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构建研究
- 夏锋
- 20873字
- 2020-11-30 10:22:54
导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生态则是文化主体对文化资源的转化发展,对文化载体的创新运用,对文化环境的优化营造。在此意义上,文化生态蕴含着鲜明的价值指向,承载着“人之为人”的价值维度,发挥着“以文化人”的价值功能,营造着“人文涵化”的价值环境。由此,文化生态问题既具有深刻的学理背景,也具有深厚的现实根基。文化生态问题是立足于“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予以审视其价值意义;立足于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省察其构建内容与方法原则;立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道路指向,探究其具体路径构建。在此意义上,文化生态的构建既彰显出鲜明的问题意识,探究如何构建彰显科学性、民族性与大众性的文化生态;也彰显出鲜明的过程意识,探究如何构建包容多样、动态稳定与平衡协调的文化生态。
基于此,该成果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为研究主题[1],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文化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为理论分析框架,以文化哲学、文化人类学为理论参照,基于文化生态的学理问题与现实问题分析,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范式与文化范式研究。该成果在厘清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相关概念、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生态的内在关联等学理问题基础上,阐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学理逻辑与理论价值,梳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历史脉络与现实境遇,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内容、方法与路径,以求实现理论问题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的紧密契合。
一 问题的缘起及研究价值
文化生态问题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基础与深厚的学理基础,蕴含着鲜明的价值指向与实践指向。基于文化强国的战略背景,尤其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进程深化中,文化生态问题日渐成为现实的关注焦点与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现实依据
文化生态问题是文化强国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现实问题。如何激发文化活力,融合文化资源,优化文化环境等层面内容,构成了文化生态构建的系统要素。如何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成为文化生态构建的实践路径。
1.新时代为文化生态构建设定了人本方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2]。新时代是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主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设定了新的历史方位,为人民的全面发展设定了新的价值愿景。
首先,新时代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这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新的历史方位,历史方位的新定位是由人民为根本的价值衡量尺度,历史方位的新任务是以解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的价值旨归。基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人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体。人的发展不仅是发展的动力与手段,更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在此意义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正是强调了“现实的个人”具有现实需要的自然性与前提性,使人民必然是在自然需要满足的基础上,拓展需求的质性,延展至社会需要与精神需要;也必然是在人民的生存需求满足前提下,提升需要的质量,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需要。
其次,新时代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4]人民的主体地位是由人民的实践主体与价值主体地位决定的。就实践主体地位而言,人民是精神财富与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不竭的创新创造活力。就价值主体地位而言,人民是改革发展成果的共享者,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激发人民文化创新创造能力。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是发挥着“以文化人”的本质功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的高度凝练,以培养时代新人作为“人”的培养目标,以实践养成作为“化”的作用方式,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与人民的全面发展相统一。
再次,新时代逐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5]。“以人民为中心”是以满足人民的现实利益诉求为中心,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果的共建共享。实现改革发展成果的人民共享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价值原则。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6]人民作为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具有价值归属者的主体地位。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要拓展发展的惠及广泛性,优化成果分配的公正性与公平性,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充分性、协调性与人民发展的最大化、均衡化相契合。与此同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更好地维护与实现人民的发展诉求为导向,实现发展增量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同步协调,以及劳动方式与收入渠道的优化协调。由此,实现人民共享是以劳动渠道的拓展、体制机制的优化为保障,以机会公平为前提,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劳动力资源、人力资源的畅通流通,将人民始终作为改革发展成果的真正归属者与享有者。
最后,新时代以人民为价值评判主体。习近平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7]基于唯物史观原理,“现实的个人”具有主体存在的“为我感”,以现实利益诉求的实现为客观保障,以自身的价值体验为主体衡量尺度。人民作为历史创造者,是检验社会进步发展的最终评判者。人民作为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决定了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就此而言,人民的满意程度、生活改善程度、权益保障程度,是评判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制度完善的现实衡量标准。就客观保障而言,人民是以民生保障与改善程度为客观评判标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8]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建立在物质保障的基础上,是在物质条件改善、制度机制保障、公共资源配给的协同优化过程中得以实现与满足的。就价值主体而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在民生的改善与保障为必要条件,在制度设计、运作、反馈与完善过程中,使人民具有更多的生活保障权、话语评价权与制度监督权。就此而言,民生的改善与保障是基于国情的客观条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规律,以“尽力而为”的价值自觉性,力求满足人民的根本利益与现实诉求;以“量力而行”的实践自觉性,积极稳妥地满足人民的利益诉求。
2.文化强国战略为文化生态构建设定了目标指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9]文化强国战略是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题中之义,决定了文化生态构建的本质规定、发展指向与时代愿景。
首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时代诉求。文化生态蕴含着中国特色的文化特质、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以及现代化的发展趋向。具体而言,文化生态具有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趋向,也充分体现了民族性、科学性与大众性的文化特质。
