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货币史
腰缠万贯的痛苦

现在在中国,很多人兜里都掏不出来几元钱。

别误会,我不是说大家没钱花,我是说现在没人花“钱”了——用手机支付嘛。

连路口卖烤红薯的大爷,都能顺应潮流,掏出来一蓝一绿两张打印着二维码的图片。

其实我觉得怪可惜的,要知道,我们还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币”的国家呢。

从以物换物到一般等价物,从贝壳、金属到铜钱、纸币,那可是好几千年的智慧结晶。有时候我拿出为数不多的钞票看看,也会不禁感慨:这小小的一张纸,到底经历了什么,怎么让人又爱又恨呢?!

从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

事情要从3000多年前的商朝说起。

老王是个种水稻的,唯一拥有的就是大米。他不管想要什么,都得拿大米去换。

就这样,老王每天都要思考一些问题,诸如:

不是只有老王一个人这样。

于是,伟大的劳动人民经过无数次相似的思考和思考无果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如果所有人都用同一个“东西”交换,并且明码规定所有要交换的物品都等于多少“东西”,不就没问题了吗?

这个“东西”,就是经济学上说的“一般等价物”,也是中国最早的货币——贝。

贝比大米好用多了,商品交换也随之繁荣。

此时,商朝已经进入了青铜器制造的鼎盛时期。既然有了技术,就要利用起来嘛。于是,他们开始把青铜冶炼成海贝的形状,代替真的海贝来进行商品交换。

自然而然,海贝这种自然货币逐渐退出市场——人工货币闪亮登场啦。

从杂乱形状到统一形状

但很快人们就发现,可能是铸币师傅的审美差异太大了,铜币的形状开始越来越丰富,有长条的、四方形的、尖的、带把的……

这就算了,众所周知,战国时期是七雄争霸的年代,每个国家的货币都完全不同,赵国用铲币,齐国用刀币,秦国干脆用圆形方孔钱币,于是就会发生这样的场景:一个齐国人到赵国旅游,想带点土特产回家——

难怪总是打来打去啊……直到,秦始皇做了一件事——统一货币。

全中国的人都知道他统一了度量衡,其实他还统一了文字、法律,以及货币。

在秦国的圆形方孔钱币的基础上,“秦半两”诞生了。一直到民国初年,小额金属货币的形状都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至此,中国的货币终于结束了形状各异、重量不一的“大乱炖”状态,开始了流水作业、标准化生产,也推动经济事业前进了一大步。

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

钱币统一了,就好好干事业吧。结果到了汉朝,又乱了。

为了休养生息,汉文帝实行“无为而治”,虽然迎来了“文景之治”的盛世,但对货币铸造也过于“无为”了。

当时,各郡国都有铸币的自由,民间各种铸币“小作坊”也开得风生水起。这使得市面上流转着各式各样的货币,而富商又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力,实现“钱生钱”的资本积累。总之,整个货币系统可谓乱七八糟。

武帝即位,终于开始收拾爸爸、爷爷、太爷爷等留下的烂摊子了,果断收回各郡国的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统一发行、统一管理货币。

“五铢钱”成了唯一合法的流通货币。自此以后,“中央铸币”就成了各朝各代的共识。

从文书重量到开元通宝

秦汉以来,货币都是以重量命名的,比如“半两”“五铢”。

到了经济文化都高度发展的唐代,大家都觉得这样不行,必须取一个更酷炫的名字,才能彰显大国风范。“开元通宝”就是在这个时候,确立了它在中国货币史上长达1300多年的主导地位。

“开元”意味着“开国奠基”,“通宝”意味着“通行宝货”,此后“通宝”作为铜币的名称就一直流传下来,前面往往被冠以年号或国号。例如,“建中通宝”(唐)、“大唐通宝”(南唐)、“太平通宝”(宋)、“永乐通宝”(明)、“康熙通宝”(清)、“宣统通宝”(清)等。

把铜钱当作宝物,意味着人们对货币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和重视。

从金属货币到纸币“交子”

金属货币发展到这一步,差不多也算到头了。大小、形状、重量都达到了统一适宜,发行、管理、交换也形成了秩序和体系,按说一直用下去就挺好的。

但是这时候,铜又不够了。宋代商品经济发达,而铜钱却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求量。

贝不够了用铜,铜不够了,还能用什么呢?

