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趣得让人睡不着的三国史(套装共3册)
- 醉罢君山
- 5277字
- 2021-03-29 17:37:47
董卓入洛阳:请神容易送神难
在力主诛杀宦官的大臣里,袁绍是最坚决的一个。
袁绍出身于名门望族,其家族四世三公,显赫一时。袁绍年轻时,在思想上深受清流党人的影响,乃是一名进步青年。后来宦官势力掀起“党锢之狱”,党人领袖窦武、陈蕃、李膺等人相继被杀,没死的党人也被剥夺政治权利。在白色恐怖的政治环境下,袁绍仍然坚持在暗地里与党人相往来。
当时清流党有一个重要人物叫何颙(yóng),他在“党锢之狱”大兴时遭到追杀,只得隐姓埋名,藏匿于汝南一地。袁绍十分仰慕何颙,甘愿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冒着巨大的风险帮助何颙。何颙经常潜入洛阳城内,与袁绍一起商量援救其他党人的计划。在两人的努力下,许多党人在党锢恐怖时代得以保全性命。
作为豪门公子,袁绍身上有豪侠之气,他礼贤下士,广交朋友,不论对方富贵或贫贱,他都一视同仁。他是一个颇有魅力的人,史书称他“有姿貌威容”,加上其显赫的家族背景,故而宾客士人“莫不争赴其庭”。
袁绍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宦官们的提防与不满,大太监赵忠曾经这样说:“袁本初(袁绍的字)沽名钓誉,又豢养一帮死士,这小子到底想干什么!”赵忠的话传到袁绍的叔父、时任太傅的袁隗耳中,他把自己的侄儿唤来教训了一顿,警告他别得罪宦官,以免让袁氏家族遭殃。
袁绍依然我行我素,根本不理会叔父的劝告。
知道了袁绍早年的事迹,就不难理解他为何如此厌恶宦官。在他看来,宦官就是一群祸国殃民的奴才,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谏大将军何进,无奈何进柔懦寡断,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反倒赔了一条性命。
何进死后,以赵忠、张让为首的宦官们情知大祸临头,仍抱着一丝侥幸的心态,劫持小皇帝与太后作为人质,妄想以矫诏的方式自救,他们假传圣旨,宣布罢免袁绍、王允两人的职务。
可是这道假圣旨一点作用也没有。
司隶校尉袁绍听到宫廷政变的消息,立即宣布首都戒严,接着派弟弟袁术、尚书卢植拉来一支部队攻打皇宫。
一场好戏开演了。
袁术率一支军队杀向皇宫。只见宫门紧闭,大门还挺结实的,任由刀砍斧劈也打不开。这时天色渐渐暗下来,袁术一想,夜长梦多,不可久拖,便下令放火烧门。木制的大门被焚毁了,士兵们一拥而入。
宦官们怎么打得赢呢?他们只得劫持着太后、小皇帝往北宫撤,撤退途中路过一个亭阁时,亭下传来一阵厮杀声,何太后放眼看去,正好看到杀入宫中的卢植,她趁宦官没留神,一咬牙,从亭阁纵身跃下,侥幸未死,被卢植救起。
与此同时,袁绍也亲率一支军队,杀向北宫。
大宦官赵忠年龄老迈,腿脚不灵便,不如小太监跑得快,落在后头。他走到朱雀门时,被袁绍撞个正着。当年袁绍广交豪杰义士,赵忠十分不满,还放言威胁过袁绍,故而在所有宦官中,袁绍对赵忠最厌恶。此刻两人一照面,正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年迈的赵忠已无缚鸡之力,束手就擒,袁绍丝毫不手软,拔出佩刀,将其一刀两断,以泄心头之恨。
这时的皇宫已是乱成一锅粥。
袁绍下令,在整个皇宫范围内搜捕宦官。只要是太监,不论老少,格杀勿论。可是宦官不太好认,脑门上也没写着“宦官”二字,最后大家想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办法,看到没胡子的男人就杀。这一杀,就杀了两千多人。皇宫之内血流成河,有些倒霉的官吏差役,因为没留胡子,也被当作太监给杀了。
就在这乱哄哄的局面中,有人注意到:怎么翻遍整座皇宫,都没见到小皇帝的身影?
