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吾言甚易知 而天下莫能知——千古寂寞的老子和《道德经》

如果画一个轴心时代人物图,老子最低调也应该站C位!

说实话,轴心时代这个说法真的是有点神秘秘的。这些高智商人物为啥突然一群一群出现,并且似乎提前还做好了分工?

有人理性地认为,人类整体的发展史与人类个体的发育一样,其成长过程是具有某种相似性的——比如说人小的时候刚开始接触教育启蒙,就会有一小部分人,他们的智慧之光便噌噌噌往外直蹿(比如初唐就有四位这样的神童)。以此类比,说白了,轴心时代的伟人其实就是人类启蒙期的神童。

站C位的老子表示无所谓!你想怎么理解都成。

老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老子是个圣人,其实也是个千古寂寞的老人。

因为人人都敬慕他,却很少有人懂他。他知道这个。所以他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说这句话的时候,老子的心该是多么的寂寞啊——唉,我寂寞寂寞就好,这时候谁都别来安慰拥抱。

奇怪的是,懂老子的人这么少,为什么《道德经》的销量却如此之大?这可能因为他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试图把内含天地人的宇宙讲清楚的人(孔子可能是第一个试图把人这一辈子讲清楚的人)。尽管对许多人而言,仍然不清不楚。——就像中国历史上始皇帝能深刻地被人记住一样,第一总是最耀眼的。

担着“第一”这个名头,老子到底说清了什么呢?

老子说的内容其实完全是属于哲学范畴的,但怎么说的却是属于文学范畴的。所以,我们还是通过列举老子《道德经》中的一二段话,先搞清楚他说了什么,然后再思考他是怎么说的,继而分析他这样说的艺术性在哪里?

感觉要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第四十章)

这句话直白解释就是:天下的道理基本一样,多数事物的内部都有正反两面,而事物总是向相反方向运动变化,这正是受道的规律的驱使。所以,老子说:“反者,道之动。”

同时,世上大多事物内部,也并存着强硬与柔弱的两面。然而,唯有柔弱能得持久,更符合道的品性,所以,老子又说“弱者,道之用”!

世上所有存在的独立事物,都有其出处或来源。所以,老子总结说“天下万物生于有”。

但是,这些“有”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我们所说的“有”,只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所能感觉到的存在,而人的感觉能力是有限的。凡感觉阈值之外的一切,我们都感觉不到。通常,我们把这些定义为“无”—— 而正是这些所谓的无,才是天下万有的源头。所以,老子最后判断说“有生于无”!

然而,理解至此,便是读懂了老子这一章的内容了吗?

非也。我们只理解了一半。

老子说的反者道之动是指物极必反是道运动的规律。也就是说,万事万物,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必然在正反两极中的某点行趋。

小孩一天天长大,天真的成分越来越少,成熟的成分越来越多;人慢慢地衰老,距离生的起点越来越远,距离死亡终点越来越近。但人的一生,都必然是在生与死连线上的某个点。

而“弱者,道之用”,其深意可能在于“用弱”——所谓用弱,可能是指顺势而为,是因地制宜,是因时制宜。用弱与用强相对应,用强是逆势而为,是没有看明白情势在趋势图中的位置和走向,一意孤行。

再进一步说,用弱可能还有“惜用”的意思,说白了就是省着点用——省着点用,必能用得更久。说到一国之政,如果国君处处考虑民意,爱惜体恤百姓,不随便驱使,这个国家必能安稳持久。

何谓“弱者,道之用”?或许,这就是!

接下来要深挖的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万物生成的方式,其实有两种:一是衍生;二是创造。所谓衍生,就是生于有,比如说爸爸和妈妈生了可爱的宝宝;小树上开出了漂亮的花。这是我们常常经历、肉眼感知的。而创造的方式,正是“有生于无”的一种活动。——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无中生有。

创造,也就是“有生于无”这件事,往往是一种无先例可鉴的复杂活动。譬如,天地创造了万物,形川谷以盈木兽,汇溪河以容虾蟹,成海天以得鲸鹏。可是谁创造了天地?天地是本来就有的吗?不,一定还有创造天地之物,那是什么呢?老子认为,那可能是无极。

所以,或者可以这样说:道于无极处,生了无极;无极又于无极处,生了众无;众无有后,名叫大无;大无又生了数不清的无,其中之一生了天地;天地又生了万物,万物便构成了人所感觉到的有。

所以,“有生于无”。

……

好吧,一个例子讲完了——有没有感觉天生的智商值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还要不要再举例?还敢不敢再挑战?

好吧,虽然老子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哲学,但是毕竟我们现在的主题是文学,所以我们还是来认认真真梳理一下《道德经》的艺术魅力。

其一,不走寻常路之混搭风。

从上一段文字我们就可以看出,《道德经》在艺术表现方式上走的是将哲学与文学、诗歌与散文熔为一炉的混搭路线。解释一下就是,老子是通过哲理化的意境、韵散化的句式,将玄之又玄的宇宙哲理用极度凝练的文学语言讲出来。意思极深,文辞忒简,所以真是难懂。——然而真的难懂吗?老子不这么认为,他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其实老子的意思是,天下人思考问题的时候,如果能像他一样,放下所有的名利、私利,将自身融于大天地之中,也就是说,进入和老子同样的思维通道,那么老子说的话就很容易懂了。可是放下名利欲望,天下有几人能做到?所以老子才说:“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懂我的人太少了,以我的话为行为准则的人,就更稀有啊!

其二,找寻寻常物中的意象美。

《道德经》很多处提到“水”,在老子眼中,水是无为、柔弱、处下、不争的天地间圣物,如“上善若水”“柔之胜刚”“静之徐清”“善下之”等说法,他觉得水的品性同完美的人性是和谐统一的。老子笔下的“水”,不仅是人格化的水,而且是内质、外质统一的完美形象。“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水看似柔弱却一路流过包容万物,看似无为却能过山过林绵延万里。——从寻常身边物中寻找意象美,或许正是应了庄子那句话: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老子知道,所以老子为之言。

其三,层层递进逻辑清楚,对偶工整气势不凡。

《道德经》善用排比,用看似相同的句式一层层递进下去,一步步逼近真相。“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就是一个典型。再比如第十章,老子连用了六个设问句,前三个是以比、兴作铺垫,“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而最终落脚点是为点明后面的三个设问——“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又比如:“……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能将思想性、哲学性、文学性和艺术性“四性”自然和谐、完美统一的,《道德经》是榜样、是标杆!

唉,老子生前最是厌名恶利,没想到,身后两千多年,自己不仅成了中国的名古人,而且还活成了世界级的名古人。

这是好还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