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压力性尿失禁的辅助检查及诊断

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需要一般检查和深入检查。

一、 一般检查

一般检查是通过一系列方法对有尿失禁症状的患者进行初步检查,明确诊断,包括完整详细的病史和认真的体格检查,辅以排尿日记和简单的门诊检查。
(一) 病史
应得到每个尿失禁病人的完整病史。病史包括症状、一般病史、既往手术史和目前的治疗情况。
1. 症状
应确定患者漏尿症状的频率,漏尿的多少,什么会引发漏尿,什么会改善或加重漏尿,有无持续尿失禁现象,是否有排尿困难的表现,一些患者在性交过程中有尿失禁现象,但她们羞于与医生交流与性功能相关的症状,医生应评估包括性功能在内的所有盆底功能紊乱情况。医生还要询问尿失禁对患者生活的特殊影响、引起烦恼的严重程度。一些症状的客观严重程度与主观感受之间常常存在差异。应把患者的主要症状放在首位,只有了解每个妇女的情况才能制订完善的治疗计划、正确进行效果评价,避免过度治疗。同时医生要了解患者所期待的治疗结果,并进行适当宣教,告诉她可能出现的治疗结果。可通过问卷和调查表系统了解以上情况,目前常用的尿失禁评估问卷用验证后的IIQ7问卷。
2. 全身疾病
详细的病史可以发现对尿失禁有直接影响的全身疾病,如糖尿病、血管功能障碍、慢性肺疾病,及从大脑皮质到周围神经系统可影响神经轴任意一点的大量神经病变。如果血糖控制不好会引起渗透利尿,周围水肿组织的液体夜间进入血管,引起利尿增加,造成尿失禁,慢性咳嗽引起压力性尿失禁。
3. 其他
病史还应包括患者产科及妇科病史,如有无产程延长、产伤、巨大儿分娩史,肠道功能的变化等,既往对尿失禁的治疗方法。
尿失禁的病史是压力性尿失禁诊断的要点之一,只要患者在腹压增高情况下出现尿失禁,同时并不伴有尿频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即可诊断压力性尿失禁。
(二) 体格检查
1. 全身检查
应包括与尿失禁相关及可能影响下尿路功能的全身疾病的检查。这些全身疾病包括:心血管功能不全、肺部疾患、隐性神经疾病(例如多发硬化、中风、帕金森病及脊柱和下背部异常)、腹部包块及运动能力。对于有明显神经系统疾病史者应做详尽的神经系统检查,如阴蒂肛门反射明显减弱或肛门括约肌张力减弱,提示盆腔神经损害,可能会明显影响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功能,伴有膀胱逼尿肌功能受损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抗压力性尿失禁术后排尿困难或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2. 盆腔检查
应明确患者有无盆腔包块、盆腔器官脱垂及阴道萎缩。要明确阴道前、后壁有无膨出及膨出程度,有无子宫脱垂、穹隆膨出及程度,是否存在阴道萎缩、小肠疝、会阴体薄弱等。阴道检查和直肠检查时还要用手指触摸盆底肌肉,感受肌肉是否对称和有力。
(三) 特殊检查
体检发现一定要与患者的病史相结合才能作出正确判断。
1. 压力试验
压力试验(stress test)包括排空后压力试验(empty supine stress test)和充盈膀胱的压力试验。推荐在患者首次就诊时进行简单易行的排空后压力试验,患者自然排尿后取仰卧位,在膀胱空虚的情况下连续用力咳嗽数次或做Valsalva动作,如尿道口出现漏尿现象,则该试验阳性。排空后压力试验阳性多由尿道内括约肌功能障碍造成。
