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5号线
BEIJING SUBWAY LINE 5

呈南北走向,串联昌平、朝阳、东城、丰台4个行政区。北起天通苑北站,南至宋家庄站,与亦庄线衔接,全长27.6公里,设有23座车站,换乘站10座。

天通苑北
TIANTONGYUAN North

天通苑北站位于昌平区东南部,东三旗路与立汤路交会处西侧。

京北有东二旗、西二旗、东三旗、西三旗等地名,均与明代屯兵建营有关。

据史料记载:明代军队编制的特点之一,是在一些要害之地设置“卫”或“所”。一般来说,一个“卫”有5600人,一个“千户所”有1120人,一个“百户所”有112人。每个“所”统领两个“总旗”和十个“小旗”。每个“总旗”有50名兵卒,而每个“小旗”有10名兵卒。由此可见,明代军队的“基层单位”称“小旗”,很像现在军队中“班”的编制。

为了给驻守边关的将士提供战马,明廷在内地设立了许多牧马草场和马房,抽调部分官兵专门牧马养马。北京周边地区所设的牧马草场和马房很多,并集中在京北、京东一带。其中在今东三旗附近设有东二旗、东三旗等牧马养马场。明代后期牧马养马场逐渐废弃,附近形成村落,便多以当时小旗的编号和所处方位命名。“东三旗”之称,就是当年东边的三个旗营驻军之地。

坊间另传,清朝初期,摄政王多尔衮率领三路大军进关,一路走山海关,一路经八达岭,一路过古北口,东三旗村就是从古北口进兵的那路大军临时驻兵的一个地方。因清兵多为八旗弟子,驻扎在这里的清兵又是八旗第三旗——正红旗的人马,故名东三旗。乾隆年间,这里逐渐繁盛起来,并建有当时京城北郊最大的药王庙,每逢旧历五月初一(药王爷生日),方圆几十里的善男信女都到这里来进香。这个庙会一直延续到1949年后,直到1957年才告一段落。村民绝大部分为汉族,只有少数满族和回族,现在王、孙、李、宋为村内四大姓氏。

20世纪90年代属平西府镇自然村,经济以农业为主,今属北七家镇。

天通苑
TIANTONGYUAN

天通苑站位于昌平区东南部,太平庄中二街与立汤路交会处北侧。

天通苑所处的位置实为“太平庄”,所以初设地铁站时称“太平庄站”。

太平庄元代已成村,属军屯之地,清初只有几十户人家,叫小庄。传说康熙皇帝去汤山行宫(今小汤山)路过此地时,见这小小的村落景致幽静,炊烟缕缕,但觉得小庄这个名字不够雅致,便乘兴赐名“太平庄”。“太平”,意为“盛世安宁,天下太平”。

20世纪90年代初,该村属东小口乡,村域呈矩形,街中主路为东西走向,有近600户,以张、路、钱为村中大姓,村民以农业生产为主。

1999年在此开发建设北京最大的经济适用房项目时,原本称“太平庄小区”,后来开发商觉得北京叫“太平庄”的地方太多,比较俗气,于是改称“天通苑”。但建设用地周边5公里范围内,没有与“天通”二字相同、相似的任何旧有地名、建筑和称谓,也就是说“天通苑”之名没有任何历史渊源,实为开发商随意命名,即承担小区建设的开发商从企业名称中的“顺天通”三个字转意出“天通苑”之名。此后该地又兴建了多个小区,并依所处方位称天通东苑、天通西苑、天通北苑、天通中苑。每个苑又按照数字分一、二、三区,天通中苑分为东区、西区、南区、北区。在这片7.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近40万人,被誉为“亚洲最大的社区”和“北漂一族”的重要聚集地。

←天通西苑小区

天通苑南
TIANTONGYUAN South

天通苑南站位于昌平区东南部,太平庄中街与立汤路交会处南侧。

此站紧邻中滩村。《昌平文史》载:中滩村始于元代,因地理位置在安定门外小清河北岸的屯兵所在地,故称“中滩营”。该村旧址原来是一片沙滩。现在的村址已经从旧村址南迁400~500米,多年前从旧村址处挖出两块石碑,上面刻有“中滩营”三个字,由此推断,“中滩村”是由“中滩营”演变而来,历史上此地应设有军营。民间也有此一说,据传明代曾在此设置军营,建有营房数十间,且有炮台一座,清初废弃。

