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断流术

断流术是通过手术的方法阻断高压的门静脉系统血流与奇静脉、半奇静脉系统之间的交通支来达到止血的目的。断流术的适应证比较广泛,只要肝脏功能代偿良好、能耐受手术的病例均可行断流术。即使门静脉海绵样变或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者,也可行断流术,肠道血流可通过后腹膜及椎管内静脉等侧支循环回流。
1964年Hassab提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pericardial devascularization,Hassab术),20世纪70年代,我国裘法祖教授对Hassab术作了进一步的实践和改进。Hassab术包括切除脾脏,彻底结扎、切断胃近端1/3以上的贲门周围6cm内的所有血管。裘法祖教授特别强调剥除食管下端6~8cm范围周围血管,并提出高位食管支的概念,尤其要求离断高位食管支,是我国目前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应用最广、疗效最好的术式。断流术对肝脏血流灌注无重大影响,术后肝功能恶化和肝性脑病发生率低,但断流术后仍然高压的门静脉系统势必向低压部形成新的侧支,从而使断流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高,同时,断流术后可引起脾静脉盲端形成血栓,并向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蔓延,引起不良后果。因此,断流术及有关围术期处理还需进一步完善。有研究者在脾切除断流术时同时分离结扎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汇合处脾静脉开口,消除与门静脉主干直接相通的脾静脉盲端,初步显示能减少术后门静脉主干血栓的形成;还有人报道应用前列地尔、低分子右旋糖酐、阿司匹林等有助于预防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我们的体会是,术中操作仔细,减轻组织损伤,严密止血,术中术后不用任何止血药物,并早期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口服阿司匹林等,有利于减少或减轻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个别情况下术后血小板上升过高,有时可高达80万/mm 3,必要时可临时静脉滴注化疗药物羟基脲等杀伤血小板,防治术后短期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避免给今后的治疗带来不便。
其他如冠状静脉结扎术、经胸食管曲张静脉缝扎术及经腹胃底浆肌层环切血管缝扎术等,主要用于早期急症手术及基层医院,术后再出血率高,现已少用;以后日本学者Sugiura提出经胸结扎食管周围静脉、横断食管再吻合、脾切除术及幽门成形术等更加彻底的断流术,但操作复杂、创伤大、术后并发症严重,欧美及我国应用较少。近几年还报道由腹腔镜下、手助腹腔镜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等,需要特殊设备及娴熟的腹腔镜技术,往往不容易断流彻底,也不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断流的关键是要彻底、规范,主要包括冠状静脉胃支、食管支、高位食管支,胃后、左膈下血管。术后再出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断流不彻底,断流术后很少发生肝性脑病。防治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是关系到断流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