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慢养”出来的孩子更优秀
- 用最好的方法,养最棒的孩子
- 马利琴
- 9579字
- 2021-03-29 09:28:09
多花些心思,用爱浇灌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我比较赞成我国著名成功学大师黑幼龙先生的观点,他说:“养孩子就像种花,要耐心等待花开。”我曾专门把他的书买来,仔细研读后发现,他在教育次子黑立国时就运用了“慢养”的模式,从中可以看出他在教育孩子时花费了很多心思。
在《慢养》一书中,黑幼龙表示,次子黑立国小时候贪玩、有着极强的叛逆心,不仅经常闯祸,学习也不好,甚至还考过0分。虽然替儿子感到忧心,但没有办法,他认为除非孩子自己愿意并主动学习,否则,对他们的任何逼迫都是徒劳无功的。
高二那年,黑立国对学校的摔跤队产生兴趣,黑幼龙认为他的体能不错,既然他喜欢,也就没有阻拦。后来,跟黑立国一起训练的队友明显都不如他进步快,所以教练总在大家面前夸他,队友们对他也非常尊重。这让黑立国突然意识到,原来成绩好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于是他暗下决心努力学习文化课,成绩很快有所提升,也顺利地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因为成绩突出,30岁的黑立国被提升为华盛顿大学医院的副院长……
对此,黑幼龙感慨地说:“父母很容易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差就没希望了,其实如果做到慢养,这样的孩子将来可能更优秀。”
当然,黑幼龙所说的“慢养”,并不是时间上的慢,而是说教育孩子不要太担忧、太着急,毕竟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身为父母,我们不能“求一时的速度与效率”,“以当下的表现评断孩子”,而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耐心地引导和教育,做到“慢养”,用爱浇灌,让孩子发现最好的自己。
方法一:孩子提问,不要嫌烦,要多点耐心
生活中,很多孩子在做一件事时总表现出一副心不在焉、不耐烦的样子,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父母言传身教时本身就缺少耐心。既然父母都没有耐心,又怎么能要求孩子用心对待呢?而且长此以往,孩子如何能进步?
我记得一个下雪的早上,女儿兴奋地跑到阳台上看雪。她打开窗户,雪花随风飘了进来,她伸手接住几片,觉得特别有意思,就跑回来问我:“妈妈,冬天为什么会下雪呀?”
我当时正在查资料,有些忙不开,头也没抬,就告诉她说:“水汽遇冷,凝结之后就是雪花了。”
也许我解释得不太清楚,女儿又问:“那为什么咱们家冰箱冰格里的水最后都结成冰了呢?”
我被女儿问住了,停下手里的活儿,又仔细想了想,说:“因为雪花是气态遇冷形成的,而冰格里的水是液态的,所以最后就被冻成冰了。”
女儿似乎对我的这种说法依然不满意,又问:“那把冒着热气的热水放进冰箱,是不是也能形成雪?”
“不会。”
“为什么呢?”
“嗯……”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女儿,心里又为手头工作的事着急。内心一番纠结之后,我最终选择先帮女儿解惑,告诉她:“我们一块儿查查吧。”
我从网上搜索“雪的形成”,看了相关文字和视频后,我问女儿是不是明白了,她点点头。后来,我又查霜、雨、雾、液化、升华等自然现象,我一边查一边给女儿解释,女儿听得津津有味。最后,她搂着我的脖子说:“妈妈,我都知道了,谢谢你。”
孩子阅历有限,对各方面的认知能力尚未发育完全,所以经常会问“为什么”,或者一些在我们看来很幼稚的问题。而且,只要我们的回答不能令他们满意,他们就会一直问下去。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觉得他们无理取闹,甚至因为不耐烦而敷衍他们,那么无形之中就会造成彼此对立。