另据《北京市昌平县地名志》载:该村“清代成村,康熙年间称中滩村,以地貌得名,沿用至今”。东北临近太平庄,南临陈营,西邻贺村,西北邻单村,地处平原,地势西部高、东部低。故老相传,中滩村的村民祖上大部分是由外省迁来此处居住的,主要姓氏为邱、姚、史、邓。村内有三条东西走向的街巷。东北侧为太平庄村,西侧是贺村。

1949年该村属昌平五区管辖,1950年建立村政权,1953年7月撤销村政权后设中滩乡。1956年1月该村随昌平县划归北京市,同年8月划归东小口乡。1957年11月东小口乡与清河镇合并后,该村划归海淀区管辖,1959年11月由海淀区划归昌平沙河人民公社。1961年以后属东小口人民公社管辖,而今属东小口镇辖域。

立水桥
LISHUIQIAO

立水桥站位于朝阳区西北部,立汤路南端,立水桥北侧,可与13号线换乘。

立水桥曾是清河中下游的一座古桥,始建于明代。清河发源于北京西山碧云寺,是流经京城北部(今海淀、朝阳、昌平、顺义四区)的一条主要河流,在沙子营附近入温榆河。为了通行方便,人们在河上修了多座桥梁,其中一座建在今天立水桥附近。大致修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初为木桥。由于过往的人员和车辆较多,没多久这座木桥就被压坏,随后在原址上重修了一座三孔小石桥。因采用的是十分坚硬的花岗岩,坚固的桥墩立于水中,故称“立水桥”。另传,小清河上有一座石桥,遇大雨时,河水满溢,从远处望去,石桥立于一片汪洋之中,故名。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康熙皇帝出京师安定门北巡游猎时,在今天的小汤山一带发现了明代皇家禁苑旧址,泉水沸而清,入浴之后,觉得温泉水“更得暄暖,乃宜于体”,于是在此修建了汤泉行宫,其中设有白玉方池,供皇帝、显贵洗浴。

由安定门向北前往汤泉行宫,须经过清河,而今天的立水桥为途经之地。古代皇帝出行有一套严格的规制,随行人员众多。为了便于皇帝的“扈从仪仗”通行,便将小汤山南面数十里清河上的小石桥拆除,重新修建了一座宽大、牢固的平板石桥,仍称“立水桥”,此后离桥不远的无名小村也被称为“立水桥村”。1979年整治小清河时兴建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新桥称“立水新桥”。随着立水新桥的建设,由此通往南北方向的道路也越来越宽,多年后将安定门到立水桥的路段加宽后称为“安立路”,将立水桥到小汤山的路段加宽后称为“立汤路”,从此立水桥成为京北的咽喉要地和交通枢纽。

如今古老的石桥已变成钢筋混凝土大桥,并在其西侧建成了亚洲第一座跨河城市地铁斜拉桥——“立水西桥”,成为立水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而“立水桥”也不只是一座桥梁的名称,还成为京北的一个地域之名。

立水桥南
LISHUIQIAO South

立水桥南站位于朝阳区西北部,北苑路与春华路交会处北侧,地处历史上的立水桥村南部。

立水桥村东临清河营,西隔小清河与昌平陈家营相望,南接羊坊,北界昌平区太平庄,村域为集团型布局,南半部略呈长方形。因临近清河故道,村域内有多条灌渠,水源丰沛,以水稻种植业为主,曾有近千亩稻田,所产稻米色泽光亮、透明、味道清香,粒粒如珠,入口劲道香甜,俗称“清水稻”“清香稻”。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水资源的匮乏,水稻种植受到严重影响,亩产量较低,由此种植面积大为减少,而今已不见稻田的踪迹。

据传,早年间小清河沿岸地势低洼,雨水大时立水桥一带经常漫坡,雨后则涝灾连年,为此村民们集资修了座“求晴不祈雨”的龙王庙,但规模极小,只有一间,高不过六尺,宽只有五尺,内供龙王泥胎神像。每当大雨绵绵时,村民们便到龙王庙里进香,以求龙王开恩,别下雨了,快放晴吧!而传说中每年的六月十三是龙王爷生日,所以每逢这一天,村民们多来此上香,膜拜龙神。民国时该庙废弃,今已无迹可寻。

1979年整治小清河时立水桥老桥被拆,于此地新建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新桥,称“立水新桥”,以代替原有的老桥。多年前,随着安立路、北苑路沿线及北苑地区的开发建设,该村早已拆迁。如今这一带已成为京城北部的交通要道,安立路与北苑路在此交会,向南可通北五环路,向北通往天通苑、小汤山、兴寿,以及顺义、怀柔等地。

