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六 教育、“空心”与价值观:来访者的故事

教育、“空心”和价值观是我近几年最关注的领域。我遇到了很多“空心”来访者,其中有一位来访者是一名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自杀未遂,我和她做了四年咨询。她一开始对自己状态的描述为极其不稳定,就像在茫茫大海上漂泊,看不到陆地,时不时感到恐惧。她说之前她为学习而学习,为了上北大、清华而学习,这个目标好像是不对的,但是好歹她有一个目标。可是当她真的实现了目标,如众人所羡慕的那样来到了北大,却发现为学习而学习是不对的,但是什么是对的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这是她当时情绪崩溃、想要自杀的重要原因。

她曾经写道:“我想我会跪着上吊,一种赎罪的姿态,过着没有尊严的一生,选择最能羞辱自己的死法。”当你读到这样的文字的时候,你可能会以为她遭受过极大的心理创伤。其实没有,她的成长一直很顺利,她一直都很优秀,从来都是最好的学生、最好的孩子。她受到所有人的赞誉,所有人都喜欢她,但是她要让所有人都喜欢她这件事情本身就非常辛苦。“我这一辈子都在祈求道歉,因为我不够让人满意,为了表达对爱的人的愤怒,为了自杀,连发一条消息都要犹豫很久,这就是没有勇气的人的下场。我为曾经以及现在如此低声下气的自己感到非常的愤怒。”

近年来我在危机干预和心理咨询中,遇到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人会那么讨厌甚至厌恶自己。或许这个问题可以用抑郁症、缺乏五羟色胺来解释,但问题是各种各样的抗抑郁药基本上都没有用。所以我提出了“空心病”的理论,“空心病”看起来像抑郁症,但是抗抑郁药及传统治疗方法似乎都不太有用。

刚才提到的女孩有非常强烈的孤独感,孤独到与这个世界没有任何的联系,她找不到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要成为怎样的人。这是一种现代人的迷茫,尼采说“上帝死了”,宗教被否定,也有一些哲学家说“人死了”。物质让人异化,使我们失去了人性中一些美好的部分。

自我的缺失和自我厌恶是迷茫的现代人非常明显的特征。我们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我们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做,成为别人希望我们成为的人。学生们需要面对很多的考试,在考试中努力让所有人满意的压力始终伴随着他们,他们便产生了对评价的愤怒、恐惧和厌恶。当学习成为一件非常功利的事情时,学习就和痛苦连在一起,所以厌学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我近年接触到的个案中,一半以上都是学业压力过大、厌学的个案,甚至厌学到有自杀倾向的程度。这不是因为感到痛苦想要自杀,而是因为不知道为什么活着,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很多学生是非常优秀的,学业上非常出色,出类拔萃,但是他们不知道人生的价值、意义是什么,产生了自杀倾向。这些学生会有很长的病程,表现与传统的人格障碍和神经症都不同。我认为,他们最根本的问题是没有一个支撑自己、自我肯定的价值观,在精神上是空虚的。原来我们的精神世界是用理想和信念填补的,但当理想和信念缺位时,精神上的空虚就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议题。

我觉得这些案例对我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我提出“空心病”理论,这里面有教育的因素,也有价值观缺失的因素。咨询师真的能够完全保持价值中立吗?如果来访者的问题就在价值观的缺失上,咨询师能不能把自己作为咨询的工具,不仅仅运用反移情,还能以自己作为一个有力量、对生活有积极态度、热爱生活的人去影响来访者?“我并不完美,但我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值得尊重”在中国文化中的意思是人人可为圣贤,人生而有良知。我们在做有价值的、对的事情时,我们自我肯定;但是如果我们只追求功利,我们会从内心嫌弃自己。“空心”的来访者不断被逼着做一些他们认为没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渐渐地他们就觉得人生没有价值和意义。比如他们为了考上好大学逼自己接受题海战术,为了有好工作放弃自己美好的选择,最终产生自我厌弃。由此可以看出,心理问题不可避免地与社会文化乃至整个世界紧密联系,我们大概没有办法只把它限定在歪曲的认知这一层面上。我们需要对生命有更深、更有厚度的理解。

去年,我经历了自己人生的痛,当我看着我的表妹和姨妈的生命一点点消失的时候,最大的感触就是当人意识到自己的人生正走向尽头时,会多么留恋自己的生命。明天本身就是那么幸福!我们怎么样才能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过得充满价值和意义,真的是人生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当我们物质富足以后,我们在精神层面也需要“升级”。

让·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里谈道:“异化了的人绝不只是一个衰竭而贫乏,但在本质上仍完整如故的人,而是一个颠倒了的人,变成恶,变成自己敌人的人、反对自己的人。”

我们常常批评现在的大学生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是怎么被培养出来的呢?大概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父母、老师培养出来的,我们作为师长没有做价值观正确、值得孩子尊重的事情,而是一味利己,会让我们的孩子、学生对这个世界失望,很多抑郁正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