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迈上新征程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 谢伏瞻主编
- 10091字
- 2021-01-05 12:08:37
第三节 未来五年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研究
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未来五年规划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具有鲜明的新时代特征和里程碑意义。基于上述“五年规划”的历史经验,为了编制和实施好接下来的“五年规划”,描绘好国家发展蓝图,需要认清未来的国家历史方位、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分析未来五年国家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确定未来五年的发展理念和指导思想。
一 未来五年的历史方位与时代背景
中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纵观国内国际环境,未来五年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开局起步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持续深化期,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加速拓展期,编制未来五年的规划必须认清这个历史方位和时代背景。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开局起步期
在不同历史阶段,客观准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认清自身发展优势和不足,提出相应战略目标引领事业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早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就形成了雏形: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八大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一步明确: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方位的建设发展,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各方面都展现出了积极的发展态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涵做了更为准确的表述,指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经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阶段,清晰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这个历史方位下,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和自身发展条件,进一步将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分为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安排描绘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战略谋划和使命担当。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历史方位下,未来五年正处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局阶段的关键历史节点,应充分重视接下来“五年规划”的重要意义。
图1-1 2020—21世纪中叶国家发展的历史节点
(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持续深化期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基于对世界大势的敏锐洞察和深刻分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重大判断: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这一“大变局”的丰富内涵,牢牢把握大变局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科学制定规划的重要前提。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政治、经济、科技、安全、文化等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表现,从经济发展和国际秩序方面看,冷战结束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持续深入推进,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服务、资本、人才、技术的国际流动,将越来越多国家纳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然而,经济全球化发展到当前阶段,许多弊端也越发突出。一方面,全球范围内新自由主义政策盛行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动力已越趋耗尽,在积聚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贫富分化问题。近年来,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乏力,普通民众被剥夺感增强,推动了民粹主义的抬头和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让劳动力、资本、技术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出现不对称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与国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各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收益呈现出结构性差异,随着这种不平衡程度的逐渐加深,不同国家对待全球化的态度产生分化,原有的国际多边体系正面临着被重构的压力。
伴随着经济领域问题向政治领域的传递,世界主要战略力量纷纷重新厘清自身定位、资源条件、内外战略,力求更好地因应变局、维护利益、保障安全,在日益显现的多极格局中抢占更为有利的战略位置。从主要战略力量之间的对比看,冷战结束后的失衡态势发生明显改变。2018年,中国的GDP已经达到美国的2/3,美国独自掌控地区和国际局势的意愿、决心和能力明显下降。[7]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多极化趋势不断深入,国际混乱失序因素明显增多,不确定性和风险持续高企,大国之间的合作明显下降、竞争明显上升。在国际贸易领域,曾极力推动自由贸易的美国,现在同包括盟友在内的很多国家打起了贸易战;在观念领域,极端主义思潮不断扩展,民粹主义、种族主义等日益活跃,并变得更加公开化,影响力越来越强;在社会层面,不少国家国内矛盾日益尖锐;在秩序层面,各种冲突不断加剧,以前的许多国际公约、国际准则面临失效或者重构,一些国家倾向于通过使用武力和威慑来解决问题,国际形势失序程度总体上比冷战结束后的多数时间都要严重。[8]
这种世界“大变局”十分复杂,虽然其延续时间和演变前景具有不确定性,但可以判断的是未来五年将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持续深化期。在国际形势纷繁诡谲的情势中,如何把握这种“大变局”,充分发挥国内国外各种力量,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推动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朝着有利于人类和平发展的方向前进,将极大地考验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三)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加速拓展期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发达国家纷纷推进“再工业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世界在经历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电力时代后,进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信息时代。20世纪下半叶以来,以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为基本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一直在孕育发展,这可以被认为是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从技术经济范式角度分析,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已显现出以下特征:一是以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应用为主导驱动社会生产力变革;二是以信息(数据)为核心投入要素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效率;三是以智能制造为先导构造现代产业体系。[9]
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对于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而言,是一次重大历史性机遇。从经济增长理论看,由于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提高了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素质,将有可能极大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为经济增长带来新动能。从总需求看,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发展将引致大数据、云技术、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终端等新一代基础设施的巨大投资需求,进而会直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从分工角度看,由于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下协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柔性生产、共享经济、网络协同和众包合作等协作方式日益普及,在保证规模经济的基础上,又极大地拓展了范围经济,挖掘了经济增长的新源泉。可以说,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塑造的世界经济发展新动能已初露端倪,未来更是潜力巨大。我国已步入工业化后期,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而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催发了大量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我国产业从低端走向中高端奠定了技术经济基础,指明了发展方向,为我国科学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加快转型升级、增强发展主动权提供了重要机遇。
