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既要积极,也要豁达

永远争取坐前排

鲁鲁去上英语班,走到门口,楼上下来两个男孩,也是班上的。其中一个对鲁鲁说:“还是昨天那儿,你还是坐我旁边吧,我给你占了个位子!”

这才几天啊,已经有了朋友,有了圈子,知道彼此帮忙了。所以啊,真不要太操心,孩子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办法。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家长送去,家长帮着占位子。现在,没有家长管这些了,孩子们还是各自有了“老位子”。

人在社会上生存,就是一个找位子的过程,你可以自己去早点,占位子;也可以有几个朋友,相互帮忙占位子;还可以让本领高强的人帮忙挑位子……不管怎么样,你只要进了场,总要有个立足之地,总会有个位子,前期的混乱过去之后,慢慢就固定了,几轮下来,基本上大家都有了老位子,都随遇而安了。只要有了固定的位子,纵使你偶尔去得晚了,那个位子还在,没有人动你的,因为大家都习惯了各就各位。

习惯造就秩序。所以,开一个好头,在竞争的初期,占一个好地形,巩固成老位子,以后就好办了。

记得鲁鲁刚上剑桥少儿英语时,每次总是坐在教室后排。后排还有两个男生。其他男生都坐在教室前面靠窗的位置,女生都坐在教室前部靠墙和讲台位置,唯有那两个男生,坐在教室最后,显得孤零零的。

鲁鲁是插班生,一去,就选择了他俩,跑去挨着他们坐。上了两次课,其中一个男生就不来了,后排就只剩了鲁鲁和另一个男生。这个男生成绩不太好,性格比较内向,上课很少发言。鲁鲁也是成绩差的,也不发言,他们俩便成了缩在角落里的一小撮,连下课都是他俩一起玩。

后来,鲁鲁慢慢适应了,上课能跟上了。我坚决让他换座位。他往前移到了教室中部,坐在女生的后面。虽然仍然是在后面,但和大部队已经没有明显的距离了。这样的状态一直保持到剑桥班结束。

刚上公共英语一级班时,他仍然是坐在后排。第一次是因为我们去晚了,只剩了最后一排有空位。那时候他口语极差,第一堂课正是口语课,老师抽他,问了几个最简单的问题,他竟答不出口,也许是太紧张,结结巴巴的,急得脸都红了。他一急就回头看我,眼光带着无奈和求助。教室的后面坐满了家长,别人的孩子都回答得很流畅,我当然觉得很没面子。但是当儿子回头看我时,我还是微笑着,轻轻点头,告诉他“没关系,我很满意”。第一堂课下来,他得了个棒棒糖,那是老师Ida给他的奖品,全班只有四颗。当时他就豪情万丈,因为老师说了,他进步很大。为此我永远感激Ida,她让鲁鲁第一次对英语有了信心。

第二节课,我们就去占位子。我们第一个到,挑了个教室中间靠窗的座位。我知道,他还没有信心坐前排。这一节课,又得了棒棒糖。

这连续两个棒棒糖,对他来说意义重大。这是他从来没有得到过的荣誉,上英语课因而成了一件很期待的事。

上了几次课后,鲁鲁进步明显。我告诉他,我们应该坐第一排,因为第一排离老师最近,听课听得最清楚,也最容易被老师注意,被抽问的机会最多。总之,第一排是最有利的位置,最好的学生就要坐前排。

我们特意去早点,占了一个前排的位子。后来,鲁鲁就一直坐前排了。坐得久了,位子都固定了,即使偶尔去晚了,那个位子还是空着,等他。

学习并非我们想的那样可怕,学习本身就有乐趣,不仅能学到知识,还可以让人更开朗、更自信。学习可以给人力量,因为学习让人具有更强的能力,让人可以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自己也有了成就感,对未来更有把握和信心。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那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往往一件事能成为人生的转折点,心态是积极还是消极,是自卑还是自信,决定着人生的基本态度,也决定着最终的成就。学习如果有了坐前排的心态、坐前排的习惯,无论最终成绩如何,都是一个巨大的收获。

平常人,平常心

在生存竞争过于严酷,生存空间过于逼仄的环境中,人的焦虑感会尤为严重。

杰克·伦敦在小说《热爱生命》里,写了一个迷途者的故事。这个人独自在荒野挣扎,饥饿,疲劳,孤独,绝望,经历了种种困苦,随时处于生死线上。他身后始终跟着一匹狼,这匹饿狼一直跟着他,就等着他倒下,好把他吃掉。但最终,不是狼吃掉了他,是他吃掉了狼。他赢了。

小说的结尾是,这个人终于回到船上,他安全了,但危机意识并没有马上解除,他吃了很多,胖了很多,不停地吃,吃过之后还到处收集面包,储存起来,以至船舱的各个角落都塞满了面包,虽然都已干瘪,他还是收集不止。过度的危机感和焦虑感会让一个人对那些已经超出需要的东西仍然孜孜以求。

我们每天为之而奔忙的,有多少是真正为我们所必需的?我们始终觉得不够,钱不够多,官不够大,孩子不够优秀,那什么时候才够呢?永远不够!当你始终觉得有一匹狼在追着你时,周围的风景再美,你也不可能停下来,看上一眼。

如果一生都这样,这是一个多么恐怖而乏味的人生。

我们的文化过于强调竞争,实际上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而对平庸的不宽容,实际上也是焦虑在作祟。我们的民族还远不是一个自信而豁达的民族,我们这些人,也远不是自信而豁达的人。

看到一则新闻,在国外,一位两岁的小女孩,在妈妈犯病昏迷时,冷静地报警,救了妈妈一命。妈妈很骄傲,夸她是英雄,说也许将来她能成为一个护士。

妈妈的话,出自外国人之口,很自然。但假如事情发生在中国,她的妈妈也许同样会夸她英雄,却不一定愿意她成为护士。

在中国,大家都愿意自己的孩子将来做一番大事业,而护士,工作琐碎,却收入不高,社会地位也不显赫,难以跻身“大事业”之列。虽然,无论战时还是平时,护士都被称为“白衣天使”“生命的守护神”,是崇高而勇敢的职业。但实际上,护士虽有专属的南丁格尔奖,却和“三八”妇女节一样,并不能改变当事者的现实地位。现实中,我们只看重那些被光环笼罩的人物,对普通人、普通职业的伟大熟视无睹,更不能从容享受普通人的快乐。于是,生活充斥着紧张和焦虑,幸福指数大打折扣,和谐社会难以建成,这既是个人的悲哀,也是民族和社会的悲哀。

我们通常所谓的成功,只是一种功利性的成功,职位高低、财富多寡,这些都有具体的指标,成功与否,一目了然。但内心的愉悦和宁静,却只有自己能够感受,外人难以窥破。难以窥破便无从评价,便处于边缘状态,便不被大众所尊崇。功利性的成功,更容易引起世人的艳羡,也就更容易成为炫耀的资本,受到高度重视。

痛苦的人往往惊天动地,幸福的人则默默无闻。

世俗的成功并不一定带来内心的宁静,人可能在与外人的搏斗中获胜,却未必能在自身的对抗中“赢”。有的人甚至输得很惨。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明星、老板、博士、硕士之类自杀、出走、精神失常的,这些成功人士、天之骄子并没有因他们在事业上的成功而获得快乐,获得生命的价值感。这难道也算赢?

