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与历史地位

吴忠市委党校延安精神研究会 赵 婧

2016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5周年。95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过了波澜壮阔而又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使中国发生了巨变,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历史雄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中逐渐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

一、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这不仅代表了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而且表明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壮丽的事业。共产主义社会是最美好的社会,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1925年,在填写“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征询意见调查表时,毛泽东写道:“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

1985年,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

1999年,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8周年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信仰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任何时候都丝毫不能动摇的。

2006年,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指出,崇高理想、坚定信念是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伟大旗帜,是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力量源泉。

2013年7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后,曾多次到过西柏坡的习近平,重回西柏坡,重温“进京赶考”,重新沐浴信仰之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段论述,把人的生命元素“钙”引入政治生活领域,高度概括了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科学分析了信仰迷茫的严重危害,进一步强调了加强理想信念对于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巨大作用。

理想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任何困难都能克服,任何强大的敌人都能战胜。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只有在社会主义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纲领,只有经过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变成现实。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离开实际工作而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我们共产党人,既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来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最低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奠定坚实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深刻论述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他在这篇悼词开篇就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着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段讲话,主要说明了两层意思:一是要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二是为人民服务要解决彻底性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毛泽东指出,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问题也就不易解决。为人民服务,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就是要为大多数人民群众服务,绝不为少数剥削、压迫人民的人服务。为人民服务,关键要解决彻底性问题。所谓“完全”,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心二意为人民服务,更不要虚情假意为人民服务;所谓“彻底”,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问题上,都要首先想到群众的利益,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为群众利益奋斗到底。半心半意、三心二意、假心假意,都是为人民服务不坚定、不完全、不彻底的表现。

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邓小平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实现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的重要保证。共产党员要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一切以人民利益为最高标准,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体察民情,解决问题,与人民群众建立起鱼水相依、血肉相连的关系,真正做到知民之所思、察民之所虑、帮民之所需。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诚心诚意地为老百姓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要帮助他们解决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习近平表示:“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中国共产党要时刻注意倾听人民心声,顺应民意,保障人民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解决好民生问题,使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习近平同志始终坚持植根于人民,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一直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充分体现了其民生观的丰富内容。

三、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铁的纪律的政党

1920年9月16日,蔡和森给毛泽东写信,探讨建立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了“党的纪律为铁的纪律”的概念。信中说:“党的组织为极集权的组织,党的纪律为铁的纪律,必须如此才能养成少数极觉悟有组织的分子,既适应战争时代又担负偌大的改造事业。”这足以说明,我们党在酝酿创建初期,就考虑建立一个有铁的纪律的党。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的科学论断。党的纪律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根据党的性质、纲领,为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需要,而确立的各种党规党纪。

党成立以来,结合形式和任务,不断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党规党纪,包括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经济纪律、保密纪律和宣传纪律等,对取得革命和建设的成功起了重要作用。党章是全党意志和智慧的集中体现,是立党之纲、治党之要、管党之法,对全党具有根本指导性、最高权威性和普遍约束性。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我们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所有党内其他法规,都是党章的延伸和补充,都必须服从或从属于党章。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全体党员和党组织提出了最基本的纪律要求。2003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大举措。2008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2010年2月,中央又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这两个文件,对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起到了重要作用。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确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和“反四风”。2015年10月12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新《准则》和《条例》修订工作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管党治党的制度“笼子”进一步扎紧。

多年来,全国纪检检察机关紧紧围绕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认真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三项工作,在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预防和惩治腐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共产党成立95年来,之所以能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是与党制定和严明党的纪律密不可分的。

四、中国共产党是勇于坚持真理纠正错误的政党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真理、纠正错误,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大力倡导的,也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优良作风。一个人、一个阶级、一个政党,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认识错误,不承认错误,不改正错误。失败是成功之母,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一个政党只有坚持真理,纠正错误,这个党才能进步,才能取得革命的成功。正如毛泽东在党的七大讲的那样:“我今天也申明一下,我就是犯过许多错误的。没有犯错误的人有没有呢?我说就没有。一个人在世界上,哪有不犯错的道理呢?”他在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又说:“有缺点就公开讲出是缺点,有错误就公开讲出是错误,一经纠正之后,缺点就不再是缺点,错误也变成正确了。”他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还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是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共产党不怕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公开承认并切实纠正这些缺点错误,坚信这样做不仅对党没有任何损失,恰恰相反,还能使党组织更加健康,使党所从事的事业更加兴旺发达。这也是衡量一个政党是否成熟、是否对人民负责、是否郑重的标志。在这方面,革命领袖为我们做出了光辉的榜样。中国共产党就是在不断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与时俱进地坚持真理,在纠正错误中不断进步并取得胜利的。

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经犯过两次严重的错误:一次是大革命失败,一次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使革命遭受了惨痛的损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会上,尖锐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脱离中国实际,照搬照抄外国经验的教条主义,实行单纯防御、在战略转移中实行退却逃跑的错误。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样才使革命转危为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在延安整风的基础上,1944年5月至1945年4月召开了党的六届七中全会。1945年4月20日,通过了《关于若干问题的历史决议》,对党内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正确结论。这是一个坚持真理、纠正错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重要文献,为夺取新民主主义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29年中,党走了一些弯路,也犯了一些错误,但是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因为他敢于正视错误、承认错误,勇于用自己的力量纠正自己的错误,并深入剖析产生错误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从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党在长期奋斗中也认识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这是党必须采取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过去采用这个立场,曾使我们的事业转危为安、转败为胜。今后继续采取这个立场,必将引导我们取得更大的胜利。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30年的历史作出了全面的总结,实事求是地指出所犯的“左”倾错误,并科学分析发生错误的原因,深刻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为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党全面、深刻地总结和汲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成功地开辟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