充盈膀胱的压力试验首先通过导尿管向患者膀胱灌注300ml生理盐水或在患者主观感觉膀胱充盈的情况下进行检查。常取膀胱截石位,嘱患者连续用力咳嗽数次,注意观察尿道口有无漏尿现象。有则压力试验阳性。如果仰卧时没有漏尿,患者要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反复咳嗽几次,观察有无漏尿。
以上两种压力试验是压力性尿失禁的初筛试验, 虽然简单易行,但不能鉴别压力性尿失禁与急迫性尿失禁。压力试验阳性时,必须分清漏尿是由腹压升高引起的(压力性尿失禁),还是咳嗽诱导的逼尿肌收缩(运动性急迫性尿失禁)引起的,后者漏尿往往延迟,在咳嗽几秒钟后发生,停止咳嗽后漏尿也不停止。
临床上有一些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咳嗽时不见漏尿,原因可能是尿道括约肌张力异常增高。故压力试验阴性不能排除压力性尿失禁。
2. 指压试验
指压试验(Marshall-Bonney test)压力试验阳性时,应行指压试验(图6-1),亦称膀胱颈抬高试验。以中指及示指伸入阴道,分开两指置于后尿道两侧,注意勿将两指压在尿道上。将膀胱颈向前上推顶,尿道旁组织同时被托起,尿道随之上升,从而恢复了尿道与膀胱的正常角度。试验前,患者用力咳嗽见尿道口溢尿;试验时,嘱病人连续用力咳嗽,观察尿道口是否溢尿。如试验前咳嗽时溢尿,试验时咳嗽不查再溢尿,则指压试验阳性,提示压力性尿失禁的可能性大。该检查主要了解患者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是否与膀胱颈后尿道过度下移有关,对尿道固有括约肌缺失型压力性尿失禁无诊断意义。有时会因检查者手法错误,直接压迫尿道而导致假阳性。
图6-1 指压试验
3. 残余尿测定
膀胱排空不全可引起尿失禁。排空后残余尿多的病人由于剩余尿液占据膀胱体积,膀胱的功能储尿容量下降。膀胱是通过频繁、近乎完全的排空而防止感染的,因此不流动的残余尿也是尿路感染的原因。
大量残余尿导致膀胱过度充盈,通过两种方式引起尿失禁:一方面,增加的腹压迫使尿液通过尿道括约肌,引起压力性尿失禁;另一方面,膀胱过度充盈引起逼尿肌不可抑制的收缩,引起尿失禁。如果两种情况同时存在,问题会更加复杂。
测定残余尿可评价膀胱的收缩能力及有无膀胱出口梗阻。大量残余尿常提示膀胱收缩力下降,无残余尿提示膀胱排空功能正常。
残余尿可通过导尿或超声测定。虽然超声在临床上测定残余尿比较准确,但其标准差仍可达15%~20%。 以上检查均应在排尿10分钟内进行检查以避免人为数值升高。一般认为残余尿小于50ml正常、大于200ml不正常。至于中间数值却有很多争议。该试验在神经系统正常、无盆腔器官脱垂、无排尿功能异常的妇女中评价膀胱排空能力的意义还不明确。目前推荐将残余尿测定及尿常规分析作为一线的诊断尿失禁的辅助检查。
4. 尿常规分析
尿常规分析是为了排除感染、血尿和代谢异常。如果显微镜检查和培养证实存在尿路感染,需要观察尿失禁症状是否因尿路感染的治愈而得以改善。有时单纯的尿路感染会引起或加重尿失禁。
如果同时存在血尿和菌尿,应在治愈菌尿后重复尿液检查。仅是血尿而无菌尿时应进一步检查除外肾脏或膀胱肿瘤;根据高危因素和临床表现决定是否进行检查及检查范围。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可导致高尿糖,由糖尿引起的多尿、尿失禁需在控制血糖后进一步检查与评估。
5. 尿垫试验
尿垫试验(pad test)在咳嗽-漏尿试验无遗尿时需进行尿垫试验。尿垫试验即嘱患者在一定时间内做一系列规定的动作,测量患者活动前后佩戴卫生巾的重量,计算漏尿量,从而评估患者尿失禁的严重程度。由于不同动作引起的漏尿程度不同,国际尿控学会制定了尿垫试验规范,以便对世界范围内的研究资料进行比较。尿垫试验有两类:短期试验和长期试验。在医院门诊做为短期试验,在家里做持续24~48小时试验为长期试验。前者包括20分钟尿垫试验、1小时尿垫试验、2小时尿垫试验;后者包括24小时尿垫试验和48小时尿垫试验。常用的是1小时尿垫试验和24小时尿垫试验。
