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示新中国:展览、空间与新生政权的形象建构(1949—1957)
- 夏松涛
- 2字
- 2021-03-12 16:39:36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就发出呼吁:“展览是人民喜爱的一种教育方式……戏剧和电影的创作都有很深的研究,为什么就没有一门展览学?也没有展览学院?”(1)这是一个很有远见的呼吁。每次看到这句话时,我都感到震撼。目前,我国展览学已初步建立,且有较快的发展,但支撑展览学的展览史研究仍有较大研究空间,这激励着我从事该领域的研究。
一、上海世博会的触动
会展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能够较好促进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传播和文明交流。改革开放后,尤其是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后,中国的会展市场逐渐扩大。会展业按市场规律办事,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涌现出大量的博览会、展销会、交流会、交易会、展示会、大会展、大联展、大展销……当前,中国会展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以北京、上海、广州、昆明、西安、成都、武汉等城市为中心的全国性会展网络已初步形成,出现了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区域、以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广州为首的珠江三角洲三个重要的博览城市群。这三个博览产业带与中西部其他博览中心城市互相协调,各具特色,多层次发展(2)。
2002年12月3日,上海获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承办综合类世博会。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历时184天,在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滨江地区5.28平方千米范围内举办,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副主题是“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参加的国家和组织共有246个,参观人数7308万人,举办活动22 900余场,志愿者人数79 965人(3)。在上海世博会的影响下,中国会展业迅猛发展。据统计,2010年,“全年国内展览会超过5 400个,约比2009年增加800个。其中发生在场馆里的规模展会为4 480个,有相关资料可分析的为3 490个。”(4)作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世博会受到世人的瞩目。
在上海世博会的触动下,我觉得展览史有研究的必要。由于我硕士阶段研究的是抗日根据地的历史,所以,我自然联想到:抗日根据地有没有举办展览会?中国共产党举办的展览会状况如何?在查阅资料以后,我惊讶地发现中国共产党举办过大量的展览会。据不完全统计,“各个解放区总共举办有193个展览会”(5)。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举办展览活动更为频繁。其中,有一些重大的展览会,如土改展览会、物资交流展览会、土产展览会、抗美援朝展览会、解放台湾展览会、英雄人物展览会等,还有一些中国参加的国际展览会,如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大马士革国际博览会、波兹南国际博览会、印度工业博览会、巴黎国际博览会等,这些展览活动亟须深入研究。而学界对1949—1957年举办的展览活动的研究较为薄弱,学术性论著较少,缺乏系统的归纳和完整的整理,这与展览在中国当代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不相符的。想到了章开沅先生提倡的“上下延伸,横向会通”,我觉得有必要把研究的视角和重点放在新中国初期的展览活动上,这既可以把博览会研究的时段加长,又可以拓展博览会的研究空间。
二、深化博览会史研究
当前,会展史研究方兴未艾,在历史研究领域统称为博览会史研究。所谓博览会,是对近代兴起的各种展览会、展销会、劝业会的统称,英文通常为exhibition、exposition、fair、show等(6)。所以,本书的预期价值如下:
一、拓展博览会史的研究范围
对1949—1957年的展览活动史进行整体研究,可以深化中国当代展览会史研究。潘杰的《中国展览史》是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系统的一本会展史,但对新中国成立后展览会的历史着墨甚少,只是当作附录简单梳理。他在书中指出:“现在《中国展览史》正好写到中华民国时代,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代的展览会由于资料、理论还未充分掌握,不能像前面各代那样详细叙述,因此决定将‘简史’中关于新中国的这部分拿来作为本书的《附录》,以弥补全书的不足。”(7)可见,中国当代展览会史研究是非常薄弱的。诚如水天中先生所说,对于“中国展览会的历史发展,仍有许多值得发掘、研究的问题”(8)。洪振强在博士论文中写道:“建国之初,追求发展过于强调巩固民族和国家的独立,虽然举办了不少展览会,并参加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举办的展览会,但赋予了博览会事业太多的政治色彩,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博览会追求发展的本义。”(9)这个论述很有道理,但对于博览会事业怎样被赋予了政治色彩,确实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所以,对中共举办的展览活动发展轨迹作一次系统梳理,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立体观察和思考,剖析影响其进程的历史因素,从而折射出中国共产党发展的进程,引发对中国现代化问题更深入的探讨,无疑会推动会展史的学术对话与研究创新。
二、探究展览活动与新中国形象建构的关系
2010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曾说,上海世博会“展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展示了新中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辉煌成就,展示了我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10)。从“展示新中国”的视角出发进行研究,能较好地揭示展览活动与国家形象的关系。国家形象的建构是博览会的重要话题,英国创办世博会至今,各主办国均认同可由举办世博会提升国家形象,推动国家的全方位发展(11)。洪振强认为:“博览会作为展示平台,有如投影场,参展诸国通过展品和展场布置在博览会上投下自己的‘影像’。博览会场上国家形象的直观展示,主要通过展品和会场布置来实现。展品是博览会之灵魂,参展国往往会选送具有代表性的展品参展。”(12)以前的相关研究,主要研究了清末博览会与国家形塑问题,对于展览活动与新中国形象建构研究较少。如果能够从国内展览和出国展览两个方面入手,对新中国展览活动的展品类型、展览设计、展品宣传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新中国形象的研究当大有裨益。
三、总结中国共产党举办展览活动的经验教训
“鉴往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以史为鉴是我们从事历史研究的动因。会展业作为朝阳行业,不仅可以培养新兴产业群,而且还可以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推进社会经济快速向前发展。但由于各种因素,目前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大研究力度。故笔者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展览活动的历史考察,不但可以对那个时代的展览活动做出历史认识,而且可以为今天的会展业提供一定的启示。本书将把展览活动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复杂的政治生态环境中加以考察,深入分析展览活动兴起的历史因素,梳理新中国成立后展览活动的演进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就展览活动涉及的重要问题,提出个人见解。
博览会史理论博大精深,国外研究起步很早,并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学生的欢迎,如Charles Feinstein所写的《1851年的大博览会:19世纪中期英国经济的量化描述》被列入了剑桥大学1999—2000年的研讨课(13)。相比之下,中国的博览会史研究只是近代史领域的一畦园地,要研究的课题还很多。如果把近代博览会史延伸到当代史,则不仅可以使博览会史较为完整,还能更好地解释中共党史和共和国史,对当代会展业的发展也大有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