所以,遇到孩子问“为什么”时,我们要多一些耐心,如果实在回答不上来,就借助工具书或者网络,跟他们一起查、一起学习。当我们放下父母的身份和架子,多些耐心跟孩子一起学习和探索时,不仅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得到孩子对我们的尊重。
方法二:多引导、多鼓励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这段时间里,父母要做的是多引导、多鼓励,陪他们慢慢长大、慢慢进步。
一个叫堂堂的男孩,长得非常可爱,也很聪明,美中不足的是他有点口吃。尽管他的父母教过他一些字,他也能顺利地写出来,但读起来却要花费比其他正常孩子更多的时间。
堂堂的父母心里很着急,可是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只能每天腾出时间,不断引导和鼓励他练习……一年级结束后,堂堂的班主任告诉他的父母,孩子的卷面分很高,只不过因为口吃,所以他上课很少举手发言,希望家长能配合老师,平时多花点心思帮帮孩子。
堂堂的妈妈通过朋友找到我,对我说,其实他们夫妻俩并不看重堂堂的学习成绩,就是担心孩子会因为自己的这点缺陷,自信心受到打击。我先安慰她一番,然后帮她分析孩子现阶段的心理特点,并告诉她,教导孩子一定要有耐心,尤其是帮助堂堂纠正口吃的过程中,更不能表现得不耐烦,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大概过了半年,堂堂的妈妈给我打电话:为了能及早把儿子的口吃纠正过来,她从公司离职了,每天花更多的时间和心思陪儿子练习。在朗读或者对话的过程中,即便儿子有意扳着,但还是磕磕巴巴的,而她丝毫没有表现出愤怒,依然耐心地鼓励儿子,告诉他不要着急,先组织好语言,然后慢慢说出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平常的交流过程中。只要堂堂不着急,就能又快又清楚地表达,而且父母感到欣慰的是,二年级期中考试,堂堂的班主任反馈说,堂堂上半学期的表现非常好,上课敢于积极举手发言了。
任何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什么缺陷,但有时候不得不面对现实。就像案例中的堂堂,虽然患有口吃,但他的父母并未因此愁眉不展、怨声载道,而是积极想办法,用足够的耐心和关爱陪伴、帮助孩子。堂堂父母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
教育是一种“慢”艺术
没有哪个孩子一出生就是十全十美的,其成长过程中也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懂得有的放矢、循序渐进,放慢自己的脚步,及时了解孩子每个阶段的状态和心理特征,然后有针对性地予以引导,让孩子一点一滴地进步。
小学四年级时,有一次小雅的英语单元测试只得了65分,老师要求家长在试卷上签字。小雅放学回到家,支支吾吾地对妈妈说:“妈,这是我们的英语测试卷,老师让你在上面签字。”
看到女儿的样子,妈妈预料到这次她考得不理想。果不其然,妈妈从女儿手里接过试卷一看:65分。于是她很平静地说了一句:“刚刚及格。”其实她知道,女儿在学习方面是很努力的,这次没考好,除了英语测试卷的题有一定的难度外,还跟女儿平时练习少有关。
“嗯。”小雅小声地回答,“我同桌还不如我考的分高呢。”
妈妈知道女儿是在用她的同桌来替自己辩解:“宝贝,65分确实不高。我看你英语测试卷上,大多是因为单词拼写出错,所以,如果以后你每天能多记5个单词,那么每周测试就有可能多考2分,那么期末考试的时候,你就能进步很多了。”
小雅看着妈妈,算了一下,然后笑着说:“每天多记5个单词一点都不难,这样的话,到期末考试,我能多考二三十分!”