其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诉求。一方面,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是文化生态构建的物质基础。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发展,有力推动了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生产力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推进了文化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为文化生态的构建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文化体制机制的深化完善,是文化生态构建的制度保障。习近平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10]文化体制机制的深化完善,理顺了文化主体间关系,优化了文化资源的配置能力,提高了对文化生态的反馈调控能力。
再次,增强全社会文化活力与文化创造力的时代诉求。一方面,文化创造力与文化活力的激发,是文化生态构建的主体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11]文化活力的激发,为文化生态构建,营造出开放包容多样的文化氛围。文化创造力的提升,为文化生态构建,创设出传承与创新、转化与发展相协调的文化格局。另一方面,文化素养的提升,是文化生态构建的价值旨归。人作为文化生态的主体,其主体意识与能力构成了文化生态的主体动力。人的文化素养程度直接关涉到文化生态构建的和谐度与完备度。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既是文化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生态构建的主要内容。
3.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筑是文化生态构建的价值指向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以文化软实力为依托保障,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为重要表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文化生态构建注入了共同的价值愿景,也为文化生态构建融入了共同的思想基础与文化资源。
首先,构筑共同思想基础的时代诉求。共有精神家园需要凝聚最大的价值公约数,也需要鲜明而有力的主流价值导向。归其关键,共有精神家园的构筑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此意义上,共同思想基础是文化生态的思想根基与价值基础;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文化生态构建的意识形态基础,以价值导向的方式匡正了文化生态的发展路径。
其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时代诉求。共有精神家园需要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价值支撑,也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是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动力,实现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转化。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为文化生态的构建提供了民族精神的价值依托与时代精神的文化滋养,有助于拓展形式多样性、辐射全面性、影响渗透性的文化载体,构建彰显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的文化话语体系,优化虚拟与现实相融通的文化环境,优化宏观、中观与微观等多维文化场域的建设路径。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是文化生态构建的关键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文化生态构建确立了根本的价值引领,为文化生态的具体实践设定了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与价值准则。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生态构建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度认同的价值规则体系,凝聚为鲜明的价值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传承与治理实践的基本价值准则,既在意识形态领域处于价值主导地位,也在治理领域中渗透到国家、社会与日常生活等各个层面。在此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生态构建的价值质性与内在规定性,以高度的价值导向,发挥着精神激励、柔性规范与效能保障的功能,匡定了文化生态构建的价值取向。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是文化生态构建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人民共有的价值追求,鲜明彰显出人民共同的价值愿景。发挥人民主体地位,必然是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实现价值认同与践行的内在统一,凝聚人民的价值合力。在价值认知层面,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凝聚人民价值共识的认同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凝练,牢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也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深刻蕴含着中国特色的文化气质,科学表达着新时代“伟大梦想”的价值愿景。在价值践行层面,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凝聚人民价值践行的养成力,以提升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为落脚点。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是文化生态构建的现实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是落细落小落实的生活化过程。习近平指出,“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13]文化生态的构建过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基于“以文化人”的践行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将一般性的价值规则转化为具体的生活行为准则,构建出人文与生活相融通的文化生态。
(二)理论背景
文化生态问题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背景与深厚的理论基础。基于文化立场的坚守,该论题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分析框架,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为学理基础。基于文化的交流互鉴,该论题研究是以文化哲学、文化人类学为理论参照,辨识与汲取相关的理论观点。基于文化育人的功能,该论题研究是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属性与功能研究。
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文化生态研究的学理基础
本书关于文化生态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理论分析框架,以马克思主义人学、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具体理论指导,聚焦于人的问题与文化的问题,予以反思、省察文化生态的基本学理问题。
首先,马克思主义人学奠定了文化生态的人本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的本质、人的主体性、人的需要、人的价值以及人的权利和义务、人的自由和平等、人的理想和信念等理论”。[14]马克思主义人学深化研究了人的本质、人的存在、人的发展、人的价值等基本学理问题,解析文化生态的人学意蕴。本成果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理论基础,探究文化生态与人的本质关联,人在文化生态中的价值地位与价值归属等问题,为文化生态理论研究奠定了人学理论基础。“现实的个人”是人学理论的价值本体,既是历史发展的价值原点,以“属人”的本质属性省察人类历史的本质;也是历史发展的价值尺度,以“属人”的价值标准观照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向。在此意义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具有“人为”的价值驱动力,也具有“为人”的价值归属,以人民作为价值实现的归属者与价值衡量的评判者。
