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那些微不足道却让人痛苦的问题
01
有一句人尽皆知的古话——“知足常乐”。
这句话过于常见,以至于人们常常忽略了它的内涵,认为这是句非常空泛的“心灵鸡汤”。
今天,我想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一下这句话。
知足常乐的本质,其实指的是——“期望值管理”。
一个人的幸福程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他主观层面的感受以及对一切外在的解读。
譬如说,当一个人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伴侣,或是还没追求到喜欢的人时,在他和伴侣的关系逐渐变好的过程中,他就会感到幸福。
可一旦二者结了婚,关系稳定了,过去的梦寐以求变成了现在的唾手可得,他便会迅速地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想要追逐的东西上,并认为自己只有得到了那个新东西才会获得幸福。
你会发现,人的欲望是一个无底洞,它的本质就是不断地“扩张”。
因为它永远处在一种动态的扩张状态之中,所以欲望根本就是不可能被满足的。
是故,我们对周遭一切的“期望值”也在不断地提升:
月薪五千元的时候期望月薪一万元,月薪一万元的时候期望月薪两万元,到了两万元又期望十万元……
随着欲望和期望值不断扩张,在欲望的“奴役”下,我们永远无法对当下所拥有的感到满足。因为我们总想获得更多,拥有更多,总是不断地试图达成更多的期望、达到更高的标准。
如果你已经习惯了这种被欲望“役使”的状态,那么你就很难从你所拥有的事物之中感到幸福。
那么,“欲望”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
02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对“欲望”做个三分:
“想要”指的是那些既符合你个人需求,也符合客观逻辑的欲望。他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际行动达成,同时也会给你带来幸福和满足。比如饿了想要吃饭。
“需要”指的是客观层面或社会要求你去追求,但你自己不一定“想要”的东西。比如说你生病了,需要钱来治病,这就是“客观需要”;你二十八九岁了,需要结婚,这是“社会要求”。
“贪欲”指的是由我们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共同导致的一种对外物无限制、无止境的追求。比如,生理机制要求我们尽可能多地存储脂肪和糖分,心理机制促使我们为了填补不安全感而追求更多的金钱。
“想要”“需要”和“贪欲”这三者是截然不同的东西。但问题在于,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它们用“欲望”这一个词来整体概括,因而导致我们很多时候根本无法认清自己。
是的,我们所使用的语言和语言习惯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语言所定义的界限,则决定了我们对事物认知的清晰度。
比如说:军队,军人,李二。这三个不同的词相互组合就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觉。
当我们在说“军队中的李二”“军人李二”和“李二”时,我们对这三个词组的认知是完全不同的。让“李二”这个词更加具体化,我们想到的会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但是“军人李二”则会令我们从“军人”这个视角去思考,更多的是考虑李二作为一个军人的各种属性。
同理,我们在使用“欲望”这样一个模糊而笼统的词汇时,就会将“想要”“需要”和“贪欲”混淆。许多时候,当我们说起欲望时,其实想说的不是欲望,而是“想要”或“需要”。
比如说,我“想要”月入三万。但如果我们没有分清“想要”和“贪欲”,就会令“贪欲”和“想要”混为一谈,可能在我们月入三万之后,又会基于贪欲的影响想要月入十万。
一旦我们对欲望的认知更加清晰化、具体化,能够了解“想要”和“贪欲”是两码事,我们就能将二者清晰地分开,而不令“贪欲”影响到我们追求的目标。
03
谈到这里,可能又会引出一个问题,许多人可能会说: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怎么办呢?