1小时尿垫试验步骤如下:
● 试验前患者正常饮水,试验前1小时及试验当中病人不再排尿。
● 预先放置经称重的尿垫(如卫生巾)。
● 试验开始15分钟内:病人喝500ml白开水,卧床休息。
● 之后的30分钟:病人行走,上下1层楼台阶。
● 最后15分钟:病人应坐立10次,用力咳嗽10次,跑步1分钟,拾起地面5个物体,再用自来水洗手1分钟。
● 试验结束时:精确称重尿垫,要求病人排尿并测尿量。
尿垫试验结束后应询问患者测试期间有无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现象,如果发生急迫性尿失禁,该结果不应作为压力性尿失禁严重程度的评估参数,应重新进行尿垫试验。1小时尿垫试验尿垫重量增加为阳性(目前标准多为0g以上,也有2g以上的提法)。24小时尿垫试验尿垫重量增加4g以上为阳性,亦有学者认为增加8g以上方为阳性。尿垫试验可定量反映漏尿程度,较主观评价(如压力试验)更准确。但目前尿垫增重数值与尿失禁程度的对应关系尚存在争议,而且尿垫重量增加可以由漏尿及阴道分泌物、汗液等引起,对怀疑由非漏尿因素引起的尿垫增重,需辅助其他检查予以鉴别。另一方面,液体蒸发可导致重量减轻,应将试验限制在72小时内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Ryhammer等认为短期护垫试验优点在于简便、易行,能迅速地提供信息。试验在医院现场进行,能保证患者按照要求操作,依从性好。并且测试时间短、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液体蒸发造成的误差。缺点是不能确切地反映患者每天的漏尿情况,其可重复性有待进一步证实。而长期护垫试验的优点在于能反映患者每天的漏尿情况,与漏尿程度的相关性好,在家庭实施,避免了陌生环境带来的紧张及不适。缺点是试验时间长,临床操作依从性差。
6. 棉签试验
棉签试验(q-tip test, or cotton sweb test)(图6-2)可用于测定尿道的轴向及活动度。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将一个消毒的细棉签插入尿道,使棉签前端处于膀胱与尿道交界处,分别测量患者在Valsalva动作前后棉签棒与水平线之间夹角的变化。如该角度<15°,说明有良好的解剖学支持;如果>30°或上行2~3cm说明膀胱颈后尿道过度下移,解剖支持薄弱;15°~30°时结果不能确定解剖学的支持程度。对<30°而有压力性尿失禁者应进一步检查。
表6-1 排尿日记示例
注:分析结果:白天排尿7次。病人有夜尿症(睡眠时起床两次排尿)和夜尿增多(夜间尿量占24小时尿量比例增加;注意夜尿量不包括睡前的最后一次排尿但包括早晨的第一次排尿)。她有急迫性尿失禁,可能与傍晚摄入液体、咖啡因、酒精较多,夜间排尿量较大有关。
棉签试验可受合并生殖道脱垂及膀胱充盈情况影响,但因其能反映膀胱尿道交接点活动度,如棉签角度变化不大但仍然存在尿失禁,表明膀胱颈和尿道具有良好的支撑结构,要考虑内括约肌功能缺陷,故不适合选择悬吊膀胱颈治疗膀胱颈低活动度型压力性尿失禁。
图6-2 棉签试验
7. 排尿日记
排尿日记(voiding diary or bladder diary)是评估尿失禁病人状况的重要工具(表6-1)。排尿日记是患者保存数天的排尿记录,一般为三天排尿记录。患者在指导下将每次排尿时间记录在图表上并测量尿量,并将尿失禁时间及与漏尿相关的特殊活动记录下来。还可以指导病人记录液体摄入量。
