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燃亮收藏风尚,引领投资新方向

这些年来,我作为艺术品市场的亲历者,见证了艺术品市场烈火烹油般的兴旺,也经历了艺术品市场寒冷彻骨的隆冬。这些年来,我作为艺术品的爱好者和收藏者,多次参加过国内外拍卖公司的竞拍,现场见证过不少中国书画、瓷器的拍卖新纪录诞生,例如2.81亿港元的明成化鸡缸杯、1.14亿港元南宋官窑青釉八方弦纹盘口瓶、1.84亿人民币的李可染《万山红遍》、2.71亿港元的张大千《桃源湖》……同时,我自己作为一个收藏者,也参与数不清的竞拍,举牌之间,一念之下,得与失,悲与喜,开心与失望,懊悔与怅惘……凡此种种,百味俱陈。这些,我都亲身经历过,甘苦备尝。

我们都是每一件艺术品收藏经历的过客,所以,我格外珍惜自己与它们的缘分。每件藏品的递传过程,都有种种曲折离奇的经历,拍场内外的故事,藏品与我的缘分,因物而与各位老师交往,每每想起,依然清晰如昔。

作为一名年轻的女性,一名感情细腻的女性,对待生活,对待收藏,自然会有不同的视角。

衣食足然后知荣辱,当我们的生活走过温饱之后,我们就有了精神上的追求。怎样才有品质地生活,怎样才能不辜负此生?当我们放慢匆忙的脚步,蓦然发现:现代的生活,需要文化来填充。当我们不再为油盐酱醋而烦恼的时候,我们就会向往优雅的、有品质的生活,艺术收藏成为我们的一种选项。品味诗书画,体验瓷文化,会让我们内心充盈,让生活有趣。那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体验,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心灵感悟。

收藏,打开了我们生活的一扇门,当我们徐徐推开这扇门,无论你是仔细品鉴,还是惊鸿一瞥,都会恍然大悟:收藏世界真的是“袖里乾坤大,壶中天地宽”。那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如此多姿多彩,如此引人入胜,如此博大精深,让我们流连忘返,让我们可以在里面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收藏其实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欲望,伴随着我们的一生一世。在我们幼年时,为得到一个玩具,我们会哭闹着要大人买,人到中年时我们辛苦打拼,追求拥有一套房子、一件家具、一种用品……其实,这是我最原始的、最内心的欲望——拥有它,这就是收藏。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对传统文化本能的亲近。收藏就是拥有自己认为最美好的东西,并且欣赏它,从而满足自己的内心追求。这不仅仅是心灵的丰富,也是艺术修为和文化的沉淀,还能培养自己的情怀、宽阔自己的视野和想象,同时使自己心有归依,并带来愉快的享受。

收藏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收藏的类别也很多,只要是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感动的东西,都可以收而藏之。收藏会引领你进入一个超然脱俗、精神享受的世界。

珍惜每一次与藏品相见的机会,感受藏品带给我们的感动,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选择在自己的空间里与藏品相处,感受过去,领悟未来。在收藏中感受岁月流淌的美好,感悟器物印记着岁月痕迹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想象。

收藏会经历种种奇奇怪怪的事。世界很大、世界又很小,在最恰当的时刻,我们有幸碰上了,相聚一起,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数。人缘、物缘,无巧不成书,演绎出一幕幕悲欢离合的故事。

此书所记录的每一个故事都是我的亲身经历,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那些悲欢离合、那些喜乐与哀愁,我把自己的感受细细道来,与读者分享。

同时,在每一篇文章里都加入一些“玮瑜说瓷”,这是我自己认识、鉴赏瓷器的经验总结。如果有读者朋友也喜欢收藏古瓷器的话,这些小知识就可以成为你们初涉收藏瓷器领域的入门指南,希望能有益于读者朋友。

每一件藏品,都是我的心爱之物,都是有缘才在此刻相聚。每一件藏品,都有着前世今生,几百年的流传经历,它们的身上有一个个故事。见藏品如见藏家,每一个藏家的风格都可以从他(她)的收藏品里看到。

我喜欢收藏单色釉瓷器,单色釉的淡雅出尘,是我内心那种宁静的体现。已分不清是谁收藏谁,我们已融合成一体。艺术与收藏不只是有钱人的游戏,而是每个人精神追求的必由之路。在有限的人生里,感受艺术的熏陶,让生活更雅致,让每一天都过得更有意义。

“收藏是有钱人的游戏。”——这似乎已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观念。是啊,艺术品都很贵,某件艺术品拍卖出了天价,某某富豪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高价买入某幅名画……诸如此类的报道屡见不鲜,如此看来,工薪阶层做收藏好像真有点天方夜谭。如今工薪阶层投资股票的比比皆是,投资房产的也不在少数。既然股票房产可以投资,收藏当然也可以。只是大多数工薪阶层还没有这种意识罢了。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话的意思大家都懂,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收藏也是理财的一种方式。在投资了股市和房产后,艺术品应该成为你投资配置的另一个选择。

很多人有疑问:工薪阶层怎么搞收藏?

