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宁夏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主要成就

二、宁夏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国有企业是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1978年,宁夏的工业总产值仅有13.85亿元,国营工业总产值为11.47亿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犹如春风雨露,滋润了宁夏大地。宁夏工业立足资源优势和已有基础,扬长避短,突出特色,进入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阶段。宁夏能源工业优先发展,有力地带动石化、冶金、建材工业,特别是高耗能工业的发展。工业从基本建设投入到企业规模,从产量产值到产品品种,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先后建成了大武口火电厂、太西洗煤厂、青铜峡铝厂5万吨电解铝扩建工程、银川第二纺织厂、宁夏水泥厂一期工程、大坝电厂等一批对宁夏工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1990—1995年,宁夏先后建成了一批能源、原材料、加工工业项目,新增煤炭生产能力20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73万千瓦,并在西北地区率先实现了乡乡通电、村村通电,工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至1998年年底,形成30万吨硅铁、18万吨碳化硅、2万吨金属镁和46万吨电石的生产能力,分别占全国生产能力的18%、22%、15%和12%,能源优势得到进一步转化,矿产资源开发增值度明显提高,宁夏成为全国能源和高耗能产品重要的生产基地。这一时期是宁夏工业发展史上增速最为稳定、发展质量较高、成效突出的时期。

“九五”期间,实施了大项目带动战略,基本形成以煤炭、电力为基础,以石油化工、冶金、机械、医药、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为支柱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工业已经成为自治区的主导产业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宁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集中力量重点发展以能源、化工、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和高技术产业”“五优一新”产业,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经过几年的努力,“五优一新”产业对宁夏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发挥了有力的支撑作用,从1998年开始,宁夏经济增长连续10年保持在10%以上,GDP突破千亿大关,电力总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工业经济经历了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

2011年年底,全区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3513.44亿元、净资产939.43亿元、营业收入838.71亿元、实现利润129.09亿元、上缴税费73.83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2.93倍、3.16倍、2.54倍、12.14倍和5.12倍。其中,自治区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3244.14亿元、净资产821.37亿元、营业收入785.98亿元、实现利润127.20亿元、上缴税费70.74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3.05倍、3.13倍、2.68倍、12.08倍和5.47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117%,大大高于全国104.7%的平均水平,居各省区市前列。2007—2011年,国有经济布局不断优化,是全区国有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增长质量最好、经济效益最高、社会贡献最大的5年,也是全区广大国有企业职工得到实惠最多、精神面貌最好、自豪感最强的时期。

2016年12月31日,全区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总额6948.25亿元,净资产1693.15亿元,营业收入780.3亿元,利润46.92亿元。其中,自治区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总额5706.3亿元,占全区82.1%;净资产1151.55亿元,占全区68%;营业收入709.42亿元,占全区90.9%;利润总额41.86亿元,占全区89.2%。①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及五市国资部门监管和统计资产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03.76亿元,同比增长10.4%;实现利润72亿元,同比增长1.3%;完成增加值430.93亿元,同比增长7%;已缴税费123.42亿元,同比增长11.8%。12月末,资产总额8648.32亿元,同比增长3.4%;净资产2477.41亿元,同比增长0.7%。②全区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总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大增强。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已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最大支撑。

(二)国有企业的经济布局和结构不断优化

按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要求,引导国有企业以提高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核心,加大投资力度,调整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将资金投向优势行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

2003—2016年,自治区国资委监管资产企业先后建成投产年产原煤1500万吨的羊场湾煤矿、年产50万吨煤基烯烃、400kA系列年产30万吨电解铝、2×35万千瓦六盘山热电联产、贺兰山风电场、太阳山光伏并网电站、鸳鸯湖矿区铁路、宁东供水工程等近200个重点项目,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不断优化,国有资本快速向优势行业、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增强了发展实力和竞争能力。同时,国有企业加大了节能减排的力度,以保护生态环境。

(三)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中,转换了管理体制机制,增强了经济活力坚持将深化改革作为加快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通过破产、改制、重组等多种形式,转换了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增强了国有经济活力。

1. 企业关闭破产稳步推进

宁夏先后制定了《关于企业破产工作中几个问题的通知》《关于规范自治区属国有企业破产中职工安置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自治区属企业破产中依法妥善安置职工有关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对太西集团有限公司二矿、宁夏吴忠仪表集团公司等342家资源枯竭、资不抵债、搞活无望的企业实施了关闭破产。截至2014年,减少企业债务152.78亿元,安置职工10.37万人,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36 亿元。通过关闭破产,一批亏损严重的特困企业有序退出了市场,调整优化了全区国有经济结构。

2. 加快推进企业规范改制

先后实施了宁夏共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夏西北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宁夏昊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78 家企业的改制,安置职工13656人。通过改制,彻底转换了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放开搞活了一批中小型企业。

3. 企业战略重组成效显著

2005年以来,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强做大骨干企业要求,充分利用宁夏资源和产业优势,积极创造条件,主动内联外引,全面推进地方企业与中央企业重组合作,宁夏煤业集团公司、宁夏东方有色金属集团公司、青铜峡铝业集团公司、宁夏发电集团公司等19家地方企业与神华集团公司、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公司等27家中央企业实施了重组,直接引进资金1700 亿元左右。2013年,中国铝业公司重组宁夏发电集团公司,企业当年实现利润5.26亿元,是重组前的421倍。这些重组企业依托央企雄厚实力和有效管理,迅速壮大了整体实力,大大增强了核心竞争力。

4. 厅局企业脱钩改革积极推进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定,从2008 年开始自治区对厅局企业采取改制退出、关闭破产、划转重组3种方式,全力推进17 个区直部门120多家企业的脱钩改革,并整合资源组建了宁夏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宁夏担保集团公司、宁夏水务投资集团公司等一批新公司,进一步理顺了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优化了资源配置。

2014年以来,自治区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专项小组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启动区直机关所属企业脱钩改革工作。由自治区监察厅、财政厅、审计厅、国资委等10个部门组成脱钩改革工作组,通过摸底调查、与企业逐户对接,清产核资审计、督促审计问题整改、审核确认等,对12个厅局所属47家企业实施脱钩改革工作。2015年12月,宁夏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专项小组办公室对自治区发改委、环保厅、农牧厅、粮食局、非公有制经济服务局、人防办等所属36家企业实施脱钩移交,正式交由自治区国资委监管;7家企业通过解散注销、关闭破产方式有序退出;4家监狱和戒毒企业资产由国资委监管,隶属关系不变。标志着区直机关所属企业脱钩改革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果。自治区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专项小组逐步将自治区各类经营性国有资产全部纳入集中统一监管。

目前,我国继续全面深化国有经济市场化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强化监管职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构建有效率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总之,在新时代继续全面深化国有经济市场化改革,为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全面实现工业化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和不竭的内在动力。

①宁夏国资委:《宁夏及五市国资部门监管和统计资产企业2018年经营状况》,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19-01-17, http://www.sasac.gov.cn/n2588025/n2588129/c10276818/content.html。

①数据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

②宁夏国资委:《宁夏及五市国资部门监管和统计资产企业2018年经营状况》,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19-01-17, http://www.sasac.gov.cn/n2588025/n2588129/c10276818/conten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