一开始,政府为了弥补货币的不足,选择了生产铁制钱币。

后来发现,铁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不是因为用不起,而是举不起。据记载,当时一贯铁钱就重达二十五斤,而买一匹绢,就需要四贯钱。

第一次觉得,腰缠万贯,是这么可怕……

铜不够,铁太重,大家一商量,决定,用纸啊!

于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诞生了!

最初,交子并不是用于直接购买商品的,而是为富商准备的一种存取款的“凭证”。商人在一个铺户存钱后,就会得到一张写着存款金额的“交子”,而在其他设有分户的地方,就可以取出同等的金额。

后来人们发现,使用交子不仅不用再搬运大额铸币,而且动用部分存款,也不会损坏交子的信用。渐渐地,“交子”越来越向着信用货币的方向发展,没用几十年,就成了官方法定货币。

可惜好景不长,大概是当时的政府官员没有上过政治经济课,竟然滥用权力,无限制地发行纸币。今天想盖房子,印钱;明天想下江南,印钱。

纸币越印越多,也越印越不值钱,最终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通货膨胀。交子失去了信用,也就丧失了流通能力,渐渐衰落了下来。

从手工铸币到机制纸币

元朝一统天下之后,使用的主要货币是“宝钞”(纸币),辅以少量的铜制“通宝”。但很快,纸币制度又一次崩溃了,最后还得靠铜钱拯救市场,同时,这时候白银货币也逐渐流通了。

到了明朝,白银已经成了法定货币,和铜钱一起组成了流通货币的主体。正所谓,“大数用银,小数用钱”。其间,政府再次尝试推行纸币,即“大明通行宝钞”。

没错,和你想的一样,很快,第三次崩溃就来了!大概是因为统治者觉得纸便宜就可劲儿印吧,可这钱始终不是纸这么简单啊!

清朝,方孔铜钱继续铸造,白银则开始形成了“银两”制度。光绪年间,从国外传进了造币机器,机制的铜圆开始流通,逐渐代替铜钱,成为最主要的小额流通货币。

而纸币经过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后,或许是发行人意识到了它的本质,于是它也慢慢迎来了自己的时代。

顺治时期及以后,各省官银钱局、各类银行和民间金融机构相继发行纸币。1840年后,大清国被迫开关,各国银行和金融势力涌入,纸币也逐渐成了主流货币之一。

从格式货币到统一货币

近代以来,政治局势的复杂使得货币制度也进入一个非常混乱的时期。

民国初年,实行银本位制度,印着袁世凯头像的银币是主要流通货币,它被戏称为“袁大头”。

20世纪30年代,为了应对白银外流、经济危机,南京国民政府进行“废两改元”的币制改革,不再使用银两,而改用“银圆”作为货币。银圆的含银量远远不如银两,但是仍然解决不了通货不足的问题。

于是,南京国民政府又通过新的法案,把白银和银圆都取消了,改用“法币”。

本来,法币由国家银行发行,以国家信用做保证,且与价格波动的贵重金属脱钩,应是有利于金融发展的。

但再好的制度也禁不住人的肆意妄为。

战争连年,国民政府采取通胀政策,法币急剧贬值。1943年,100法币还能买一只鸡,两年后,就只能买到一个鸡蛋了。

仅仅10年,物价就上涨了3492万倍,货币系统彻底崩溃。

即使后期国民政府废除法币,强制将黄金、白银和外币兑换为金圆券,也无法挽回颓势,许多人因此破产,国民政府也因此加快了瓦解速度。

直到1948年,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第一次发行;第二年新中国成立,混乱的货币局面才彻底结束,实现了中国货币的统一。

没想到的是,几十年后的今天,实物货币也开始退出舞台了,数字货币盛行。不得不说,人类的智慧真的是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