排尿日记提供了正规尿动力学检查所不能提供的有关膀胱功能的重要信息:24小时尿量、每天排尿的总次数、夜尿次数、平均排尿量及膀胱功能容量(日常生活中最大排尿量)。这些信息使医生能够用客观数据确定患者尿频的主诉及是否尿量过多(或少)。日记还用于计算夜间产生尿量与日间尿量之比。夜间尿量的计算是将女性晚上入睡后的尿量及早上清醒后的第一次尿量相加。有时老年女性尿量产生发生显著偏移,尿量的一半以上是在睡眠时间产生的。在排尿日记上证实这一现象可指导进一步治疗。
排尿日记用于诊断是否存在尿失禁的意义有限,主要用于鉴别压力性或急迫性尿失禁。大量研究表明,急迫性尿失禁组的24小时尿量,平均排尿量和膀胱功能容量均显著小于压力性尿失禁组,而排尿频率则显著高于后者。有研究认为,采用夜尿频率作为单一指标鉴别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较为可靠。
排尿日记记录中的注意事项:尿急、尿频或夜尿,甚至尿失禁等症状在就诊时往往难以得到详细正确的描述,可能会影响医生处方的准确性。正确记录排尿日记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保证患者填写的准确性,需要向患者解释以下几个名词的含义:①尿急:是一种强烈的想排尿的感觉(就像想排尿,但又找不到厕所,在憋尿时所产生的感觉一样)。②夜尿:是指入睡以后,被排尿感催醒后的排尿。发生一次,记录一次。③尿频:排尿次数过于频繁。④漏尿:就是尿失禁,指尿液未经控制,漏出体外。
填写格式:请参照上表提供的日记填写范例,一般要求连续记录3天。
另外:饮水类型如不要求,可不记录。

二、 深入检查

出现以下情况时要考虑进一步检查:
(1) 基本检查不能明确诊断;
(2) 计划对尿失禁实施手术治疗前;
(3) 患者出现无泌尿系感染的血尿;
(4) 残余尿量增加;
(5) 存在使治疗复杂化的神经系统疾病及严重的盆腔器官脱垂。
进一步检查的内容包括尿动力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膀胱镜及神经学检查。
1. X线检查
膀胱尿道造影可以了解尿道角度的变化、膀胱尿道位置及膀胱颈的改变(图6-3)。动态膀胱显影录像(videocystourethrography,VCD)可以动态和连续地观察膀胱、膀胱颈的变化,是一种精确诊断膀胱尿道运动性的方法,但仪器设备价格昂贵,临床未广泛应用。
图6-3 膀胱尿道造影正位及侧位像
2.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在软组织的判别上可产生清晰的图像。并可通过阴道内放置腔内卷和直肠内放置外卷技术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有学者通过MRI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盆底组织进行研究,发现尿失禁与尿道纹状泌尿生殖括约肌的多少有关,还可以对膀胱前间隙进行测定。
3. 排空膀胱尿道图
排空膀胱尿道图(voiding cystourethrogram, VCUG)用于测定膀胱颈、膀胱基底部的位置及尿失禁的程度。检查要评价膀胱颈活动度、顺应性及位置,还可观察到膀胱尿道反流、膀胱尿道憩室及尿道膨出。根据检查影像的正位片可确定膀胱颈的位置,静息及张力侧位片可观察到膀胱膨出、膀胱颈的顺应性及活动度,与站立位体格检查相符。在无膀胱膨出时,尿道与三角区角度增加(漏斗型),提示膀胱颈功能不全,而尿道角度增加(与垂直面间角度>35°)提示尿道活动度增加。
4. 膀胱镜
