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江三角洲典型水网区水资源调度技术研究
- 贺新春 汝向文 丁波 王翠婷 郑江丽 孔兰
- 2234字
- 2021-04-30 18:12:26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我国广东省中南部,包括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该区域土地面积5.47万km2。201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常住人口为5998.49万人,城镇化率达84.85%;GDP约73118.77亿元,占全省的91.96%,占全国的9.83%。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在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化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整个广东经济发展中起着龙头带动作用,已经成为我国国际资本和跨国公司、国际大财团投资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且为我国重要的先进产业制造基地。此外,珠江三角洲地区还毗邻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治地位重要,拥有突出的地缘优势和丰富的海外资源,在对外开放和全球治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国家高度重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问题,同时对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粤港澳深度合作提出了高标准要求。2008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要求到202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基本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和谐相处的局面,形成粤港澳三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2016年3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18号),要求进一步完善合作发展机制,加快建立更加公平、开放的市场体系,推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和跨省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促进内地九省区一体化发展,深化与港澳更紧密合作,构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泛珠三角区域。2016年4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出台《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深入实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国家战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龙头,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腹地,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发展,辐射东南亚、南亚的重要经济带,将泛珠三角区域打造成为全国改革开放先行区、全国经济发展重要引擎、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核心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先试区。2017年3月,“粤港澳大湾区”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拥有5.56万km2国土面积、6755万人口和13%全国经济总量,是继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是我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纵观以上跨越性的发展规划,要求珠江三角洲地区建立现代水利支撑保障体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水资源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基础保障性资源,对区域发展规划的落实与推进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但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水资源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给各高强度用水区域的供水带来巨大压力,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典型水网区。一方面,由于水网区用水密度过于集中,高强度的污染物排放对河涌水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河口水网区,由于径流、潮汐等自然因素的作用,咸潮上溯对供水安全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压力。在此背景下,开展珠江三角洲典型水网区水资源调度关键技术研究便极为重要。
中珠联围是地处磨刀门水道北岸,地跨中山、珠海两市,临近澳门,地理位置极为优越。近年来联围致力于实施“工业强镇”“外向带动”“科教兴国”战略,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已经由一个典型农业区发展成为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现代化工业地区。2008年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后,联围外向型加工制造业受到较大影响,同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为指导将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消除发展瓶颈,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一是壮大工业力量,继续将招商引资工作摆在首位,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招商力度,积极引导培育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推动产业链向高端方向延伸。二是提升工业质量,深入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创造更多的国家级和省级名牌名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引导和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进行联合、协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加工贸易及来料加工企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生产环节价值,提升获利空间,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三是繁荣民营企业和服务业,利用与港澳特区、珠海特区之间的价格洼地效应和便利交通条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发掘水乡文化内涵,依托小水果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水乡生态休闲旅游。四是提高服务水平,利用太澳高速、西部沿海高速、江珠高速、京珠高速等便利发达的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中珠联围地区地理位置特殊,水系特别发达,河涌纵横交错,宽度超过15m的河涌共计40条、总长122.8km,河网密度达0.93km/km2,水面率达6.4%;但也正是由于此特殊性,区域受到磨刀门水道咸潮上溯影响极为严重,特别是冬春季节进入枯水期,西江上游来水锐减,致使联围内部各类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加上近年来区域高速的发展,对联围内部水体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许多河涌的水质问题极为突出。考虑到中珠联围在珠江三角洲中的典型性,本书以珠江三角洲为宏观研究对象,以中珠联围为典型研究区,开展水资源调度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