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逻辑口才的严谨性技巧
如果一位演说者从一个问题跳到另一个问题,然后又回过头来再谈一遍,就像一只蝙蝠在夜色中那般飞翔不定,还有什么演说比这种演说更令人感到困惑及糊涂的呢?
——戴尔·卡耐基
讲话首先要严格遵循逻辑规律,逻辑规律要求人们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时,要保持同一性,不能自相矛盾,不能模棱两可,要有充足的理由等。严密的逻辑性是讲话的总体表现和要求,必须贯穿于讲话的全过程,体现在讲话的每一个环节中。
具体来说,讲话要遵循同一思维规律、矛盾思维规律、排中思维规律、充足理由规律。遵循这四个基本规律,就能让表达具有逻辑性,容易被人理解。
同一思维规律:要有明确的中心
一篇讲话中必须有一个确定的思想,这个思想是贯穿整篇讲话的中心,不准有另外的中心,否则就违反了同一思维规律。讲话中运用同一思维规律要注意如下三个问题:
1.不能随意转移讲话主题
在一篇讲话中必须要有贯穿整篇讲话的中心,不准有另外的中心,也不准随意转移中心。否则,一篇讲话有好几个中心,听众就不知道你在讲什么,你在表述什么思想;随意转移中心话题,容易给人造成错觉,分散听众注意力。一些讲话者在讲话时经常犯的错误就是脱离主题,任意发挥,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让听众如坠云雾。因此,就要求讲话者在讲话时,一定要心中装着主题、想着主题,紧紧围绕着主题讲。在围绕某一具体问题展开讲解时,也不能偏离大主题,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如在经济运行分析会上,讲话的重点应该是深刻分析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造成的原因,今后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加快经济发展。
讲话中谈到经济数据不实、虚假现象严重、水分多的问题是可以的;但如果你离开经济这个主体,对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报喜不报忧等问题进行痛斥,大谈其危害和表现,这恐怕就离题太远。听众的注意力就会被引到一些枝节问题上,影响讲话效果。
2.讲话中不要转移论题,偷换概念
讲话中不要转移论题,偷换概念,否则就会犯诡辩论的错误。
古希腊的一个诡辩论者对他的朋友说:“你没有失掉的东西,那么你就有这件东西,是不是这样?”对方回答说:“是这样。”这个诡辩论者接着说:“你没有失掉头上的角吧?那么你头上就有角了。”“没有失掉的东西”应指原来就有现在还没有失掉的东西,不是指从来就没有的东西。
诡辩论者在第一句话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而后一句“没有失掉的东西”则变成了从来就没有的东西。前后两句“没有失掉的东西”概念不同,从而得出了荒谬的结论。当有人说欧谛德谟说谎时,他狡辩地说:“谁说谎,谁就是说不存在的东西;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因此没有人说谎。”
欧谛德谟在这里是故意混淆了概念。他讲“谁说谎,谁就是说不存在的东西”,这个“不存在的东西”是指说谎者所说的话不符合事实,同实际的东西不相符合;而他讲“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因此没有人说谎。”这里所说的“不存在的东西”则是指那种在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因而在思维中也根本想象不到,当然也就无法加以述说的东西。前后两个“不存在的东西”所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3.概念必须明确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用概念要有确定的内容,也就是要有确定的内涵和外延;如果概念保持了确定性,那么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也就可以保持确定性。相反,如果概念内容不确定,内涵和外延不明确,语言表述就难以做到准确、具体,就容易造成思想混乱。下面两个例子就犯了逻辑错误。
例1 某领导在一次会议上,要求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学习。他说:“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对社会科学、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
例2 有人说:“管理很重要,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企业取得良好效益的重要条件。”
上述例1中,对社会科学、政治经济学的概念不明确。政治经济学、哲学、历史等都包含在社会科学的外延内,不能并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也包含在政治经济学的外延之内,也不能并用。正确的表述方法应该是:“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对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的学习,尤其要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
例2的错误在于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取得良好效益的重要条件。就是说无论管理水平高还是低,都能取得好效益。这显然是不对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提高管理水平,是企业取得良好效益的重要条件。”
矛盾思维规律:思想一致,首尾一贯
矛盾思维规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反对或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都真,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或两个都是假的。如果同时为真,则是自相矛盾。矛盾思维规律,现实生活中,某些讲话者在讲话中经常犯自相矛盾的错误。
例1 “如果大家都动手大搞卫生,那么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例2 “我基本上完全同意他的意见。”
在例1中,“健康”与“疾病”是两个含义相反的概念,不可能同时都有了保障,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在例2中,“基本上”与“完全”是两个有着不同逻辑意义的词语。“基本上”具有“绝大部分但不完全”的含义。这句话表达了“我既不完全、但又完全同意他的意见”的意思,这就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做出了两个互相矛盾的断定。还有,大家都知道的“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说的就是一个卖矛和盾的人,鼓吹自己的矛和盾是如何的好,说:“我的矛无比锋利,什么样的盾都能戳穿。”“我的盾十分坚硬,什么样的矛都戳不穿它。”旁边的人就问他:“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卖者顿时哑口无言。卖者的话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违反了矛盾思维规律的规则。在辩论中抓住对方言论中自相矛盾的地方予以驳斥,就会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排中思维规律:表述清晰,观点鲜明
排中思维规律要求二者必居其一。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都假,其中必有一个是真的。排中思维规律要求在讲话中表述的思想观点必须鲜明,是什么就是什么,肯定什么、反对什么、赞成什么、批评什么……必须旗帜鲜明,不能含糊其词。
例如:某单位在研究是否给某人纪律处分时,有位领导说:“我是不赞成给他处分的,但也不赞成不给他处分,我认为适当给予处分也是必要的。”这位领导的话显然违反了排中思维规律的要求。“不赞成给他处分”与“不赞成不给他处分”是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对这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同时加以否定,既不赞成给他处分,也不赞成不给他处分,陷入了含糊其词的境地,让人难以捉摸,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态度。
充足理由规律: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充足理由思维规律要求在思维论证过程中,要确定一个判断是真的,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即人们常说的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讲话者讲话贵在有理有据,提出一个观点后,要有大量的、翔实的材料来论证,听后让人觉得很有说服力。在讲话中运用充足理由思维规律,要求以大量的事实为论据来为讲话主题服务。特别是运用的例子要真实、准确,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推敲,不能引用差不多、大概、可能之类的数据,特别是数据更要核准。只有所用材料准确可靠,讲话才能做到事真、情真、理真,才能令人信服。如果你引用的资料被听众发现有失实或错误之处,那么你所使用的全部数据都将被听众怀疑,整个讲话也将被大打折扣。
有些讲话者讲话无内容、无观点、无新意,从根本上说是掌握材料少的缘故。没有翔实的材料,即使有华丽的辞藻,也会让人感到苍白无力。讲话者讲话只有和群众有共鸣点,才能被群众所理解和接受。与群众产生共鸣点的关键就是观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给人一种朴素实在、无可辩驳的感觉。其实,共鸣点就蕴藏在实实在在的材料中。这就要求讲话者平时注意多收集实践中的活材料,丰富讲话论据,增强讲话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