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不要把什么事都做到“甚”“泰”“奢”的程度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您喜欢什么东西,就会为了它多花钱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是什么意思?其中,“甚”是过分的意思,“爱”是爱惜、爱护的意思,“费”指更多的花费。“甚爱必大费”指过分喜欢什么东西,一定有更多的花费。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是这样,喜欢什么东西,就会为它多花钱。比如一个知识分子,要是在古旧市场看到一本古书,一问价格,二百块钱,觉得有点儿贵,心里就会一直考虑到底要不要买。当天要是没买,晚上回家后可能一直都在想这本书,越想越喜欢,越觉得这本书应该买回来。可能第二天古旧市场一开行,您就跑去摊前和卖书的老板说:“我想了一晚上,还是觉得我应该买下这本书。”老板想了一下,说:“小伙子,我昨天回家找了一下,这本书是孤本,所以二百块钱可能不行了,六百吧?”

老板把价格一下增加了两倍。为什么?人家知道您是真喜欢,喜欢就要多花钱,所以老子讲“甚爱必大费”。但其实买本书还是小事,这都不算什么大损失。如果人生中的一些大事,因为您的甚爱,导致损失惨重,就得不偿失了,甚至有时会把您的人生都搭进去。

为什么贪官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因为他们太爱钱了,当别人送钱、送别墅的时候,他们的眼睛都是亮的,问题就出在了“甚”字上。

老子特别反对把什么事做到“甚”“泰”“奢”的程度,他说“圣人去甚、去泰、去奢”,老子的意思是您把极端都去掉,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需要您极端地追求的,这些都是外在的东西,一味地追求极端的结果,会毁掉一个人的人生。

甚爱”,是一个特别想得到外物的过程,比如名誉、地位、金钱等。老子在前面讲“得与亡孰病”,“得”的极致就是“甚爱”,老子这句话是接着前边的话讲的,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太想得到的状态,这是一种不好的状态。

太想得到,一定会大大地 失去。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甚爱必大费”这句话对普通人有用吗?当然有用。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的序言里曾讲过,为了追求超出自己生活本身需要的名利,导致身体受伤的状态,就是“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华其外而悴其内,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您追求荣耀、势力,踮着脚去“够”那些权豪的家庭,全身心地投入到追求名利的事业中去,您崇尚的这些东西都是虚幻的,最后身体搞得一团糟。一旦您身体的皮都不在了,毛要长在什么位置呢?

这跟老子讲的道理是一样的,一旦这些人“卒然遭邪风之气”,被风邪吹到了,“婴非常之疾”,得了非常严重的疾病,这个时候着急了,最后治不好,一旦丧失生命,他的名誉、地位、金钱还有吗?没有了。

老子在这儿讲,您不断地追求超出生活本身的附加值,就糟糕了。

我认为老子是我们的榜样,他写完《道德经》以后,隐去功与名。现如今,没有人知道老子做过什么官,家乡在哪儿,最终是在哪儿消失的,留给我们一个个谜团。有的人说,老子最后出了函谷关,骑着牛走了。这都是传说而已,在学术界的文献证据是不足的。

这何尝不是一种人生态度,说明人家不在意这件事,但是我们反而因此更加尊敬老子。

您想要赚大钱,就要接受没有时间休息

老子接着讲“多藏必厚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藏”字最早是把打来的粮食储存起来的意思,后来引申为把东西藏起来或躲避起来,不让别人看。在这句话里,“藏”是储存、积聚的意思,“厚”是多的意思,“亡”指失去。

这句话的意思是,您越想为自己多积累财物,反而失去得越多。真的会这样吗?

多藏必厚亡”这句话,可以分两个层面来解释。第一个层面是,“多藏”的过程会让您“厚亡”,您会失去很多,为什么呢?

比如您一个月的工资是五千块,每天工作的时间是早九点至晚六点,下班后您可以在家里享受生活,比如看电视、陪家人、锻炼身体等。如果您想赚五千万,您想“多藏”,您就要付出更多,比如您要开个厂子,您可能要把家里的房产抵押出钱来用于买设备、包地、租场地、雇工人、开工资、研发产品、研究市场、销售等。总之,您需要付出很多精力,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其中一些环节出现了差错,导致生意赔了,房子也搭进去了,这就属于“厚亡”。即使您真的借此发财了,赚到了五千万,在其他方面也一定会有所损失。

举个例子,我在商学院的一个学员,自己办了一个非常大的工业园,他有四个同学的公司都在他的工业园里上市成功。他住在一栋大别墅里,里面布置得非常漂亮,我在一楼参观都快转晕了,他们家的餐厅跟一个教室差不多大,家里面游泳池、网球场都有。

但他每天几乎快到凌晨三点才下班回家,早上八点半又要上班,他的应酬特别多,每天有各方面关系需要打理,到了晚上常常累得筋疲力尽,整个人也瘦得一塌糊涂。他一见到我就说:“罗博士,您帮我看看舌象,帮我号号脉吧,我的身体太虚弱了,您给我开点儿滋补的药方吧?”

我说:“不用开补药,睡觉就好了。”

他压根儿没有时间睡觉,当老板付出太多,失去也太多,没有时间陪家人,没有时间休息,整天在各种社会关系的旋涡中周转,非常辛苦。

这些人在“多藏”的过程中,同时也失去很多,这是等价交换的原则。

为什么很多有钱人家往往富不过三代

第二个层面是,“多藏”的东西有可能都会失去。

比如有的人说,我准备了一地窖的黄金,用来传家。历史上有很多富可敌国的家庭,却未必能把财富传到第三代,古人讲“富不过三代”,这都是无数人观察了不知多少世事变迁总结出来的。

比如在明末时期,江南的一些大收藏家的家族都特别富有,当时论国内哪里收藏的文物最多,皇帝是第一,魏忠贤(明朝末期宦官)是第二。剩下排名第三、第四、第五的收藏家,全部在江南。这些家族通过经商收获了巨大的财富,有钱以后就想多收藏一些宝贝,他们没什么文化,就委托一些懂文物收藏的人,只要见到文物就不计代价地收到自己家里来。

如果您了解过历史就会发现,这样的家庭几乎没有谁能够把家产传到两三代以后的,大部分家族到了第二代等家里的老爷子死了,好多个儿子就开始分家,每个人分一大堆字画、好几间房子、店铺回去,平时挥霍无度,没钱了就低价卖字画,可能没到十年或二十年,把家里分的遗产卖光了,家族也没落了。

这些古玩字画在不同的巨富人家,如一艘小船、一片树叶般来回漂泊,它们见证了这些巨富人家财富的散去。

为什么会散去?因为他们的眼里只盯着钱,没有教孩子们该如何做事、做人等,所以孩子们的挥霍和败家是必然的,这就是老子说的“多藏必厚亡”。

我在前文中讲过,在晚清时期,曾国藩的外孙写了本书叫《保富法》,书中详细记述了如果家里没有把做人的道理教给孩子,只给孩子钱的下场。

“藏”的是钱,孩子们就只会挥霍,反而是教孩子做人的道理,让孩子好好读书的家庭,不仅越来越兴盛,对社会也做了很多贡献。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这本书。

老子讲的道理是非常深刻的,所谓“多藏”,“藏”的全都是名、利、地位等,一旦您把这些东西看得太重,就很难有好的结果。

什么样的人生才好呢?只有不计较结果,坚持做好事,为了大家而做事的人,人生才会幸福。您一旦这样做,言传身教,您的孩子也一定能带着这种人生态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