想起鲁鲁有一次说到学校开运动会,他没有报名,因为要班上前十名的同学才有资格报。我说:“你连前十名都没进,说明你不行。”他笑嘻嘻地说:“不是我不行,我还是跑得很快,只是还有比我跑得更快的。”他的神情不仅快乐,甚至还有点骄傲。

孩子为什么快乐?因为他单纯,他知足。有人比自己更行,并不证明自己不行。关键是自己肯定自己!一切的幸福,都要由自己来感受。

没有一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一穷二白,更没有一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自杀或者疯掉。这两者都是极端,发生的概率都比较小,但假如家长没有对孩子进行合适的教育和引导,这两种情况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我们的孩子一定要走我们为他设计好的路吗?一定要成为一个公认的成功人士?一定要像绅士一样规规矩矩地活着,用名和利来确定自己的价值?世界太大了,充满着无穷的可能性。人的生命力也是无限的,人生的格局也有着无限的可能。

很多事情难以用“好”和“不好”来界定,我们所指给孩子的路,未必就是一条康庄大道。

看过一些国外的报道,很羡慕老外在处理自己的学业、职业、人生道路时的洒脱,羡慕他们能有如此多的选择。一个亿万富翁的儿子,选择了学厨艺;一个名校毕业的博士,在机场做安检员;一个相当于高考状元的孩子,没事就做木工活;一个艺术大学的高材生,在超市当收银员……他们都心安理得,旁人也没有觉得浪费人才。

从某种意义来说,职业既是一种谋生手段,也是一种兴趣爱好,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看过一个电视片,美国一个年轻人,热爱发掘化石,跑遍了世界各地,经他手发掘整理的动物化石,几乎占了世界上全部同类化石的一半(甚至还多)。他说他小时候不爱学习,东游西荡,经常做扔石头打烂别人窗子之类的事,“如果不是这些化石,真不知我现在会是一个怎样的人。”确实,化石就是他人生的目标,把他从一个不良少年变成了有价值的人,变成了他那个领域的专家。

无论什么情况下,培养一个正常的、健康的、快乐的孩子,永远比培养一个“优秀”的、“卓越”的孩子更重要。更何况,所谓的优秀和卓越,也只有真正正常、健康并且快乐的孩子,才能达到。

教育不光是教育行业的事,人的成才模式更多地取决于社会而不是教育。尽管我们还不能奢望和老外一样,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的一生,但毕竟社会在变,只要我们看到世界的广阔,相信自己生命力旺盛,就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

如果人生累而无聊

昨天看到一则新闻,泸州一个14岁的女生,因为数学B卷只得了2分,受到母亲责备,母亲“拿鸡毛刷子轻轻地打了她两下”,她竟然就冲出家门,并且在急追而来的父亲面前跳下了沱江。父亲当场昏倒。女生死了。父母悲痛欲绝。

今天又看到一个初中男生,因为没有完成作业受到老师批评,服毒自杀。这样的新闻太多了,几乎已经麻木。

现在的孩子,似乎动不动就自杀,这成了他们逃避压力的一条捷径。小小年纪,是什么样的压力使得他们不得不选择这样的方式逃避?那个女生,也许不只是考试这一件事导致了她的死,也许对生命的厌倦早就存在于她心中,只是没有被人发现而已。

贪生怕死是一切生物的本能,人之所以放弃生命,一定是有更大的痛苦超越了对生命的贪恋,使活着不再是件好事。那么,那种“更大的痛苦”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是学习压力。

很多轻生的孩子会在日记或遗书中表现出太累,压力太大,内疚感等等,这可以解释为:第一,过度学习造成内心枯竭,承受力下降,内疚、自责、焦虑等情绪无法降解,终至崩溃。譬如云梦一位高三学生,在暑假补课期间自缢而亡,遗书里说生活太累。他成绩排在前60名,属于好学生,但也许正因为成绩好,社会和自我期望都过高,压力太大,不能承受。还有一个小学生,跳楼自杀,其遗留在楼顶阳台上的字迹,就有“对不起”之类,而且这类话多次出现在日记里、书本里,可见已是很大的心理困扰。第二,过份重视学习而使其他活动受限,孩子成了学习机器,感觉生命失去意义,自我价值感降低。一位14岁神童女孩因为看课外书被老师批评,感到活着没意思而投湖。还有一位尖子生没有征兆地突然跳楼,QQ空间里说自己是个人,要选择自己想走的道路而不能如愿,不想再按别人的安排生活下去。

除了学习压力,人际关系也是造成心灵困扰的主要原因。

人际关系的压力,体现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恶劣,譬如与父母、老师、同学等的关系,有的孩子长期受虐待或歧视,内心自卑、孤独,自我价值感降低。有的是因为自我认识上的偏差,因为一些原因,譬如体态、相貌、性格、智力、家庭背景等,而产生自卑感,难以解脱。

无论具体的原因是什么,自杀的本质都在于放弃自己、毁灭自己,而之所以放弃和毁灭,都是因为他认为那个将要放弃和毁灭的“自己”不够好,不应该存在,即使是带有报复性质的自杀,其逻辑也是这样的,“我不能够战胜你,不能让你受到惩罚,那么我毁灭自已,让你后悔,让你受到追究……”这也是以承认自己的失败为前提的。

真正自信的人,内心强大的人,是不会走上这条路的,因为无论遇到什么打击,只要他相信自己是生活的主宰,相信可以找到一条路走出困境,他就可以继续存在下去。任何事情都只是生命中的过客,而你才是世界的主人,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念。

生命中确有很多不能承受之重、之苦。比如,受病痛折磨的人,受身心虐待的人,受巨大打击的人,等等。当痛苦的感觉达到难以承受时,人可能会选择解脱,放弃生命。

但也有一些人,生活过得很平静,看不出有多大痛苦,也没有经受突如其来的挫折和打击,却也在突然之间选择了死。为什么?生命中有不能承受的重,还有不能承受的轻,当一个人对人生感到迷茫,找不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活着便是无聊,也是一件痛苦的事。

现在是个价值崩溃的时代,这世界看上去五光十色,人却感到很茫然。就如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所说:“人们再也不必禁书,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人们不必担心真理被隐瞒,因为真理已被淹没在无聊琐屑的世事中;人们也不必担心他们的文化受制于人,因为文化已经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人在这种浮躁中失去了精神的力量,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偶尔的音乐会让你觉得美妙,但如果一直生活在音乐中,没有片刻的宁静,那音乐就成了噪音,让你痛苦不堪。

现在的孩子,一方面是沉重的学业负担,另一方面却是精神上的无聊。既要承受“重”,又要承受“轻”。很累,却并不充实。他们生活在美妙的噪音之中,世界给他们强灌进太多的东西,各种信息、各种要求、各种欲望,心灵就在这种被动的接收中失去了自由,失去了活力。

各种数据表明,现在有心理疾病的人是越来越多了,物质虽然在丰富,人却并不感到更加幸福。大人的生存状态尚且如此,也就怪不得孩子了。

承认孩子不优秀

要承认自己的孩子不优秀是很难的。很多时候,我们宁愿承认自己不行,不愿承认孩子不行。

这首先是因为我们和孩子的共生关系。我们与孩子血肉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父母很容易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把孩子的价值等同于自己的价值,孩子就成了父母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途径。因为孩子遗传于我,孩子优秀就等于我优秀,孩子失败也等于我失败,很多父母受不了孩子不优秀,就在于这种“共生”的意识,孩子失败就等于否定了我,我受到否定当然受不了。

我们不愿承认孩子不优秀,还在于我们的自恋。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孩子抱着极大的希望,承认孩子不优秀,也就是承认自己的希望落空,承认自己的努力失败,承认所有的梦想就此破灭,那当然是极端痛苦的。

我们总以为自己犯过的错误孩子可以避免,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孩子可以做到,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那些我们没有实现的梦想,全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我们不愿意放弃孩子,实际上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放弃自己,哪怕自己已经不行了,只有破罐子破摔了,但孩子还有希望,只要孩子有希望,我们家就有希望,我就有希望,我就还有价值!

