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帝内经使用手册(女性篇)
- 李楠主编
- 53字
- 2021-12-31 16:23:39
Chapter 3 情志养颜,做智慧的美丽女人——女人心病还需心药医
《黄帝内经》如何论情志
所谓情志,就是七情和五志的合称。
《黄帝内经》中所说的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的总称。五志,是怒、喜、思、忧、恐五种志意的总称。这个五志分别对应的是五行,也就是分别影响到人的五脏:心志喜;肝志怒;脾志思;肺志忧;肾志恐。
我们知道,人的意、志、思虑等出自人的大脑。中医学认为,脑为髓海,其根本却在于肾;而脑的活动又有赖于心供给脑所需的血液与氧气。因此,肾与心对大脑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这正是《黄帝内经》论情志不离五脏的道理所在。
人的心理活动是整个人体的一种机能。故《黄帝内经》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是人体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为正常的心理现象。它们不仅不会引起疾病,还有利于脏腑的功能活动,对于防御疾病、保持健康是有益的。如喜能缓和紧张情绪,使心气畅达,气血调和。怒有发泄之意,微怒能帮助肝气疏泄,防止气血郁滞。可以说,七情和五志都是由五脏功能化生的,是人之常情,缺一不可。
七情和五志虽有相同的地方,但表现形式多不一样。七情相对五志而言,是在外来刺激作用下表现于外的情绪。五志是在外来刺激作用下隐藏于内的志意。情志是“神”的重要表现形式,故人们常称其谓“神志”。
我们首先来看看《黄帝内经》是如何看待情志的作用的。
《灵枢·本脏》中强调:“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的意志能够统驭精神,收摄魂魄,适应气候寒温变化,调节情绪。志意专注,则精神集中,思维敏捷,魂魄安定,不会产生愤怒懊悔的情绪,五脏就不会遭受邪气的侵扰。这充分说明,在正常情况下,七情和五志在维持身体健康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无可取代的。
我们接着来看《黄帝内经》是如何看待情志与疾病的关系的。
《素问·经脉别论》说:“生病起于情志过用。”《素问·举痛论》特别指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情志失控导致人发生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更加明确地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素问·血气形志》具体说明形志关系及形志过用与疾病发生的规律性联系:“形乐志苦,病生于脉……形乐志乐,病生于肉……形苦志乐,病生于筋……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这些都说明情志失控容易导致疾病,甚至是重要的致病因素。而现在,伴随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社会的复杂化,情志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与影响也日趋明显。
我们再来看看《黄帝内经》是怎么看待情志与疾病的治疗的。
《黄帝内经》强调,治病要根据患者的神志状态,决定、选择治疗措施,否则,治之无功。《灵枢·本神》开篇即谓:“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黄帝内经》多次提示人们:“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以上旨在告诫人们:神气充盛,病易治,大病亦预后良好,若神气萎顿,病虽轻亦难治。
我们最后要看的是情志与养生的关系。
《黄帝内经》养生重视形神共养。《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宝命全形论》再次提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并强调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明确告诉人们:要顺应自然界春夏秋冬四时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保养神气,春使志生、夏使志无怒、秋使志安宁、冬使志若伏若匿,调节情志,勿使过度,否则容易伤害五脏,发生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