膀胱镜(cystoscope)是内镜的一种,由电镜鞘、检查窥镜、处置和输尿管插管窥镜以及镜芯四部分构成,并附有电灼、剪开和活检等附件,可用于检查和治疗。膀胱病损仅发生在不到2%的尿失禁患者中,因此,膀胱镜不应作为尿失禁患者的常规检查。在出现血尿、脓尿、尿路刺激症状但无法明确病因,特别在需要除外膀胱肿瘤的患者中推荐使用膀胱镜检查。但在尿道、膀胱处于急性炎症期的患者、膀胱容量< 60ml的患者及经期或妊娠3个月以上的妇女中不宜进行膀胱镜检查。用棉签蘸1%地卡因留置在尿道内10分钟,即可达到麻醉目的,必要时可用鞍麻或骶管阻滞麻醉。
检查分以下步骤进行:
(1) 器械准备:取出消毒好的窥镜和各种器械,用无菌盐水洗净窥镜上的消毒溶液。检查窥镜目镜和物镜是否清晰,调节镜灯高度,在镜鞘外面涂以灭菌甘油以利滑润。
(2) 插入膀胱镜:女性病人容易插入,但应注意窥镜不得插入过深,以免损伤膀胱。
(3) 检查膀胱、输尿管插管,窥镜插入膀胱后,将镜芯抽出,测定残余尿量。如尿液混浊(严重血尿、脓尿或乳糜尿),应反复冲洗至回液清晰后,换入检查窥镜。将生理盐水灌入膀胱,使其逐渐充盈,以不引起病人有膀胱胀感为度(一般约为300ml)。将窥镜缓慢向外抽出,看到膀胱颈缘为止。在膀胱颈缘的两下角处将窥镜推入2~3cm,即可看到输尿管间嵴。在时钟5点到7点的方位、输尿管间嵴的两端,可找到两侧输尿管口(图6-4)。如细心观察,可见管口有蠕动排尿、排血或排乳糜现象。最后,应系统、全面、由深至浅地检查全部膀胱,以免遗漏。
图6-4 膀胱三角区
膀胱镜检查后常有血尿发生,为术中损伤黏膜所致,一般3~5天后即止。如术后尿道灼痛,可让病人多饮水利尿,并给止痛剂。膀胱镜是评价膀胱尿道功能的方法之一。
膀胱镜观察有无肿瘤、结石及输尿管开口、膀胱尿道接合部情况。膀胱炎症和肿瘤可引起急迫性尿失禁。需在膀胱充盈时观察膀胱颈活动度,把0°和30°镜置于尿道中段,停止液体充盈,嘱患者缓慢用力。如果在患者用力过程中,膀胱颈呈漏斗状开放并向后下移,则证明是解剖性压力性尿失禁。而膀胱颈固定、近端尿道开放则提示是括约肌功能缺陷。
5. 膀胱肌电图
膀胱肌电图(cystometrogram)测量膀胱压力随膀胱体积的变化情况,可用于区分尿失禁的类型。在膀胱充盈期间,患者出现尿失禁症状的同时伴有膀胱内压变化,提示存在逼尿肌不稳定,临床上表现为急迫性尿失禁。压力引起的逼尿肌不稳定表现为在激发动作时(咳嗽或Valsalva动作)出现不可抑制的膀胱收缩,同时盆底肌肉松弛并漏尿,为压力性尿失禁。
6. 超声
超声(ultrasound)检查作为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方法之一可对下尿路的形态及动态变化进行评价,并且无创、价廉、患者易耐受,能够代替放射检查。
超声检查包括腹部超声、会阴超声、阴道超声、直肠超声及尿道内超声,这些方法都均可用于测量尿道膀胱结合部的活动度。活动度>1cm为解剖缺陷型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指标,咳嗽时尿道近端呈漏斗形是压力性尿失禁的典型表现。
会阴超声测量患者静息及收缩盆底、咳嗽、腹部加压时膀胱颈与耻骨联合下缘线之间的距离H及尿道膀胱后角β(图6-5)。这些参数的变化,尤其是观察运动过程中数值的变化可以评估盆底肌肉的反应能力及结缔组织对盆腔器官的支撑程度。
7. 尿动力学检查
尿动力学检查(urodynamics)(图6-6)是在膀胱充盈和排空过程中测定表示膀胱和尿道功能的各种生理指标。就其本质而言,尿动力学研究是可以提供下尿路功能状况客观证据的检查。因此,测定患者的排尿量及插管测定残余尿是尿动力学检查内容。频率/尿量图表也是有价值的尿动力学研究。尿动力学定义总结于表6-2。
图6-5 会阴超声
B.膀胱;S.耻骨联合。上图:H为耻骨联合下缘到膀胱颈间的距离;下图:β为尿道轴与膀胱底间的角度
图6-6 尿动力学检查示意图
表6-2 尿动力学定义
续表
(1) 尿流率测定:
尿动力学检查常从尿流率测定开始以便评价膀胱排空功能。尿流率测定是把排尿量按时间划分进行研究。排尿时间、最大尿流率及达到最大尿流的时间均随排尿量增加而增加。