我们不愿意承认孩子不优秀,还有控制欲在作怪。很多在社会上被视为成功人士的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却很苦恼。他们苦恼于“为什么搞得掂下属,搞不掂孩子?”其实,一般母亲也往往有同样的苦恼,搞得掂工作搞不掂孩子,这是很重的挫折感。

为什么要将孩子等同于下属呢?因为对下属你是有把握的,你可以控制他,你有成就感,对孩子却不能。下属是理性地忍耐着你的控制,他也只在工作时间忍耐你的控制,他是有目的的,可以克服被控制感,实在不能忍受时,他还可以选择辞职,你还可以去重新招聘能够控制的下属。但孩子不同,无论他多么不听话,你不可能扣他的工资,更不可能把他赶走,控制孩子比控制下属更难。

其实,孩子之所以不优秀,很可能就是因为父母太强大,孩子作为一种弱小的力量而被窒息了。父母的优秀固然可以成为榜样,但如果成为唯一的榜样,或者成为唯一的标准而被极端地模仿,其他的榜样就不能正常存在,就像大树下再也长不出小草一样,其他人的生命力就被扼杀了。

有成就的父母往往不能接受平庸的孩子,但他们没有想到,也许正是他们的有成就,封闭了孩子成长的空间。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只有尊重他,让他按自己的轨迹发展。

大千世界,人与人总有区别,不可能每个孩子都很优秀,而且不优秀的总是占大多数,无论古今中外,优秀的人总是极少。既然只有极少数的人是优秀者,那么绝大多数人的梦想就注定要落空。我们那么固执地希望着孩子是个优秀的人,对于孩子和我们自己来说,岂不是一件压力极大、风险极大的事情吗?

不优秀的孩子也是你的孩子,万一他确实不优秀,无论如何也优秀不了,那你怎么办?打死他?我们只能面对现实。如果你自己就是个不优秀的人,那么你没有理由责怪孩子,那些使你不优秀的因素,完全有可能同样地影响着孩子,既然你能原谅你自己,为什么又不能理解孩子?

如果你自己是个优秀的人,你也只能面对现实。名人的后代,很少有比名人更优秀的,越往后走,越是势微。三代以后,基本上就归于平淡了。李白的后人不是诗人,鲁迅的子孙也不是文学家,爱因斯坦的后代现在在干什么,我们更是一无所知。乐极生悲,否极泰来。上帝是公平的,不会把所有的好处都让一个人占完。

一个优秀人物的产生,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很大的偶然性。人的基因并不稳定,每一代都会变异,有的往好里变,有的往坏里变,天才似乎就是基因往好的方向激变的结果。就像地壳的运动一样,突然耸起一座高山,然后就是漫长的岁月去渐渐风化,使之平坦。

儿孙自有儿孙福,想开些吧,尽到责任就行了,自己的路还是要自己去走。无论你再优秀,你是代替不了孩子的。如果孩子始终要你推着他走,你就是推得满头大汗,你们也走不了多远。

不管孩子优不优秀,他都应该有他自己的快乐,有他自己的权利。天生我才必有用,上帝不会抛弃任何一个人,相信他自有安排。

其实,看看那些残疾的孩子,看看非洲饥荒中的孩子,看看战乱中的孩子,我们就应该庆幸了,感谢上帝给了我们一个健康的孩子,并且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安定的环境中,还有什么可奢望的呢?

不优秀的人也是人,天无绝人之路,与其把孩子逼疯,还不如静下心来,接受现实,让他快快乐乐、踏踏实实地走他自己的路,虽然不是一条金光大道,但仍然有自己的独特风景,仍然能走到他自己愿意去的地方。

心态决定选择

电视里在吟诵陶渊明的诗,“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听着听着,竟自出神,觉得古人真好。

我们是没有这样的福分了,古人虽也有十年寒窗之说,但一般人如果没有什么宏图大志,尽可以安居乐业,不读书也罢,不当官也罢,有几亩薄田,按时耕种,糊口足矣,一样可以享受花前月下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其实人生就那么几十年,如此自在倒也不错了。

但现在,你不努力是不行的。薄田是没有的了,你必须去竞争,去奋斗,去看别人的脸色生活。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变了,物质虽然更丰富,但生存竞争更严酷,压力更大。

想想真是无趣。不过,这无趣难道不是自找的吗?

别人有车,你没有车,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别人穿金戴银,你粗布衣衫,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别人豪宅大院,你简居陋室,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别人的儿子读清华北大,你的儿子读普通大学,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人生还是几十年,怎么过都是过。你不潇洒,是因为你总要去比,比不过别人就不自在。其实,陶潜当年也是有压力的,“采菊东蓠下”也一样要付出代价。任何时代,生活都是自己选择的,能过上什么样的生活,由心态决定。

既要积极,也要豁达

人的能量需要释放,释放得越彻底,越有一种快感。就像体育运动,当时累得筋疲力尽,过后却有一种难言的轻松和舒畅。旧的能量不释放,新的能量就无法补充,久而久之,人就像一潭死水,散发出腐朽的味道。

所以,要让孩子把能量尽可能多地释放出来,尽情地玩耍、高强度地学习,这些都是释放能量的途径之一。

懒懒散散是有害的,懒散的人也不快乐。人生必须张弛有度,有积蓄也有释放,有轻松也有刺激,才是惬意的。

所以,“要快乐,也要赢”,这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只有快乐地学,才能学得好,才能赢。另一方面,只有赢,才能快乐,输家从来都是痛苦的。

快乐不仅贯穿在一件事的过程中,也体现在结果上。比如登山,登的过程固然艰难,有时候痛苦不堪,但登上之后,那种“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那种喜悦和畅快从每一个毛孔里喷涌而出的感觉,是只有登上了峰顶的人才能体会的。

这就是上天给我们的报答。你不会白辛苦!明白了这一点,体会到这一点,对登上峰顶才会有真正的渴求,人生才会有巨大的动力。

当然,登山的过程也是值得享受的,其间蕴含着丰富的经历,没有这个过程的积累,也就没有登顶后的兴奋。

我读初中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第一次去爬峨嵋山,看到很多朝山的香客,挎着包,背着伞,揣着干粮,一路走,一路拜。他们远道而来,有的走了数年,有的走了数月,最神速的也要好多天。风风雨雨走过来,名山大川的一草一木都铭记在心,当他们登上金顶,看见佛光的瞬间,内心会有怎样的震撼!

但是我上世纪九十年代再去爬峨嵋山时,已经有了索道,坐汽车上山,再乘缆车,一天之内轻松来回,除了看几个景点外,当年的神圣感、兴奋感、幸福感,都荡然无存。

过程比结果重要。因为结果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不一定所有的登山者都能登上峰顶,但攀登者的本色,一定会在攀登的过程中体现出来。

《三国》中的那些英雄,并不是他们建立了什么伟业,夺得了多少地盘,才让我们肃然起敬,人们之所以记得他们,是因为在打江山的过程中,那一个又一个的英雄故事,虽然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但曾经有过的豪迈都被积淀下来,永不褪色,消失的是他们建立的国,永存的是他们的精神和智慧,是人本身的品质,而不是他们取得的什么。

所以,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去做,不管结果如何,过程本身就是意义所在。

何况,只要去做了,一切都自会有结果,一切都不是白做,总会积淀在生命之中。生命肥沃了,还怕长不出大树!你所做的一切都会有报答的。过去的每一天,都是为今天而存在的,每一天都能在今天找到印迹,每一天的积累都为今天所用。如果说生命是由岁月积累而成,那么,结果本身也是过程,曾经的过程得出了现在的结果,现在的结果又是将来的过程,“结果”就是一个个“过程”的结晶。

结果是重要的,过程更重要,人要有一点豁达才行。看透了人生,看透了世界,你就知道,没有什么唯一,万事都是相对的、可变的,所以不必太执著,顺应自然,既积极,又豁达,这便是通往幸福之路。

优秀的孩子更要平和

每年,都会爆出著名学府学生自杀的新闻,有本科生、硕士生,也有博士生。能考进全国一流大学,从本科读到博士,都优秀到这种程度了,为什么还会想不开?