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当我们看到“想要”这个词的时候,多数人会觉得“想要”意味着一个人天生就知道自己想要追求的是什么。
但人是社会化的产物,排除社会文化的影响,绝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并没有那种所谓的天生就“想要”的东西。
人们将“想要”视为一种天生就存在的心理动机,认为一旦找到了那个“想要”的东西,就会拥有一种强大的动力,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他们会认为,那些在人类历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人,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目标和强烈的动机。
但事实上,动机只是促使人付诸行动的因素之一。一个持续性的行为,除了动机,还要有对目标的坚持和对障碍的克服。
许多人之所以希望找到那个自己“想要”的东西,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只有找到了那个自己想要的东西便能够克服所有问题。
自己也就不需要在付诸行动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坚持,就不会产生“退缩”“懒惰”之类的情绪。
但这只是幻想,而且是一种为了逃避付出和艰难而产生的幻想。人们通常并不是真的想找到那个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而只是希望找到一件不用令他们克服人类自身种种缺点、不用付诸艰苦努力的事情罢了。
动机只是我们能够做成某件事的因素之一。那些伟大的作家、优秀的运动员等,他们的确很热爱自己的事业,但让他们取得最终成就的,是在过程中对自己目标的坚持。
他们也会因为痛苦或艰难而无数次地想要放弃,但他们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因此,我们知道了:“动机”是无法直接消灭人自身的“惰性”的,“热爱”也无法覆盖人本身的种种缺陷,试图仅凭一腔热血或热爱去达成某种目的,完全不现实。
破除了这样一些错误的认知后,我们再来看看“想要”这个概念,就会发现,所谓的“想要”,实际上就是我们的“选择”罢了。
我们“选择”追求某个东西,或者我们“选择”成为某类人。
04
另一方面,我们又常常“高估”别人的“幸福度”。
我的职业是心理咨询师,我常常会想,那些已经成名的、咨询经验比我更加丰富的咨询师,他们肯定比我更幸福。而这几乎是大多数人本能地会有的一种幻想——认为那些比自己强的、在自己追求的目标上比自己走得更远的人,会比自己更幸福。
导致我们产生这种幻想的原因是——我们是在用“外物”作为衡量标准来评判幸福度。事实上,名声大不大、咨询经验丰不丰富,与一个人是否幸福并没有必然的关系。
就像我们多数人都下意识地以为“有钱人”会更幸福一样。事实上,当“金钱”的数量超过了某个阈值之后,它就不会再对我们的幸福度起作用了。
这种幻想还暴露出我们对于“幸福”的另一个错误认知,即幸福是一种持续的、永久性无痛苦的状态。就好像许多童话故事的结尾,通常是“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但这是完全错误的。
幸福的本质是一个个不连续的瞬间,所以,没有人能够一直幸福下去,而只能时常幸福一下。
因此,如果我们能够主动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便随时都有可能产生幸福和满足的瞬间。
05
那么,我们要怎样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呢?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明确“想要”的;二是隔离“贪欲”。
贪欲过于炽盛会导致我们产生无数“想要”的目标。
你想要的太多、想达成的太多,你的内心就会充满无数纷乱复杂的能量,它们会令你对生活的多个层面产生不满,进而给你带来诸多痛苦。
因此,我们首先要精简自己的人生目标,明确自己的核心目标,并且只维持这些目标。除此之外,不要给自己设立过多的超出自己能力的目标。
明确“想要”的关键,其实不是要你确定自己要去追求什么,而是要你首先明确自己不去追求什么,这一点尤为重要。
比如,你明确了自己只要达到月薪两万这个目标,就完全可以满足自己的各项生活开支。这个时候,你就不会被那些贩卖危机和焦虑的文章忽悠,或者是报各种班试图让自己的月薪涨到五万。
再比如,我确定了自己今后只钻研心理、小说等领域的知识,那么对于其他领域的知识,它就是再有用、再能赚钱,我也不会把时间过多地投入这些领域。
有人可能会觉得,我这是在教人不求上进。
但问题在于,“上进”很多时候已经异化成了一种“鸡汤励志”口号。
而且,许多时候,我们主观上如何“上进”,并不会给客观层面带来多么大的改变,更多的只是令我们更焦虑而已。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深刻地意识到“贪欲”的无限制扩张的属性,并对其保持一种审慎的态度。
因为“贪欲”是每个人都固有的,很难说有什么方法可以直接将其“消灭”掉,故而对其保持警惕,不受其影响就可以了。
最后,我想推荐一个《哈佛幸福课》里提到的方法:每天睡觉前,记下五件在这一天当中值得你感恩的事情。
这个方法很不起眼,但却非常有用。因为当你思考你要对今天当中的哪些事情感恩时,其实已经无意识地将你的“期望值”降低了。
感恩这种心态,本质上就是将你的期望值调整为零,然后在此基础上,看看生活中发生了哪些超出期望值的事情。
愿我们都能成为“知足常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