在制定未来五年规划时,应着重分析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特点和趋势,在此基础上把握我国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在具体规划中体现应对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加速拓展的政策措施,力争在2021—2025年抓住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重要契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 未来五年发展的基础条件与关键问题
“五年规划”的历史经验表明,要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只有把握国家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关键问题,才能具体确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重大任务。我国在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都将达到新的水平,发展成为一个超大规模经济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也日趋成熟,为未来五年国家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条件。但是,还必须认识到中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矛盾十分突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科技和产业创新能力还亟待提高,这成为制约未来国家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超大规模经济体的物质基础优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已积累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综合国力已居世界前列。2019年我国GDP总量已经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已经形成了超大规模的经济基础。一方面从生产供给角度看,我国具有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供应体系,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正是这个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使得中国产业具备了最完善的配套能力,保证中国经济在外界不可控因素冲击下仍具有巨大的韧性。伴随着中国快速的工业化进程,中国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世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能见到“中国制造”的身影,2010年以后中国就已成为世界产出第一的制造大国,制造业增加值几乎是世界第二位美国和第三位日本制造业增加值的总和。另一方面从消费需求看,我国具有规模广阔、需求多样的国内消费市场。2019年中国有14亿人口,人均GDP达到了1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全球最大。如果把人均收入在中间收入组水平以上住户作为宽泛的中等收入群体,2018年我国60%住户可以归为中等收入群体,这个中等收入群体人口数量大体上在5亿人到7亿人之间。这无疑是世界上最大的中等收入水平群体,也是潜在的消费群体,为形成超大规模消费市场奠定了人口基础。[10]超大规模消费市场,可以形成超大规模的内需,会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所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基础优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党和人民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具体包括: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使社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的显著优势,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有力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显著优势,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显著优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的显著优势。[11]这些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也构成了未来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基础。
(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中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但国家发展面临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这种不平衡不充分既包括经济发展内部各个方面的不平衡不充分,也包括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从经济发展内部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可以归结为快速推进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但是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存在诸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一是工业化发展水平存在不平衡。这表现在工业化的区域结构上,区域工业化水平总体上呈现东部、中部、西部逐步降低的梯度差距;这表现在工业化的产业结构上,低水平、低附加值产业产能过剩,高品质、个性化、高复杂性的产品和高附加值的产业供给不足;这表现在工业化的资源环境上,工业化速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平衡,资源环境还是难以承受如此快速的大国工业化进程;这表现在工业化与信息化关系上,工业化与信息化还需要进一步融合。二是以人为核心的高质量城镇化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还十分突出,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发展还不充分。三是农业现代化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短板,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协调发展还不充分。从经济与社会发展看,相对于经济快速发展而言社会发展滞后,社会发展还存在诸多短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总量不足,均等化程度偏低,城乡之间在医疗、教育、就业、卫生、基础设施等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总体上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各方面发展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当前全国正在抗击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问题
坚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我国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制定“五年规划”必须坚持的原则。虽然经过了4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完善,一是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有待完善,这要求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二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待完善,这要求进一步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三是市场体系和市场竞争规则有待进一步完善,这要求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四是政府宏观调控制度还需完善,这要求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深化政府体制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同时还要深化投融资、财政税收、金融体制改革以及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2015年以来,中国不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以改革体制机制的办法推进供给结构调整、提高供给质量,以更好地满足需求,进而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经济工作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要求是深化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通过更加完善的市场体制机制这只手来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一定要避免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解为用政府这只手直接干预供给结构实现经济结构调整。[12]
(五)科技和产业创新能力薄弱问题
在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以及创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总体而言,中国的科技和产业创新能力还不强,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还比较低,一些重大核心关键技术有待突破,新兴技术和产业领域全球竞争的制高点掌控不足,产业基础能力还有待提升,制造业中的关键装备、核心零部件和基础软件严重依赖进口和外资企业。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康奈尔大学和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联合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看,虽然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排名逐年提高,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至2019年的第13位,[13]但这与我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大国地位极不相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虽然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大而不强、臃肿虚胖体弱问题相当突出,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不强,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块头的‘阿喀琉斯之踵’。”[14]提高科技和产业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我国发展面临的更为迫切的问题,这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开局起步期的发展要求,也是适应和引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需要,更是抓住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机遇的必然选择。