北苑路北
BEIYUANLU North

北苑路北站位于朝阳区西北部,北苑路北段。

此地初设地铁站时,因北临大羊坊村而称“大羊坊站”,后因地处北苑路北段改称“北苑路北站”。北苑路南北走向,北起立水桥,南至北土城东路。

早在元朝的时候,大都的安贞门是通往关外的交通要道,时常有人从关外赶着羊群到安贞门外交易。到了明清时期,张家口外贩运羊只的人也到安贞门外进行交易。其中有的人在安贞门以北20多里的地方暂居下来,并修建羊圈,作为羊只暂养之处,随后将一些活羊屠宰后出售鲜羊肉,还有的人将羊的下水加工后拿到安贞门外的市场上出售。这种加工羊肉制品的小作坊称为“羊房”“羊店”,后被谐音为“羊坊”“羊坊店”。

自元代以来,牛羊肉及牛羊制品日益成为京城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京城街头的羊肉铺很多,所以对羊肉的需求量很大,多在京北的“羊坊”“羊坊店”趸货。时间长了这一带的“羊坊”“羊坊店”越来越多,便形成了一个规模很大的活羊及羊肉制品的交易市场,俗称为“大羊坊店”,简称“大羊坊”。后来又形成很大的村落,称“羊坊村”,但民间多称其为“大羊坊”,沿用至今。

清代出安定门经大羊坊、小汤山有一条土路,向北至密云古北口,是皇帝出行到热河(承德)的御道之一。据传清咸丰十年(1860年)七月,“英法联军”经天津向北京进军,八月初八,咸丰皇帝一见不妙,带着慈禧、慈安及皇子等亲信由圆明园出长春园大东门后向东而行,经大石桥,过清河镇后,向东北至小汤山,过古北口,仓皇逃往热河(承德)避暑山庄。20世纪40年代大羊坊部分路段取直拓宽后筑成水泥路,50年代又改为柏油路,因紧邻北苑而称“北苑路”。

大屯路东
DATUNLU East

大屯路东站位于朝阳区西北部,大屯路与北苑路交会处北侧,可与15号线换乘。

大屯作为京城北部的村庄,最早出现在清代《日下旧闻考》中,其中有“大屯村永安庄真武庙”和“大屯村在土关之北”的记载。

关于这一地名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一说大屯之名始于南宋。《北京市朝阳区地名志》中有“大屯村曾名永安庄,相传南宋时为屯粮之地”的记载,但此说受到史学家的质疑,因为南宋的管辖区域根本到不了今天的北京一带,有可能是金国的屯兵之地,但未见史料记载。二说大屯之名始于明代。《京师地名寻踪》中说:“大屯乃(明)正统囤皇粮之地,称大囤,俗言大屯。”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更可信,无以考证,但多数学者认为后者有史料为佐证。明正统年间,败退朔漠的元朝残余势力渐渐恢复了元气,不断向南侵扰。为了加强防御,明朝政府便在京城北部地区驻扎了大量军队,并在军营附近建有许多粮仓。其中在今天的大屯附近建了几十座大粮仓,俗称“皇粮囤”,也称“大囤”。明朝灭亡后,大囤附近逐渐形成村落,俗称“大屯”。

大屯村东邻关庄,西接豹房,南靠慧忠里,北隔北小河与六王村相望。村域呈横向矩形布局,村中曾有真武庙和护国天仙庙。村域周边河渠纵横,水源充沛。1953年在此设立乡制时,称大屯乡,1958年后为大屯人民公社,当时这一带有大面积的农田,粮食和蔬菜的种植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1989年因兴建亚运村而逐渐开发,今已成繁华街区,并设有大屯街道办事处。大屯路为东西走向,东至北苑路东侧,西至京藏高速公路北沙滩桥与清华东路相接,全长4公里,与北辰东路、北辰西路、安立路等交会,为朝阳区西北部的城市主干道。

惠新西街北口
HUIXINXIJIEBEIKOU

惠新西街北口站位于朝阳区西北部,北四环东路与惠新西街交会处南侧。

此地原称“干杨树”,故最初设置地铁站时称“干杨树站”,后因地处惠新西街北端而改称“惠新西街北口”。

明清时出了安定门多是乱葬岗子,其间有一条大道北至小汤山。大道边依次有小关、茄市口、干杨树、大屯、立水桥、太平庄、北马坊、小汤山等村落。在今天的惠新西街北口附近,原本生长着十几棵枝叶繁茂的大杨树,有好几丈高,远远地就能望见。特别是炎炎夏日,树下一片浓荫,时常有过路的人在树下打尖儿(歇脚)乘凉。到了光绪年间,这些大杨树相继枯死,但坚实的树干依然矗立在路边,故称“干杨树”。民国初期,这些干杨树被附近的村民砍伐,但“干杨树”作为地名流传了下来。