越是名校学生,压力越大,因为他们背负着太多的期望,他所处的位置本身就是极大的压力,要保住这种优秀,本身就极其艰巨。

正因为他们的优秀,所以他们更害怕平庸,害怕让家人和社会失望,这是所有优秀者的共同心病。其实,许多优秀者比常人更脆弱,他们长期生活在别人的控制之下,总是压抑自己去符合家人或社会的要求,长此以往,会失去自己,失去生活的乐趣,一旦遇到挫折,很有可能崩溃。

人的优秀总是相对的。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如果遍山都是老虎了,不光猴子称不了大王,就是真正的老虎,也可能沦为普通动物。优秀的人,总想进入更优秀的环境,在更高的层面上与人竞争。视野广了,看得多了,也许就看到了自己的渺小。虽身处高位,但坐标系变了,参照物变了。你高,还有比你更高的;你优秀,还有比你更优秀的。比来比去,反而更自卑。

人总是在与环境的相对关系中确定自己的位置,总是在比较中认识自己。买东西为什么要货比三家?因为不比分不出优劣。人也一样,比多了,优劣就出来了。所以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在什么样的坐标系里,以什么为参照物来比,这非常重要,决定着你对自己的认识。

孩子在中小学时,目标很单纯,就是考上大学。但考上大学之后,人生展现出广阔的空间,社会也显示出它的复杂性。他知道了,成功并不是单纯以成绩来衡量,世界太浩大,他无所适从。不知道要做什么,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很容易陷入精神空虚。而就业的压力,择偶的压力,个人和社会的冲突等等,更容易让他产生严重的挫折感。

越优秀的人,越容易高估自己,就越容易与现实产生落差。越优秀的人,家人的期望越高,越不容易放下包袱。所以,越优秀的人,越要有平和的心态。这一点要从小抓起。

一味地鼓励孩子奋斗,把考名校、出国、功成名就、出人头地当成人生的唯一目标;一味地强调学习,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一味地追求卓越,忽视人格的健全,这样的孩子,就算成绩再好,也未见得能有美好人生。

因为他对人生的认识是非常狭隘的,很容易使自我设计发生偏差。过高的自我期望,导致极度的焦虑,使得整个心态失衡。对自身没有一个客观的估计,能力和目标不匹配,一旦受挫,就失去自信,陷于焦虑和恐惧之中,失去力量和方向。

很多成绩优秀的学生都并非外人想的那样骄傲和自豪,反而内心是自卑和压抑的。优秀学生内心不阳光,这也是他们毕业后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原因。

人永远要有一颗平常心。要知道,考上大学,考上名校,只是占据了有利的社会地位,获得了优质的社会资源,但之后的路还是要自己走的。孩子不要太争强好胜,尽自己的努力,达到能达到的高度,就够了。

有一颗平常心,就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就会感恩和同情,就会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怨恨和不满,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绝望了。

优生为差生打工

一般人进饭店,若是点的菜很合口味,下次再来,还会点它,以至于形成传统,每次来都点那道菜,再也不去尝试别的。

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

一个演员,如果一开始就演坏人,并且演得很好,确实像个坏人,那么,以后他接演的角色多半也是坏人,即使偶尔有导演请他演好人,观众看惯了,也总觉得他不像个好人,他演的那个好人形象,总是感觉很滑稽。

角色一旦固化,很难扭转。

很多所谓的“好学生”,因为在“学生”这个角色上太出色,太投入,受到的表扬和鼓励太多,因而很容易固化,难以摆脱学生的角色,一条路走到底,以至于离开学校进入复杂多变的社会之后,也仍然是学生的心态和标准,始终受制于人。

当然,演员中有人能演好各种角色,他就是个真正的优秀演员。好学生中也有不被学生角色所固化的,他也是真正优秀的人。

好学生是很容易思想僵化的。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说:“一种思想、一个人的名字,如果有机会写进教科书,则不管他的观点是否正确,他是否杰出,都很容易成为不朽的。”可见学校教育的影响力!教科书是学生精神世界的“主食”,直接影响着他对世界的认识。但我们的教科书却是有严重偏差的东西,尤其是文史类的教科书,缺少对世界真实的观察和思考。所以,过于忠诚于教书,无异于接受荼毒。这也是“好学生”不一定真正优秀的原因之一。

“好学生”的另一个软肋在于,娱乐时间太少,学习时间过多,容易影响情商的发展。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学术性人才,即使学术研究,也需要与人合作,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与人沟通的能力,将对生活和工作起着非常大的作用,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因为过度强调学习而忽略了情商的发展,对孩子的一生是个损失。

人的一生不只是工作,人生的幸福不只是由事业上的成败所决定,孩子享受生活的能力,现在也许还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但到了将来某一天,你会意识到它的重要。

社会是复杂的,过分专注于学习,会让你忽略周围世界,容易与重大机遇擦肩而过,或者无法把握周围的世界,成为生活的低能者。

成功需要很多的能力,合作的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有的能力。但好学生在过分注重学习的情况下,有可能弱化了这项能力。

诺贝尔奖的获得者,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沃森在谈到曾与他矛盾很深的女科学家富兰克林时说:“首先,你得了解你的竞争对手,然后必须和他们做朋友。竞争是重要的,获胜也是重要的,但不代表你不能和对手成为朋友。科学是竞争和合作两者一起推动的。富兰克林没发现DNA结构,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她不知道该如何应付对手。她不和对手说话,因此她得不到帮助。我和对手说话,我得到了帮助。科学家必须要懂得社交,不懂得交朋友的人做科学非常难。”

从实际的情况看,也确实如此。当年,沃森的实验使用了大量富兰克林所在的国王学院的数据。她也指出过两人研究中的错误,却始终拒绝与他们合作。后来,富兰克林因病去世,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沃森虽然在获奖后向很多人致谢却惟独没有提到她。可见,富兰克林在人际关系上的缺陷影响到了她的科学成就。

即使看起来单纯超脱的科学家,也必须学会与人合作,其他领域更是如此。现在的科学研究已经发展到很复杂、精细的程度,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所能完成的。合作的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有的能力。

还有,学历高找到好工作的机会大,就容易对创业缺乏动力。人很容易自我妥协,如果能有好的借口,一般不会自讨苦吃。既然已经有了稳定的收入,为什么还要去冒险呢?这是许多优生毕业后便不再进步的原因。

优生可能一开始也不甘心为差生打工,很多人都想,先暂时屈就,等自己有了经验,有了条件之后再创业。但等真的有了条件之后,创业最可贵的东西“激情”却没有了。那时候很可能顾虑更多,更放不下已有的东西,很多人的等待最后就是不了了之。

优生,如果是被外力塑造而成的,并非自发努力的结果,其内在生命力就被扼杀了,就失去了成长的能力,他的“优”就只能停顿在学生时代。

放弃学历崇拜

也许是科举制的遗毒,中国人有一种学历崇拜,哪怕你已经在社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如果你没有过硬的学历,似乎也永远抬不起头,心中也有着永远的自卑。所以很多大老板自己已经成了经营管理的专家,还要去大学读MBA,并不是真的需要那些纸上谈兵的知识,而是花钱买个学历,不要让人瞧不起。

