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把碎片化知识放到“系统”里

重点提示

※ 笔者要成为“中国德鲁克”,是否在狂言妄语?

※ 企业赢利系统等相关创新,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吗?

※ 传统战略理论的“三宗罪”是什么?

一位朋友问我:“你是做风险投资的,一而再,再而三地写书和出书,目标是什么?”

其实,写这些书,与工作密切相关,有一句话,“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风险投资行业的从业人员中,打高尔夫球的人也非常多。高尔夫球不仅能强身健体,而且与投资工作密切相关。尽管是业余选手,高尔夫球爱好者都有一个目标追求。例如:以老虎伍兹为榜样,先实现一个“小目标”,三年打出72杆。同样,我写书也有个“小目标”,只是应该以德鲁克为榜样,成为“中国的德鲁克”。大家浏览本书后,可以在后记中看到:如何学习与实践,才能成为“中国的德鲁克”?——很多人都可以试一下。

德鲁克说:“我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管理学科是把管理当作一门真正的综合艺术。”企业界及理论界认同德鲁克的开创性贡献。他是“目标管理、客户导向的营销、企业文化、知识工作者、业绩考核”等管理理念或理论的开创者。德鲁克开辟了一大片疆域,后人得以在此基础上共同建造管理学的理论大厦。

德鲁克曾预言:“21世纪,中国将与世界分享管理奥秘。”我的两本书《T型商业模式》《商业模式与战略共舞》相继出版了,这本《企业赢利系统》是我写的第三本书。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遵循此道,那么这本书应该包含企业的“万物”。企业是一个稍复杂一些的生命类系统,逐级分解后,构成模块呈几何级数增加。有了系统这个“容器”,这本《企业赢利系统》能够容纳企业“万物”,让一切井然有序。

企业赢利系统、T型商业模式等算不算为管理学拓展出来的又一片新疆域呢?至少我的个人期望,它们应该是对现在的商业模式、公司战略、企业管理、团队建设、企业文化、系统思考等相关理论或教科书内容的一次重要升级。另一方面,这些属于新疆域的创新,要能够解决企业家、创业者、广大经理人、商学院师生等面临的困境与实际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我们自身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人们沿着时间之矢,永远在线,随时被干扰,信息变多,阅读变浅。应该说,现代人的大脑中充满碎片化知识,囿于局部思考,只看到短期利益,心态普遍浮躁,以至于投机钻营、走偏门捷径。这不仅对于经营管理企业,而且对于职场人的日常工作与生活都是非常有害的。因此,非常有必要把老虎关进笼子里,把碎片知识装进系统中。

为什么麻省理工教授彼得·圣吉将所著书籍称为《第五项修炼》?因为第五项修炼是“系统思考”——比前面的四项修炼更重要一些。系统思考也是前面四项修炼的重要成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企业界、管理学界就风靡研读《第五项修炼》及创建学习型组织,希望能够将系统思考修炼成功。但是,近30年来,一直没有人阐述“企业赢利系统”。缺乏系统,经营管理者如何系统思考?没有系统,关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种碎片化知识就流行起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赢利系统》是填补空白产品,是否国际领先呢?我们要有文化自信!在管理学相关课程的课堂上及文章里,我国的学者不能老是说“外国的月亮圆”或吹毛求疵地显摆自己,借此似乎精致又稳妥,还能烘托自己的身价。另外,做时间的朋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一个理论是否正确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检验才能判断。

我从事的风险投资工作,主营业务是买进企业股权,将一个创业项目培养为行业领先者,期望企业在资本市场首次公开募股(IPO)以获得较好的回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业项目车载斗量,如何避免被营销、被忽悠或浑水中摸鱼?如何从整体上把握一个项目?每个资深风险投资人士都有自己的方法论。例如:可以从经营管理团队(以下简称“经管团队”)、商业模式、企业战略三个方面,判断一个创业项目是否靠谱。另外,实施投资后,我们还要协助创业项目做一些投后的管理。创业公司出问题的概率非常高,我们还要去挽救,想方设法让创业项目可以持续。

投进去的是真金白银,创业投资有巨大风险。我们必须在实践中探索,在风险中“航行”,向他人学习,从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中概括规律。所以,《企业赢利系统》这本书来自工作实践,同时也在工作实践中验证。可以说,这本书是抛砖引玉,为企业家、创业者、广大经理人、商学院师生等人士,提供一本能够对企业整体进行系统思考、对困境和机遇问题进行结构化分析的重要参考书、必备工具书。

本书第1章至第8章重点阐述企业赢利系统。本书第9章属于“彩蛋”,将职业者看成是一个人经营的公司,主要阐述职业赢利系统。罗辑思维的跨年演讲说“个人成就=核心人生算法×大量重复动作的平方”,其中人生算法是什么?我们人人追求复利成长,本金在哪里?否则,这些说法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书给出了一个公式:职业赢利系统=(个体动力×商业模式×职业规划)×自我管理。这就是人生算法,这就是我们复利成长的本金。

经典电影《教父》中,有这样一句台词:花半秒钟看透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本质的人,注定拥有截然不同的命运。笔者写的这些书,经常有一些企业团购,将它们作为企业内部学习及领导者对外沟通交往的礼品用书。为此,本书增加了职业赢利系统相关内容。因此,本书的读者范围可以拓展到企业全体员工、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人士、广大高校的教师与学生等。毕竟,各级成员的学习与成长,才是组织进化与发展的基本保障。本书责任编辑周磊老师说,只要把职业赢利系统这一章的内容理解透了,用以帮助职场人的成长与实践,那么购买与阅读本书就是非常划算的一件事了。

从“顶层设计”上,本书用三个公式来阐述企业赢利系统的第一层次的内容。它们分别是:

经营体系=经管团队×商业模式×企业战略

管理体系=组织能力×业务流程×运营管理

杠杆要素=企业文化+资源平台+技术厚度+创新变革

在上面公式中,以经营体系、管理体系代替“经营”“管理”这两个长期说不清、道不明的概念,并给它们赋予可以指导实践、具体又“硬核”的内容,如图0-1-1所示。将以上三个公式的构成要素逐级向下展开,像商业模式、企业战略等可以展开到第四或第五层次,每一层次都有自己的公式、示意图及模型。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赢利系统》包含了企业经营管理各模块核心内容的方方面面。

图0-1-1 企业赢利系统的简要结构示意图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说:“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我们的企业实践,我们的管理创新,正在面临哪些问题呢?