“对啊,所以你一定要加油!”妈妈摸摸她的头,鼓励她。
当天晚上开始,小雅每天睡觉前让妈妈帮她听写5个英语单词,第二天早起再复习巩固一遍。就这样,期末考试时小雅英语考了91分,在全班排名第10。
教育可谓是一种“慢”艺术,作家龙应台在她的《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也是提倡“慢养”。至今我记得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细细品味,不难发现,对孩子的教育是一场持久战,而且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极富耐心,用爱浇灌,孩子才能快乐、茁壮地成长,而那些急性子的父母却很难领会其中的奥妙。
方法一:给孩子预留改的时间
孩子平时容易养成不良习惯,如果父母想予以纠正,千万不要妄想只跟孩子说一次他们就会改正;也不要以为冲他们大吼大叫、打骂他们,他们就会长记性。要明白:一味地埋怨、责骂并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反倒会换来孩子的反抗,或是让他们产生“我不行”的自卑心理;相反,如果多花些心思耐心地引导,不断地安慰和鼓励,他们终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有所改变。
自从当上母亲后,丽莎无数次告诉自己:真正对女儿好,就不能溺爱、不能骄纵。所以,当女儿每次说她想要某样东西时,丽莎就会先考虑一下,她要的这件东西是不是一定得买,或者家里是不是已经有类似的东西可以替代。然后,丽莎就会告诉女儿,这件东西会不会给她买,如果不能买,也会把理由说一下。
后来,丽莎重新回到职场,女儿由婆婆帮忙带。大概过了半年,有一次丽莎带女儿去商场,女儿在玩具店看到一个会眨眼、唱歌、讲故事的多功能芭比娃娃,她央求妈妈买下来,但是丽莎想到家里有两个芭比娃娃,还有故事机,所以拒绝了女儿。没想到女儿赖在原地不走,还掉下了眼泪。丽莎不为所动,一边安慰她,一边跟她说不买的理由。大概僵持了半个小时,女儿最终妥协了。
回到家,丽莎跟婆婆谈到这个问题,婆婆说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好几次,但因为不忍心看到孩子哭,最后还是满足了她的要求。丽莎告诉婆婆,一定要改掉孩子的这个坏习惯,否则等她再长大一些,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可能就会偷钱去买,误入歧途。
从此以后,无论是谁,每次带孩子出门前,都会提醒她,不能看到什么就要什么,而且哭也解决不了问题,如果不听话,下次她再有任何要求都不会答应她。渐渐地,女儿意识到哭并不能让奶奶、爸爸、妈妈屈服后,每次出门看到喜欢的东西,就会用商量的口吻说:“我能要这个吗?”如果不能买,说明了理由,女儿也能接受,不再像之前那样哭闹了。
改掉坏习惯并不像更正一道数学题那么容易、快捷,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父母急功近利,希望孩子短时间内变得完美,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毕竟坏习惯是日积月累养成的。所以想让孩子彻底改掉坏习惯,就要寻找科学、合理且最适合孩子的方法,同时做好心理准备,给他们预留一段时间去改正。当某一天孩子发现自己的不良行为给他们带来困扰时,他们就会下决心改,并且很快就能改正。
方法二:注重培养好习惯
小寒上小学时,虽然成绩很好,但她有个不好的习惯,写作业时,不知不觉就趴在桌子上写,最后作业本上的字都歪歪扭扭的。有一次,班主任老师给小寒妈打电话反馈小寒在学校的表现,说到这件事时,老师表示,如果小寒能把坐姿纠正过来,不仅卷面整洁,还能保护视力。小寒妈听了,答应班主任老师,一定想办法纠正小寒的坐姿。
从那天开始,小寒妈跟女儿说明坐姿的重要性并征得她的同意后,每天晚上陪她写作业,监督她的坐姿。一旦发现女儿身体前倾、头越来越低,她就及时提醒。这样过了一个月,小寒的坐姿有所改善,写作业时趴桌子的次数也明显减少。
一天吃完晚饭,小寒妈发现家里的米不多了,于是对女儿说,她要去楼下的超市买点米回来,让女儿自己先写作业,并提醒她注意坐姿。结果回家后,小寒妈一进门,发现女儿猛地一起身,她知道,女儿刚才肯定又趴在桌子上写作业了。她放下手里的东西,走过去,在女儿身边坐下。女儿不好意思地朝妈妈笑了笑,说:“之前你坐在我旁边监督我,我也时刻想着不能趴着写,这次你不看着我,我写着写着就又趴下了……”没想到妈妈心平气和地摸着女儿的头说:“傻孩子,我没想责怪你,我知道你已经很努力在改了。”说完,她看看女儿,又看看躺在面前的课本,若有所思。
