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高水平的横杆起跳

建设现代化大市场,对上海来说虽然有着历史的渊源,但那毕竟已时过境迁,如今面对的是一个十分陌生的领域。上海需要重新“创业”。

上海市经济、理论界人士认为,现代化大市场建设,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也是顺应全国几十万家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的要求。作为一个全国寄予厚望的大都市,应当有一个高水准的目标:既要实事求是,不能脱离实际,又不能按部就班,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上海要有自己崭新的创意和敢于超越的勇气。

第一个“吃螃蟹”者,当属上海金属交易所。

这个交易所占地并不多,目前批准上市交易品种也只有铜、铅、铝、锌、锡、镍和生铁7种。但自建立始,交易所就博引各国之长,引进了国际市场的高级形态——期货机制,建立了会员制交易、保证金制度、集中交易、公开竞价和统一结算等先进的现代化交易制度,使交易所体现出国际水准。交易所在会员的选择上,根据大市场的特点,集中吸纳的55家会员全部是国内大型、特大型企业,这些大企业信誉高,能量大,全国有1700多家企业委托他们在交易所内代理业务,几乎集中了国内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供求关系,覆盖全国各省市,形成了大市场、大流通格局。

交易所采用国际通用的集中竞价交易,形成比较真实的市场价格,起到了“价格发现”的作用,也就是说,这里的价格涨落总是比全国分散的现货市场领先一步,成为全国的权威报价。这一变化变革了全行业长期来依靠计划定价、价格和价值背离的状况。在资源方面也率先同国际接轨,一旦国内资源紧缺,价格上扬,会员就会从国际市场买进,到交易所抛出,使资源迅速得到平衡。同时,国际通用的套期保值、回避价格风险的功能也得到了发挥。

规范、先进的操作,使交易所名声大震,交易量日益增多,金额规模不断扩大,引起了境外同行的关注。美、英、日、德、香港等许多大企业纷纷提出申请要求成为上海金属交易所的会员。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等有关专家认为:上海所处的地理位置与纽约、伦敦成三角形,当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和英国伦敦金属交易所晚上休息时,上海的交易所正好是交易时间,弥补了上述两个交易所5个小时的闭市时差。

短短一年时间,上海金属交易所跨越了国家级的“横杆”,正在向“世界级”起跳。它为上海建设现代化大市场提供了经验。上海依据这第一根“标杆”和国际成熟的经验,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大市场的四条标准:

要形成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市场的“主角”,大市场必须吸纳代表了国家生产、流通、消费的最有实力、最有信誉的大型企业参加,还要广开门户,主动联合国家有关部门和兄弟省市的方面共同参与,使全国的交易能够集中到这里进行。

要形成价格发现机制。交易所的价格能够成为全国同类商品的权威报价(或称“龙头”价格)。

运行机制同国际接轨,其中包括规范化的制度,价格的相互作用,信息的交流,资源的互通等。

采用现代化的先进硬件设备,计算机、现代化通信设备普遍应用于交易活动全过程。

这是一个“高起点”的起点。上海现有的几家大市场,如石油、煤炭、粮油交易所,和即将开业的汽车交易所等,从开始组建,就都瞄准这样的目标进行建设。不少市场都采用期货机制,并正在逐步向现货易地交割过渡,最终发展期货票据交易,形成商业信用高度发达的高级市场形态。

1993年11月23日

合作者陈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