三 未来五年的发展理念与指导思想研究
“五年规划”的历史经验表明,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来探索和创新“五年规划”需遵循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指引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且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为人类探索更加合理的社会制度、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因此,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国家发展的历史方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开局起步期的这个历史节点,未来五年规划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指引。
面对新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新矛盾和新挑战,必须确立新的发展理念,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这个新的发展理念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新发展理念既是“十三五”,也是未来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15]科学把握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辩证统一的观点。一方面,新发展理念以问题为导向,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如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问题、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16];另一方面,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需要一体坚持、一体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17]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处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发展阶段的根本之策,是实现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发展的基石。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尺度。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前提。离开了绿色发展的支撑,则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将失去承载基础。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开放带动创新、倒逼改革、促进发展是我国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法宝。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发展的最终目标指向。
站在2021—2025年这个时期的历史方位和历史节点,相对于“十三五”而言,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落实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需要有新的发展战略内涵。具体而言,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应该明确推进以下几方面战略任务。
一是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积极推进国家全面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提出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经济发展就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不仅仅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之间都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矛盾,未来五年需要基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解决五大领域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的需要,推进整个国家的全面高质量发展。
二是坚持“四化同步”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按照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未来五年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而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内涵上看一定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发展现代化,同时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经济体系一定是一个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专门提出推进“四化同步”,也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局起步期,一定把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重大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月30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出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6+1”构想,包括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18]未来五年必须在推进“四化同步”发展中探索如何逐步实现“6+1”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三是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实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年规划”的历史经验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现状都要求,未来五年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质是市场化改革,只是这个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以更好地满足需求,从而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也就是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使市场机制能够不断完善,从而发挥市场在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供给质量、化解供需结构性矛盾方面的作用。未来五年一定要认识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内涵,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从实质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综上所述,基于上述“五年规划”历史经验,考虑到未来五年中国发展的历史节点和时代背景,针对中国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关键问题,未来五年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应该坚持以下总体的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的精神,立足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节点,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变革方向,抓住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战略机遇,挖掘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积极推进国家全面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实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提高科技和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本章执笔:黄群慧、胡家勇、赵学军、杜创、隋福民、武鹏、欧阳耀福、张弛
[1] “五年规划”在“一五”到“十五”时期被称为“五年计划”,从“十一五”开始改为“五年规划”。本书在统称的时候都用“五年规划”,而在具体论述时则根据当时情况分别称为“五年计划”或者“五年规划”。
[2] 武力:《中国共产党经济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9期。
[3] 杨近平:《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定五年计划和规划的历史启示》,《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8期。
[4] 胡鞍钢:《中国独特的五年计划转型》,《开放时代》2014年第1期。
[5] 例如,由于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市场经济规律作用更充分发挥,经济活力大幅度增加,1993年就对“八五”计划后三年的方针和目标进行了调整,将经济增长指标调高。
[6] [德]韩博天、[美]奥利佛·麦尔敦:《规划:中国政策过程的核心机制》,《开放时代》2014年第1期。
[7] 张宇燕:《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评论》2019年第5期。
[8] 金灿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担当》,《解放军报》2019年12月11日。
[9] 黄群慧:《从新一轮科技革命看培育供给侧新动能》,《人民日报》2016年5月23日。
[10] 蔡昉:《认识和发挥超大规模消费市场作用》,《辽宁日报》2020年1月7日。
[11] 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3—4页。
[12] 黄群慧:《论中国工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工业经济》2016年第9期。
[13] 《全球创新指数2019:中国排名再创新高》,2019年7月25日,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9-07/25/content_5414726.htm.
[1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34页。
[1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20页。
[1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825—827页。
[17] 习近平:《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人民日报》2016年1月7日。
[18] 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