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不是人才,总得要经过什么权威验证才能成立,这个权威就是学历。在一般人眼里,高考才是正路,就像古时的科举一样,其他都是配盘,小菜一碟。成才的路径只有一条,这就使得孩子们走进了死胡同,在这个唯一的成才模式下竞争。

现在孩子的学习,一切都是为了考试,学琴是为了考级,考级是为了上重点学校,上重点学校则是为了考上一所好大学。即使学一门艺术,家长的着眼点也不在艺术本身,而是为了升学择校,能加分或者当上特长生。

也有家长不信邪的,就要让孩子过快乐童年,就要让孩子学他喜欢学的东西。这些家长,一方面是有眼光,但是更多地是有自信。这些家长本人一般都有比较好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不愁孩子将来找不到饭碗,也不愁孩子没有地方读书,没有一个好的前途。只有人生的出路丰富了,才有教育模式的丰富。

我认识的那些比较自信的家长,孩子相对来说也比较自由。朋友的女儿今年该上高三,正该备战高考的时候,她却退学了,到培训机构学英语,她根本不参加高考,就只等着语言过关之后直接出国。还有个朋友,自己是做媒体的,收入颇丰,他的孩子就不上重点学校,送去读私塾,每天背“四书”“五经”,当然,还有英语。

一些教育专家、社会名流总是指责那些对孩子要求太高的父母,说他们把自己实现不了的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不公平。其实,很多父母并非是想让孩子为自己争光,替自己实现未竞的理想,而是他们自己在生活中吃了亏,认识到当年的欠缺和现在的恶果,才强调孩子的学习,不愿让孩子走自己的老路,这可以说来源于自己血的教训。

所以,越是自己吃过亏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是难以淡定。但不淡定又能怎样呢?拼命学就一定有前途?

现在大学是扩招了,好像每个人都有上大学的希望,但人人都上了大学,大学也就不值钱了,花极大代价换来的大学文凭,却是个不值钱的玩艺儿。大学教育已经大众化,但大众还对它保留着精英心态。这就是一种矛盾。

虽然上大学已经不是件太难的事,但竞争反而更剧烈。因为竞争的层面已经上升,不是“上不上大学”,而是“上什么样的大学”的问题。如果遍地都是大学生,要想成为精英,唯一的可能就是上一流大学。如果大家的眼光都只瞄准着北大、清华,大学之门反而变小了,竞争反而更残酷。

既然如此,我们是不是仍然要去挤那根独木桥呢?只有家长的层次提高了,精神和物质都丰富了,才能追求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不是简单把功利目的放在首位。有了价值观的多元化,教育模式的多元化、人生路径的多元化才能实现。

求学也是一种经历

听朋友讲她陪儿子学习的事。从小学四年级到初一,在彭老师处学奥数,每周一次,风雨无阻。每次去要倒一次车,走一站地,花一个多小时。上课的时间是晚上六点,四点过就得出发,上完课要十点才能到家。每周如此,长年如此。这还只是上课,还有回家以后的作业,辅导,讲解。开始她儿子跟不上,听不懂,孩子四年级才开始学,比起人家起步早的孩子,自然是差一些。但听不懂也要坚持听,回去再补,再赶,慢慢就跟上了,越来越好,越来越自信。现在,她儿子在一所著名的重点中学,硬考上的,一分钱没交。

当我边听边赞叹的时候,她说:“那有什么,别人还有天津来学的,还有河北来学的,还有坐火车来的,每周一次,你想想,比起人家我这算得了什么?”

其实,这就是一种态度,当你带着孩子这样求学的时候,学习就成了一件不仅是重要,简直就是神圣的事情,孩子能不好好学?听朋友说,彭老师班上有十几个学生都考上了北京一流的重点中学。其实,这不仅要归功于彭老师教得好,这也是老师、家长、学生几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这种排除万难的求学精神,本身就蕴涵着巨大的力量。选择这种方式,并且坚持下来,就是凭着这一点,上天也会眷顾。

真的很感慨,几乎每个成绩好的孩子,他的家长,尤其是母亲,都是这样过来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求学也是一种经历,求学的过程中会接触很多东西,新老师、新同学、新方法、新环境……每一次的辛苦奔波,一路所看到的、想到的,克服种种艰难所得到的,其实都是一种重要的体验。这些体验,也许比老师讲课更重要,它不仅是增长见识,更是形成一种人生态度。

不管孩子将来做什么,都需要一种坚韧的性格,要成就任何一个事业,都必须经历艰难曲折。上一次课不容易,长年累月坚持上课更不容易,正因为不容易,孩子才能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平时经常挂在老师和家长嘴边的那些名人故事、那些励志语录,感悟到它们的真正含义。

现在的孩子,不像缺吃少穿的年代,对他们的磨砺不是来自于恶劣的生存环境,而是一种精神压力。也许,求学就是他们人生中最艰苦卓绝的一段经历。

当我们回忆人生的时候,往往会对那些苦难的经历一往情深,引以为豪,因为这里面蕴涵着一种力量。比之平淡而安逸的生活,苦难不仅是成长的钙质,还是智慧的来源。

辛苦一点没有什么,辛苦本身就会成为人生的财富。何况这不是刻意营造的苦难气氛,也不是谁把苦难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需要,比起那种作秀似的“体验苦难”,或者是浪漫探险似的“寻找苦难”,这种求学的过程是真真实实的,因而更能成为血液中的东西,滋养一生。

孩子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父母间的竞争,你要想孩子将来好,你就得付出。既然我们鼓励孩子全力以赴去拼,你也得全力以赴,为他创造一个好的条件,你自己也得和他一起拼。

现在的孩子确实和我们小时候不一样了,那时的家长都不像现在这样付出,好像我们自然而然就长大了,不也挺好吗?可是那时的孩子都没有读课外班的,大家都只学那么多,都在同一个层面上,没有谁比谁优越很多的。现在不同了,别人都在学,你不学就要落后。没有谁想那么苦,但现实逼着你,没办法。

我们没有能力改变现实,只能在自己能够控制的范围内,做力所能及的事。我们所能够做的,就是通过奋斗,让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前途。只有和孩子一起拼,每个家长都是这样过来的!

好在这样的辛苦并不是遥遥无期,朋友说,考上初中以后就好多了,孩子也懂事了,学校又那么好,想学坏都难。

真的,为了将来省心,现在多操点心是应该的,而且是合算的。

不平等是必然的

教育部规定,中小学不许分重点校、重点班,不许加时补课,甚至不许公布学生成绩。可以肯定,这又是白说!