原来,就在皇宫大屠杀发生的同时,张让等人已经凭着对宫中地形的熟悉,挟持着小皇帝逃出宫去了。一同被劫持的人还有皇帝的弟弟陈留王刘协。他们出了洛阳城北门,一直逃到黄河边上的小平津。
说实话,谁也没把小皇帝当回事。
袁绍不去追,袁术也不去追,只有尚书卢植比较尽力,带着闵贡等一帮人,一直追到黄河边上。一行人远远地望见张让与小皇帝刘辩,闵贡冲着张让大喝道:“你再不自行了断,我就亲手杀了你!”说完后拔出佩剑,冲上前去,格杀数名宦官。
张让吓得不轻,他知道自己没戏了,便向小皇帝磕头说:“臣等死了,陛下自爱。”说完,他“扑通”一声,跳入黄河。就这样,曾经令人胆战心惊的张常侍,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卢植、闵贡两人扶着小皇帝刘辩、皇弟刘协,往京城的方向走。
天色暗下来了,这荒郊野岭的,也不能逗留,众人只好硬着头皮向前走。到了半夜,没有月光,伸手不见五指,大家也不熟悉道路,只能靠着萤火虫微弱的光,勉强看得到脚底的小路。就这样走了约数里,方才看到一户人家,弄到了一辆板车,卢植让皇帝坐上去,大家在背后推。
总算挨了一个晚上,天亮了。
卢植心想,皇帝也不能这样寒碜地回去吧,总得要有人迎接才行。他先走一步,去通知首都政府官员前来护驾迎接。
闵贡弄来两匹马,让小皇帝骑一匹,他与皇弟刘协骑另一匹。慢慢地,有一些官员闻讯赶来,带来了马车以及吃的东西,小皇帝总算喘了口气。行至北邙山时,突然前方马蹄声起,尘土冲天,旌旗蔽日,一大帮人马浩浩荡荡地直冲过来。这可把小皇帝刘辩吓得面如土色,哭出声来。
这队人马直冲到皇帝跟前才停下,接着从中走出一个人。这个人长得很有特点,个头很大,腰粗体肥,一身戎装打扮,脸上挂着一股傲慢之气。此人正是前将军董卓。
董卓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这件事说来话长。
话说董卓跟随左将军皇甫嵩大破王国的反政府军,战争是胜利了,董卓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功劳全让皇甫嵩给占了。论行军打仗,兵法谋略,董卓远远不及皇甫嵩。可若要论政治野心与权术,皇甫嵩远远不及董卓。
纵观中国历史,有许多高明的将领,在战场上谋略层出不穷,在政坛上却一败涂地。比如李牧、白起、韩信、周亚夫等,他们在战场上神勇无敌、智谋过人,在政治上却不高明。也有另一类人,打仗未必是强项,玩政治权术却出神入化。皇甫嵩属于前者,而董卓则属于后者。
董卓把这个时代看透了。
这是一个混乱的年代,枪杆子里出政权,握有兵权才是硬道理。
比如说盘踞凉州的韩遂、马腾,拥有十万精兵,割地自雄,朝廷根本没有能力剿灭。这就叫作实力。若没有实力,就算你身居“三公”显位,也会轻而易举被打倒在地。只要拥有精兵猛将,皇帝也得让你三分。特别是在西北这个地方,董卓奋斗了二三十年,根基相当深厚,这里就是他的老巢,就是他的根据地。
当时朝廷里有不少大臣看董卓不顺眼,觉得这个人过于嚣张,目中无人,让他执掌兵权,无异于养虎为患。汉灵帝之所以器重董卓,乃是因为董卓在西北羌胡部落中威望颇高,有董卓在,先零羌的叛乱不至于蔓延到其他羌人部落。不过在陈仓战役后,韩遂、马腾争权逐利,凉州叛乱集团势力大衰,已经难以威胁到长安、洛阳了。在这种情况下,汉灵帝自然不愿意再把这头老虎养在外面,于是下了一纸诏书,召董卓入京,让他担任少府之职。
董卓接到诏令,勃然大怒:他娘的,这不是要削老子兵权吗?