第二天,女儿放学回到家,妈妈说给她买了一件礼物,放在她的书桌上了。女儿打开盒子一看,是个漂亮的小架子。妈妈告诉她,这个叫阅读架,把课本架在上边,这样写作业的时候就不用总趴在桌子上了。妈妈一边说一边演示,同时告诉女儿,以阅读架上边缘为参照线,头至少要跟它保持齐平。
就这样,小寒在妈妈的帮助下,坚持了差不多一个学期的时间,彻底改掉了写作业趴桌子的坏习惯。如今,即使妈妈不在身边提醒,她写作业时也能保持正确的坐姿了。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备好习惯,因为好习惯更有益于孩子的发展。但是,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无论培养好习惯还是纠正坏习惯,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比如,有的孩子饭前不洗手,不管父母如何三令五申,他们依然我行我素。这时候,父母一定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足够的耐心,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或者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榜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在耳濡目染中养成饭前主动洗手的好习惯。
一步一个脚印,孩子更优秀
家庭教育是父母跟子女之间心与心的碰撞,只有达到一定的默契程度,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换句话说,父母需要慢下来,回归到心灵深处去探索最符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这样才有希望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一天吃晚饭时,女儿对我说:“我们同学都特别羡慕我,说我有一个好妈妈,周末的时候从来都不逼着我学不喜欢的东西。她们现在最害怕过周末,一到周末,她们就会被‘押’着去上各种补习班……”我听后淡淡地一笑,没有说话。
其实,并不是我对女儿放任自流,而是接触过许多的案例后,我懂得“慢养”孩子的道理。有时候,慢慢来可以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让成长变得更加快乐。
我国著名作家冰心小的时候,父亲特别疼爱她,既不强迫她学什么东西,也不刻意教她长大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相反,父亲谢葆璋的教育更加生活化,让冰心从生活中的点滴领悟自己应该怎么做。比如,父亲带她到建在半山腰的屋子走廊上眺望辽阔而深邃的大海,冰心的内心被深深触动,她后来说:“我和父亲一起看大海,我看父亲也看大海。我觉得,父亲的胸襟就像大海一样宽阔、坦荡,做人就应该那样。”就这样,宽容、坦荡的做人理念定格在冰心的心里。
可见,与单纯说教死板的教育方式相比,生活化、自然化的教育方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比如,带孩子去看海,让他们知道“海纳百川”,明白做人要懂得宽容;带孩子去爬山,让他们体会山的巍峨挺拔,明白做人要懂得坚持、有毅力;给孩子分配家务,让他们意识到责任感,明白做任何事都要有始有终……总之,这种生活化的慢养,目的并不是想让孩子立刻学到多少东西,而是通过不断地体验,使他们的心灵有所触动,让他们自己去感悟生命、体味人生。
在教育过程中,父母只有放慢脚步,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听到孩子最真实的想法。同样,只有慢下来,孩子才能对身边的一切产生新的感悟。
方法一:从尊重孩子做起
同事晓丽通过相亲认识了一个男生,男方的前妻已经去世两年,他自己一个人带着5岁的儿子淘淘生活。相处一段时间后,晓丽觉得男方各方面都不错,决定跟他结婚。
当晓丽给我们发喜糖的时候,我们都替她捏了一把汗,觉得她太年轻了,担心她这个后妈的角色会当得很辛苦。不料,晓丽胸有成竹地说:“孩子还小,虽然淘气,但我想我有办法改善我们之间的关系。”后来事实也证明,晓丽跟孩子相处得跟亲生母子似的。
结婚当天晚上,丈夫把儿子叫到身边,对他说:“淘淘,从今以后她就是妈妈了,要听妈妈的话,不能再淘气了,知道吗?”然后转过身对晓丽说,“这个小区里有几个孩子出了名的淘气,淘淘就是其中一个。以后要是别人找上门,你该说就说,该打就打。”
晓丽没有理会丈夫的话,而是蹲下身,将手放在淘淘的肩上,用亲切、和蔼的口气说:“虽然孩子有点淘气,但哪个男孩不淘气呢?只要不欺负人、不做坏事就行了。我倒是觉得淘淘特别聪明。上次我给他买的汽车模型,我自己都觉得很复杂,可淘淘很快就组装好了。对吧,淘淘?”
