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物精量灌溉智能控制技术
- 张兵
- 987字
- 2021-04-09 22:35:55
2.4 多作物优化灌溉模型
当一个灌区种植几种作物,在水源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安排每一种作物的种植面积才能使全灌区获得最大的效益,这是一定水量条件下最优种植比例问题。同时,在种植多种作物的灌区,当水量不足时,灌溉水量最优分配的内容包括确定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各种作物分配的总水量及总水量在其各生育阶段合理分配。这类涉及灌水量时空综合优化分配问题,常以阶段水分生产函数为依据,采用大系统优化技术求解。在考虑多种作物种植情况下,建立了多作物优化灌水配水模型,并通过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
用投入产出的关系来确定每公顷农作物的净收入。农作物总产出为粮食总产量与当年粮食市场收购价格的乘积(有些国外学者还考虑了副产品收入、政府补贴等),投入包括灌溉费用、肥料、农药、劳动力费用和农业税等,把其他农业投入作为一固定的投入模式,仅仅考虑灌溉对收入的影响,那么提出的多作物联合种植灌溉-收益模型可表示为
式中:f为净收入,元/hm2;Yi为作物i的实际产量,kg/hm2;Pi为粮食i的市场价格,元/kg;Wi为作物i的灌水量,m3;PW为农业灌溉用水的价格,元/m3;为作物的其他农业生产费用,元/hm2;ξi为作物i的种植比例,%;n为作物的种植总数;m为作物的生育阶段数。
上述非线性灌溉模型中作物实际产量Yi与灌水总量Wi存在强耦合关系,而灌溉是在土壤水量平衡的理论上进行的。在缺水条件下,可以忽略土壤水的深层渗漏、地表径流等因素,土壤水量平衡可简化为
式中:Wi为作物i的灌水量,m3;Pei为作物i在其生长阶段的降雨量,mm。
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灌水量对产量的影响比较复杂,用数学模型的结构表征作物不同生育阶段水分对产量的相互影响,应用比较普及的为Jensen乘法模型:
式中:ETj为作物第j个生长阶段的实际腾发量,mm;ETjm为作物第j个生长阶段的最大腾发量,mm;m为作物生育阶段数;λj为作物第j个生长阶段的缺水敏感指数;Yim为作物i的最大产量,kg/hm2。
综合式(2-21)~式(2-23),得到作物灌溉模型,该模型既考虑了灌水量、降雨量、作物缺水敏感指数,又考虑了粮食的市场价格和农业灌溉用水价格,而且模型还受多因素的制约,所建立的灌溉模型为
式中:为作物i的第p个生长阶段的灌水量,m3;为作物i在第p个生长阶段的降雨量,mm;为作物i在第p个生长阶段的最大腾发量,mm。
约束条件如下:
总灌溉水量约束:
作物i各阶段灌水量约束:Wijmin≤Wij≤Wijmax
作物i最低粮食产量约束(应满足最基本的粮食消费):Yi≥Yi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