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5日

立春 冬去春来,万物始发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是春季的开始,此时万物渐渐苏醒。“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总是在立春时节到来。

节气诗词
立(lì)春(chūn)偶(ǒu)成(chéng)

〔宋〕张栻

律(lǜ)回(huí)岁(suì)晚(wǎn)冰(bīng)霜(shuāng)少(shǎo),
春(chūn)到(dào)人(rén)间(jiān)草(cǎo)木(mù)知(zhī)。
便(biàn)觉(jué)眼(yǎn)前(qián)生(shēng)意(yì)满(mǎn),
东(dōng)风(fēng)吹(chuī)水(shuǐ)绿(lǜ)参(cēn)差(cī)⑥。

译文

春天到了,也快要过年了,冰霜渐渐消融,花草树木都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只觉得眼前满是春天的生机,温暖的春风吹过,湖面也扬起了绿色的波纹。

偶成:偶有所感而成。

律回:新周期的开始,大地回春。古时把春夏六个月称为“律”,秋冬六个月称为“吕”。

岁晚:年终。写这首诗的立春在年前。

草木:指一切能受到季节变化影响的事物。

生意:生机。

参差:形容水面波纹起伏的样子。

气候特点

立春时节,天气渐暖,白天越来越长,但白天和夜晚的温差很大,白天暖意融融,夜晚寒气阵阵。中国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冬季,真正进入春季的只有岭南地区。

农事生产

立春时节,春耕陆续开始了。但北方地区气温仍然很低,农民们在准备春耕的同时,还要给田里原有的农作物保暖;南方地区可以为耕地播种做准备了。

立春三候

初候 东风解冻

立春后,春风吹拂而过,气温有所回升,大地开始解冻,寒冰渐渐融化了。

二候 蛰虫始振

藏在泥土下冬眠的小虫子和其他动物们感受到春天的暖意,慢慢在洞中苏醒了。

三候 鱼陟(zhì)负冰

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儿在还没完全融化的冰水中游动,如同背着冰块一般。

二十四番花信风·立春

初候 迎春

迎春花不畏严寒,早早盛开,黄色的花朵在枝头迎风微笑,好像在迎接春天的到来。

二候 樱桃

樱桃花感受到春天的召唤,纷纷打开了花苞,为早春增添一抹粉嫩的颜色。

三候 望春

带着寒意的春风吹开了望春花,洁白的花朵缀满了光秃秃的枝头,散发着沁人的芬芳。

立春吃什么

吃春饼

在中国北方地区,立春要吃春饼,寓意喜迎新春、盼望丰收。春饼是用面粉烙成的薄饼,口感筋道。春饼和菜放在一个盘子里,就是“春盘”。

吃春卷

在中国南方地区,立春要吃春卷,这是由立春吃“春盘”的习俗演变来的。炸得喷香金黄的春卷趁热咬上一口,外酥里嫩,美味极了。

吃萝卜

立春又叫“咬春”。在中国北方地区,立春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就是萝卜,早春时节多吃萝卜有解春困和强身健体的作用。

顺应节气这样吃

有句老话是﹃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在立春到来时,温度回升,空气湿润,容易滋生细菌,要注意个人卫生,以预防疾病。吃点白萝卜、韭菜和洋葱,既能驱寒,又能杀菌。

立春

立春习俗

鞭春牛

在立春日的早晨,乡下会举行鞭春牛活动,最早鞭打的是真牛,后来改用纸牛。寓意是打去耕牛的懒惰,让牛勤快地耕地。

贴“春”字

古时候的立春日,人们会在门上贴迎春的字画,后来演变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美好未来的祝愿。

过春节

春节俗称“年”。这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家家户户都忙着做年夜饭、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走亲访友,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

新年祭祖

新年期间,各家会祭祖,悼念去世的亲人。因各地习俗不一,有的地方在年夜饭之前祭拜,有的是初一早上开门前祭拜。

节日传说:春节

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十分凶恶的怪兽叫“年”。每到除夕,年会从海底爬上岸祸害百姓。因此,除夕这天,村民都要逃进深山,躲避年的伤害。

又到除夕,村里来了一个背着布袋的白胡子老人。村民都在收拾东西准备进山,只有一位老婆婆看到了他,老婆婆劝他赶紧收拾东西进山躲避年。那老人笑道:“让我在您家住一晚,我一定把年撵走。”老婆婆见劝说不动,便上山避难去了。夜里,年闯进村里,看见老婆婆家门上贴着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稍稍停下,又朝她家扑去,快到门口时,突然院内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吓得浑身发抖,再不敢往前凑,转身就逃走了。

第二天,人们避难回来,老婆婆见老人安然无恙,十分惊讶。老人告诉大家:“年最害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以后年再来,大家可以穿上红色的衣服,在门上贴上大红纸,在院子里点燃鞭炮,这样就能把年吓跑了。”

从此,每到除夕日,家家户户贴红对联、红福字、红窗花,燃放爆竹,烛火通明。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年节”,也称“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