据传清嘉庆年间,有张姓两兄弟从安定门内到此开了家小饭馆,为南来北往的路人提供方便。他们待客热情,饭菜可口,颇受路人的青睐。道光年间,这一带已有二三十户人家,多是做小买卖的,有卖杂货的,有卖干果的,有开烧饼铺的,买卖都不大,多为一两间门脸儿。因紧邻干杨树,形成聚落,被称为“干杨树村”。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大屯人民公社(乡)自然村。1986年始建亚运村时,征用大屯乡的大面积土地,撤销了慧忠寺、鱼池村、药王庙、干杨树等十个自然村,新的建筑及小区之名取代了老地名。

惠新西街原为大屯乡村土路,1987年作为亚运会配套工程改建成南北向的次干线公路,北起北四环东路(后延至慧忠路东口),南至北土城东路,与樱花园西街相接,干杨树村旧址大致在惠新西街北侧。

惠新西街南口
HUIXINXIJIENANKOU

惠新西街南口站位于朝阳区西北部,北土城东路与惠新西街、樱花园西街交会处,可与10号线换乘。

惠新西街为南北走向,北起北四环东路,南至北土城东路,原为大屯地区的乡间土路,1987年改造成沥青路面,因地处惠新里以西,1990年命名为“惠新西街”。

“惠新”二字源于附近曾有过的一座古刹慧忠寺。早年间,这里是元大都北城墙外的荒地,人烟稀少,形成村落后因临近慧忠寺而称“慧忠寺村”。

《朝阳文史》载:慧忠寺是为了纪念唐朝国师“慧忠”而建的,建庙的方丈是慧忠禅师的衣钵传人。该寺在安定门外正北六七里(偏西)处,坐北朝南,西面是一个土山子。整个庙为三进院落,五开间格局,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钟鼓二楼、大雄宝殿和法堂。东墙内有灵塔三座,并有刻着“建庙碑记”的石碑一座。西侧院墙内建有平房数间,为僧人居住区。民国初期,该寺整体保存完好。

1937年后,第三进“法堂”被大火烧尽。数年后正殿由东面遇天灾“雷击”,削去大半房顶。方丈见此庙气数已尽,遂遣散僧众,弃庙出外云游。国民党军队曾将该庙改为军火库,并在周边修筑多个炮楼。至解放时寺庙残破,1949年有解放军暂时驻扎其间,人民公社时期改为生产队队部,而今已无迹可寻。

1954年后,慧忠寺附近逐渐形成居民区,1985年以后又改建为住宅区。因其东部有慧忠寺村,古时“慧”与“惠”通用,于是将“慧”字谐音为“惠”,又因是新建小区,故称“惠新里”。其东西两侧所修建的道路,被称为“惠新东街”和“惠新西街”。当初修建地铁5号线时,在惠新西街南端所设的车站称“北土城东路站”,后确定为“惠新西街南口”。

和平西桥
HEPINGXIQIAO

和平西桥站位于朝阳区西北部偏南,北三环东路与樱花园西街、和平里西街交会处南侧。

1993年在和平街修建北三环路时,于此修建了一座菱形互通式立交桥,由东西两座桥梁连续组成,总长1126米,时称“和平桥”。三环主路平地起拱,桥下的和平东街(习惯上称“和平街”)与三环路交叉,故将东部的桥段称“和平东桥”,桥下的和平西街(农贸市场街)与三环路交叉,故将西部的桥段称“和平西桥”。修建地铁5号线时,在和平西桥南侧设站,故称“和平西桥站”。

和平街因地处和平里得名,如今和平里地区泛指雍和宫以北,元大都北土城以南,元大都东土城以西,安定门外大街以东的区域,跨东城区和朝阳区两个区界,具体又分为和平里(东城区管辖)与和平街(朝阳区管辖)两个分地区。

1952年在这一带辟建国家机关办公和住宅区时,正值“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京召开,于是把这个北京最早兴建的小区起名为“和平里”。和平里东街建成后,其南段属东城区,北街以北的北段属朝阳区,人们习惯把北段称“和平街”。

