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来都深深地认为,自己的学识和能力,以及阅历还远没有达到足够的积累,所以,以往给自己的要求是50岁以后才能考虑写书的事。这既是给素来懒惰的自己找到一个可以堂而皇之不用功的借口,也是自我不断建构的实践写照。不经意间,岁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流逝,眼看着周边的同事、师兄弟们纷纷大作频出,在为他们高兴、向他们学习,并为自己汗颜的同时,也开始慢慢蓄积力量,幻想着在某年某月的某个时间,有一本自己的东西。在我而言,与专著的出版相比,帮人写序更是遥不可及的事。一向都觉得有资格写序的,不是年高德劭的师长,就是社会地位高尚的行业翘楚。而自认自己什么都还没有想明白,因而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帮人写序对我而言是可以“高高挂起”的事。

曾经有过一次犯傻的经历。2013年到重庆参加《旅游学刊》的学术年会,恰逢《地理研究》的朱晓华主任刚刚完成大作《会爱自己才健康》,两三个小时的车程里聆听了他如何减肥、如何身体崩盘、如何重新恢复健康的心路历程,感动感怀的茫然间,不知深浅地答应帮他写个序。恰恰是那次的草率承诺,不过两三千字的序让我的2014年春节变成了梦魇般的日子。真真应了那句老话,“越短的文章越难写”。

蔡晓梅教授让我给她和美国俄勒冈大学地理系苏晓波教授合著的《新文化地理学文献导读》写序,无疑让我非常地头大。先是本能式的拒绝,后又在无奈中痛苦了好多天,一直拖到不能再拖的时间节点。与其说是序,倒不如说是读后的一点感受,希望与有缘的学者们共勉。蔡晓梅教授与我同门,都是跟随岭南史地学家司徒尚纪教授研习传统文化地理的学者。而她原本的学科底子是管理学,这令她的研究多了学科交叉的特点和毫无羁绊的个性化自由发挥的性征。苏晓波教授更是当下国际地理学界中国研究领域内年轻学者中的翘楚,他先是在东南大学学习了五年的建筑学,后又在中山大学师从保继刚教授学习旅游地理,而他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博士研究及随后的研究领域则集中于政治地理与新文化地理的结合部。

现在呈现在大家眼前的这本东西,就是蔡晓梅教授2014年到美国俄勒冈大学地理系苏晓波教授处访学一年间,两位学者就新文化地理学的文化政治结合文献阅读而呈现的学术讨论和思辨。

大家都在读文献,读什么?如何读?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对于长期在国内学习和工作的我等“土鳖”都或多或少成为问题。每年新入校的学生也多会被此类问题困扰,如他们常感觉读外文文献很慢,时常不知所云,并且读了后面会忘了前面等。至于什么是重要文献、如何选择文献等更是难事。选择什么样的文献?依循怎样的轨迹开始并克服文献学习中的困难?对于此类问题,本书具有很好的指南性价值。

两位教授先是精心选择了几个领域的若干重要文献,然后结合时间进度,一周的认真阅读加每周一个下午针对性的讨论,结合文献的学术贡献和可能的不足,通过挑刺式、批判性地学习文献,达到掌握文献、融会贯通的目的。研究学习本无捷径,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工作都是在前人基础上的推进和发展。从这样的视角来看,本书的出版将对年轻学者们学会阅读外文文献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这本书只涉及了社会文化地理四个新近方向的若干文献,相对人文地理每天大量新生产的汗牛充栋的海量文献而言,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对读者来说,与其说要从这本书中获取某些方面具体的学科信息,还不如说,它更像是一个有关阅读文献的方法论。只要掌握了方法,你就有了获得全部的希望。

我无意于画蛇添足般具体谈及本书中任何的细节内容,只是有几点小的感受。曾记得苏晓波教授说他如果每天不及时地阅读2篇以上的最新文献,他到学校后就无法和同事们很好地进行学术沟通,所以他每天都在阅读。“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大致都是同样的道理,文章读多了,文献世界的最新变化和学科的动态自然就会了然于胸。这让我惭愧的同时很受教,我自己“吃老本”式的工作方式必须要有所改变。作为一个知识工作者,如果没有更多的知识和信息的“输入”,怎么可能有更好的知识和信息的“输出”?

而蔡晓梅教授访问学习一年回来后,同事们都发现她变了。从学术角度来看,全然是实现了“化蛹成蝶”的蜕变,不仅完成了从传统的文化地理学者向新文化地理学者的转变,而且从男性气概、空间政治等新的视角来重新发现酒店、研究酒店,已经并正在为酒店研究开启全新的时代打开一扇窗户。本书不只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学术专著,更像是一本学术研究的“心经”。我和大家一样,期待在感受他们真诚的研习心得和体验的同时,也能开辟大家独特的研究新界域。

也期待更多能够真正帮助青年学生的好书问世,来引领学术海洋中迷茫的年轻人走向他们各自成功的彼岸。

是为序。

朱竑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