淘淘听了,点点头,冲着爸爸说:“妈妈说得对。”
听淘淘这么一说,晓丽跟丈夫看看孩子,又看看对方,欣慰地笑了。
在之后的日子里,晓丽没有因为孩子淘气、不听话而打骂、训斥他,而是关注育儿方面的知识,用足够的耐心和极大的包容心慢慢地引导淘淘,让他知道什么是对的,这么做会有什么好处;什么是错的,这么做可能会引发什么样的问题或者后果。最重要的是,有些事情,晓丽让淘淘自己做决定,比如要不要上补习班,跟什么样的孩子交往等。渐渐地,淘淘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了这个新妈妈,而且晓丽说的话他基本上都会听。以至于小区里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私下说起来,都夸晓丽聪明、能干,说淘淘的爸爸能娶到这样的媳妇,是他和儿子的福气。
虽然晓丽对淘淘的教育是个例,但也足以证明“慢工出细活”的道理。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不妨放慢节奏,用足够的耐心去理解和尊重孩子,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慢慢长大。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提倡的“慢”教育,并不是说让父母撒手不管或者偷懒,而是提醒父母要把精力放在重要的方面。比如父母希望提升孩子的专注力,那么在一段时期内,就针对这方面的问题采取措施,当孩子真正做到上课、写作业等能够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再着手培养孩子别的方面的能力。只有慢慢来,一步一步让孩子打好基础,他们才能具备足够应对生活的能力,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顺利解决。
方法二:合理引导,不强求
《揠苗助长》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凡理智的人都不会赞成故事中那个人犯的愚蠢的错误。可在教育孩子期间,父母总在不知不觉中犯这样的错误,而且还不自知。孩子感兴趣的,就过度施压,希望他们快速提高;孩子不感兴趣的,硬要他们接受,还美其名曰为他们好。实际上,留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广泛接触后确定自己的喜好,父母再据此培养,孩子才有望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朋友的女儿刚上初一,各科成绩都还不错。但是初一下学期期末的家长会后,老师单独找到朋友,告诉他:“孩子一上化学课就趴在桌子上睡觉,说了几次她都不听,成绩也不断下降。”
回到家,朋友询问女儿喜不喜欢化学。女儿回答:“化学老师每天都让我们背一堆枯燥的公式和化学元素,学会了又有什么用呢?简直无聊死了。”
朋友听了女儿的话,才知道原来女儿认为化学“无用”,所以才对它失去兴趣。既然如此,自己为何不想点办法让女儿对化学重新产生兴趣呢?
过了两天,朋友拿着一瓶可乐对女儿说:“闺女,帮爸爸一个忙呗?把这瓶可乐拧开。”
女儿照做了。可当她把瓶盖拧开的一瞬间,瓶里的可乐一下子喷涌而出,像一束喷泉。女儿惊奇地问:“吓死我了。爸爸,这是怎么回事?”
朋友告诉女儿,他把一颗曼妥思糖用线穿起来,再用瓶盖把线固定住,当瓶盖被拧开时,曼妥思糖掉下去,与可乐发生化学反应,就出现了刚才神奇的一幕……
女儿不信,于是朋友又拿来一瓶可乐,把操作步骤告诉女儿,她亲自试验了一次,果然出现了跟之前一样的结果。在朋友的提示下,女儿从书包里翻出化学课本,找到相关章节,结合刚才的情况认真阅读课本内容,并且从此改变了对化学的看法……初二上学期结束时,女儿的化学成绩不仅在班里排名靠前,在年级里也遥遥领先。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一件事情产生了深厚的兴趣,我们才会自觉地、主动地去接触它、探索它、理解它,而且在整个过程中,我们都会心情愉悦,不会感到任何的不快。孩子的学习也是如此。随着他们学习的科目越来越多,无论学哪门学科,一旦失去兴趣,就不可能学好。很多事实也证明,孩子不感兴趣的东西,不仅学习动机不强,学起来也是浅尝辄止、三分钟热度,还为此耽误了宝贵的时间。所以,当父母发现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时,要做的不是训斥、强求,而是想办法合理引导,让他们重新爱上学习。
让他做个幸福的“笨”孩子
有些孩子成绩不好,或者做的事情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于是父母就会说出类似“怎么这么笨”“真笨”之类的话。其实,“笨”点有什么不好呢?我曾在报纸上读过这样一个故事:
塞达斯的父亲是哈佛大学心理学荣誉教授,在塞达斯出生之前,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对孩子进行一系列教育试验。塞达斯出生后不久,父亲就在他的小床周围挂满了英文字母,每天只要有时间就念给他听。过了大概半年,耳濡目染的塞达斯已经能够读出这26个英文字母了。接着,父亲拿走了这些英文字母,换上了各种各样的教科书,让塞达斯自己翻看。结果,赛达斯2岁时就能看懂中学课本;4岁时发表了3篇简短的文章;12岁时被哈佛大学破格录用……在这种重压之下,14岁的时候,塞达斯终于精神崩溃,被送进了精神病医院进行治疗。