该站南侧为樱花园西街,因地处樱花园西侧得名,历史上樱花园一带为枪厂村和皇姑坟村农田。1981年以中日友好医院为主,联合附近多家单位在此共同始建住宅区。为体现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1982年9月以日本人民所喜爱的樱花(日本被誉为“樱花之国”,但樱花非日本国花,其国花为菊花)定名为“樱花园”。其西侧的道路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胜古东、南、北里住宅区的兴建辟筑成路,樱花园建成后,该路据其以西,且与东邻的樱花园东街相对应,遂定名樱花园西街。

和平里北街
HEPINGLIBEIJIE

←1985年,电车、马车同行于和平里北街

和平里北街站位于东城区东北部,和平里北街与和平里西街交会处。

历史上的和平里一带原是元大都城区的北部,明清及民国时期为北京城外的郊区,当时只有几十户人家,多为乱葬岗子和坟地,较为荒凉,以后逐渐形成居民区。

1952年这一带准备成立两个街道办事处,正值当年在北京召开由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几十个国家参加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其主题是维护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反对战争,增强各国之间的交流。为了表达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之情,特将这里新成立的两个街道之一命名为“和平里街道办事处”,另一个命名为“渣子坡街道办事处”。1958年两个街道办事处合并,称为“和平里街道办事处”。此后这一带的街道、路面不断增加,逐步由“和平里”衍化出“和平里北街”“和平里南街”“和平里东街”“和平里西街”以及“和平里一区”至“和平里九区”等地名。和平里北街地处和平里北部,呈东西走向,西起安定门外大街,东至东土城路。

“里”是我国古代城市居民聚居之处,最早是农村的聚居形式,后移入城市,又名“闾里”或“坊”。金代到清代,“里”作为一种地域的管理形式曾在北京周边部分地区出现过,称“里”或“里社”,清末时取消,但作为区域(居民区)名称仍有使用。

雍和宫
YONGHEGONG Lama Temple

北新桥
BEIXINQIAO

←复建的北新桥

北新桥站位于东城区北部,雍和宫大街、东四北大街与交道口东大街、东直门内大街交会处。

元朝时今天的北新桥一带称“兴桥”,明代叫“绒家务角头”,清宣统年间改称“北新桥”。关于这一地名的来历,民间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据传,燕王朱棣修北京城时,把苦海幽州的老龙王赶出了北京,为此老龙王怀恨在心,等到北京城建好后,又回到北京,想发大水,淹了北京城,于是燕王派降龙罗汉姚广孝去捉拿这条孽龙。那老龙王斗不过姚广孝,便钻进一口井里,姚广孝追上来就用一条长铁链锁住老龙王,接着在井上修了一座桥,把龙王压在了桥下,并说“等桥旧了再放你出来”。龙王一听挺高兴,心想,桥总有旧的时候,于是就耐心等待。谁知姚广孝又给这桥起了个名字叫“北新桥”,无论过多长时间,提起这桥,总是“新桥”,龙王就一直被压在桥下,再也没有出来。

1958年前后,北新桥扩宽马路,路口的东北角有一个小庙,庙边有一口井,传说就是锁龙的那口井,井下还有一个泉眼,谁要是动了泉眼,整个北京城就要被大水淹了。由于这口井碍事,于是有人就打开井盖,看到里边有一条很粗的铁链,井深不见底。当时的人很迷信,都说不能动,但有好事又胆大的,非要看看铁链下到底有什么,于是开始向上捯铁链,铁链越捯越多,却没有到头的意思,同时听见井中发出隆隆的沉闷响声和水声。人们害怕了,将铁链又放了回去,最后只将井口去掉,用大石条盖上,在上面修了路。据传修建地铁5号线北新桥站时,工地上曾发掘出一口老井,但经文物部门鉴定,这并非传说中的那口老井。缘于北新桥的传说,多年前在北新桥附近(地铁北新桥站D口南侧)修建了一座小石桥,上刻“北新桥”三个字。

张自忠路
ZHANGZIZHONGLU

张自忠路站位于东城区中部偏北,张自忠路、东四十条与东四北大街交会处。

北京、天津、上海、武汉都有张自忠路,以北京张自忠路最为有名,皆因纪念著名抗日将领张自忠而得地名。如今的张自忠路是“平安大街”的一段,东起东四十条西端,西止地安门东大街东端,长700余米;南侧与南剪子巷相通,北侧自东向西与中剪子巷、麒麟碑胡同相通。

该路原称铁狮子胡同,是京城一条古老而又著名的街道,因胡同内有一对铁狮子而得名。这对铁狮子是元代成宗年间铸造的,当是元朝某贵族家门前的旧物。另传明代崇祯皇帝田贵妃之父田畹居住于此,门前曾有两只铁狮子,故名。