该检测的临床意义是:
● 如膀胱容量<300ml或>800ml,一般禁做压力性尿失禁手术。
● 排尿流速减低、排尿长,意味着术后有尿潴留的可能。
(2) 充盈膀胱内压测定:
膀胱压力图(又称膀胱压力测定)是在膀胱充盈过程中评价膀胱和尿道功能的检查。单测定膀胱充盈压力时进行简易(单腔)膀胱压力测定。复杂(又称多腔或减除)膀胱压力测定是要近似地测量单纯逼尿肌活动作用于膀胱的真正压力。多腔尿动力学检查的步骤在表6-3中列出。正常女性膀胱压力在表6-4中列出。
表6-3 多腔尿动力学研究的实施步骤
表6-4 女性尿动力学检查的近似正常值
尿动力学检查可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假阳性结果发生在无症状逼尿肌过度活动的患者中,逼尿肌过度活动与症状无关,或逼尿肌过度活动与环境有关(例如:检查时紧张)。假阴性结果来自20分钟的膀胱压力图,这一方法不能准确测定膀胱一天的活动。用这种方法检测逼尿肌不稳定就像用12导心电图检测阵发性心律不齐一样,建议用24小时Holter监测心律不齐,后者的敏感性远远高于前者。携带式尿动力学检查发现逼尿肌过度活动的几率高于门诊检查。
(3) 尿道功能检查:
尿道功能的数项检查,包括尿道压力图、Valsalva动作漏尿点、膀胱镜检查膀胱颈已用于指导压力性尿失禁妇女的治疗。低漏尿点压力、低最大尿道关闭压及看到开放膀胱颈证实尿道内括约肌功能差的妇女实施标准耻骨后尿道悬吊术失败的风险很高。这些检查的正常值范围有争议,无确切数值。虽然压力性尿失禁妇女的平均最大尿道关闭压显著低于非尿失禁妇女,但其数值交叉范围很大,没有建立倾向于压力性尿失禁的最低尿道关闭压。
1) 尿道压力图是测量尿道关闭的试验。由于控尿要求尿道压力高于膀胱压力,相信测定两者压力差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从膀胱经尿道缓慢牵拉压力敏感导管得到尿道压力图。
尿道关闭压(P close)是尿道压力(P ure)与膀胱压力(P ves)之差:P close=P ure-P ves
虽然尿道关闭压可用于区分正常妇女和压力性尿失禁妇女(有压力性尿失禁的妇女尿道关闭压较高),但两组患者间有很大重叠。有人认为尿道关闭压低(<20cmH 2O)的压力性尿失禁妇女较不低者手术预后差;但这一领域是激烈争论的焦点。根据定义,压力性尿失禁在身体运动引起腹压增加时发生,因此测定静息尿道压力与动态压力相关漏尿的关系不明确。一篇综述认为尿道压力图并不是压力性尿失禁妇女有效的诊断方法,而且其临床应用亦未得到现有证据支持。
2) 漏尿点压力是腹部用力或咳嗽时,用尿动力学方法测定引起尿失禁的最小腹压或膀胱内压。用静息平卧(通常接近0)或静息站立(因体重增加而增加)时的测定值作为基线尚无统一意见。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包括导管类型、口径、放置位置(阴道、直肠或膀胱内)、测定时的膀胱容量、腹压升高的机制(咳嗽还是用力)及患者的体位。
通常膀胱容量是200ml或300ml时测量漏尿点压力。让患者逐步用力咳嗽(咳嗽漏尿点压力),最后缓慢用力(屏气)逐步提高膀胱内压。发生漏尿的最低压力为咳嗽或屏气漏尿点压力。如果没有漏尿,测得的最高压力用cm水柱表示,做一“无漏尿”标记。目前很多医生以60cm水柱为标准,把有括约肌内在缺陷的患者与无缺陷者区分开来。但这样做有两个问题:①依据上述指标,结果差异很大。②缺乏漏尿点压力对手术结果预测价值的前瞻性研究。该检查及其他尿动力学检查只能揭示患者疾病的一角,还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排尿日记和其他检查。目前的医疗指南要求使用填充剂,如胶原,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时,膀胱至少注入150ml液体,腹腔漏尿点压力一定要低于100cm水柱。