治愈后,塞达斯重新回到学校,虽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这时候的他已经对父亲的“教育试验”异常反感。为了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他离家出走,隐姓埋名,在一家商店当起了售货员。
塞达斯父亲的教育试验最后以失败告终——他对儿子的高期望、严要求,以及过早的知识灌输给塞达斯造成了巨大的身心压力,长期重压终致塞达斯精神崩溃。
现实生活中,一些父母盲目地追求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开发,而这有违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要知道,过早地对孩子进行知识灌输,过于强调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素质培养,其结果很可能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就好像一棵幼苗,只有不断地吸取养分才能茁壮成长,一旦硬生生地将其“揠苗助长”,结果不难想象。所以说,为了让孩子“更优秀”,而把孩子一点点逼进死胡同,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聪明的家长在教养孩子时,应该遵循以下几点方法:
方法一:不要为孩子“预约”成功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很多父母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极富才华,以至于有些父母急不可耐地为咿呀学语的孩子设计理想发展蓝图,制定成长的目标,企图为孩子“预约”成功。
为了让孩子实现自己的期望,父母强行“征用”孩子本该快乐的童年,强迫他们参加各种并不感兴趣的兴趣班,期待孩子将来在自己认定的“光明前途”中有所成就。但我要说的是,孩子的成功不能预约,成长同样不能预约。
有个8岁的小女孩,一边弹钢琴,一边流眼泪。有人问她为什么哭,她的回答让人震惊:“我恨死这架钢琴了,恨不得砸烂它。但我妈妈喜欢钢琴,一定要让我学,要我长大后做个钢琴家。她喜欢钢琴,为什么自己不去学,非得逼我学?要当钢琴家,为什么自己不去做?”不知道小女孩的妈妈听到女儿这番含泪的控诉会怎么想?
生活中,像这名女孩的父母一样,赶着孩子朝那条所谓的“成功之路”奔跑的不在少数。他们剥夺了本该属于孩子的快乐童年,急于让孩子到达自己设定的终点,而忽视了孩子沿途看风景的过程和心情。
有的家长让孩子去参加物理竞赛,为未来成为物理学家做准备,却不清楚孩子喜欢田径运动;有的家长让孩子学习会计,梦想孩子长大以后成为会计师,却不知道孩子酷爱艺术……在没有了解孩子的爱好、兴趣及需要前,家长就急急忙忙地为他们的未来和人生做出选择,着实不妥。
孩子生活的时代不同于父母小时候,父母今天走的路,不一定是孩子明天要走的路。孩子要走入的社会属于未来,谁能预知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今天的社会是多元的、开放的,与其帮孩子做决定,不如跟孩子一起选择,耐心地将各种因素分析给他们听,让他们自己做决定。父母只需给孩子提建议,而无须包办他们的未来。
方法二:顺应孩子天性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这是很多人都喜欢的《童年》中的歌词。这首歌唱出了人们对少年时代的回忆和期盼。印象中的童年,就应当是这样无忧无虑、天真快乐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生存压力的不断增大,许多家长早早地就开始为孩子的未来担忧。
有些家长认为,如果孩子的童年是快乐的,成年就会是辛苦的,晚年就会是悲惨的。秉承着这样的理念,很多父母将自己的担心变成了实际行动,即使这些行为转到孩子身上成了一种负担。结果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父母一面心疼孩子,一面又逼着孩子做各种事情。
前段时间,我在微博上收到了一名父亲诉苦的私信:
我对儿子管教得很严苛,儿子不到3岁时,就会背诵近百首的唐诗;4岁时,就对大街上的汽车品牌如数家珍。不得不承认,小时候的儿子确实是个人见人爱的孩子。可是小学三年级时,儿子忽然得了抽动秽语症,不仅身体会时不时地抽动,还对学习彻底失去了兴趣。
现在,儿子已经退学,正在接受心理辅导及药物治疗。我从来没有放弃过他,可是,昨天他居然对我说:“我要杀了你。”
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是,我们在肯定这位父亲为孩子付出的同时,也应该明白:孩子之所以会出现抽动秽语症和厌学情绪,就在于他对孩子的不当早教。
在望子成龙的心理作用下,这位家长不愿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给孩子进行填鸭式的教育。无谓的重复记忆,只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父母对孩子的疼爱和培养本来就是人之常情,可是一旦超过了正常尺度,就很容易对孩子造成压力。成功的教育都是顺应孩子天性的,一意孤行地进行不正常的教育,自然违背了教育的本意,孩子也很可能被此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