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居传统村落踏访
- 庞乾奎 申志峰 周志勇
- 5261字
- 2024-03-20 17:08:24
“理学讲堂”山下村
山下村位于浙江省仙居县皤滩乡境内,村东有括苍山,并与板桥村接壤;村西为秀溪,且有马鞍山与皤滩古镇;北依永安溪,东南部为南山。山下村处于河谷平原之中,南北都为耕地。该村在古代是永安溪水路到陆路的中转站,为古代商业、盐运、漕运的重要中转站。
村落依山傍水,地处永安溪中游,环境清幽,村南部的南山包括笔架山、桐岗山等。赤山、鲶鱼山、道渊山紧偎山下村。眠犬山、伏燕山侍其村西。山下村村域面积1平方千米,其中村庄面积60亩,现有户籍人口910人,常住人口600人,主要产业为农业和工艺品,农业主要包括种植杨梅、桃子、梨等,手工艺品主要有花灯和沉香木雕,村民人均年收入约7600元。
山下村古时称马鞍山村,村西有座眠犬山旧时被称为马鞍山,故该村缘山而得名,五四运动后改为山下村。大溪村北岸的一片茂林密树与风景秀丽的北山,一部分也属此村管辖。据传,山中群峰由古代风水先生命名,如“仙人排坐”“美女献花”“纱帽岩”“翠冠岩”等,与该村隔水相望。而“鉴湖映月”“鼎山积翠”“鲶山上水”“眠犬吠日”“伏燕掠波”等景色也各有美妙传说。村中的古戏台、古民居、古庙、古路廊组成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有诗赞云:“村庄碧水映蓝天,接毗鉴湖景色嫣。堤柳拖烟速翡翠,紫薇花发蝶翩。南山笔架延儒学,北岭鸟妙磨砚穿。美女献花阶下舞,蛟龙戏水曲姿研。山川钟秀英贤集,人述灵圣火传。百磨俱学歌盛也,千秋伟业后人赡。”连闻名江浙的江南第一书院——桐江书院也在此村境内。
山下村起源较早,萌芽于唐代,孕育于宋元,至明代初具雏形,清初期方始发展,清中晚期走向全面繁荣,是古代山下村的鼎盛时期。村中以方姓居多,本村方姓子孙可追溯于方干公,他因仕途不得志隐居桐庐白云源,后应友人邀请共游仙居,慕恋仙居山水秀绝,所以迁居板桥,后世子孙繁衍,渐渐迁入山下。现板桥、山下方氏均系同一祖先。
该村建筑肌理保存较好,南侧古建筑沿小溪过渡,古道沿侧建筑沿古河道进行布置,街巷肌理主要分布在鉴湖南侧,古建筑相对较集中,与新建筑相对较分离,主要建筑类型为四合院,另有石、木、砖、夯土墙等类别。其中代表性的有桐江书院、道渊庄古宅、山下古戏台和道济小庙等。
图1 周边环境
图2 村落形态示意图
桐江书院原为晚唐诗人方干第九代世孙方斫所建,朱熹曾于此讲学,其子亦曾就学于此。该建筑于清代咸丰年间重建,建筑形制至今保存比较完整,体现了浙系建筑风格,其中包括较常见的石柱、骑楼和较少见的拱形烽火墙,三叠鹊尾式马头墙、戏台藻井等,具有一定的特色。而道渊庄古宅建于咸丰年间,为山下学士方立诚所建,体量相对较大,并具有“三透九门堂”的风格,细部还包括雕花、“秀丽桐江”门楣和彩画、明堂等。
山下古戏台是建于清道光庚寅年(1830)的木结构古戏台。在石台柱上镌刻有“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雅调新声歌士有,清音妙舞庆所平”两副楹联。台上的通口,雕刻有“玉根”“金声”四个字。而道济小庙据传始建于宋乾道前,其原址在今桐江书院处。
图3 桐江书院
图4 道渊庄古宅
图5 古戏台
图6 道济小庙
图7 建筑细部
图8 传统文化
由于山下村建筑的建筑年代大多为清代,雕花细节相对保留较为完整,破坏较轻,所以精美的建筑细部得以保留。其中出现较多的狮子戏球,寄托了美好的寓意;戏台的仙鹤、鹿、凤等则体现了戏剧的元素;斗拱中的花瓶造型则意蕴平安。其中桐江书院的鹄造型,原型为天鹅,象征与水有关的神兽,主要具有镇火的寓意,其周边的排水沟和铜钱铺地也具有一定特色。
