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方法和预设

一 研究内容

由于侗族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广西等地,尤以黔东南州侗族人口最多,占据全国侗族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左右。其中,黎平县侗族人口位列全国第一,是全国侗族最大的聚居地。因此,课题组将以黔东南地区为重点调查区域,选取天柱县渡马镇甘溪和黎平县双江镇觅洞这两个“侗拳之乡”作为田野调查区域,分别对村寨的历史沿革与生产生活、民风民俗、历史遗迹、侗族武术技术训练体系、英雄故事和民间传说等进行深入考察。在此基础上,运用全球化、国家在场、行动者网络(ANT)、在地化等理论方法分析这两个侗寨武术传承之道的不同。因此,本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是确立问题意识,分析侗族武术田野考察和比较研究的必要性,阐述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提出相关理论假设。

第二部分:甘溪篇和觅洞篇。

这一部分主要对侗寨武术的历史沿革、生产生活、文化生态、技战术训练体系、武术伦理、社会影响等进行论述,并运用人类学与社会中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相关文化现象进行阐释,具体如下:

第一,侗寨历史沿革。主要是阐述村寨的发展历史,涉及村寨内各姓氏迁徙历史及相关历史遗迹。

第二,村寨生产生活。一部分主要是调查侗寨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分析村寨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侗族武术传承与发展的影响。

第三,侗寨武术的文化生态。这一部分主要是阐述村寨的民风民俗、社会组织制度、祭祀活动、精神信仰等民族文化因子。首先,在天柱县境内,侗族地区的“龙文化”比较突出,舞龙是重要的民族活动。在舞龙活动中,侗族武术表演是其重要的活动内容。其次,侗族的社会制度也是侗族武术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黎平县境内,鼓楼文化与寨佬制度紧密结合。鼓楼成为包括侗族武术在内的侗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行动指挥中心。

第四,侗寨武术历史渊源。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在村寨的田野调查,结合侗族的迁徙历史及生产生活等,全面考察侗族武术的历史渊源。更为重要的是,阐述村寨侗族武术的传承谱系,讲述发生在侗族村寨内的武术英雄故事,通过这些零碎的武术故事和典故呈现出侗族村寨武术历史的概貌。

第五,侗寨武术技术训练体系。这是侗族武术的核心内容,也是侗族武术文化的技术本体。在这一部分,主要通过课题组的实地观摩和录像,分析侗族武术的技术特点;通过对侗族村寨内的拳师和寨佬等进行深度访谈,阐述侗族武术的技术训练方法及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侗族武术的内容分类、基本功内容、套路内容及技术训练体系、药功的内容及应用方法等。

第六,侗寨武术的发展现状。主要是针对侗族村寨武术发展的情况进行田野调查,包括目前村寨内侗族武术的习武群体及其特征、习武的时空特征与场域、政府对于侗寨武术的支持与期望、村民对于侗族武术的态度和情感、侗族拳师的生活状况、侗族武术进校园情况等。

第七,侗寨武术的伦理体系。这一部分主要是分析侗寨武术的拜师仪式、侗拳师的收徒经历及遇到的诸如“过堂”“破场”等个人心酸历程,运用人类学的文化阐释学对这些文化现象进行阐释。

第八,侗寨武术的社会评价与影响。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访谈政府与村民对于侗寨武术的评价,分析诸如“功夫村庄”建设、武术比赛等活动的社会影响。

第三部分:比较研究与分析。

这一部分主要是在田野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基于全球化背景,运用阿帕杜莱的全球化理论分析侗寨武术所受到的影响,并分析全球化背景下这两个侗寨武术的国家在场的不同;与此同时,讨论了甘溪和觅洞这两个“侗拳之乡”侗寨武术传承中内生与外生的相辅相成关系。此外,这一部分还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讨论了甘溪和觅洞两个“侗拳之乡”在历史传承过程中所形成的行动者网络,并论述了网络的形成、演变与断裂以及重构,进而阐释了两个“侗拳之乡”侗族武术传承之道不同的历史与文化根基。