例如:拿企业战略来说,稍一总结,便可发现传统战略理论有“三宗罪”:①战略学派众多,创新发散杂乱,拼凑现象严重。由于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这些理论难以指导企业制订一个正确的战略。②超过99%的企业,战略重点在竞争战略,而企业战略教科书80%以上的篇幅都在谈宏观环境分析、多元化战略与一体化战略、收购兼并战略、国际化战略等少数集团公司才会用到的总体战略。③95%以上公司高管有MBA或EMBA文凭或学习过战略,但95%以上企业缺乏有效的战略规划。

在本书第4章企业战略部分,重点阐述了新竞争战略理论,以十多个图示化分析模型、结构化原理场景,针对以上传统战略理论的“三宗罪”,给出了系统化、实践化的改进与升级方案。

除此之外,在企业实践、理论创新中,我们面临的困境与实际问题还有:

一个优秀的团队构成是什么?如何团队修炼?如何对付企业中的官僚主义、“部门墙”?本书第2章给出了比较有效的分析模型、理论指导及解决方案。

商业模式不是盈利模式,不是一座理论孤岛,不是营销套路或投机伎俩,不是像B2B、B2C一样的绕口令。那么,商业模式究竟是什么?本书第3章系统阐述了T型商业模式的相关原理及六大原创模型。并且,我们应该以商业模式为中心构建企业赢利系统,优秀公司都应该是商业模式中心型组织。

众多App里的文章在谈管理,媒体网站在谈管理,汗牛充栋的书刊资料在谈管理,商学院的教授、学生在谈管理……懂管理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能搞管理的人却增加不多,为什么?本书第5章给出了一个公式:管理体系=组织能力×业务流程×运营管理。把握好这个公式,我们期望一些管理实践者尽快成长为所在公司的管理专家。

为什么说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为什么说“做大做强”为企业带来的副作用越来越大?为什么喜欢搞资源整合的公司最后将“一副好牌打得稀烂”?为什么说有技术厚度、不断创新变革的企业才能是一个长寿企业?为阐述、分析与回答这些问题,本书第6章给出了水晶球企业文化模型、赢利场模型、技术厚度与企业寿命关联模型、创新变革评价模型等诸多有实践价值的内容。

研究系统论、系统动力的专家学者很多,但是适用于企业团队进行系统思考的相关内容少之又少。本书第7章给出了反熵增模型、系统思考模型、涌现模型,阐述了增强与调节反馈、远离平衡态、巨涨落、非线性增长等相关理论在企业场景中的实践应用。

为什么私董会在中国水土不服,沦为了投机者“整合资源”及老板们“混圈子”之地?本书第8章提出了“私董会3.0方法论”,通过集合企业内外专家的智慧,为企业赢利系统成长与发展保驾护航。

…………

一本书应该是优质内容与美好阅读体验的统一。本书还拥有58个精品案例、60个图示化分析模型或结构化原理、诸多公式及故事典故启发……它们共同构成有益于大家阅读理解、实践应用的美好表现形式。

用魔幻一点的风格表达:我们平时读了那么多“绝对干货”“深度好文”,对于指导实践来说,它们只能算是个“0”。我们花费30万~60万元获得一个MBA或EMBA学历,勤奋地整合了不少资源,这也只能算是个“0”。只有掌握了企业赢利系统,把碎片化或教科书的知识放到系统里,把公式、模型、原理应用到实践中,我们才能真正拥有前面的“1”。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知名大学开始从国外引进管理学教科书及教学体系。作为其主要理论源头,西方国家的管理学教育主要是“案例教学+管理知识”的堆砌。并且,西方国家的管理学教育一直延续着20世纪流传至今的基本知识与理论框架体系,长期没有重大创新与突破之处,难免与实践需求产生严重脱离。

有创新精神的中外学者都不愿意走“跟班式研究”之路。引用钱学森先生的描述,所谓“跟班式研究”就是“别人说过的才说,别人没说过的就不敢说”。我们应当反其道而行之!从上文对本书的内容推介也可见端倪,笔者写的这本《企业赢利系统》,属于“新国货”知识产品,试图为管理学的继续创新与发展开辟第二条道路。所谓文化自信,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及研究领域进行创新,我们要敢为天下先!当然,这更是一次抛砖引玉……

据实而言,这本书是关于企业赢利系统的1.0版本,必然存在挂一漏万、疏忽不足之处,恳请大家画龙点睛、批评指正!笔者邮箱:fude139@163.com。

建设企业赢利系统需要系统思考。系统思考非常符合互联网的共享、共建精神。分享什么,你将会回馈什么。只有周边的人都在修炼系统思考,我们才能处在一个系统思考的转化场及能量场中。大家初步阅读本书后,如果感觉性价比很高、受益良多,就可以买一些或推荐给公司的各级管理者、朋友圈的学习群、企业家同学会等。时刻让我们处在一个企业赢利系统的学习小组中,通过团体学习修炼系统思考,这是一个快速成长的秘密。

李庆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