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都市文化语境中的诗性书写

城市,需要诗歌记忆

黄礼孩

当看到《巴黎文学地图》《伦敦文学地图》《都柏林文学地图》等世界文学地图图书时,我们的反应是,我们太可怜了,既没有里斯本佩索阿常去写作的咖啡店,也没有波兰克拉科夫诗人在公园里的诗人椅子,我们没有多少值得流传的文学轶事。在我们的城市文化进程中,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学气息是如此稀薄。没有文学记忆的城市是缺少魅力的城市,这是缺乏人情味的城市。

中国的一线城市需要自己的文学地图,需要自己的文学大师,需要自由的文学生活,需要变化多端的文学经历,意识到这一点,去提供尽可能的土壤,未来城市才有自己的文学遗产。

当下中国,很难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在城市诞生如此多的诗人群体,他们分布在城市的不同角落,只要去连接起来,就能构成我们城市的诗歌地图。

进入工业社会发展之后,城市成为商业与文化的交汇点,文学的创作越来越集中到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我们看见小的城市都已经不大适合文学创作,这是因为大的城市是欲望之都,云集了各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提供了巨大的气场,形成了浓郁的文学氛围,比如你有机会与影响力大的诗人、作家亲切交谈,去听知名作家的讲座,长时间泡在咖啡店有可能获得意外的灵感,大型书店、精品书店、图书馆让你拥有最广的阅读视野,在各种国际文学活动上增长见识,还有大量可供发表的文学杂志、报纸副刊及文学公号等,城市成为文学的入口,成为文学创作和传播的重要基地。一个文学中的人就像一株植物,能结出什么样的果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株植物所得到的滋养和培育。

城市文学地图或者地理,它的传说是由所有的人来演绎的。没有伟大的读者,也就没有伟大的诗人、作家。两者如果没有共谋,也就没有城市的文学记忆。随着新兴的各类文化产品出现,更多读者的兴趣在转移,在离开诗歌。如果让读者重新关注诗歌,这需要对诗歌的传播在审美和形式上加以更新。诗歌写作从来都是个人、自我的事情,诗歌是所有文学艺术里唯一没有商品化的媒介,它孤独地跑在所有语言的前面。所以,现代诗歌把大众抛在后面是正常不过的事情,诗歌与大众的关系一直是难以调和的,尽管诗歌的创作与诗歌的教育存在鸿沟,但并不等于诗歌的传播没有纽带,没有空间。我一直觉得,诗歌面对城市的美学课,应该由专业的诗人来完成。因为每种文化在不同的环境、需要和能力的驱使下,会去探寻美的不同方面。如果对诗歌文本没有高度的认知,没有审美体验,只知道去迎合审美不高的读者,必将败坏诗歌的品位。

生活于城市,作为诗人必然会考虑到诗歌与城市的关系。如果一座城市,它的美术馆、音乐厅、博物馆、歌剧院、演出中心、图书馆、书店、画廊、创意园等机构多起来,城市的人群就在更多的基数上接触到文化,城市的审美自然会水涨船高。同样,诗歌如果以多种方式进入这些空间,诗歌就成为焦点,美就存在于眼中、心里。在我看来,诗歌什么都不是,诗歌又什么都是,诗歌无所不在。十几年前,我与广州做创意园的企业家谈过,诗歌的创造力、想象力其实是所有创意艺术的源头,但中国所有的创意空间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是因为诗歌没有商品化。企业家很同意我的观点,诗歌的语言可以带来无限的世界,他把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引进园区。多年前,我们开始把诗歌作为各种审美艺术的重要元素引入日常生活中,诗歌不仅仅是灵魂上的事情,它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滋养城市的气质,净化市民的心灵,帮助我们去认识世界与自身。如果诗歌不去占领读者的心灵空间,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会乘虚而入,但用以往老套的办法来推广诗歌是行不通的,所以诗歌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语言,不能停留在纸上。

这些年我们用诗歌与不同的艺术形态发生关系,比如诗歌与现代舞、诗歌与当代民谣、诗歌与建筑、诗歌与雕塑、诗歌与肖像、诗歌与绘画、诗歌与装置、诗歌与动漫等,我们都进行了尝试,用诗歌来观看艺术,通过艺术,再还原为诗性的呈现,这样让诗歌语言上了艺术之身,效果明显,为城市市民喜爱。

因为时间关系,无法一一展开讲述,我只谈谈广州新年诗会。在十年前,我就开始做广州新年诗会,到了第五年就有了起色,慢慢引起市民的关注,就开始变得一票难求,有十几万人在线观看。诗歌的发生与城市的场地和加盟的艺术家有很大关系。2014年,广州图书馆邀请我把广州新年诗会搬进这个全新的空间,加上本城一些热心艺术家的加盟,诗歌的演绎更为多元化,视觉冲击力十足。传统媒体与现代传媒还是推广诗歌的重要平台,来自媒体的推介和评价会引发更多市民去关注。广州新年诗会在几年间就成为广州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这可以看作诗歌对城市精神的提升。每年广州新年诗会,我只做一个题材,把一个题材做细做深,做出想象力和表现力,借当代艺术的现场感,不让诗歌空心化、表面化,而是寻找现代城市人内心的渴求,最起码一首有效的诗歌经过演绎后能在心灵上产生效应,让读者感受到诗歌强大的内在感召力,并能对应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城市的新年诗会需要去感受生活的困境和城市人所缺乏的审美经验,让诗歌的哲学之光得以照亮心灵灰暗的一角;它有必要提供新的观念和思想价值,唯有合乎人类价值的诗歌,比如探寻真理、追求正义、实践良知、传播爱等精神的作品,才能出奇,才不至于走偏。诗歌依然是城市之光。每年做不同的照亮,诗歌的欣赏方式就获得一种新的自我意识,观者的心就变得柔软而敏感,就拥有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诗歌在公众心目中的位置就高起来,从而成为心灵仪式,一种到新年这个时间就渴望去完成的仪式。

一种有效的诗歌审美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会被人看到。2018年上半年,广州新年诗会入围2018年国际图联营销大奖,这是对诗歌创意在城市文化演变中的肯定。

一座城市必须有传世的诗歌发生,要有诗歌上的文学地理,有传说中的诗歌人物,有伟大的诗歌友谊,有可以载入史册的诗歌事件,有更多动人的瞬间,如此,城市就有了温情的魅力,有了诗意的栖居,有了永恒的记忆。

[作者黄礼孩,广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中西诗歌》杂志主编。出版诗集《我对命运所知甚少》、艺术随笔集《忧伤的美意》、诗歌评论集《午夜的孩子》等多部。创办《诗歌与人》诗刊,后设立“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个人曾获2014年凤凰卫视“美动华人·年度艺术家奖”、首届海子诗歌奖、首届刘禹锡诗歌奖、第四届珠江(国际)诗歌奖、第八届广东鲁迅文学奖等。创办广州新年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