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居传统村落踏访
- 庞乾奎 申志峰 周志勇
- 2595字
- 2024-03-20 17:08:25
“耕读传家”高迁村
高迁村位于仙居县城西南20千米处白塔镇境内,凭借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独特的地理环境、源远流长的文物古迹,成为仙居著名的江南古村。
村落由上屋村和下屋村两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总面积为12平方千米;总人口3284人,共1047户,其中下屋村1370人,432户,上屋村1914人,615户。村落拥山环水,地形四周高、中间低,周边为海拔较高的群山,中部为面积较大的平地,适宜进行农业生产;村内河流纵横,水脉畅盈,青山翠绿,溪流潺潺,鸟语花香;自然环境优越,并拥有“神仙居景区”“景星岩景区”等旅游景点。长期以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得高迁成为“自然山水,历史人文”的原生态村庄。
在建筑上,无论房屋、院落,还是村庄的整体布局,均有相应的风水学知识,注重与周边自然环境的结合,并有一定的寓意,要求“负阴抱阳”。然而,相传高迁村的先祖在择地建村时,并没有风水学中所描绘的“负阴抱阳”的理想宅居地,当时并没有高大的案山可倚靠,也没有足够多的溪水环绕。先祖听从风水师的指点,担泥土夯墙,挖塘导水适地适树,堆山墩弥补案山不足。具体营建是根据北斗七星图系而营建七星墩,在上屋旗杆里、八分头前种树挖凿七星塘,再加上月鹿河如一轮弯月湖泊,故有“七星伴月”之称。祖先通过引水、挖塘、种树等手段精心设计,勤力实践,以“山为丁,水为财”为筑造理念,造就并保存了高迁村聚落民居选址的最佳方案。祖先想通过山水要素组合的风水格局,表达其“红顶当头文章显势”之意,这也是“耕读世家”所追求的。
图1 整体风貌
图2 风水形态
高迁现存建筑基本保持明末清初的风貌,是浙江中部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自明末至清乾隆咸丰年间,吴姓白岩、应岩兄弟及其子孙仿照太和殿模式,大兴土木,建成六叶马头、四开檐楼房十三座(称宅院),除烧毁两座外,现存十一座,每一座宅院皆风貌非凡,各具特色;外形优美,立面简洁;庭院高墙,马头雄姿;宅院装饰十分讲究,木雕、石雕、砖雕、悬雕、浮雕,巧夺天工;凤凰、锦鸡、稚鹿、狮子、孔雀、麒麟及花草,雕工精细,玲珑剔透;风格多样,惟妙惟肖;或古拙,或飘逸,或简洁,或繁复;或劲道雄奇,或细密工整;无一不恰到好处,别具匠心,可谓集我国古代民居雕刻之大观。特别是石子门堂的镶嵌,堪称中华古居的瑰宝,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如此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体留存至今,实为罕见。现对外开放的有七个宅院、十个门堂,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高迁村是吴氏家族的聚集地之一。仙居吴氏宗族,祖根无锡梅村,先祖可追溯至五代(梁)银青光禄大夫吴全智。吴全智世居遂昌,进士出身,曾官后梁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祭酒兼侍御史等职,于唐光化年间由遂昌迁居仙居下砾村。古往今来,吴氏宗族人才辈出。除吴全智外,史上还曾涌现如南宋龙图阁直学士吴芾、南宋左丞相吴坚(右丞相为文天祥)、明代左都御史吴时来等杰出人才。吴氏子孙不仅多有官宦,具有功名之人也较多,进士及第60多人,举人20多人。据统计,仙居吴氏历代名人有651人之多,若计现代名人或文人于内则有1164人。
走过高迁古村,从宅院的命名可以看出吴氏家族子弟重以德养人、以书教人及坚持治学的传统美德。由此可知,与明快的小桥流水人家式的其他古村落相比,高迁古村的家族血缘色彩则更为浓烈。
吴氏家族的内在品格与文化精神也可由其建筑体现出来:
省身堂反映了吴氏族人德行修炼的崇高思想境界。此堂为吴培洪(字世金,1798—1854)所建。相传其人遵循孔孟之道,每日在此“三省其身”,而取其名。通过这种方式,吴培洪不仅恪守情操,德高望重,还备受人们敬仰。省身堂北门上的浮雕,刻有“三娘教子”等富有教育意义的传说故事,表明主人十分重视对后代的德行教育。
折桂堂则寓意吴氏在追求文化中的目的与成就。“折桂”是指求得上进、博取功名之意。在折桂堂门口,立有一门匾,写有“椿树长荣,齿德兼贞”字样。此外,折桂堂内西侧还贴有官报十多条。
慎德堂也是耕读世家的居所,处处充满了书香气味。慎德堂为清代乾嘉年间吴树凤、吴熙河所造。此堂奉行以德养人、以俭治家,是典型的耕读世家的表现。
思慎堂是练武世家的居住地。吴孔星(1684—1793)是在此居住过的最有名的武举人,为浙江省试第十九名武举人,其二子也先后考中武举。据统计,此堂先后共有七位武举人在此居住,该堂也因此闻名遐迩。相传堂内石板裂缝较多,是武举人在此长期习武的缘故。
村中的日新堂、积善堂、余庆堂三座建筑合为高迁古村单体面积最大的三透九门堂。日新堂西边的窗上雕刻着宋代理学大师程熙所作《秋日偶成》的诗句。从其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的诗句中,可以窥见当时富甲一方的程熙自我勤勉的上进精神。
不管是村落旁边的人造山水,还是保留下来的各种古宅堂,从中都可看出高迁先祖们的文化修养,以及他们所追求的“耕读传家”的思想。
图3 建筑形态与建筑细部
【仙居民俗】
龙灯制作与表演
(一)历史沿革
据传在清光绪年间(1890年前后),村里头脑较灵活的人在外地看见舞龙,见其表演简单,参与人数没有限制,制作工艺不复杂,便学习了制作工艺带回家乡。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夜进行表演,庆祝丰收、欢度元宵。龙头由宗谱里的房头按次负担制作,龙肚每户一节,在十五夜拼成一条长龙活动。民国时期由于户数增加,活动日期分为两夜,即“上、下宅”各分一夜,活动日期改为正月十四与十五两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停止活动,直至1978年后才恢复活动。
(二)表演内容
板龙活动过去一直都不出村,活动前“龙头”必须开龙眼。在佛殿祭拜后,绕村三圈后再去空旷平地。由龙头与龙尾为主体相互赛跑,有圆形的(称尼姑转),有形如剪刀的(叫剪刀转),龙尾围住龙头则为龙尾方胜,反之则为龙头胜。龙灯表演场地常选择在溪岸旁,观看者可看到倒影,实为壮观。
活动夜吃过晚餐,龙肚(每户一节约2米长)按顺序接入龙头,依次相连成一条长龙。每条龙都点上几支蜡烛,在绕村转时有名望的人家要在门前放祭品祭祀,以祝愿年年平安、五谷丰登。活动好像现在运动场上争夺冠军的项目一样,因此参加活动的人也多是年轻力壮、体力旺盛之人。
(三)材料工具
服饰没有一定的要求,过去脚穿草鞋,用布片扎住小腿,腰挂紫刀,龙头长4米,高3米,龙肚每节长2米,龙尾长3米。每节用上等硬木棒连接成长龙。此外,还需白牌两面(上写“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字样)、龙头球、香、烛、烟火等。
图4 龙肚制作
(四)传承状况
以前做龙头的传承人比较多。龙肚一般村民都能制作,村中板龙活动没有集体组织,多是由个人组织自发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