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E-SCIENCE范式的科研组织重构
- 陈凯泉
- 3527字
- 2021-01-05 12:27:25
第二章 E-SCIENCE科研范式下科研组织的新形态
第一节 E-SCIENCE助推科研组织走向网络化与虚拟化
一 “虚拟组织”概念对科研组织变革的冲击
“虚拟组织”一词由肯尼思·普瑞斯(Kenneth Preiss)、史蒂文·L. 戈德曼(Steven L. Goldman)、罗杰·N. 内格尔(Roger N. Nagel)三人在1991年编写的一份重要报告——《21世纪制造型企业战略》(21st centur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strategy)中首先提出,该报告提出虚拟组织能突破时空的限制,使组织内各成员间最大限程度地模糊组织间的边界,虚拟组织的结构主要采取扁平化的模式,组织成员具有共同的目标,主要采用动态联盟的方式实现核心能力和资源的互补共享。
基于虚拟组织的概念与设计思想,2006 年3月,英国科研与创新办公室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专题研究小组对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作了如下定义和描述: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是指由分散在不同地区但可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共同开展研究工作的一些研究人员所组成的团体(褚鸣,2009)。与英国不同的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采取了一种描述性的定义,在NSF于2006年发布的《21 世纪科学研究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中,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被描述为面向分布式的研究团体,团体成员在地理上是分散的,是研究个体与研究团队的组合,研究团体建立于能集中或者分布式提供资源与实时访问服务的网络信息基础设施之上,科学与工程研究人员可以摆脱时空限制实现共同学习与协同研究。《21世纪科学研究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指出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可以是合作实验室(collaboratory)、网格社区(grid community)、科学网关(science gateway)和科学门户(science portal)等等各种实现形式。
国内学者黄艳娟(2011)在研究中采用了虚拟研究社区的表述形式,虚拟研究社区是指由分散在不同地区但可通过使用虚拟研究环境协同开展研究工作的一些研究人员所组成的团体。褚鸣(2009)认为在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中,研究人员可以协同工作、相互交流、共享资源、利用远程访问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并形成科研成果,就好像他们所需要的资源都处于同一地点。一个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能够应对不同学科间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文化方面的差异。无论研究团队是开放参与还是私立封闭,是正规还是非正规,是有组织框架还是无组织框架,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都能使其有效地工作,并根据研究进程的阶段和特性主动进行变换。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有自己的工具,确认潜在的合作者,与资助机构的人员互动以及创建与企业的联系。访问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一般是通过访问研究人员个人的虚拟研究环境来进行的。董鹏刚等(2005)认为高校虚拟研究中心是一种新型的R&D创新模式,其实质就是借助现代快速网络技术,以高校为虚拟联盟核心,与其他科研院所、企业研发部门等建立广泛合作关系,实现科技创新活动的结合。董鹏刚等认为,根据目标对象的不同,高校虚拟研究中心可以在内部成立阶段性或长期性的研究单元,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董鹏刚等把虚拟研究单元分为三类:①基于项目的虚拟研究单元;②基于技术、产品的虚拟研究单元;③基于咨询服务的虚拟研究单元。崔振等(2009)使用虚拟研究院(Virtual Research Institute,VRI)的表述方式,认为虚拟研究院采用政府支持和协调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是通过网络把所需要的分布在各地的各类资源(包括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专家、产品最终用户等)联结在一起的一种动态联盟,是将虚拟组织概念渗透于科研机构所形成的一种研发新模式。崔振等认为虚拟研究院的健康发展有赖于三个方面:一是必须具备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和规章制度基础;二是必须提供丰富、公开而强大的信息资源支撑;三是必须构建便捷的操作平台。
从上述文献研究可以看出,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常常和虚拟研究团队、虚拟研究社区、虚拟学术社区等概念交织在一起。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强调在组织成员交流方面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使用及由此带来的分工协作、与传统组织间有模糊的边界等(王英俊,2006)。虚拟研究团队被视为是为了共同的研究目标、基于信息技术协同工作的群体(龚志周、王重鸣,2004),虚拟研究社区或学术社区则被定义为是一个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网络社区,核心是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并且在参与者之间形成一种社会关系(王飞绒、龚建立、柴晋颖,2007)。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内的成员间关系显然也是一种基于技术协同工作的群体,并且基于网络形成一种互动的社会关系。根据理查德·L.达芙特(2011)在其第10版《组织理论与设计》对组织的解释,组织是由人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构成的,当人们之间相互作用以完成实现目标的基本活动时,组织就存在了。