张自忠路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见证了很多非常重要的历史时刻:1925年3月12日中华民国的缔造者孙中山先生逝世于铁狮子胡同23号的行辕;1926年3月18日在铁狮子胡同3号段祺瑞执政府门前发生了“三一八惨案”。

张自忠是山东省临清县人,抗战时任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1940年5月16日,在湖北“枣宜战役”中,张自忠率部与日军英勇奋战,最终陷入重围,为国捐躯。1940年5月28日,重庆国民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抗战胜利后,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抗日将领,天津、上海、济南、武汉等几个大城市,都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条街道。1947年3月13日北平(北京)市将位于东城的铁狮子胡同改称为“张自忠路”。

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麒麟碑胡同”并入“张自忠路”;“文革”中又将“麒麟碑胡同”(一度称“红亮胡同”)分出;后又将“张自忠路”并入“地安门东大街”;1984年恢复“张自忠路”,以示对这位抗日烈士的永远纪念。20世纪90年代末修建平安大街时,该街被整体改造,仍称“张自忠路”。

←张自忠路

东四
DONGSI

←民国时期的东四牌楼

东四站位于东城区中部,东四西大街、朝阳门内大街与东四北大街、东四南大街交会处,可与6号线换乘。

从元朝开始,东四一带就是大都城内较为繁华的商业区,时称“旧枢密院角市”,俗称“十字街”,属明照坊。明代在朝阳门内大街与崇文门内大街交会处的十字路口修建了四座四柱三楼式的跨街木质牌楼,分别称“思诚坊”“仁寿坊”“保大坊”“明照坊”,并在南、北路口的两座牌楼额书“大市街”,东边路口的牌楼额书“履仁”,西边路口的牌楼额书“行义”,此地遂称“四牌楼”。又因宣武门内大街与阜成门内大街交会处的十字路口亦建有四座牌楼,为了便于区分,彼“四牌楼”称“西四牌楼”,简称“西四”;此“四牌楼”称“东四牌楼”,简称“东四”。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东四牌楼毁于火灾,一年后复建。民国年间,为修建有轨电车线路将东四牌楼改建成主体为混凝土结构的无戗柱式牌楼,仍为三间四柱三楼冲天式,并将牌楼各间的跨度和立柱高度相应增加,以应付路口日益增大的交通流量,而牌楼原有的柱冠、石匾等部分依旧利用。据《北平旅行指南》记载,东四牌楼曾一度支以木架,宣言拆去,以便于交通,经张作霖用电话制止,并云“何人主动拆毁,查明即将此人枪毙”,旋将木架移去,历经百年风雨的老牌楼终于逃过一劫。

1951年东四牌楼得以修葺,1954年12月因道路拓宽改造,将其拆除,但“东四”之名一直沿用至今。东四三条至八条的胡同及一些四合院保存较为完好。

灯市口
DENGSHIKOU

灯市口站位于东城区中部,东四南大街与甘雨胡同、干面胡同交会处。

灯市口的由来可追溯到明代。永乐年间在今天的灯市口大街一带,形成了一条商业街,店铺聚集,喧闹非凡。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至十八,这里的店铺酒楼都各自挂出彩灯。从白天喧闹的市场一下子变成一条绚烂夺目的灯街。其中以上元节这一天的灯火最盛,因此又有“十四日试灯,十五日正灯,十六日罢灯”之说,“灯市口”之名便因灯市而得。

灯市口的灯市一直持续到清朝中叶,到雍正年间时,雍正皇帝曾下令内城禁止开戏院及旅店,商人迁出内城。京城灯市遂移至外城,主要在正阳门外及花儿市、菜市、琉璃厂等处。清朝灯市以正阳门外西廊坊为最,每到灯市开市,正阳门外大街各家商铺争挂新灯,其中以糕点铺所悬灯盏最为美。清朝灯的种类在明朝基础上又增加了玻璃灯和西洋灯等。

灯市外迁后,灯市口大街便日趋冷落。不仅无“灯”,就连“市”也消失了,只是“灯市口”作为地名得以保留。清代附近曾建有镶白旗满洲都统署、张贝子府、熙贝勒府、佟国纲府、育文图书馆、盐务学校等。