这里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董卓兵团的人员构成。
董卓与皇甫嵩的军队,都是东汉帝国最精锐的部队。东汉的精锐部队多集中于边疆,而在边疆的驻军中,又以西北军最为精锐,这是因为东汉帝国一百多年的边疆战争,多数爆发在西北。东汉时代奉行“以夷制夷”的战略,故而在西北军中,有许多骁悍善战的羌胡骑兵。
对这道调令,董卓的回答是:不!
理由呢?
董卓的理由实属夸张,他说:“我手下这些将士,多来自湟中,其中还有许多羌胡骑兵。我接到诏令后,打算动身返京,岂料被士兵拖住不放,他们称政府不发放粮饷,家人饥寒交迫,没法过日子。羌胡人狼犬习性,微臣也无法制止他们,只能暂且逗留,加以安抚。有什么新的情况,我会及时向朝廷禀报。”
此言一出,灵帝傻眼了。
董将军把自己描绘得像一个受害者,仿佛被一群士兵挟持似的。
明明知道董卓装神弄鬼,朝廷却束手无策。
过了段时间,汉灵帝病重,眼看时日无多。别看他是个昏君,毕竟当了那么多年的皇帝,防人之心是很强的。皇帝始终觉得董卓是心腹大患,在手握重兵的将领中,就属董卓最跋扈嚣张,经常顶撞上级,违抗命令,不削董卓兵权,皇帝死了也不安心。
既然董卓不想到朝廷当官,就让他当封疆大吏吧。
于是皇帝下旨,把董卓提拔为并州牧。
并州牧是什么官呢?
并州牧以前叫并州刺史。
在东汉时代,全国分为十三个州,每个州下面有若干郡,其中京师称为司隶,不设刺史,设司隶校尉,其余十二州均设刺史。起初刺史只是监察官,到了东汉末年,由于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战争范围不断扩大,刺史的职权也不断扩大。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公元188年,即汉灵帝去世的前一年。当时在朝廷担任太常的刘焉见天下纷争,自己想拥兵割据,便向皇帝提出:“由于四方贼寇纷起,刺史的权力太轻,不能有效地约束地方,应当改置为州牧,选用有声望的朝廷重臣担任。”皇帝批准了此项提议,由刘焉出任益州牧、黄琬出任豫州牧、刘虞出任幽州牧。
至此,州牧实际上成为一州的军政长官,权力比刺史要大得多。
如今为了削董卓兵权,灵帝开出一个令人心动的条件:并州牧。
不过皇帝还有一个附加条件:董卓必须把自己的军队交给左将军皇甫嵩。
此时的董卓看得更清楚了,朝廷就是千方百计要夺自己的兵权。
作为一名将军,有军队在手,才有价值,没有了军队,他就什么也不是。狡诈的董卓既对并州牧垂涎欲滴,同时也不想放弃兵权,他便奏报朝廷说:“我手下这些将士,跟随我十几年了,与我情同家人。他们都感念恩德,希望为我效死沙场。请准许我把他们带到并州,效力边陲。”
看到没有,董卓官也要,兵也要,可谓是老奸巨猾。
可以说,董卓是不把朝廷的命令放在眼里了。
那这位西北枭雄有没有害怕谁呢?
有。
他只怕一个人:皇甫嵩。
皇甫嵩手握重兵,是当时唯一可以节制董卓的人,更重要的是,他在韬略上要远胜过董卓。
然而,决胜并非只在战场。
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郦对董卓的骄横很看不惯,他劝皇甫嵩先下手为强,他说:“全国的精锐部队,都掌握在您与董卓两人手中。朝廷要董卓交出兵权,他却百般推托,这不明摆着是想造反吗?董卓这个人,性情残暴,不能服众,您是主帅,应该发兵讨伐他。这样做,既是为朝廷解除后患,又是为天下除害。”
皇甫嵩没同意。论打仗,他是一流的,论搞政治阴谋,他搞不来。他只是淡淡地说:“董卓公然违抗朝廷的命令,固然有罪,可是擅自杀死朝廷委派的将军,那也是危险的。最好的办法,还是写份奏章,上报给朝廷吧。”
收到皇甫嵩的奏章,汉灵帝下诏斥责董卓,责令他即刻前往并州上任。
这一回想必董卓要黔驴计穷了吧?