医生和研究者都认为闭合的膀胱颈对控尿非常重要,用造影和膀胱尿道镜的方法观察膀胱颈。但对尿自禁妇女的研究表明很多尿道功能正常者在用力时膀胱颈开放。对明确有尿失禁的妇女,任何检查都不作为常规检查。
3) 排尿膀胱压力图:尿动力学检查的结论是通过仪器对排尿的研究(也称为压力-尿流研究或膀胱压力图)得出的,即排尿过程中,同时测定膀胱、腹部和尿道的压力。多项研究表明排尿用力、术前尿流率降低和逼尿肌压力升高是术后排尿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但检查结果常常是矛盾的。
8. 简易尿动力学检查
由于正规尿动力学检查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和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不能广泛应用,我院通过对照研究表明,以尿动力学检查结果为基准,简易尿动力学检查诊断压力性尿失禁的灵敏度为86.8%,特异度为75%,阳性预测值为91.7%,阴性预测值为64.3%。可见简易尿动力学检查对诊断压力性尿失禁灵敏度高,结果可靠。但膀胱是腹腔内脏器,其内压力亦受腹内压的影响,因此简易尿动力学检查诊断压力性尿失禁特异度较差,对排除逼尿肌不稳定的可靠性较差,适合作为逼尿肌不稳定的初步筛查。
简易尿动力学检查是利用液体自身重力通过导管向膀胱内注入液体,根据注液有无回流来判断膀胱逼尿肌稳定性,根据注入液体量估测膀胱容量。灌注结束后记录患者排尿时间计算平均排尿率。由于操作简便,无需特殊设备,可广泛应用于抗尿失禁手术术前筛查(图6-7)。
图6-7 简易尿动力学检查
(1) 准备
器械:60ml真空针管、输液器、导尿包、秒表。
常用液体:生理盐水。
(2) 操作步骤
1) 患者排空尿液后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将14F的Foley导管插入患者尿道内,导管另一端与尿袋相连测量残余尿量。
2) 取下尿袋再接输液器,输液器固定在患者耻骨联合上1米高的输液架处,输液器上端连接一个60ml真空针管(事先将针头和推针器拔出),将无菌生理盐水灌入针管,借助重力生理盐水流经尿管逐渐充溢膀胱。灌注盐水过程中观察针管内液面情况,下降的液面有无出现颤动或者停止下降。
3) 分别记录患者出现排尿感觉时以及无法再延迟的排尿感觉时灌入的容量,分别为初始排尿欲膀胱容量和最大膀胱容量。
4) 灌注结束嘱患者排尿,记录排尿时间。将灌注总容量除以排尿时间计算平均尿流率。
(3) 结果评定和意义
1) 逼尿肌稳定性:
灌注盐水过程中,下降的液面出现颤动或者停止下降提示逼尿肌不稳定。由于膀胱是腹腔内器官,其内压力易受腹内压的影响,对排除逼尿肌不稳定的可靠性较差,适合作为逼尿肌不稳定的初步筛查。
2) 膀胱容量:
最大膀胱容量<300ml或>800ml者,一般禁作抗尿失禁手术。
3) 平均排尿率:
平均尿流率<15ml/s是术后排尿困难的危险因素。
(4) 注意事项
1) 所有无菌生理盐水以接近体温为宜,以免液体过冷造成膀胱逼尿肌痉挛。
2) 膀胱灌注的过程中,患者应制动,保持安静,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3) 灌注速度采用高速,可以显示可能存在的逼尿肌不稳定,我们选用的是60ml/min的灌注速度。
4) 术后常规给予口服抗菌药预防感染。

(史宏晖 范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