其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奠定了文化生态的文化理论基础。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研究,从不同角度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的思想论述,探究了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的内涵特质、发展脉络与时代价值。立足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阐释文化的人化本质;立足文化与人民大众的本质关联,分析了文化对教育人民、促进社会发展的现实功用。由此,人民的文化自信是人民发挥主体地位的文化软实力,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指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要优化人民群体的共建意识,基于共建意识的正向性、辩证性与务实性,塑造具有问题意识与过程意识、个体意识与全局意识、权利意识与法治思维之间辩证统一的共建意识。
2.西方文化哲学、文化人类学是文化生态研究的理论借鉴
习近平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15]关于文化生态的学理研究,是基于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在观照他者文化的过程中,探究实现对相关理论的辨识、甄别与汲取的有机结合。
首先,文化哲学以文化为本体,阐释文化的本质、特征与发展规律,提出了“人是文化人”“人是符号的动物”等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不同论断。文化哲学基于人是文化存在的逻辑预设,解析人在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立足人的理性、感性等多维存在方式,解析人的精神存在与文化环境、物质环境的关联,为文化生态的环境研究设定了理论视域。
其次,文化人类学有机融合了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理论成果。文化人类学将人放置于宏大历史场域中予以审视与理解其本质,阐释了人的生成性、创造性、适应性与文化性等诸多特质,确立人的文化创造者与文化产物的本质定位,将人作为完整的人,在自然界、生活环境、社会历史与文化传统中予以理解,为文化生态提供了人类学理论参照。
3.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构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诉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是以“人”为内在本质规定,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的价值旨归。在此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理研究是在秉持教育的政治属性前提下,深化研究教育的科学性、人本性与文化性,达到教育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内在融通及高度契合。
首先,该主题研究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理论研究。本成果是基于文化生态的文化属性,在“以文化人”的作用过程中,深化了文化生态的教育属性与功能研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功能与结构等方面学理问题研究,通过梳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历史脉络与现实境遇,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内容、方法与路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次,该主题研究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理论研究。本成果是基于文化生态的人本属性,立足“人之为人”的育人旨归,深化了人与文化的教育关联研究,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学理逻辑与理论价值。本成果基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人学、文化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的内在融通,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人学范式研究。
再次,该主题研究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理论研究。本成果是基于文化生态的生态属性,在人、文化与教育的生态化共生过程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功能研究。本成果是在借鉴生态学意义上的机制、耦合机制与协同机制,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育人、实践育人、育人自育的生态功能。
二 研究现状述评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问题研究,基于国内研究现状,从文化生态等相关视角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等方面问题;基于国外研究现状,从生态学视角解析文化生态与教育生态等方面问题。在此基础上,剖析该论题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该论题研究的发展趋向。
(一)国内研究现状
基于文化强国的战略背景,尤其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进程深化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问题日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关于该论题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即基于文化视角、生态视角与文化生态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
1.基于文化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该研究视角主要是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范式、功能、载体与环境等方面问题予以研究,其研究成果与观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范式研究。相关成果有张耀灿、钱广荣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论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问题》(2014),沈壮海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2005),万光侠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2006),赵志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方法论的反思与重建》(2016)等。一方面,相关成果从文化学的视角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关注基于文化情境与文化关怀意识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发掘文化的育人价值与教化功能。另一方面,相关成果立足文化范式的主要内容与主体框架,围绕范式方法论、理论范式和实践模式等多方面进行研究。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研究。相关成果有郑永廷、董伟武的《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及其发展》(2008),朱志刚的《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2007),徐曼、康丹丹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的发挥》(2014)等。一方面,相关成果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的体系结构,有研究将其划分为精神文化功能与物质文化功能,并解析二者的具体关联与表征。另一方面,相关成果研究文化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表征,有的研究从文化选择功能、文化整合功能、文化引领功能、文化创造功能等多个方面予以分析,也有研究从文化力层面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能动之力、精神生产之力及意志创造之力。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研究。相关成果有陈万柏的《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特征和功能》(2005),王景云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发展新趋势刍议》(2015),梅萍、贾月的《析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和文化载体之异》(2017),郑忠梅、秦在东的《文化视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范式》(2006)等。一方面,相关成果研究文化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内在质性与定位,在内涵、结构、作用、功能发挥方式等方面辨析文化载体与文化资源的差异。另一方面,相关成果研究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路径,分别围绕传统文化载体的现代化与新文化载体的多路径探索,以及文化资源的整合、文化话语权的增强、文化阵地的拓展、文化核心价值的弘扬等不同方面予以研究。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研究。相关成果有罗洪铁、周琪的《文化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新视界》(2007),戴钢书的《德育环境研究》(2002),张宏伟的博士学位论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研究》(2015)等。一方面,相关成果研究文化环境的系统化构成,有研究将文化环境定位为围绕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的文化要素的总和,进而对其进行系统分析,有研究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结构、特征、功能和运行等方面问题。另一方面,相关成果研究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实现路径,具体围绕文化国情的认知、文化建设的路向、文化精神的培育等方面予以研究。