然而历史常会发生意料之外的事——汉灵帝驾崩了。
皇帝一死,意味着京师即将迎来动荡。在这一点上,董卓的政治嗅觉相当灵敏,他预感到政权过渡不会一帆风顺,便罔顾朝廷的责备,率军返回黄河以东,密切关注洛阳政局的变化。
抗诏可不是一般的罪,董卓是在豪赌。
可是,他赌赢了。
大将军何进为了剪除宦官势力,不惜把外地的军队调入京师。
可巧的是,董卓的这支精锐部队就在离洛阳不远的地方,何进马上命令董卓部队向京城进军。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董卓等的就是这个机会。只要他进了京城,凭他的力量,足以把朝廷捏在手中。他毫不迟疑,点兵三千,马上开拔,还写了一折义正词严的奏折,奏请诛杀中常侍张让等宦官。
对于董卓这个人,不少人有清醒的认识,觉得他有野心,一旦让他带兵入京城,恐怕凶多吉少。侍御史郑泰、尚书卢植等人都警告何进,不能让董卓进京,顶多让他在洛阳城外围壮壮声势就行了。何进本来就没有什么主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听了郑泰、卢植的话后,便派人持着皇帝的诏书,让董卓在城外待着。董卓没有办法,只好在西郊夕阳亭一带安营扎寨。
眼看帝都就在眼前,自己却只能待在城外,董卓心里很失落。
好吧,那就静观其变吧。
京城内,大将军何进终究没能控制住局势,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此后袁绍、袁术率军攻打皇宫,放火烧宫门,一时间火光冲天,数十里外都看得到大火。董卓也瞧见了,他猜想京城一定发生了大事,于是连夜集合军队,向洛阳城挺进。天亮的时候,董卓已到城西,经过一番打听,得知袁绍等人忙着在宫中屠杀宦官,而小皇帝被拐到了北郊,现在正在返回的途中。
听到这里,董卓不禁笑了。
笑什么呢?
他笑袁绍太没智慧,只顾杀宦官,却不知迎回皇帝会有怎样的政治影响。
董卓马上率领部众赶往北郊迎驾,于是便有了先前的一幕——一大帮人奔涌而来,个个凶神恶煞,把小皇帝吓得屁滚尿流。一些侍臣摆起架子,冲董卓喝道:“有诏止兵。”就是说,你的军队不能在这里吓皇帝,站一边去。
这种话吓唬一般人还可以,怎么镇得住董卓呢?
董卓大怒,双目一张,大声呵斥道:“诸公都是国家大臣,不能匡正王室,令皇帝流亡在外,该当何罪?我董卓前来迎驾,反倒要被你们这帮人禁阻吗?”
这话一出,那帮大臣们只能低头不语,满脸通红。
全身戎装的董卓大大咧咧地上前向小皇帝请安,刘辩惊魂未定,半晌说不出话,结结巴巴。倒是皇弟刘协说话得体,把整个事情的经过都讲述得清清楚楚。董卓听完后,心里盘算:刘辩怎么回事嘛,话也讲不清,当什么皇帝!还是口齿伶俐的刘协看起来更顺眼。
把皇帝送回京城后,董卓就赖着不走了。
何进的部将、骑都尉鲍信认为董卓大张旗鼓进京,必有异志,他对袁绍说:“如果不除掉董卓,日后必定被他控制。不如趁着他新来乍到,立足未稳,先下手为强,把他抓起来。”
话虽如此,袁绍还是有点怕董卓,因为董卓手下的凉州兵个个都非常强悍。
这次董卓带来了多少人呢?其实也不多,只有三千人。
有没有后续部队呢?袁绍不清楚,没敢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