学校之所以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一个学校里之所以存在重点班,不是谁异想天开规定的,而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结果。重点校、重点班的主要优势在于师资和生源,主要还是人的因素。人本来就有高下之分,社会对各种人的需求也不一样,非要把人力资源平均分配,且不说做不做得到,假如真的分平均了,好老师和差老师都教一样的学生,得到一样的待遇,好学生和差学生都在同样的条件下,接受同样的教育,那么对好老师、好学生又公平吗?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任何资源是真正能做到均衡配置的,哪怕是相对的均衡,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各种力量相互抗衡的结果,不是单方面人力可为的。东部沿海地区就是比西部发达,欧洲就是比非洲富裕,这种状况也许将来有一天可以改变,但是在今天,以你我之力,无论多么拼命,也是无法扭转的。教育也是一样,城乡之间,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城区和郊区之间,条件好的城区和条件差的城区之间,差距永远存在。何况,高校本身就是资源配置极不均衡的,北大、清华和一般的非重点大学就差距很大,要想进北大、清华就必须要竞争,竞争就必然会有优胜劣汰。

只要社会上还存在着不同的阶层,存在着地区间的不平等、行业间的不平等,要消除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就基本上不可能。

要承认人与人是有差异的,这没什么可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劣势,也有自己的优势,关键是要正确认识自己,要有正确的期望值,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

现在的社会已经不一样了,学习并非是唯一的标准,考学也并非是唯一的出路,就算读了大学,也不是一定就有辉煌前途。现在大学几乎成了大众教育,将来的孩子恐怕大部分都能读上大学。这样的情况下,学什么,怎样学,确实是每一个家长都要认真考虑的。

我一直鼓励鲁鲁考重点学校,但同时我也不把这看成是唯一的目标,考得上当然好,考不上,他在我心目中同样优秀。鲁鲁在班上成绩并不拔尖,从来没有考过第一,甚至很少进前十名。我常常对鲁鲁说,没有什么可怕的,就算考不上全班第一,就算考不上重点中学,就算考不上好大学,也不会死人!天无绝人之路,你把架子鼓打好了,以后可以到乐队当个鼓手,或者像你们老师一样,教人家打鼓,也能挣钱。你画画学好了,可以去搞设计,搞创作,还可以当老师。当然,这些东西要达到能够混碗饭吃的程度,还必须得好好学。世界上路多得很,做生意、弄电脑,或者学门手艺,都能活命,只要你有一技之长。但要有这一技之长也是必须下工夫的,任何东西要学好都不容易,都必须努力,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说来说去,人还是偷不得懒的,这又反过来说明了刻苦学习的必要性,如果你现在并没有其他的方向,并没有更好的出路,作为学生,你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学习,只不过不要把学习这件事看得太绝对。

中国的孩子苦,是中国的竞争环境所至,生存太难,机会太少,你不得不拼命。竞争是无处不有的,不在考分上竞争,就是别的事情上竞争。哪怕是在美国,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进哈佛,美国的孩子之所以压力小点,是因为他不进哈佛也可以找到工作,也可以有稳定的社会保障,不至于为生计发愁,还可以按自己的理想,去做一些千奇百怪的事。中国如果哪一天也达到了那样的发达程度,绝大多数公民都可以压力比较小地生活了,中国的孩子也会轻松。

所以“减负”在现阶段只是一个概念,如果整个社会人的生存状况不变,教育是不可能单独改变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竞争非常残酷的社会,认识到这一点,就不要再对减负抱什么希望。我们能做的只是帮孩子选择更合理的人生道路,多和他沟通,给他精神的力量和支持。

压力也有好处

其实,一味地指责学习给学生带来太大的压力,这并不明智。孩子天然都喜欢玩,人人都有逃避压力的本能,不单是孩子,大人也喜欢安逸闲适,没有谁是天生喜欢艰苦的,所谓的经风雨见世面,在艰难困苦中经受磨练,往往都是迫不得已。

只要有机会,孩子都会选择玩耍,选择轻松的道路。但是一味地轻松却不一定对成长有利。有时候,整天让孩子轻松地玩,他并没有特别幸福的感觉,反而是在克服困难之后,得到他想得到的,那一刻最快乐。

人生需要自由、快乐,也需要拼搏、奋斗。快乐的意义本身就是复杂的,“快乐”和“压力”并不完全对立。就像游戏,其实每一个游戏都是一种挑战,成功才会给你带来乐趣,只输不赢的游戏,玩不了几局就会索然无味,再也提不起兴趣。生活本身就是有压力的,逃避不是办法,逃也逃不了。

没有压力,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甚至培养不出健康的人、正常的人。来之不易,才有刺激,没有痛苦,也体验不到幸福。夏天热极了的时候,喝一口凉水就爽到极点,不是凉水有多大魔力,而是你太热了。幸福有时候取决于解除痛苦的程度。

我们当年参加高考的时候,竞争比现在激烈,压力比现在的孩子大,复习也很苦,但我从来不觉得那是一种折磨,反而觉得那是我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我一生中最苦的一段时间,是在业余体校练篮球的时候,也就十二三岁,住校,上午上课,下午训练,有时两周才能回家一次,星期天也要训练,累得那真是死去活来。但直到现在,我最经常回忆的,感到最快乐、最引以为豪的,正是那段日子。

现在的孩子,已经是衣食无忧,在物质生活上已经没有太多的痛苦,在体力上也无需有很大付出,但不能说他们就没有吃苦,最大的磨练是来自精神,最大的苦就是学习。在我们这一辈人的成长中,吃苦给了我们精神的钙质,这是人生重要的资本。不吃一点苦,人是极有可能软化的。所以,只要那苦还不至于达到败坏孩子胃口的程度,还不至于成了孩子的噩梦,吃一点苦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当然,一切都要适度,每个人的目标不一样,承受能力也不一样,对一个孩子有好处的苦,放到另一个孩子身上,就可能把他毁了。但是说实在话,学校很难适度地对待不同的孩子。现在普通学校都是大班教学,一个教师要面对几十个孩子,只能照顾大多数,步调一致往前走,很难做到个性化。

学校教育不可能照顾每个人的特点,很多工作就只能家长自己去做了,譬如经常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和学校沟通,帮助孩子去适应等。埋怨没有用,现状就是如此,只能做好吃苦的打算,尽量吸取苦中的营养,将吃苦带来的伤害减到最小。

以鲁鲁为例,在小学阶段,我们对他一直是比较宽松的,四年级之前没有上过什么学习方面的课外班,给他丰富多彩的生活,让他享受各种快乐,尽量自由地成长。我们没有给他压力,但他自己却有压力,假如成绩不好,在班上不受尊重,他自己也会难受。尤其是面对“小升初”,必须选择初中到什么样的学校上学,这个问题很现实,他的几个好朋友都因此而转学,有的转到更好的重点小学,有的把户口迁到重点中学所在的学区内,更多的人是在忙于进各种补习班。他不希望别人读好学校,他读不好的学校,人都有自尊心,也都必须确立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这个时刻是迟早要来的。于是从四年级开始努力。确实很辛苦,但也有所收获,他考上了自己喜欢的一所学校,他可以在那里生活三年了,这就是报答吧,这个结果让他快乐。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就是“积极而从容”,要积极地面对现实,但是又不要太焦虑,心态上平和一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但问耕耘,莫问收获,享受生活,也不逃避现实,这样就会有一个比较幸福的人生。

落后也能给人力量

又忍不住忆苦思甜,讲小时候捡柴火,怎么怎么苦。我讲得激动,鲁鲁却听得敷衍。猛然醒悟,所谓的传统教育,不过是满足老人们的光荣感和倾诉欲,孩子其实是根本听不进去的。

他凭什么听进去?你讲的事和他根本无关!我那时候,一背兜柴火压在肩上,重量是实实在在的。而他,连“背兜”是何物都不知道,柴火捡来有什么用也不清楚,他对那时的生活完全没有概念,对那小山一样压在我肩上的柴火,恐怕也只是觉得好玩。

其实,我们那时候也未必真的觉得有多苦。苦乐往往是从比较中得出。那时的孩子都要煮饭、洗衣、拾柴火,农村的都要打猪草、带弟妹、下地干活,大家都一样,几乎每个孩子都要为家庭分担劳动,每个孩子都穿补丁衣服,都没有糖吃,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苦也是理所当然。习惯了,也就不觉得了,反而还常常以为自己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还想着要解放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劳动人民,精神上是满足的。这就是那个时候的现实。而我们在向孩子们诉说这些苦难经历时,心中其实是自豪的。

现在的孩子也有他们的现实,每个孩子都没有兄弟姐妹,每个孩子都很孤独,都没有玩的时间,都要为考试而奋斗。

等到鲁鲁长大了,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也会忆苦思甜,说他当年英语考级的时候,每天要背多少个单词,一次课要上三个半小时。尽管他的孩子也会嗤之以鼻,但他的心中同样会充满自豪。

我们在儿孙面前所回忆、所宣扬的,总是那些能让我们自豪的东西,我们通过这样的回忆,来传达自己的价值观,灌输给孩子某种信念。只有我们认为好的,才会在孩子面前说,纵使是苦难,是屈辱,我们想要展现的,也是自己在苦难中表现出的优秀品质,而不是单纯的可怜相。

苦难也能给人自信。当你最终从苦难中走出来,会看到自己的力量,这就是人生价值的体现。

那天和鲁鲁打完羽毛球,坐在台阶上休息。我对鲁鲁说:“初中你一定要读一个好学校,但是好学校压力也大,你很可能是最差的。”

“不一定,”鲁鲁说:“我可以赶上去,我不可能永远最差!”