2.基于生态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该研究视角主要是借鉴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概念、生态环境、生态思维与方法等方面问题予以研究,其研究成果与观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分析研究。相关成果有王斌的《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概念的再思考》(2011年),陈绪林的《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2008年),杨增岽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分析引论》(2015年)等。该方面研究重点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生态思维、生态论方法、生态价值等相关概念进行阐释与分析。
其次,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研究。相关成果有邱柏生的《要重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2004年),岳金霞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界定分析》(2004年),卢岚的《社会生态环境优化与思想政治教育》(2009年)等。该方面研究借用生态学研究生命主体与其所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方法,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问题,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按照社会活动形态、政治文化结构、意识形态的运作状况等多个维度划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
再次,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思维研究。相关成果有王学俭、魏永安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刍议》(2015年),张洪春的《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思维的价值向度》(2009年),张政的《由“定势思维”转向“生态思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维变革与创新》(2015年)等。该方面研究从生态学的角度转换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方式,审视教育价值,探索教育的创新路径。一方面,相关成果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因素之间的协同性与系统性问题。另一方面,相关成果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诸要素间的耦合性与整体性问题。
最后,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方法论研究。相关成果有邱柏生的《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兼论生态德育研究的方法论指向》(2011年),李伟、邹绍清《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方法》(2012年)等。该方面研究运用生态学概念,借助生态学系统论方法,将其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因素认识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因素互动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共生方法等教育方法。
3.基于文化生态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该研究视角主要是围绕文化生态的学理基础,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概念内涵、具体样态、演化过程等方面问题,其研究成果与观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关注文化生态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关研究成果有黄正泉的《文化生态学》(2015年),刘湘溶的《文化生态学与生态学思维方式》(2016年),刘志成的《文化生态学:背景、构建与价值》(2016年),王泽应的《文化生态学的目标指向:精神家园的建构与守望》(2016年),戢斗勇的《文化生态学》(2006年),吴圣刚的《文化的生态学阐释和保护》(2005年),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2001年)等。其一,相关成果在研究视角层面,主要基于文化人类学与文化哲学两种视角研究文化生态问题,重点研究考察精神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探究文化生态的价值属性、指向目标与调适方式。有学者明确指出文化生态是人生存的精神家园;有学者认为文化生态学作为文化生态的哲学,作为以人为存在基点阐发文化生态的哲学;有学者主张运用生态学思维方式,审视人与文化的关系,主张生态学思维是辩证思维方式的现代形态,具有强调整体、关注未来和追求和谐的三大特征。其二,相关成果在研究内容方面,主要是围绕文化生态的属性、特征、结构、功能等方面予以研究。有研究将文化生态定位为影响文化产生、发展、变化的外部复合生态环境,也有研究将文化生态视为各种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个动态系统。有研究分析了文化生态的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动态性与主体性等特征。有研究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角度对文化生态结构进行解剖,分别从文化的性质、载体、受众等方面研究文化生态结构。有研究将文化生态功能归纳为表现、评价、唤醒、褒奖和谴责功能,也有研究认为其功能主要是优化文化内外部结构,最终实现文化生态的平衡。
其次,关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概念分析。相关研究成果有陈建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与文化选择》(2002年),戴锐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论》(2007年),卢瑞瑞的《浅析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建设》(2011年)等。有研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是思想政治教育所代表的主流文化与它周围的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研究认为,作为一门培养人的学科,无论从宏观的社会大背景,还是从微观的具体操作环境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都不可能离开一定的文化生态。有研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文化生态是基于主流文化价值观主导下,各种文化传统、文化样式、审美理想和价值观的共生样态。
再次,关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历史演化研究。相关成果有顾友仁的《论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2011年),姚小玲、张越的《当前中国文化建设中的文化生态维度分析》(2012年)等。其一,相关成果基于意识形态文化维度,透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演化过程,分析由单一的共产主义道德文化一统天下到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的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交相辉映的演进过程。其二,基于传统文化的维度,透视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变迁,阐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融入教育内容,推进教育创新的具体进程。其三,基于文化生态的发展趋向,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路径,探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特色,古今中外文化相结合的具体实现路径。
