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狂亦侠亦温文:金庸的光影片段(新版)
- 吴贵龙编著
- 827字
- 2024-11-01 19:59:13
第一章 報刊時期
進入報業
金庸的武俠小說家喻戶曉,而他創造的另一個傳奇是創辦《明報》。金庸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當年連載於《新晚報》,這令他與報業結下不解之緣。
早於一九四五年九月,抗戰勝利後,金庸獲上海《東南日報》副主編陳向平推薦,加入杭州《東南日報》做外勤記者。當時《東南日報》社長是汪遠涵,他對金庸的才華甚為賞識,金庸在報館的主要工作是收聽外國電台如美國之音、英國BBC的英語廣播,並摘要翻譯出來。雖然金庸在《東南日報》任職不足一年,但這是他踏入報界的第一份工作,意義重大。
一九四七年十月,金庸進入上海《大公報》任國際電訊編輯。一九四八年三月十五日,《大公報》在香港復刊,金庸被調派到香港《大公報》,依舊負責國際新聞的翻譯和編輯工作。
《大公報》一九○二年六月於天津創刊,由滿洲貴族英華創辦,曾於一九二五年停辦;一九二六年,由胡政之、吳鼎昌和張季鸞三人以新記公司名義聯手接辦《大公報》,於同年九月一日復刊。一九三六年,《大公報》創辦上海版,但因抗戰全面爆發,天津版和上海版先後停刊。抗戰期間,《大公報》輾轉創辦漢口版(一九三七年)、重慶版(一九三八年)、香港(一九三八年)及桂林版(一九四一年)。抗戰勝利後,在上海及天津相繼復刊。金庸在上海應徵《大公報》編輯時,就是在該報復刊不久。一九四八年三月十五日,《大公報》在胡政之帶領下於香港復刊,二十四歲的金庸首次踏足香港,任職於香港《大公報》。一九四九年之後,《大公報》在香港繼續出版發行至今。
《新晚報》由《大公報》營運,一九五○年十月五日創刊,由資深報人羅孚任總編輯。金庸被調往《新晚報》任副刊編輯,在報上開始撰寫文化評論「下午茶座」,並以樂宜、姚馥蘭、姚嘉衣、林歡等筆名撰寫翻譯、影評和藝術小品文章。羅孚亦促成了梁羽生與金庸在《新晚報》撰寫武俠小說,開創「新派」武俠小說先河。一九九七年《新晚報》停刊,二○一二年再創刊成為免費報紙,至二○一四年再次停刊完結。
一九五七年三月十六日《大公報》
《新晚報》創刊號(復刻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