“大家起点都很高,能力都很强,要赶上去不容易啊。”

“我相信我能赶上去!”

“凭什么这么自信?”

“你看我一年级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已经换了一个人了!以后我还会更好!”

是的,小学的经历给了他自信,就像曾经的苦难给了我们力量一样,曾经的落后也让他认识了自己。落后也能给人力量,只要你不在落后中沉沦。

付出是值得的,混日子的人并不快乐,努力向上,才有幸福。

孩子的承受力

称了一下,鲁鲁的书包有13斤重。每个孩子都一样,书包里可以说琳琅满目:课本、作业本、练习册、字典、文具盒,还有一瓶够喝一天的水,无论怎么减都减不下来,没有13斤,也有12斤。

儿子就天天背着这13斤的书包去上学。这学期我没用自行车载他了,而是陪他走着去,因为他每天的运动时间太少,早上这十多分钟就当负重行军。儿子很高兴,因为他可以边走边玩了。每天,在我不断的催促声中,一路走,一路玩,或者甩着悠悠球,或者对着路边的石子踢几脚,或者捡根树枝见什么抽什么,这样走到学校,头上已经热气腾腾。

放学回来就更管不了他了,现在是他自己回家。约上几个同学,一路走,一路玩,一刻钟的路程,通常要走一个小时。整整一个小时,几个男孩在一起,手不停,脚不住,嘴里还要发声,弯腰踢腿,追追打打,所有这一切,都是背着这个13斤的书包进行的,你说他累不累?

不累!每天如此,从来没喊过累,我要去接他,他还不干,怕我影响他玩!

孩子就是这样,只要好玩,他就什么都不顾了,累也感觉不到了。孩子的承受力其实是很强的,关键是要他有兴趣,他愿意承受就能承受。

我们经常说孩子的学习压力太大,其实,压力的产生,往往并不是学习的量太大,而是太枯燥。孩子不感兴趣,他不愿意学,我们又要强迫他学,双方的精力很多都用在这种对抗上。

老师布置的作业真的太多吗?同样的作业,有的孩子晚上八点就做完了,有的孩子却要做到11点。为什么?他没专心做。写几个字玩一会笔,家长催促起来,再写几个字;要不就是总写错,涂了改,改了涂;要不干脆坐在那里发呆,心思都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家长心里肯定很着急,埋怨他注意力不集中,但是他为什么不集中?因为他不喜欢,看到作业就烦!家长不妨去观察一下,分析一下,和孩子聊聊,他为什么会烦。也许是因为累了;也许是因为作业太难,总是做不好,总是受挫折,就失去信心和兴趣了;有时是因为家庭环境的问题,如果大人在一边看电视,看得热火朝天,却要求孩子专心地写作业,他能办到吗?

要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才能够对症下药。

玩是孩子的天性,学习是孩子的天职,这两者都是需要的,但是两者的比重随着孩子的长大,会不断变化。越到高年级,孩子玩的时间越少,这也是个不断调整的过程。怎样把孩子的注意力从玩转到学习上,让孩子能在学习中得到乐趣,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这是我们最应该重视的问题。

90分就行了

我的要求不高,儿子能考到90分,在班上属于中等,不被批评,不受歧视,就行了。

要考到100分,就要花比90分多得多的工夫。100分就是绝不出错,十全十美,要达到这个标准,就必须勤学苦练、精雕细琢,很多时候必须在基础知识上反复练习。

虽然,这也是一种境界。但儿童的成长更需要的不是这种境界,不是精细,而是大气。在幼年时期,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都没有成型,这时候的精雕细刻反而容易把他弄成盆景,以后未见得能够长成大树。

传统的农家养猪法,是先要养成架子猪,也就是在猪的青少年时期,并不要长膘,先要把架子长好,要让它吃粗粮,晒太阳,到处去跑,自由自在,才能长出一副结实高大的身子骨。然后才圈起来,喂细粮,催肥。

孩子相当于架子猪,关键要拉开了长。在这个阶段,束缚太多并不好,广泛涉猎比精雕细刻更重要。

为了达到100分而舍弃掉更多的阅读、更多的玩耍,舍弃掉更多接触人和事的机会,对孩子来说很可能是得不偿失。

小学阶段不需要达到最优,只要不是太差就行了。

现在教育的价值体系是以升学为标准的,小学生考重点中学,某种程度上比高考还吓人。这样的形势下,老师和家长都不得不严阵以待。

这就是中国的现实。不管专家们如何介绍美国的学校怎么好,怎么人性化,学生怎么负担轻,但中国的家长还是不买账,还是要把孩子逼得围着课本团团转,因为考试成绩和一个人的前途息息相关,你是忽略不了的。

因此,也不能太理想化。小学生不为100分而奋斗,但考90分还是需要的。有了90分,离100分就不远了,升学之前突击一下,还是有希望上去的。如果一直只有60分,欠的账太多,补起来就很困难了。

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

我们往往将“喜欢读书”当成对一个孩子最好的赞语。其实,历史上很多伟人并不喜欢读书,比如汉高祖刘邦,发迹之前完全是个混混,整日东游西荡,不务正业,绝对不是青少年学习的好榜样。

另一个乱世英雄刘备,据《三国演义》的描写:“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可见也是个不读书的主。

诸葛亮是喜欢读书的,可以看成是读书人治国平天下的范例。但是他呕心沥血的结果,也不过是蜀国的老二,始终在刘备之下。

明朝的太祖朱元璋,放牛娃出身,没什么文化,就是后来夺取天下,有条件学习了,史书中也很少有关于他读书的记载。

皇帝中也有喜欢读书的,比如李煜、宋徽忠等,可以算是相当风雅,但最后却是亡国之君。

就算现在的比尔·盖茨,作为知识经济的代表,似乎应该是很爱读书的。但是实际上,他的财富也并不是刻苦读书读出来的,相反,以我们现在中国人的眼光看,他大学都没毕业就退学了,连本科文凭都没有。

喜欢读书固然是好,但也不要把这当成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上帝为每个人准备了不同的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手段,天生我才必有用,多给孩子一些自由,他会成长得更好。

成绩好不是一切

鲁鲁说:“你猜,语文课代表是谁?”

“谁?”

“刘——佳——康!”他很夸张地嘣出这三个字。

因为刘佳康语文成绩并不好,他能当上课代表,自然是不一般的。鲁鲁说:“他就是因为给老师抱作业本,老师就让他当。就是收收本子,抱抱本子这些事,没什么了不起!”