甘兹夫妇原本是美国普通的工薪阶层,1941年,当时还未成婚的甘兹夫妇在纽约罗森博格画廊邂逅了毕加索的作品《梦》,他们以7000美元从当时的藏家手中买下了这幅画。在二人于1942年成婚后,开始了长达20年的唯独钟情于毕加索的收藏历程。在这20年间,二人共藏购了毕加索的24幅画作、10幅素描、五座雕塑及上百幅版画,囊括了毕加索各个时期的代表作。1997年11月,在佳士得纽约举办的“甘兹夫妇藏品专场”拍卖会上,甘兹夫妇收藏的58件毕加索作品以及西方现当代艺术作品以2.06亿美元的总额成交,创下了当时个人珍藏拍卖总成交额的世界纪录,而高达460倍的回报率在艺术市场也极为罕见。

宫津大辅,作为日本赫赫有名的收藏家,同时也是一名普通的工薪阶层,有20多年的收藏经验。他收藏的第一件作品是草间弥生的一张小尺幅,价格是他6个月的奖金。

他采用的收藏方式是以比较便宜的价格收藏那些还未成名的艺术家的作品。他说:“因为我是非常普通的上班族,如果艺术家成名了,作品价格高了,我就买不起了。所以只能在艺术家刚刚开始做艺术的时候就看准他的作品买过来。首先我没有在拍卖场里买过作品。其次,我也没有从艺术家那里直接买过。我基本上都在画廊购买,而且是跟艺术家签约长期代理的画廊。为了收藏草间弥生的《无限之网》,我拿出了自己所有的存款,但是还不够,剩下的金额只能分期付给画廊。那时我白天在办公室上班,每周有三天晚上去酒店做保安,因为要还作品的钱。”随着草间弥生的名声越来越大,宫津大辅所收藏的作品也随之升值。

我父母家里收藏有一批官窑瓷器,从标签看,大多是父亲在1990—1995年间从广州市文物总店购入的。根据标签和发票的记录,购入价800多元到3000多元不等。如果现在拿出来拍卖,应该都是几万到几十万。对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工薪阶层来说,几千元并不是无法负担的数字。我很清楚,当时我们家的经济状况并不算富裕。20多年过去了,这几十倍的升值,如果把它看作投资,理论上平均每年的收益率也不差吧?

2015年,我在苏富比拍卖会上以60多万的价格购藏了一对清朝雍正年间的青花缠枝花卉纹小杯。原广州文物总店的总经理曾波强老师感叹:“这种杯子,当年我们文物店做展销时,一只一万块都没人买!还要到处求人来捧场,最后只能打折出售,哪晓得现在翻了几十倍!早知道,唉!”

诚然,大多数收藏是兴趣使然,但艺术品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财富的象征。尤其是那些杰出的艺术品,它们是整个民族,整个社会乃至全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品不只可以用来鉴赏,还能为我们创造财富。商业化的流通是藏品获取和增值的主要渠道之一,投资艺术品可以创造出无限的可能。很多事情不是做不到,而是没有意识到,而投资讲究的是眼光。

收藏,追求的是身心愉悦。我时常为古代艺术品的精美迷醉,怀着一种喜悦和敬意来收藏它。闲暇时拿出心爱的藏品细细玩赏、研究,感觉自己仿佛逃离了喧嚣纷扰的城市,走进了神秘绚烂的历史画卷。与藏品的每一次亲密接触,都让我的内心变得平静而充实,有一种无以言表的欢欣,这就是收藏的乐趣。这样的乐趣,在若干年后,又为藏家带来了意料之外的经济效益。在精神得到满足的同时,还享受到了经济效益,这是何等美妙的事情。

收藏,并非遥不可及。他人的故事,也并非不能复制。如果你把它看作是兴趣,你确实会从中得到无限的乐趣。如果你把它看成投资,那么它是可以陪伴你一生的投资。

收藏可以陶冶性情、修身养性,可以令生活更加有趣。收藏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2017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