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适宜群体结构研究初报
大豆产量是由单位面积上的株数、每株成荚数、每荚粒数及粒重构成。在这4个产量构成因素中,单位面积上的株数又制约着其他3个因素。为了探讨大豆的适宜群体结构,我们于1982~1984年先后在国营玉泉营农场、黄羊滩农场、贺兰山农牧场以及区农垦科研所(均属于沙质淡灰钙土)设置了5个点次的密度试验。研究适宜的群体结构,以充分利用地力,合理利用光能,发挥大豆生产潜力,提高大豆产量。
1.试验条件与方法
(1)试验地土壤为沙质淡灰钙土,有机质0.37%~0.95%、全氮0.039 5%~0.055 0%、全磷0.062 8%~0.100 0%、全钾2.24%~2.53%、水解氮17.50~33.85 mg·kg-1、速效磷13.8~24 mg·kg-1、速效钾63~123.5 mg·kg-1、pH 8.0~8.5。试验田每666.7 m2秋施羊粪、油饼、氮磷复合化肥各15~20 kg,尿素4~5 kg。4月下旬人工点播,每穴2粒,留苗1株,开花前人工锄地除草3遍,分枝期苗侧开沟,每666.7 m2追施磷酸二铵10 kg,结合灌水,全生育期引黄灌溉3~4次,9月下旬收获。
(2)大豆品种为“铁丰18号”。1982~1983年设置60 cm等行距和60+30 cm宽、窄行距两种行距,每666.7 m2密度均为1.0万、1.5万、2.0万、2.5万、3.0万株5个处理。1984年设置60 cm等行距,每666.7 m2密度为1.0万、1.3万、1.6万、1.9万、2.2万、2.5万株6个处理。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31~36 m2。
2.结果与分析
(1)不同行距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在宽、窄行种植方式中,窄行封行比宽行早5d左右,开花、结荚、鼓粒期行内叶片互相遮阴,通风透光差,花荚脱落较多。由表1可见,等行距方式其单位面积干物重、根瘤数、瘤鲜重、生物产量均明显高于宽、窄行距,花荚脱落率较低。因此,等行距的产量均较宽、窄行高,平均增产12.95 kg,即增产8%, t=3.037*(见表2)。
表1 不同种植方式对大豆生育状况的影响(1983年)
注:上表为两点次5种密度的平均值。
表2 不同种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注:表格数据均为3点次9个小区的平均产量;A、B、C和a、b、c符号不同分别表示达1%和5%显著水平。
(2)密度对植株生育状况及产履的影响 大豆群体结构不同,干物质积累量也不同。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随群体增大而增加,在等行种植下,666.7 m2密度在2.5万~3.0万株,干物质积累量最高(见表3)。
大豆群体结构不同,经济性状也不同。在等行距种植下,密度与单位面积成荚数(X1)、粒数(X2)、粒重(X3)、生物产量(X4)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r1=0.655 3*、r2=0.914 5**、r3=0.740 5*、r4=0.794 7**);与秕荚率呈弱正相关(r=0.165 3),与百粒重呈负相关(r=-0.573 4),均不显著;与经济系数无相关(r=0)。说明平方米成荚数、粒数、粒重、生物产量随密度增大而显著增加,当每666.7 m2保留密度在2.5万~3.0万株时,达最大值(见表4)。
表3 密度与干物质积累的关系(1982年)
表4 密度与经济性状
1982~1984年不同密度试验的产量结果趋势基本一致,即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1982~1983年的产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每666.7 m2密度3万株,产量最高,与1万株和1.5万株比较,产量差异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程度(见表2)。密度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83 5**),其回归方程为Y=275.6+37.3X。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在沙质淡灰钙土地区,大豆适宜种植方式为60 cm等行距,666.7 m2适宜的保苗密度为2万~3万株。在该地区土壤肥力较高的田块,666.7 m2保苗不能小于2万株,土壤肥力贫瘠的田块,666.7 m2保苗在3万株或3.5万株,土壤肥力一般田块,666.7 m2保苗以2.5万株上下为宜。
原文发表于《中国油料》1986年第2期,作者为丁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