我说,别小看这些事,刘佳康成绩虽然不算好,但他能帮老师做事,老师当然喜欢他。老师每天工作都很忙,老师也需要帮助,他能主动去做,减轻了老师的负担,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了他对老师的善意、友好,他和老师的关系就亲近了。

可见,成绩好不是一切。成绩不好的学生,也有可能得到老师的喜欢。将来在社会上,朋友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也是一样的。要让别人喜欢你、关怀你,你就要去关心别人,对别人好。现在只是学习好不行,将来只是工作好同样不行。有些人总是埋怨社会对自己不公,做了很大贡献却没有得到相应回报,其实问题还在自己身上,所谓怀才不遇,都不是单方面的结果。

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人生是否幸福、和谐的关键因素。一个人,既要保持自己的尊严,又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喜爱,这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最重要的是善意和诚意。“为老师抱本子”,你可以解释为溜须拍马,也可以理解为关心帮助,前者能感觉到一种咬牙切齿、苦大仇深,后者却让人如沐春风。同一件事,用什么心态对待,体现着不同的境界,也会有不同的结果。

“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很多理念家长们都是知道的,也是赞同的,但家长很容易被“气氛”所感染,无力自拔,这些理念就实践不了。

比如我星期一去开家长会,一进校门就看到大红榜,期中考试前10名,前30名,前80名,都分别张榜公布在那里。我虽然提醒自己要淡定,但还是忍不住凑上前去看,心里期望着能看到儿子的名字。进了阶梯教室,开大会,领导又不断强调着“准初三”概念,暑假安排补课,下学期周末也只能休息一天。待回到班上,宣布成绩,表扬优秀,提出要求,再次强调不能带课外书。在这样的气氛下,我原先的想法就再也说不出口,本来还想建议班上组建个乐队,还有读书小组什么的,一看这形势,根本不可能,还是低调吧,自己做自己的,能做多少做多少。

好在鲁鲁自己目标明确,他已经做得相当好了,在那样的氛围中,还能坚持写日记,看茨威格的书,还有老舍、沈从文,已经是相当相当不易。

我们经常说,“我是不愿意孩子成为考试机器的,我是想让他成为怎样怎样的人的,但是现在的教育制度就是如此,别人都在学,我没有办法。”这样的话听得太多,仿佛每个人都是受害者,没有加害的人。

其实,你真的别无选择吗?你真的只是受害者?选择永远都有,即使是在现在的情况下,也有人选择不读重点校,甚至不去上学,其他比较折中的选择就更多了。至于“受害”和“加害”,当受害者自己都兴致勃勃地维持着施害的局面时,受害者自己同时也就是加害者。

其实每个人都有选择的可能,选择是自己作出的,也只能自己负责,你可以控诉教育制度对你的压力,你迫不得已作出了让步,牺牲了自己原有的理想,但这最多只能得到同情,你既然已经选择了,最后的一切结果只能你自己承受。

“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了“不选择”,也就是选择了逃避。随大流的好处在于能够减少自责,即使最后错了,那也不是我一个人的错,甚至你还可以有一个借口,“本来我是对的,但社会的压力太大了,我只不过是屈从于压力。”结果,罪魁祸首就成了“社会”,任何具体的个人都无需为此负责。

人生充满歪打正着

昨天送鲁鲁去上《新概念》班,走在路上,说起架子鼓班上的事。我夸另外一个孩子打得好,鲁鲁不服气,说:“他有我好吗?市里的比赛他比过吗?区里的比赛他比过吗?一千人的舞台他上过吗?我是见过大世面的!”还真是的。我说:“儿子真了不起,这么小就见了这么多大世面。我小时候就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些,整个小学阶段就上过一次台,还是全校的广播体操比赛,每个人都要参加。初中也没上过全校的舞台。不过,我在灯光球场打过球,这倒是一般人没有的,灯光球场,要卖门票的,还贴了海报!灯光球场哦,周围全是黑压压的,只有球场中央照得雪白,就你几个人,在球场中间跑来跑去,周围黑压压的人,全看着你,那种感觉,啧啧!”

每当回忆起这些,心中会有无限的骄傲,也非常感激当年父亲把我送进业余体校。正因为在体校练过篮球,才会有在灯光球场比赛的机会。后来,为了考学离开体校,虽然那时还没有“特长生”一词,但无论走到哪里,我都犹如鹤立鸡群,在各种体育活动中自然而然充当主角。

小时候我很自卑,觉得自己长得丑,又生性懦弱,从来不敢抛头露面,虽然成绩好,但一直很压抑。看我小学阶段的集体照,从来没有笑逐颜开、昂首挺胸的时候,总是一副蔫不拉几的样子。我想,我性格中的很多怪癖,我心理上的很多阴影,都和小时候的自卑有关。

是什么拯救了我?仔细想想,不是别的,就是体校!体校让我第一次承受真正严峻的挑战,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生手,奋斗到球队主力,那种艰苦,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人是不可能体会的,那都是汗水拼出来的,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向懦弱的我,在那个特殊的环境中,会突然爆发出如此巨大的能量,我居然能够忍受那样的训练,并且飞速进步,最终站稳了一席之地。同伴们一批接一批地淘汰,有的是被体校退回,有的是自己忍受不了主动退出,有的改打别的项目,总之,在那样的环境里,你必须承受很多。

那时候我不过12岁。

我不知道我的韧性是从哪里来的,总之,我坚持住了。这一段经历是我一生的财富。固然,我从此有了一门特长,可以在每一个我曾经驻足的单位露上一手,而且,由于体育训练,使我在气质和体态上独具一格,这给了我自信的资本。从此以后,我不再因为自己的长相和体态自卑,这是体校给我的最直接的好处。而更深刻的影响是,体校给了我精神力量,让我受用一生。

其实,当时去体校只是歪打正着。父亲的想法,一是让我锻炼身体,二是想练一门特长,以后在招工的时候可以优先。我自己则只是想逃避,因为那时暗恋一个男生,感觉绝望,想离他越远越好。还有一个原因,我当时因为义气而帮好友打抱不平,结果和班主任搞得很僵,好友却先妥协了,自己觉得再待下去实在没有意思。正好体校招生,便央求父亲去找熟人,结果使得并没有体育特长的我,勉强混进了体校。

对于体校的生活,我根本没有准备,仅仅就是为了逃避而闯进一个完全陌生的圈子,最终有了这段奇特经历。体校给我留下很多很多的回忆,至今仍是我人生中最重要,也是最快乐的一段。

人其实很多时候是歪打正着,说不清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就像原始的河流,只有大概的方向,谁也不知道它会流到哪里。人生有无穷的可能性,对于未来,你只能期盼,不可预测。

鲁鲁学架子鼓,其实也是歪打正着,当初我们一直以为他在美术方面更有天赋。他从五岁开始学习儿童画,后来是国画、素描、水粉,教过他的老师都很喜欢他,他的习作经常在黑板上展览。我们家没有人学音乐,就连亲戚都没有学音乐的,所以我不认为儿子有音乐的基因。加上儿子个性内向,和一般的小朋友相比,显得木讷腼腆,在我印象中,学音乐的人都聪明伶俐、英俊潇洒,都很善于表现自己,儿子的性格我最清楚,我真看不出他还有在舞台上挥洒自如的一天!所以,让他学架子鼓,纯粹就是为了好玩,顺带增加点素养,没有抱更高的期望。

没料到,这个不抱期望的架子鼓,却是最早让他崭露头角的东西。四年级在全校登台表演,五年级在区级、市级比赛获奖。多少志存高远的家长和孩子,奋斗多年而没有达到的目标,儿子平时并未刻苦训练,却每次都意外成功。真是应了那句话,“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除了自身的因素,还得感谢上天垂青。

人生有无穷的可能性,永远不要说不行。不要把一件事看得太死,不要太焦虑,眼前的路会通往哪里,谁也说不清,只能朝着大致的方向走,只要你一直走,总会走到新的境界,也许不是你当初所希望的,但不一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