二 虚拟化研究组织的特征
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这一概念涵盖了在大学及科研院所以学术研究为主旨的虚拟研究团队、虚拟科研团队、虚拟研究社区、虚拟学术社区、虚拟研究中心、虚拟研发组织等多种科研组织形式。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是应用虚拟组织的概念和设计思想,把不同的研究者或者研究集体通过信息技术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研究团队,组织成员具有普遍接受的共同的研究目标,能把自己的核心资源与优势与其他成员共享,组织成员间的等级制度弱化,具有强大的信息技术平台来支撑交流讨论与知识共建。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在支撑技术、资源保障、组织构型、运行模式等方面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1.以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为支撑。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所依赖的基础是网络通信、数据库等技术,如果没有这些强大的信息技术,科研数据无法实现存储与共享。对科研资源的交互与整合是E-SCIENCE的典型特征,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的信息技术支撑平台必须能有效地支撑对科研资源的交互与整合。
2.以契约制度规范的科研资源共享为基础。在E-SCIENCE时代,依赖于对科研数据资源的整合能力进行科学研究已经成为主要的科研方法,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的成立主要基于各成员对资源的贡献,然后所有研究者可以获得尽可能丰富的科研资源,组织成员间科研资源的共享是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成功运作的基础。这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各方因为获取资源能力的限制而影响科研工作的进行。
3.组织结构网络化。借助信息技术的便利,不管是单个研究组织的虚拟化,还是多个组织的虚拟联盟,基于网络平台,组织成员的交流是无缝的链接,信息的交流是横向的,而非传统科层化体制下的纵向信息流动。组织结构的网络化带来虚拟组织的柔性化解散或者重组,组织对外界的反应会更为灵敏,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4.研究团队发挥各自核心优势、围绕知识创新的核心目标,科研工作并行展开。E-SCIENCE推进了共享式的科研进步模式,但协同创新仍然以协作各方核心能力的发挥为基础,并在各方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密切交流,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
三 科研组织虚拟化的优势与风险
在优势方面,徐若梅、王硕归纳诸多学者的研究,认为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的优势主要表现在8个方面(徐若梅、王硕,2006):①有利于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②有利于弥补研发经费的不足,减少研发风险。③实现增值效应,获得技术创新的规模经济效益。④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⑤有利于高校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⑥缩短创新时间。⑦有利于优化科研系统内的竞争结构。⑧有利于促进技术扩散,加快产业技术进步。周景泰、席晓莺(2005)和刘璇华等人(2002)认为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较之传统组织的优势主要在于组织构成优势、管理创新优势和规模效益优势。组织构成优势是指只要能够形成优势互补,不管所在单位与地域,只要能“为我所用”就可以实现联合。管理创新优势是指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的扁平化形态缩短了信息通道,加快了信息交流,能及时捕获最新的学术进展。规模效益优势是指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中的研发活动能并行开展,能短时间调用大量的学术资源。
在风险方面,徐若梅、王硕(2006)认为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的风险主要体现在技术知识产权风险与管理协作风险。知识产权风险主要是因为研究成果一般体现为无形的知识、专利、标准、流程等,这不同于生产有形的产品或者服务,很难对无形的研发成果做出产权归属。管理协作风险主要是合作成员间的信任、协作能力与沟通问题,信任是协作的前提(刘志刚,2002),信任体现为合作成员对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的归属感,沟通障碍主要体现为不同成员所在实体组织的文化、学术价值观互相差异悬殊,很容易导致沟通障碍、管理失控和合作瓦解。若不同成员所属的机构类型不同,合作成员中既有来自大学的,也有来自工业界和政府机构的,文化的差异更为突出。王英俊等(2004)认为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中的学术交流与协作首先是一种知识转移机制。按照知识的分类,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现有技术平台很容易实现显性知识的交流,但隐性知识却很难共享。所以,作为潜在风险之一,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的交流协作容易停留于表面化,无法实现深层次的学术会谈,无法达成隐性知识的转移与共享,但隐性知识的共享正是协同创新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