1949年以后,这一带才逐渐恢复了商业街的景象。如今灯市口已是一个泛称,指灯市口大街、灯市口西街、灯市口北巷、同福夹道一带。

←民国时期的美国公理会灯市口教堂

东单
DONGDAN

18

崇文门
CHONGWENMEN

磁器口
CIQIKOU

磁器口站位于东城区南部,珠市口东大街、广渠门内大街与崇文门外大街交会处,可与7号线换乘。

磁器口的历史可追溯到元代,当时这里地处文明门(崇文门)外,是元大都东南部进城的唯一通道。由于人员往来频繁,便有人在城门外设摊叫卖,其中以经营大蒜的居多,故称“蒜市”。明朝嘉靖年间修建北京外城后,这一带便成了城里,从万历至崇祯年间及清代乾隆年间,被称为“蒜市口”,形成南北走向的街道后称“蒜市口街”。

据传,乾隆年间有两位来自江西景德镇(宋真宗景德元年,即公元1004年,因该镇产青白瓷质地优良,遂以皇帝年号为名置景德镇)的商人,在蒜市口西南侧街道北口开设了“景德轩”和“精品阁”两家专门出售景德镇瓷器的商店。这两位“江西老俵”待客热情,买卖公平,加之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颇受青睐,生意兴隆。随后不少老乡相继来京,陆续在此开了几十家瓷器铺,街道两旁还有许多瓷器摊儿,成为名副其实的“瓷器一条街”,到了清朝宣统年间被俗称为“瓷器口”。

磁器口北口往东就是蒜市口(民国初年《北京内外城详图》和1950年《北京街道详图》均有标注),北对崇文门,西口往北是崇文门外大街,东接榄杆市大街,清代乃至民国初期,为京城东南部的繁华之地。因“瓷”和“磁”相通,1949年后被命名为“磁器口大街”。1965年蒜市口大街和榄杆市大街、大石桥大街合并为广渠门内大街,而“磁器口大街”尚存,位于崇文门外大街与珠市口东大街交会处的西南侧,而称“磁器口”的街区在其东南侧。

尽管这条街道只有500多米长,却是东城区南部东西、南北的交通要道。20世纪80年代崇文区在此开设了大型农贸市场,故有“农副产品一条街”之称。

←20世纪90年代的磁器口

天坛东门
TIANTANDONGMEN

←民国时期的天坛

天坛东门站位于东城区南部,天坛路、天坛东路与体育馆路交会处,天坛东门外。

天坛是北京“天地日月”诸坛之首,为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之场所,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

据《天坛公园志》记载: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建时称“天地坛”,并配有日月、星辰、云雨、风雷四个从坛,皇帝来此,可以同时祭礼天地日月。嘉靖九年(1530年),在天地坛的大礼殿(祈年殿)南边,又建起了圜丘,称为祭天台、拜天台。天坛实为祈谷、圜丘两坛的总称,有两重坛墙环绕,将坛域分为内、外坛两部分,均为南方北圆,形似“回”字。坛内祭祀建筑集中于内坛,从南到北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

祈年殿为皇帝祈祷五谷丰登的场所,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高38米,直径32.72米,蓝色琉璃瓦顶,全砖木结构,没有大梁、长檩,全靠28根木柱和36根枋桷支撑,在建筑造型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天坛的内坛墙周长4152米,辟有六门:祈谷坛有东、北、西三座天门,圜丘坛的南面有泰元、昭亨和广利门。其中东天门位于祈谷坛东侧坛墙处,与西侧的西天门对称。天坛东外坛明清时期无门宇之设,民国年间为出入之便,时人多于坛墙间辟通道。1950年天坛公园建东门,与内坛东天门相对。

而今所说的天坛东门,位于该园的东北角,建于1976年4月,为三间牌坊式建筑,平顶,蓝色琉璃镶边。门内有宰牲亭、七星石、七十二长廊等建筑,门外为南北向的天坛东路及东西向的体育馆路。

蒲黄榆
PUHUANGYU

蒲黄榆站位于丰台区东部,安乐林路、蒲方路与蒲黄榆路交会处,可与14号线换乘。

“蒲黄榆”这一地名只有50多年的历史,既是路名,也是区域名称。

“蒲黄榆”初为路名,南北走向,北起二环路上的玉蜓桥,南至南三环中路和南三环东路交会处。民国时期,城南一带人烟稀少,多为乱葬岗子和大大小小的坟圈子,十分荒凉,方圆数里只有几个很小的村落。

