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翟让创建瓦岗军,李密加入瓦岗军

翟让(?~617年),河南东郡韦城县(今河南安阳市滑县)人。隋末著名的农民起义军——瓦岗军的首领。翟让曾经担任过隋朝河南东郡(古代行政区名称,治所在今河南省濮阳市,区域范围包括今天河南省的东北部和山东省的西部)的法曹(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的所长)。

翟让在担任法曹时因为犯了重罪要被斩首,看管翟让的狱吏黄君汉看出翟让是一条好汉,是一位有远大抱负的人,黄君汉觉得他要被斩首太可惜了,于是黄君汉先打开牢门,然后再打开翟让身上的刑具,翟让明白黄君汉这是放自己逃跑,翟让就对黄君汉说:“黄狱吏,您今天放我走,是我的恩人,是我的再生父母,可是我走了后,黄狱吏您怎么办?”

黄君汉听完后对翟让大怒道:“我今天放你走,是因为看出来你是一条好汉,敬重你的人品和才学,将来你会实现你自己的抱负,日后会成为一位解救天下苍生的英雄,你不用担心我的安全,我不会有事的,你只管逃跑。”

大业7年(公元611年),河南东郡韦城县人翟让因担任东郡法曹期间犯罪,后被狱吏黄君汉放出,然后逃亡到了瓦岗寨(今滑县南),随后召集当地的英雄豪杰起义对抗朝廷。不久,各地的英雄豪杰,如王伯当、徐世勣和单雄信等人也纷纷加入了这支起义军。

黄君汉(公元581~632年),字景云,河南东郡胙城县(今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人,唐朝初期名将,父亲是隋朝的汴州刺史黄察,祖上是战国四大公子之一——春申君黄歇。翟让逃走后,黄君汉也逃回了家乡召集乡亲们起事,很快也拉起一个武装。大业12年(公元616年)10月,李密也逃到了这里。

王伯当(?~619年),名勇,字伯当,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人。早年先参加瓦岗军,后来成为李密的亲信,被李密册封为琅琊公。

徐世勣(公元594~669年),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人,唐朝初期名将,与李靖齐名。徐世勣早年在家乡起事,然后参加了翟让领导的瓦岗军。武德2年(公元619年),徐世勣归顺唐朝后被李渊赐姓为“李”,徐世勣就改名叫“李世勣”,后来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李世勣为了避李世民的讳,又改名叫“李勣”。

单雄信(?~621年),曹州济阴县(今山东菏泽市曹县)人,勇武过人,擅长使用马槊(一种在马上使用的矛),号称“飞将”,和徐世勣是生世之交。大业7年(公元611年),单雄信先参加了翟让领导的瓦岗军,后又跟随李密,被李密授为左武侯大将军,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单雄信投降王世充。

大业12年(公元616年)10月,李密经好友王伯当的推荐,加入了翟让领导的瓦岗军后,翟让派李密去附近说服一些小股的起义军来归顺自己,李密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后[1],翟让开始重视李密的才能,接着李密在瓦岗军成功地拉拢了军师贾雄,后来还得到王伯当等瓦岗军将领的支持,随后李密成为翟让身边一名重要的谋士,此后这支起义军在李密的带领下逐渐壮大起来,成为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队中的实力最强的起义军。

李密加入瓦岗军后建议翟让率领瓦岗军席卷隋朝的两座都城长安和洛阳,翟让同意了。后来瓦岗军的粮食出现了供给不足的问题,粮草即将消耗殆尽,瓦岗军只能靠抢夺隋朝的漕运来维持粮草供给,于是李密又向翟让建议道:“现在我军的军队已经非常庞大了,但是没有地方可以弄到粮草,如果长此以往下去,我们的士兵就会变得筋疲力尽,士气也会变得非常低落,并且如果敌军一来,过不了几天我军就会被敌军打的损失惨重,所以小弟现在建议翟兄直接攻占荥阳(今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并且占领那里的粮仓,这样军队既能得到休整,粮草也得到了补充,等到兵强马壮的时候,再去与对手争夺天下。”翟让同意了李密的这个建议,接着瓦岗军就先后攻占了金堤关(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部)和荥阳郡的大部分县城,然后瓦岗军直接打到荥阳城下[2]。

注:[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三秦出版社,第262—264页。

[2](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岳麓书社,第13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