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生古诗文130篇
- 童承基 费蔚编著
- 980字
- 2021-02-23 15:54:07
6.风
[唐]李 峤
解①落三秋②叶,
能开③二月④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⑤万竿斜⑥。
【查阅词典】
①解:吹落,散落。 ②三秋:指秋季的三个月,也可以单指农历九月。 ③开:开放。 ④二月:农历二月,指早春。古诗中的月份多指农历月份。 ⑤入竹:进入竹林。 ⑥斜:不正。为了吟诗时押韵,旧读xiá。
【领悟诗意】
秋天到了能够吹落树叶,能够在春天来到时吹得花儿开放。吹过江面,会掀起汹涌的浪头;吹进竹林,那么所有的竹竿都得歪歪斜斜了。
【了解作者】
李峤(约645—约714),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二十岁即进士及第,曾任监察御史等职,并三次出任宰相,被封为赵国公。武则天时期为宫廷诗人,是当时著名的“文章四友”之一,晚年还被尊为“文章宿老”。他的诗作多为咏物诗,曾作《杂咏诗》一百二十首,分乾象、居处、文物等十二大类,均以一字为题,如《日》《马》《桥》《笔》等,故又称“单题诗”。
【交流感悟】
如果作者不以“风”为题目,我们读后不是也得动一番脑子,猜猜写的是什么吗?既然是“谜”,就得紧扣谜底的特征。瞧,这物无时不有,“三秋”在,“二月”也在;这物无所不在,江中有,竹林也有;这物无所不能,能让树叶飘落,也能让花儿盛开;这物无“敌”可挡,水面要掀千尺巨浪,万竹无奈弯腰低头。想一想,除了大自然,谁有那么神奇的本领?再想想,除了风,还有什么更贴切?诗人的构思真是别出心裁!
诗的炼字上,巧用数字,是一大特点。第一句不用“秋天”而写“三秋”,第二句不用“春天”而写“二月”,一眼就可以看出,诗人是特意要跟后面两句的“千”和“万”形成全诗每句都有数字嵌入的特点的。更何况那“千”和“万”造成的气势,让全诗平添力量,更显“风”这自然骄子的神奇和伟大。
【拓展视野】
1.数字入诗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特点。前两句的“三”和“二”是实数,指具体时间;后两句的“千”和“万”是虚数,运用了夸张手法。这样的“数字诗”在古诗中还有不少,比如教材中的《一去二三里》(宋·邵康节)和《绝句》(唐·杜甫)。你可以再搜集一些这样的诗篇来读读、背背、品味品味。
2.介绍一则李峤逸事。
李峤虽曾官至宰相,但家中一直清贫,卧室里用的是粗绸帐子。武则天知道后便赏赐他一顶绣罗帐。当夜,李峤通宵未能入眠,极不自在。次日,他上奏说:“臣年轻时,曾有相士对我说过,不应奢华。如今用这么好的帐子,睡不安稳哪。”武则天无奈,只好任由他用旧的粗绸帐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