在永定门外的东南面自北向南有蒲庄、黄土坑和榆树村三个相距不远的小村子。其中蒲庄也称蒲家庄和东蒲桥,因有蒲姓人家最早定居而得名,但聚落形成于何时,未见史料记载,有的说是清代咸丰年间,有的说是光绪年间,蒲姓人家由河南逃荒到此定居,遂以农耕为生。因早年间有人在此烧窑,留下一些大的黄土坑,形成村落得地名,聚落大致形成于清末。榆树村因村西有几棵老榆树而得名,据传最初有两户为大户人家看坟的在此地定居。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老城墙的消逝,城里城外逐渐连成一片。为了使南城一带的交通更加便利,从1967年开始,在永定门与左安门之间,由北往南修建了一条道路,因途经蒲庄、黄土坑、榆树村,于是取三个村名的首字得名“蒲黄榆路”。最初只有六七米宽,后经多次改扩建,道路越来越宽,三个村子逐渐消失,建成大面积的平房及少数楼房。

“蒲黄榆”作为区域名称,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随着北京城市化的推进,在蒲黄榆路的西北部建成多个居民区,泛称“蒲黄榆小区”,后分别称蒲黄榆一里、二里、三里、四里,不少居民因拆迁而从城内搬至于此。

刘家窑
LIUJIAYAO

刘家窑站位于丰台区东北部,南三环路与蒲黄榆路、榴乡路交会处。

关于这一地名的由来,历来说法不一。据传,从明永乐年间开始,京城的南面开设了多处窑场,烧制砖瓦,以为修建北京城之用。今天的刘家窑一带当时是城外郊区,取土、用工相对便宜,周边又有水源,是窑主们的首选之地,而所开窑场多以窑主的姓氏而称,刘家窑是其中一家。

这刘姓窑主原籍山东济宁,祖上三辈均以烧窑为业,技术高超。北京城建完后,附近的窑厂相继关闭,只有刘家窑仍在经营,不但烧砖,还烧制泥瓦。因烧出的砖瓦成色好,不易碎,且价格较低,便有不少人慕名而来。后来在窑场周围逐渐形成村落,便依窑场之名,称“刘家窑村”。十几年后这一带的土被用得差不多了,刘家窑关闭,工人各奔他乡,但“刘家窑”之名却保留了下来。

另传,刘家窑是清光绪年间由一个刘姓太监出资兴办的,由其干儿子经营,专烧瓦盆。由于该窑烧出的瓦盆细腻,样式别致,销路很好,于是人们就把这一带叫“刘家窑”。到了民国初期,这一带的土被用得差不多了,只留下许多大水坑和洼地,再取土烧砖很是困难,刘家窑就关张了,但地名却保留了下来。

1949年前后,刘家窑一带是大片的农田和旧窑坑,北临丁家坟,西南临近赵公口,东南为胡村,村域处在左安门外关厢向西南,至木樨园大道南侧,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属北京市郊三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此建起平房宿舍区,1984年以后逐步改建楼房住宅区,1988年在此修建了一座下环形互通式立交桥,并以“刘家窑”命名桥名。

宋家庄
SONGJIAZHUANG

宋家庄站位于丰台区东部,石榴庄路与宋庄路交会处,可与10号线、亦庄线换乘。

说起宋家庄,在没有修建地铁5号线时,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在许多地图上都没有标注,连《北京市丰台区地名志》中也没有任何记载。经多方探询,得到这样一则掌故。

清朝时,左安门外方圆数十里多为荒地和旧窑坑,大约在咸丰年间才有人在此开荒种地。相传最早来此耕种的是一位姓宋的庄稼人,他带着一家十几口从山东逃荒到此,见这里土地肥沃,便在此开辟菜园,种植多种蔬菜,并把刚下地的新鲜蔬菜拉到左安门内出售。因他种的菜品种多,其中以韭菜品质最好,尤其到了冬天,要建上几间暖洞子,专门种植韭菜。因为北京人讲究“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大年初一吃韭菜馅饺子,初四吃韭菜馅合子是许多老北京人的最爱。又因“韭”与“九”谐音,有吉祥之意,新年吃韭菜,寓意天长地久(韭),会有好采(菜)头,所以春节上市的韭菜备受青睐。这老宋家的韭菜质地脆嫩、叶宽、水分大,还带有一股淡淡的香气,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所以不少人特意来此买菜,并把这里称为“宋家菜园子”,以后来此耕种的人越来越多,形成村落后称“宋家庄”。

20世纪50年代初期,宋家庄一带被辟建为居民区,并在此修建了一条南北走向的道路,因路旁曾有宋家庄而称“宋庄路”,道路两侧的街道多以“顺几条”和“横几条”而称。

2002年规划地铁5号线时在此设站,因位于宋庄路中段而称“宋庄路站”。后来有人提出建议,说车站所处位置是当年的宋家庄,以此而称站名更贴切,故最终定名为“宋家庄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