小富即安”观念,主动寻求为大企业做配套的动力不足。另外,由于宁夏大部分中小微企业技术水平低、管理粗放,缺乏专精尖的配套能力优势,为大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配套做不成也做不好。比如,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有许多高科技企业,需要很多配套产品,周边中小企业无法满足配套需要,而必须从区外引进,区内其他大型企业也存在这样的困难。宁夏招商引资中,一些具有集成性特征的大项目、好项目难以落地,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企业配套能力跟不上。

从一定意义上讲,重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就是重视宁夏的未来发展。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相关政策的落实力度。完善“专精特新”企业发现、培育、认定、扶持、监测、服务等机制,打造一批深耕专业市场的行业冠军;大力实施“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塑造行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传统中小企业向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转型。大力实施“个转企、小转规、规转股、股转市”自治区、市、县分级培育计划,推进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二是进一步优化融资环境。大力实施“引金入宁”计划,丰富金融业态,鼓励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多种融资服务,切实降低融资成本。积极创新融资担保模式,扩大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性转贷、助保贷等风险补偿助贷范围,持续推进企业融资租赁、小票贴现、应收账款质押等融资服务,探索多种途径缓解企业融资困难。三是加强中小微企业开展协作配套支持和引导。建立为中小微企业与大企业配套发展提供服务的工作机制,举办中小微企业与大企业配套合作项目洽谈会,搭建中小微企业与大企业交流合作平台。支持龙头企业按照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利益共赢的发展思路,优先与本地中小微企业开展配套协作,分离配套环节及特定的生产工艺,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和引资设厂等方式,将相关产品和服务委托给中小微企业经营,带动和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四是打造双创示范平台。以推进石嘴山市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城市示范建设为抓手,培育一批自治区级小微双创孵化示范基地和众创空间,集中资本及资源优势打造优质创客服务体系,提升双创服务功能。同时,应推动县域围绕“小资源”做“大文章”,引导中小微企业在特色产业发展上走精细化之路,积极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小微优势产业集群。

四、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问题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优化政务环境、社会环境、经营环境、金融环境,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但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相对于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宁夏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持续用力。一是政务服务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有的企业反映,一些优惠政策具有较强的实效性,由于传导不及时,等企业知道了,或者申报时间已过,或者只有一两天时间,企业措手不及,错失良机。另外,部分领域行政审批环节依然过多,审批程序仍然繁杂,加之受“信息孤岛”的影响,政务服务信息系统没有打通,与“不见面、马上办”的改革要求还有差距。据了解,全区企业开办时间需要20个工作日,与国家要求的8.5天还有较大差距,与山东的3天差距更大,特别是在项目的安评、环评、能评、验收等环节手续更为复杂,审核时间更长。二是企业家成长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调研了解到,一些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政商沟通机制还没有建立,特别是在制定相关企业政策时,有些企业认为相关部门没有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一些出台的政策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够强,对他们不实用。有的企业家反映,现在培训比较多,但不接地气,企业家参加的积极性不高。近3年来,自治区相关部门组织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培训,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参加培训的仅占30%左右。三是园区环境有待进一步配套完善。随着各工业园区项目落地,环保、安监、综合执法等监管任务日益繁重,职能与任务不相匹配,影响园区管理运行效能。同时,受历史因素、产业结构和开发模式的制约,绝大多数企业在基本建成后往往成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孤岛”,居住、服务、消费等多元化的综合配套跟不上,与城市发展脱节,导致出现职住失衡与“钟摆式交通”等问题。比如,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反映,由于厂区位于石嘴山市区较为偏僻的地方,工人下班后,没有地方消费娱乐,只能到市区,但到市区几十公里,没有配套公交线路,很多年轻人最短3个月、最长1年就走了。

综上,建议继续深化各项改革,持续完善配套服务,努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便捷、高效、优质的营商环境。一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互联网+公共服务”,做实做细“不见面、马上办”,大力推行投资项目“区域能评、环评+区块能耗、环境标准”“多评合一”,进一步精简审批程序,缩短办结时限;推行全程代办制,实行集中研究审议招商项目举措,对已签约的项目,分层次选派一批干部作为“营商专员”进驻项目一线和企业,提供“店小二”式的全程代办、“经理人”式的全程跟进、“监护人”式的全程保护。二是营造良好企业家成长环境。建立完善制度化、经常化的政企沟通机制,搭建政企交流合作平台,发挥好企业家建言献策的能动作用。建立优秀企业家社会贡献奖制度,定期评选一批对经济贡献大、吸纳就业多、社会反响好的企业进行表彰奖励,充分调动企业家投身宁夏转型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加大舆论宣传和引导,加强对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的宣传报道,营造培育企业家的良好氛围,让企业家精神在宁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三是加快推进园区整合优化。全面落实自治区《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抓紧制订工业园区(开发区)整合优化实施方案,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释放园区发展活力。加大对高新区、工业园区等企业聚集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力度,特别是对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公共交通等企业职工急需的生活设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逐步实现全覆盖,为企业营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