二 研究方法

内容决定方法,针对本书的研究内容,课题组主要采用了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一)田野调查法

田野调查法是体育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课题组选取天柱县渡马镇甘溪和黎平县双江镇觅洞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侗族“武术之乡”村寨作为田野调查点。在天柱县政协文史委、天柱县文化局非遗中心的协助下,在甘溪陶光标的带领与帮助下,课题组先后于2017年8月23—26日、2018年1月13—15日对甘溪“功夫村庄”进行了田野调查。2017年8月23—26日,课题组以陶通信为主线,对甘溪村貌、甘溪武术的内容及其技术训练体系、甘溪武术历史进行了访谈;2018年1月13—15日,课题组则在陶光涛师傅的带领下,对甘溪陶家、杨家、袁家、陆家、陈家家谱进行收集和访谈,对杨家、袁家、陈家的武术技术及其训练体系等进行了调查。2018年1月24—31日,课题组在天柱县政协的协助下,在双江镇政府的帮助下,深入觅洞村对村寨历史、鼓楼文化、寨佬制度、武术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传承情况、民间故事典故等进行了深入调查,通过在这两个“武术之乡”的深入调查,为本书的撰写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二)文献资料法

首先,在课题的论证阶段,要查阅大量侗族武术相关研究文献,对这些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相关理论为本书的立论提供文献参考。另外,在课题组深入侗族村寨进行田野调研的过程中,对于侗族村寨的民风民俗,需要查阅相关地方志文献,为分析村寨的历史演变提供依据。如课题组在村寨调查中,发现甘溪和界牌这两个侗族村寨都是明朝时期才从江西吉安府迁徙至村寨。因此,课题组查阅《贵州省志》和《吉安府志》等相关地方志及历史文献对访谈到的事实进行考证。与此同时,在对两个侗寨武术进行比较分析时,要借鉴学界在全球化、国家在场、协同发展、行动者网络、在地化等方面的研究文献,为本书分析两个侗寨武术传承之道的不同提供理论依据。

(三)比较分析法

课题组深入侗族村寨中,运用比较分析的思维方式对侗族武术进行田野调查。如在访谈侗拳师关于侗族武术的技术及其相关训练方法时,经常与汉族武术或其他民族武术、武术套路和散打等现代体育项目进行对比,分析侗族武术的技术特点与文化特征。再比如从侗族武术的传承方式及文化语境来看,两个侗族村寨之间既有许多共通的地方,又有许多相异之处,如黎平县觅洞的鼓楼文化具有典型的南侗特色,而在天柱县境内的甘溪的“龙文化”则是典型的北侗文化。不同的文化语境造就了不同的武术传承方式。村寨之间武术文化及其语境的比较,有助于分析各个村寨侗族武术文化特点及内涵。更为重要的是,甘溪和觅洞侗族武术在历史的传承过程中,文化根基和社会组织形式不同,这导致了国家在场的表现形式各异,所形成的行动者网络不同,传承的类型也迥然不同。因此,书稿综合运用了全球化、国家在场、协同发展、行动者网络、在地化理论方法比较分析了甘溪和觅洞侗族武术传承之道的不同。

三 研究预设

1.社会学与人类学中的相关理论能够解释两个侗族村寨的武术文化。通过人类学中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不仅能够对不同文化体系进行比较,对于同一文化系统内不同的子系统之间也可以进行比较分析。两个侗族村寨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各异,侗族武术的历史背景与进程也不尽相同,传承之道亦不同。

2.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及体育学中的某些理论并不完全适合于侗族武术,这是由于侗族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性,作为生长和发展于侗族传统文化沃土之上的武术文化,在其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中有其独特之处。

3.对两个侗族武术村寨的历史、生产生活、民风民俗、历史文化遗迹、武术技术体系、武术伦理体系、武术的社会影响等进行全面考察,并搜集散存于村寨内的口述、文字、实物、图像等史料,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侗族武术的文化内涵,更深刻地把握侗族武术的发展历史并揭示其内在的发展规律,揭示侗族传统武术的传承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