山下村自古以来受传统农耕文化影响较深,相对重视传统农作物,也产生了一些相对独特的传统农具。另由于朱熹曾在此讲学,所以山下村具有耕读传家、程朱理学的文化理念。淳熙九年(1182),朱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兼主管台州崇道观,慕名遣子从学于桐江书院,并手写“桐江书院”“鼎山堂”两匾额,清光绪年间《板桥方氏宗谱》收录朱熹的《送子入板桥桐江书院勉学诗》。受宋理学思想的影响,儒家所倡导的道德维系着乡村的根本秩序。在以农耕为主的传统社会里,部分人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信念为生活依托,亦耕亦农的生活也在世代延续,“耕读传家”也成为祖训写入宗谱。
山下村具有悠久独特的传统文化,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无骨花灯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沉木雕。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系因灯面图案由刀凿针刺成孔、灯身无骨而得名,其发源地在浙江省仙居县皤滩,起源于唐朝,明清时技艺趋于成熟。此灯造型别致,制作精美,小巧玲珑,古朴典雅,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香沉木雕是利用沉香木的特殊材质,综合运用木雕与根雕的技艺而产生的一门独特的雕刻技艺,它兼具根雕的奇异古朴、木雕的形象生动,同时又以其清幽诱人的芳香,彰显出自己独有的魅力,当代传人为方炳青。
而山下村历史文化名人除了在此讲学的朱熹外,还有方斫,为宋乾道八年(1172)新科进士,后创办桐江书院,以方氏家族的力量“旁置良田数十亩,以借四方来学膏火之费,一时文人荟萃”;方志道为元朝中期人,重建了桐江书院以祀先祖方斫;方立诚,于咸丰同治年间,建立道渊庄古宅;方文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回乡创建浙南地区最早的党组织——中共温州独立支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在南京惨遭国民党杀害。
【传统建筑】
山下村传统建筑调查表
① 建筑规模的单位为平方米,下文均是如此,故不再一一注明。
山下村传统建筑调查表
【山下文化】
朱熹与“桐江书院”
据传,1156年,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曾携子来皤滩讲学,时年28岁。当时桐江书院未建,讲学只能在方氏族人开办的方氏义塾中举行。
一天,朱熹见一中年男子病倒在树下,忙把病人扶入庙内救治。病人醒后自称王一朋,乐清梅溪人,时年46岁。原来王一朋得知朱熹在皤滩讲学,慕名翻山越岭而来,由于路途遥远,饥寒交迫而病倒。后来,朱熹安顿自己儿子与王一朋一起在方氏义塾潜心攻读。
一年后(1157)朱熹官复原职,王一朋高中状元,仕秘书郎。皇上见王一朋“名单明薄”,就在“一”字上加了一竖,曰“十朋”,劝其多结朋友,增进学业。此后,王一朋便为王十朋。
朱熹曾在方氏义塾讲学的消息传开后,方氏义塾名声大振,四方学士纷至沓来,这也大大激发了板桥方斫等贤士在小庙建书院的热情。不久,桐江书院以其恢宏的气势与精巧的布局出现在众人眼前。当得知桐江书院建成后,王十朋为纪念自己苦迫之时,幸在山下偶遇朱熹相救的经历及在山下就读一年有余的感受,便亲书“东南道学世家”与“理学名崇”两块匾额,送至桐江书院,挂在两殿檐下。
