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消灭文盲而斗争——为“消灭文盲三万”活动题词(1939年4月)

陕甘宁边区地处中国西北,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之前,是全国最贫瘠、落后的区域之一,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受着残酷的封建剥削、压迫和奴役,因而在文化上也是十分落后。据统计,当时,陕北全区识字人口只占1%,小学仅有120多处,而社会教育则根本没有。

为“消灭文盲三万”活动题词

毛泽东在从事农民运动、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在阶级社会中,文化带有阶级的烙印,即“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中国过去社会的文化是剥削阶级的文化,占中国大多数人口的农民未受过文化教育。但是,“农村里地主势力一倒,农民的文化运动便开始了”。早在土地革命过程中,毛泽东就提出了创建新的工农苏维埃文化的号召。1934年1月,他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为着创造革命的新时代,苏维埃必需实行文化教育的改革,解除反动统治阶级所加在工农群众精神上的桎梏,而创造新的工农的苏维埃文化。”而创建工农大众的文化,首先要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做起。这样,努力扫除文盲成为“苏维埃文化教育建设的中心任务”之一。

在这一精神指导下,苏维埃政府先后制订了《夜学校及半日学校办法》《识字班办法》《消灭文盲协会章程》《关于儿童入校与消灭文盲运动的指示》《消灭文盲决议案》等文件,提出了“要结束百分之八九十的劳动群众不识字的历史”的奋斗目标及“不识字的是瞎子”“开展消灭文盲运动”的鲜明口号,把发展识字和文化教育事业当成是争取革命战争胜利、完成苏维埃各方面建设的锐利武器,广泛深入地开展苏区的扫盲运动。

1935年,中共中央率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在文化生活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进步。据统计,截至1939年,小学教育基本普及,小学校增至700所,识字人数达到10%,社会教育更是普及于各个农村,还有遍及城乡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救亡室、俱乐部、民众剧团等。所有这一切,大大提高了边区人民的政治文化水平,培养了许多抗战干部,增强了边区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使人民更加自觉地为抗战而努力。

但是,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做进一步的努力,彻底消除文盲,才能使全体人民觉悟起来,才能培养更多的优秀的抗日救亡战士。因此,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支持下,陕甘宁边区决定更加广泛地开展民众的文化教育工作,所以于1936年至1938年年初、1940年至1943年春,先后开展了“消灭文盲三万”的活动。

毛泽东十分重视文化如何更好地被人民群众所利用,所以对扫盲运动十分赞赏,给予其极大的支持和鼓励。在1939年4月,应邀为该活动题词:

为消灭文盲而斗争

毛泽东

在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开展扫除文盲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同时也是宣传抗战、进行国防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增强人民对抗战救国事业的深刻认识,对于激发人民群众为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奋斗的决心和勇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毛泽东题词题字珍闻》 李新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