最后,关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具体样态与具体领域研究。相关成果有骆郁廷、魏强的《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文化话语权》(2012年),邱柏生的《全面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系统》(2008年),胡菊华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多维观察》(2017年),王志刚、王维的《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及其优化》(2016年)等。其一,在具体样态的研究方面,有研究从不同维度分析了主文化与亚文化、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等文化样态;有研究立足人的文化存在样态,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文化和思想意识形态的整合机制。其二,在文化生态的属性与特征研究方面,从一元与多元、强势与弱势、显性与隐性等维度进行考察和把握。其三,在具体领域的研究方面,有研究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及其优化路径,分析历史性、发展性、多样性与主导性等诸多特征,主张优化高校文化生态资源和载体,形成文化生态合力。有研究立足虚拟网络领域,分析虚拟媒体、新媒体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挑战以及创新路径。
(二)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该论题的研究主要是立足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由自然科学领域拓展至社会科学领域,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并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具体化,衍生出文化生态与教育生态等相关理论问题研究。
1.关于文化生态问题研究
20世纪中叶,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斯图尔德在《文化变迁理论》中首次提出“文化生态”的概念,并倡导成立专门的学科,其目的在于解释那些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独特的文化形貌和模式的起源,认为文化与其生态环境是不可分离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斯图尔德的学生罗伯特·F.墨非发展了文化生态理论,指出文化生态的实质是指文化与环境(包括技术和劳动) 之间存在一种动态的富有创造力的关系。
20世纪60年代起,R.内廷、R.拉帕波特、J.贝内特以及霍利等学者对新几内亚、赞比亚等地域的土著文化进行研究。有研究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对特定的文化行为与仪式进行了分析和阐释。有研究认为实行某一特殊形式的技术所需的行为模式会对另外的文化特征产生影响。
20世纪70年代,哈里斯提出“文化唯物论”。哈里斯认为技艺、经济因素是形成一个社会特质最基本的角色,社会下层建筑研究应优先于基础建筑和上层建筑;下层建筑由生产模式、人口结构以及宗教仪式构成;基础建筑由家庭经济、政治经济等要素构成;上层建筑由娱乐、美学的产品及服务构成。
20世纪80年代,文化生态问题研究突破了文化人类学的限制,各国的相关学科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文化生态的热点问题。相关成果从生态学视角阐释和解读文化、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从系统论视角研究文化要素之间的关系,文化要素与文化系统之间的关系,文化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至今,文化生态问题研究关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营造的“媒体环境”,即包括电视、广播、计算机、互联网、移动网络等具体要素。不同学者分别从不同的学科与研究视角,分析由于信息革命而引发的新媒体环境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2.关于教育生态问题研究
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沃勒在《教育社会学》中首次提出了课堂生态学生态论概念,在教育学研究中正式首次引入和使用了“生态学”概念。
20世纪60年代,英国学者阿什比在《英国、印度和非洲的大学:高等教育生态学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高等教育生态学”的概念,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研究高等教育问题,提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的学术观点。
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首次提出“教育生态学”概念。他注重运用教育生态学方法,把各种教育机构与结构置于彼此联系中,并在广泛的社会联系中加以审视学校等教育机构。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视角逐渐延伸至教育学的各个学科分支。一方面,教育生态学关注教育与环境的关系研究。如英国学者艾格尔斯顿、美国学者弗布伦纳、费恩等人分别主张生态学所关注的是有机体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及它们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人的发展就是不断生长的有机体,人是在一生中与其所处的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相互适应。另一方面,教育生态学关注教育环境的宏观领域与微观领域研究。在教育宏观环境研究方面,鲍尔斯、莱西、威廉斯等学者以教育、生态与发展为研究主题,重点考察教育环境与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坦纳、沙利文等学者从生态危机的角度探讨了人类生存的宏观环境与教育的关系。在教育微观环境研究方面,古德莱德等学者将学校定位为文化生态系统,在道德教育中注重后现代思潮对道德教育的影响,致力于引导学生接受道德的差异性。
(三)研究趋势与不足
通过上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问题研究,主要是在概念范畴界定、学理关联厘清与实现路径研究等方面存在不足。
首先,关于该论题的相关概念范畴界定尚待明晰。关于“文化生态”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尚不清晰,甚至出现“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的概念混淆、语境混用等问题。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研究目的、借鉴原则和研究论域问题有待进一步明确。例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域中“生态”与“环境”以及“文化生态”与“文化环境”的界定与区分问题有待进一步厘清。
其次,关于该论题的系统化整体性研究有待完善。在该论题的内在关联研究层面,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构建的新定位、新指向、新愿景等方面的学理问题有待进一步厘清。在论题的理论支撑研究方面,国内文化生态研究起步较晚,最初主要是引进和借鉴国外的文化生态研究成果,主要是立足文化人类学和文化哲学两种视角侧重于具体问题的研究,而缺乏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予以更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研究方面,目前研究成果还没有在马克思主义的视域下,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维度,尚未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问题进行一个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
再次,关于该论题的实现路径研究需要深化。在文化生态建设的实践指向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价值关怀彰显不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价值实现路径研究尚待完善。该方面研究也缺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以人文关怀、公共关怀与终极关怀为主导的价值实现路径,构建主导性与多样性、共生性与和谐性、动态性与平衡性相协同的文化生态。该方面研究在文化生态建设的路径方面,缺乏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动态平衡机制与实效评价机制研究,也缺乏对文化主体、文化资源、文化载体与文化环境的整体联动与系统优化研究。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关于该论题的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理论分析框架,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为理论基点,以文化生态的视角省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系统研究方法、生态分析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等方面,力求阐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必要性意义、重要性价值与可行性路径等方面问题。
(一)研究内容