当年桐江书院“孔堂高第犹分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性与天道,未尝轻言。世之学者,乃欲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兼而有之……”(见《重修学记》),因而桐江书院走出来的方姓族人中进士的颇多,较早一位是方斫,为乾道八年(1172)进士。接下去有方刚为淳熙二年(1175)进士,方一新为端平二年(1235)进士,方初为景定三年(1262)进士。此外,有举人、秀才等功名者更是不胜枚举。
图9 桐江书院朱熹的像
【仙居民俗】
仙居木雕艺术最早可追溯至汉晋时期,其时木雕工艺简单,产品应用范围较为狭窄。隋唐以来,木雕艺术得到长足发展。从椅、橱、门窗等生活用品上完全可以领悟出当时木雕艺术“线条自然、形象雍容”的特色。另外,从仙居城关范小灵家中发现的范家上辈木牌位上,刻有“唐长安七年”字样,也足见唐朝木雕艺术应用范围之广。明清年间,仙居木雕事业极为兴盛,且做工精细,剔空镌镂技艺高超,图案形象丰富多彩。许多作品都达到精巧绝伦的程度,使用范围也进一步延伸到房屋建筑乃至生产工具之上。李宅与高迁古民居的辉煌便是仙居木雕工艺的具体表现。
一、香沉木雕
香沉木雕是利用沉香木的特殊材质,综合运用木雕与根雕的技艺而产生的一门独特的雕刻技艺,它兼具根雕的奇异古朴、木雕的形象生动,同时又以其清幽诱人的芳香,彰显出自己独有的魅力。
(一)艺术特征
1.在材质上有自然、保留本性的特征
芳香类植物因山洪暴发、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及伐木开山等人类行为而掩埋于土层、河床之下,积久而成为一种半矿质化的材料,其木质坚韧、纹理细密、奇香芬芳。
2.在干燥处理上有采用传统工艺的特征
按形成材料的环境不同,香沉木雕进行处理的方法也不同。仙居香沉木雕使用的材料大致可分为“土沉”和“水沉”两大类。对“土沉”材料,处理的方法为浸泡、清洗、去除泥沙与表皮后自然晾干。对“水沉”材料,则需先自然晾干,再去除腐败霉变部分。
3.在作品构思、创作上的独特性特征
根据原材料的外观、形状、厚薄,进行构思创作。
4.在雕刻手法上的多样性特征
它既要有大刀阔斧的裁劈,又要有细腻圆润的雕琢,木雕上的点睛之作,如人物、动物则充分运用了圆雕与浮雕等手法,在表现衣着、动物皮毛上则使用阳雕、阴雕和线雕,有时候为了表现一些细节甚至会使用透雕。
(二)工艺流程
仙居香沉木雕的主要工序有:①材料处理,②构思,③凿粗坯,④凿细坯,⑤修光,⑥打磨,⑦上漆,⑧安装底座。
(三)保护措施
香沉木雕被批准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浙江省仙居县山下村的方炳青为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方炳青,15岁时便跟随其父亲学习香沉木雕、书法、美术等,是浙江省民间艺术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省首批文艺优秀人才。
图10 方炳青工作环境与状态及其参赛作品
二、木窗雕刻
