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文王母亲太任的胎教

在礼乐文明得到发展的背景下,西周的家庭教育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出现了胎教、帝王家教、贵族家教,后世的家教形式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了。

胎教是教育孩子的第一步。《辞海》(第六版)关于胎教的释义是:“孕妇加强自身的调养和修养,给胎儿以良好影响。”从西周时期开始,有的统治者和士大夫高度重视胎教。《大戴礼记·保傅》记:“胎教之道,书之玉板,藏之金匮,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玉板”即“玉版”,是古代用来刻字的玉片,也泛指珍贵的典籍。“金匮”也写作“金柜”,古代用以收藏文献或文物的柜子。“宗庙”是帝王或者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胎教的理论被记录在玉片之上,藏在专门用来收藏珍贵典籍的金柜之中,被放置在帝王或者诸侯祭祀的场所,以此显示胎教所受到的重视程度。与先秦时期就重视胎教不同,西方科学界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普遍肯定胎教对胎儿乃至儿童智力的发展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西周最著名的胎教实践者是周文王的母亲太任。她是有史料记载的开展胎教的第一位母亲。刘向《古列女传》载:

太任之性,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溲于豕牢而生文王。文王生而明圣,太任教之以一而识百。君子谓太任为能胎教。

太任在怀周文王的时候,非常重视胎教的作用。她在怀孕期间,不看不高雅的东西,不听淫逸无礼的声音,不讲傲慢自大的言语,言行端庄、得体。虽然她是在猪圈生下周文王的,但是周文王从生下来就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智慧。太任教他一件事,他就能够联想到其他几件事,用现在的话来说,周文王有发散性思维,能举一反三,最后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有人认为,周文王之所以有如此的成就,与他母亲太任的胎教做得好是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