该成果研究在基础学理研究层面理清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相关概念、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生态的内在关联,在实证研究层面梳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历史脉络与现实境遇,在对策研究层面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内容、方法与路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第一章,关于“文化生态”基本学理阐释。围绕“为什么”与“是什么”的研究指向,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论断,阐释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基本学理问题。其一,关于“文化”范畴,进行概念界定、词源分析与哲学阐释。其二,关于“生态”范畴,分别从生态学维度与哲学维度层面予以分析界定。其三,关于“文化生态”这一核心范畴,分别从文化人类学、文化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予以界定,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框架对该范畴进行厘清与甄别。其四,关于“文化生态”的属性与功能分析,阐释人本性、文化性与生态性等多维特性,分析关系作用、过程作用与反馈作用等多维功用。
第二章,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基本学理阐释。其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概念分析,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价值出发点、实践作用过程与价值实现路径,审视教育的本质规定,透视人、文化、教育的生态化关联,以此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内涵与外延。其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属性分析,解析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生态之间的互诠互释的应然逻辑关系。文化生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前提与价值旨归,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生态的价值生成过程与价值实现方式。与此同时,解析二者之间相互生成的实然共生关系,文化生态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条件,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了文化生态的具体样态。其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功能阐释,基于生态、教育与文化维度,解析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生态的本质关联,省察文化生态的协同联动、动态平衡与匡正渗透功能。
第三章,基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现实境遇分析。围绕“什么样”的研究指向,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层面,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现实基点,以“坚持人民的中心地位”为价值指向,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现实境遇。其一,在文化生态的时代方位层面,新时代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设定了新的历史方位,蕴含着深厚的人学意蕴。基于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价值等人本维度,分析新时代对人的实践发展、本质确证与价值实现的时代意义。其二,在文化生态的文化主体方面,具体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价值原点所蕴含的人民性,以及发展指向所具有的锚定性。其三,在文化生态的文化样态方面,研究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共生发展问题,以及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共生互补问题。其四,在文化生态的机制作用方面,研究文化需求与供给的契合性问题,以及文化需求实现路径的协同性问题。
第四章,基于新时代的文化样态,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构建的内容创新研究。围绕“用什么构建”的研究指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南,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为价值导向,基于文化生态的样态构成,从文化属性、文化主体与文化机制层面,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内容创新。其一,立足“构建何种质性的文化生态”,研究文化生态构建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规定问题,即在现代化、全球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如何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秉持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的本质属性。其二,立足“构建何种内容的文化生态”,基于文化生态的价值属性,立足人文关怀价值、公共关怀价值与终极关怀价值,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教育功用。其三,立足“构建何种机制的文化生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构建的运作机制研究,重点研究文化主体、文化资源、文化载体与文化环境的协同联动机制、贯通融入机制与实践生成机制。
第五章,基于新时代的文化趋向,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构建的方法论原则研究。围绕“用何种方法构建”的研究指向,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为发展趋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为实践原则,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构建的方法论原则。其一,基于文化属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原则,重点研究如何构建文化一元化与多样性、传承性与创新性、本土化与全球化有机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其二,基于生态属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原则,重点研究共生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平衡性、差异性与协同性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其三,基于教育属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原则,重点研究为人性”与“人为性”、现实性与超越性、阶段性与渐进性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
第六章,基于新时代的价值愿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构建的实现路径研究。围绕“用何种路径构建”的研究指向,从新时代的人民愿景层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价值旨归,立足文化主体、文化资源、文化载体与文化环境等四个层面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优化与建设路径。其一,在文化主体层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主体能力,即提升人民的文化定位能力、文化选择能力、文化实践能力。其二,在文化资源层面,重点研究持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立场,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趋向,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容等方面。其三,在文化载体层面,研究构建彰显中国特色的文化话语体系与文化传播体系等内容。其四,在文化环境层面,研究构建现实性与虚拟性相结合,宏观、中观与微观相融通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
(二)研究方法
该成果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问题进行理论反思与现实考察,主要运用系统研究方法、生态分析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等研究方法。
一是运用系统论研究方法。本成果将文化生态作为一个系统性存在,探究文化生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整体性、动态性与优化性问题,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教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为塑造人的文化生态系统,运用整体性、动态性与过程性的研究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系统的属性、结构与功能的本质特点与内在关联。