木窗雕刻是木雕工艺领域的一个分支。拥有这种技艺的艺人俗称“刻花人”,这样的艺人不仅需掌握数十种样式的木雕工艺,甚至还要兼有油漆技艺。木雕作品具有审美、实用两大价值。因艺人掌握的技艺难度较大,且用途广泛,所以他们的工钱也相当丰厚。但这同时也奠定了木雕艺人“劣败优胜”的严峻态势,现实的需要逼迫他们不断学习、实践、探索、再实践,于是木雕艺人的作品也往往会与时俱进。如木窗制作,一扇木窗由最初的“条棱木条组合到多样式木条块拼合”,由“一二个图案到数十个图案创设”,由“十几个零部件到上百个零部件构建成整体”,整扇木窗形象也“从木讷到自然别致”,足见木窗制作在木雕业中的分量,同时也凸显出木雕工艺发展的轨迹和创新的速度。近年来,木窗制作几乎绝迹,木雕业已开拓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市场,仙居近10%的人口投入到木雕工艺品业,木雕作品以装饰、观赏为目的,“数量多,式样全,质量高”。因此,仙居也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工艺品城”,木雕工艺业也成为仙居财政的支柱产业之一。
(一)工艺流程
1.整体设计
窗的大小、长宽厚度,窗的整体形象,窗的各个组成部分形态及图案状貌等。
2.取木坯
根据艺术品大小厚薄形状,把木头锯割为不同形状的木条、板块。
3.绘画
用木铅笔在木条和板块上勾勒出各种图案。
4.剔空
用钻、钢丝锯等工具去掉木条和板块上要剔空的部分。
5.雕镂
凿、刀并施,在木条和板块上精雕细刻出各种图案。
6.刨光
磨锉光滑图案形象部位。
7.组装
把各种雕就图案的木条和板块组装成一个窗子整体。
8.着色、油漆
把图案形象各自描上相应的色彩,并用青漆把窗子整体都刷一遍。
(二)材料工具
1.原材料
柏木、樟木、红木等。本地选用红木材料较少见,因为红木过于贵重。一般用户板块选用樟木,条块多用柏木。因为樟木树纹交错不一,有一种自然美,且木质细腻,雕起来脆里带韧,不易脱落;干后不易变形,有香味不易虫蛀;板块拼接的胶力好;上染颜色也好处理,价格适中。
2.色料
各种颜色的色料。
3.油漆
主要是青光漆。
4.工具
锯、刨、斧、钻、钢丝锯数把,形状大小不一的凿数十支,大小厚薄形状不同的刻刀上百把,各种画笔、锉纸若干。
(三)传承状态
仙居田市镇区域木窗制作自唐代起就代代相传,近期传承谱系如下。
第一代,李昌发(1825年生);第二代,李西良(1868年生);第三代,李世致(1898年生);第四代,李小多(1931年生);第五代,范富贵(1972年生)。如今仙居田市区域木雕艺人多达数百名,以合伙和个体经营为主,规模大小不一,有的在田市镇、仙居县城建有工厂,有的居家揽活做工。他们主要从事出口的工艺品制作,木窗制作已极为少见了。
除上文提到的村落外,木雕技艺在西炉村、朱溪村、大战索村、祖庙村、尚仁村、垟墺村、朱家岸村、上岙村和公盂村等也有传承。
其中上岙村木构件雕刻也非常美观精致。以村口祠堂、四合院大宅木构件及木床雕刻最具代表性。祠堂为2014年修缮。祠堂中木构件交接之处,以木结构雕刻装饰。祠堂共三间,檐柱上月梁出挑,牛腿即位于出挑月梁下面。当心间两侧檐柱上牛腿雕有貔貅,神态威武,身形雄壮,夹以其他雕刻于周边装饰。檐柱顶部建有圆形坐斗,承接上部斗拱。出挑梁端设有方形坐斗,仍承接一斗拱,斗拱以雕刻繁复精致的花纹装饰。在檐柱与金柱之间,则承接一硕大的斜梁,仍然以精美的花纹雕饰,与牛腿、斗拱一起形成了雕饰精致的建筑木构架。
与祠堂相比,上岙村入口处的四合院大宅的雕刻则显得简洁古朴,内敛含蓄。月梁只以简单曲线纹样装饰,柱头上的斗拱雕刻则略显细碎繁复。除建筑构件雕刻外,上岙村还保留了清末年代的木床若干张。其中一张床的床头悬着绘有彩画的匾额,匾额的画框以花纹雕饰。垂直的床头上则以花纹雕刻为主,细密繁复。分割框上还雕有武士二人,手持兵器,怒目圆瞪,雄壮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