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 研究缘起与意义

就中国宝卷研究而言,其重要组成部分河西宝卷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车锡伦在其所著的《中国宝卷研究》中谈到了明清时期及近代甘肃宝卷的流传发展状况,附录了甘肃河西地区流传抄本——民间宝卷卷目。车锡伦对河西宝卷的研究重在其源流问题,认为河西民间宝卷与内地宝卷有同源同流的关系。车锡伦的研究乃中国宝卷研究的奠基之作,以宏观的视野总结了全国宝卷的历史发展状况,对河西宝卷的总体情况做了介绍。刘永红的《西北宝卷研究》将河西宝卷、洮岷宝卷、河湟宝卷纳入同一地域文化体系中进行研究。尚新丽的《北方民间宝卷研究》涉及了河西宝卷的源流、形式、功能、现状、传承与保护等问题。学者们从侧面或对比的角度涉及了河西宝卷研究。郇芳、吴玉堂、申娟、周兴婧的硕士论文是从河西宝卷的音乐价值、田野调查或就酒泉、永昌某一地区宝卷展开的个案研究。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论著对河西宝卷做出全面系统的研究。本书顺应了宝卷研究从早期文献搜集整理编目、田野调查及文体分析之后,朝着文化深层价值探究发展的趋势。

对河西宝卷的研究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一直持续到现在,相关研究涉及了河西宝卷的源流、形式、功能、保护传承等诸多方面,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之上,研究者一直注重河西宝卷文化价值的研究,近年来,刘永红注重河西宝卷中的女性人类学研究,哈建军关注河西宝卷中的当代文化价值研究,这些都体现了河西宝卷文学人类学研究的新动向。河西宝卷所具有的旧时代、非主流、边缘性的文化特征无疑使其成为反思主流文化的珍贵材料。已有的河西宝卷关于文学人类学的研究只是初现端倪,本书的目的在于推进河西宝卷文学人类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河西宝卷原型隐喻了民间乡土社会独有的思维模式和潜在的社会运行机制。二者的形成和运作影响着乡间的政治、法律、伦理、文化等诸方面,从原型的角度追本溯源,本书解析了河西宝卷中出生的奥秘、地狱的恐怖、诸神的功能、英雄的价值、生活的苦难——这些架构起了民间基本的价值观。对河西宝卷中民间价值观的追寻、研究、审美无疑是对当今社会主流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念的一种强烈反思。

本书选题的现实意义在于促进河西宝卷的保护传承工作。近年来,河西宝卷保护传承的外在方式变得越来越丰富多样,各地文化馆都从事了田野调查、整理出书、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方面的大量工作。凉州区文化馆把很多宝卷的念唱过程录制成影像资料;张掖市文化馆在各县区建立了四个河西宝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肃州区文化馆以民俗馆的形式展示河西宝卷。但河西宝卷保护传承的核心目的是挖掘那些具有恒久艺术魅力的瑰宝,因而河西宝卷原型研究的实质是对河西宝卷去粗取精,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过程。河西宝卷能够传承下去的必是那些具有恒久魅力,以宝卷念唱独有的艺术方式打动不同时代人心的情感和故事。原型以隐喻和象征的方式体现了人性的共通性,原型从过去指向现在,也必将从现在走向未来,本书就是要挖掘具有恒久艺术魅力的宝卷精髓,因此原型批评的现实价值是为河西宝卷的保护传承找到内核,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