二是运用生态学分析方法。本成果适度借鉴生态学方法,即运用系统、整体、动态、联系、协同等生态特性的视角与思维,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主体、生态环境、生态载体以及生态资源等诸要素的属性与关联。本成果具体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运作机制与过程,文化生态环境与人的思想意识形成发展的关系,以及文化生态发展与人的生存发展关系。
三是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本成果立足两个维度综合运用比较方法,即运用共时态与历时态的比较方法,在历时态维度厘清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化生态的发展脉络,探究文化生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关系的嬗变过程。在共时态角度,立足中西文化差异,解析文化模式差别与文化生态差异之间的关联程度。本成果运用“实然”与“应然”的比较方法,在实然角度,探究文化生态发展过程与本质特性;在应然角度,探究文化生态的目标指向与价值旨归,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实践指向;在应然与实然的分析比较中,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发展脉络、精神意蕴与属性功能。
(三)研究创新之处
本成果注重问题导向、过程导向与效果导向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以期推进研究创新。本成果注重研究角度的创新,立足文化生态视角予以研究相关学理与现实问题;注重论点与观点的创新,有针对性地探究解决该论题当前研究中存在的学理症结;注重研究内容的创新,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生态的内在关联,以期推进文化生态构建的实践路径创新。
1.研究角度方面
在总体研究视角方面,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为研究主题,以新时代为研究视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为理论分析框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为基本价值维度,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学理关联与构建路径。具体而言,在基础学理研究层面,理清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相关概念、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生态的内在关联;在实证研究层面,梳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历史脉络与现实境遇;在对策研究层面,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内容、方法与路径。
在具体研究视角方面,主要是以文化生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马克思主义人学等视角予以深化研究。
一是基于文化生态视角,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生态的内在关联研究。本成果立足文化生态的视角,以文化生态的思维方法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与生态属性,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为落脚点,重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基本概念、属性功能、内容、方法与路径构建等方面问题。
二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范式研究。本成果的选题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交叉问题,立足“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这一研究主题,在实证研究层面研究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现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当代境遇,在此基础上深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的相关学理问题。
三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人学问题研究。本成果的选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交叉问题,立足人与文化的关联研究,以人的文化存在问题作为研究视域的出发点,以人的文化存在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关联与双向关系为研究重点。在此基础上,本成果深掘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人本价值与人学意蕴,以期推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研究。
2.研究观点方面
第一,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内涵与外延。在内涵层面,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析,生态是由人与环境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生态具有属人的内在规定性,既是人化自然的存在状态,也是自然人化的实现过程。文化生态是人、文化与环境构成的共生系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是作为塑造人的精神世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确证人的存在价值的文化生态体系。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是由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文化资源、文化载体与文化环境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在外延层面,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在文化主体层面,可以划分为大众的与学术的、一元的与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在文化资源层面,可划分为传统的与现代的、显性的与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在文化载体方面,可划分为现实的与虚拟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在文化环境层面,可划分为宏观的、中观的与微观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
第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生态的内在关联。一方面,文化生态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场域,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了整体性文化生态的子系统。具体而言,社会整体性的文化生态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场域与环境;具体情境性的文化生态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场域与环境。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生态的具体存在样态与实践生成方式。就具体存在样态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主导下,由文化主体、文化资源、文化载体与文化环境相耦合而成的文化生态。就实践生成方式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高度的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发挥着传播导向、选择协调以及传承创新等文化功能,对社会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构建彰显主流意识形态导向与价值导向的文化生态。
第三,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构建的原则方法。一方面,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属性与功能,完善一元化与多样性、传承性与创新性、现实性与超越性、本土化与全球化有机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原则。另一方面,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属性与功能,完善构建共生性与互补性、动态性与平衡性、现实性与虚拟性相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原则。
