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植被及林分调查

3.3.1 环境条件调查

对样点的环境条件调查项目主要包括地貌类型、地势、坡度、坡向、配置模式等。地貌类型调查一般采用目测法结合当地林业部门提供的自然概况资料;地势调查一般采用目测法;坡度、坡向调查采用GPRS和测角仪进行量测;配置模式调查采用计数法,即直接对样方内所调查的种群数量进行计数统计。

3.3.2 植被组成特征调查

野外植被调查项目主要包括物种数量、植被盖度、高度、密度、频度等。物种数量调查采用计数法对所设样地或样方进行物种数量调查;植被盖度调查一般采用目测法估算,单位为%;植被高度调查根据需要直接测量每个层片的高度或每个植株的高度,单位为cm;植被密度调查采用计数法,即直接对样方内所调查的种群数量进行计数,单位为株/m2

3.3.3 生物量调查

本书在对吴起县全区植被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对标准试验地进行了调查,除了进行以上指标项目的调查外,还进行了地上、地下生物量调查。

3.3.3.1 乔木层生物量测定

1.地上部分生物量测定

乔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测定采用解析木法。对每一标准地(20m×20m)的乔木进行每木检尺,测定树高、胸径。根据标准地每木调查的资料计算出全部立木的平均高度、胸高断面积,选出代表该标准地最接近这两个平均值的树木作为标准木,并对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把样品带回实验室置于80℃的烘箱24h,称重,求出干鲜重比率,然后以标准木为根据,计算样地及整个林分生物量。

img
img

枝叶、树干分别取样称重,把样品带回实验室置于80℃ 的烘箱24h,称重,求出干鲜重比率,进而推算单位面积上乔木层枝叶、树干干生物量。

img

2.地下部分生物量测定

以标准木根基处为中心,标准地平均株行距为边长,设置矩形样方,分层挖取,将根系全部挖出,仔细挑出各土层中的根系,称重img,再乘以标准地内的株数(N),得出1hm2乔木根系的生物量W TR。同时,取样称重,把样品带回实验室置于80℃ 的烘箱中24h,称重,求出干鲜重比率,进而推算1hm2乔木根系干生物量。

img

3.3.3.2 灌木层生物量测定

1.地上部分生物量测定

灌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测定采用全部收获法(冯宗炜,1999)。在标准地内按对角线设置4个5m×5m的样方,将每个样方内的灌木全部砍倒,分别称其鲜重,计算样方灌木鲜生物量平均值img,计算1hm2的灌木鲜生物量W SL

img

然后混合取样称重,把样品带回实验室置于80℃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求出干鲜重比率,进而推算1hm2灌木干生物量。

img

2.地下部分生物量测定

在每个样方内,设置1个1m×1m的小样方,分层挖取0~20cm、20~40cm、40~60cm的土层,仔细挑出各土层中的根系,分别称其鲜重,计算小样方根系鲜生物量平均值img,得出1hm2灌木根系鲜生物量W SR。同时,混合取样称重,把样品带回实验室置于80℃的烘箱中24h,称重,求出干鲜重比率,进而推算1hm2灌木根系干生物量。

img

3.3.3.3 草本层生物量测定

1.地上部分生物量测定

草本层生物量的测定采用全部收获法(冯宗炜,1999)。在标准地内设置5个1m×1m的样方,将每个样方内的草本植物全部剪掉,分别称其鲜重,计算样方草本植物鲜生物量平均值img,得出1hm2草本植物鲜生物量。同时混合取样称重,把样品带回实验室置于80℃的烘箱中24h,称重,求出干鲜重比率,进而推算1hm2草本植物干生物量。

img

2.地下部分生物量测定

将剪掉草本植物的5个1m×1m的样方,分层挖取0~20cm、20~40cm、40~60cm的土层,仔细挑出各土层中的根系,分别称其鲜重,计算小样方根系鲜生物量平均值img,得出1hm2草本植物根系鲜生物量W HR。同时,混合取样称重,把样品带回实验室置于80℃的烘箱中24h后,称重,求出干鲜重比率,进而推算1hm2草本植物根系干生物量。

img

3.3.3.4 枯枝落叶层现存量测定

在标准地内设置5个1m×1m的样方,收集每个样方的枯枝落叶,分别称其重量,计算样方枯枝落叶现存量的平均值img,得出1hm2枯枝落叶层现存量。然后,混合取样称重,把样品带回实验室置于80℃ 的烘箱中24h后,称重,求出干鲜重比率,进而推算1hm2枯枝落叶现存量干重。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