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手撕英汉词典的穆旦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清华外文系学生穆旦,也就是查良铮,于这年10月,随学校师生长途跋涉到长沙临时大学暂设于衡山的文学院继续就读。这时的清华外文系师生都很厉害,可以说是清华的鼎盛时期。老师有叶公超、吴宓、陈福田等,还有一位专门讲“当代英诗”的英籍讲师威廉·燕卜荪(William Empson)。学生如查良铮、周珏良、王佐良、赵瑞蕻、李赋宁、许国璋等人,都是一时才俊。
长沙临时大学开课不久,师生又要向昆明迁徙。穆旦打点行装走出萧条冷寂的衡山,跟随闻一多、曾昭抡等师生组成的“湘黔滇步行团”,开始了“世界教育史上艰辛而具有伟大意义的长征”。在横贯湘、黔、滇三省,跋涉三千里到达云南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途中,当时立志做诗人的穆旦,怀揣一本小型英汉词典,一边行军一边背单词及例句,到晚上,背熟了,便别出心裁地仿照据说是一位外国诗人的样子,把背过的内容一页页撕去丢掉,为行走过的土地留下一份富有诗意的浪漫纪念。而当到达目的地昆明的时候,那本词典几乎被撕光了。
后来,穆旦成了著名的诗人兼翻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