3.研究内容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的融合转化与发展研究。本成果着重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理论指导,重点研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合转化与创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价值导向,主流文化、学术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如何构建包容、共生及和谐的文化生态;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与中华人文精神有机融入文化生态,深度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等重要理论命题。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运作机制研究。本成果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与文化哲学等理论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问题进行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重点研究文化主体、文化资源、文化载体与文化环境的整体联动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文化生态的动态平衡机制与实效评价机制。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路径研究。本成果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系统要素,从文化主体、文化资源、文化载体与文化环境等四个层面,研究构建话语内容创新、话语方式多样与话语权主导力增强的文化话语体系,构建大众文化与学术文化相整合、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现实与虚拟相融加、宏观、中观与微观相融通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
四 研究意义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研究,是基于学理研究与现实研究,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生态的基本理论研究。这对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研究以及文化生态构建研究,具有相应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本成果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理研究为落脚点,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文化哲学、生态学等具体研究视域,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文化范式与人学范式研究。
1.有助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理论研究
本成果以文化生态问题为研究基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视域,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基本概念、属性功能、内容、方法与路径构建等层面研究相关学理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理论提供理论支撑,有助于深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创新研究。
2.有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研究
本成果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与功能为研究重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构建问题。这有助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的核心范畴、功能属性、内容与方法等方面研究,也有助于深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文化哲学的理论研究。
3.有助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研究
本成果以人与文化的本质关联研究为基础,以人民的价值实现与全面发展为研究旨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构建的必要性、合理性、指向性与可操作性等问题。这是在深化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基础上,有助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范式研究。
(二)现实意义
本成果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落脚点,在学理研究的基础上落实落细为育人的教育实践,充分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与育人功能。
1.有助于彰显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属性与功能,牢牢坚持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政治方向
本成果立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政治功能作用,紧密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有助于应对社会思想文化与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问题及挑战。基于此,该成果研究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前提下,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履行好立德树人的职责,促进全社会思想文化建设。
2.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与功能,推进文化强国战略的深化实施
本成果是基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战略任务,立足文化生态的格局优化与资源转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融通,探究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探索文化生态的平衡机制与实现路径。本成果立足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主体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构建彰显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的文化话语体系,优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以及思想道德建设的现实路径。
3.有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育人功能,提升立德树人的育人功效
研究成果向文化育人、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的现实路径转化。立足实现人民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实践导向,拓展形式多样性、辐射全面性、影响渗透性的文化载体,优化宏观、中观与微观等多维文化场域的建设路径。本成果立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构建和优化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为落脚点,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实践方式,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科学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才规律”,以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与实效性,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1]笔者注:在该成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为了行文更为简洁,也简称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0页。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1页。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1页。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9页。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5页。
[7]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43页。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5页。
[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1页。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0页。
[1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24页。
[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2页。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