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对突发事件的弹性供应链研究
- 朱新球
- 24759字
- 2020-11-29 17:01:16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一 有关供应链风险的文献综述
(1)供应链风险研究
① 供应链风险的定义与分类研究
关于供应链风险的定义,比较典型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供应链风险是由于各种无法预测的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供应链企业有受损的可能性。例如,Deloitte管理咨询公司(2004)认为供应链风险是对一个或多个供应链成员产生不利影响或破坏供应链运行,使其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导致供应链中断的不确定性因素或意外事件[6]。第二种观点认为供应链风险是利用供应链系统的脆弱性对供应链系统造成破坏,给上下游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带来损失的潜在的威胁。代表性机构是克兰菲尔德管理学院[7]。第三种观点是从供应链风险的来源角度探讨其定义的,例如,Zsidisin(2003)定义供应风险为货物的供应或服务显著消失或令人失望的失败[8-9];Mihcael(2000)认为供应链风险存在于供应链管理五个层次(即存货管理、供应商管理、技术支持、预算和管理结构)之间,由于层次的不同而表现不同的风险程度[10]。汪贤裕等(2008)认为供应链风险是能引起供应链资源组合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以致供应链资源组合竞争力下降的可能性[11]。朱怀意和朱道立等(2006)将由供应链的各种不确定性所导致的供应链整体机能失调(指偏离供应链预期绩效目标)甚至中断的现象定义为供应链风险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可能性及其危害即为供应链风险。供应链风险来源于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12]。
与供应链风险的定义类似,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供应链风险进行了分类,概括来说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划分。一是以风险源属供应链内部还是外部为依据,将其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Kleindorfer(2005)把供应链风险分为来自供应和需求协调的风险和来自正常活动中断的风险[13]。Helen Peck(2003)将整个供应链系统的风险类型分为以下三类:环境风险、供应链网络风险(链风险)和节点企业风险[14]。陈长彬和缪立新(2009)将供应链风险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来自整个供应链之外的风险:环境风险;第二类是来自企业外部、供应链内部的风险:供应风险和需求风险;第三类是企业内生风险:过程风险与控制风险[15]。二是以风险生成特征为依据进行划分。Peter Finch(2004)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将供应链风险分为人为风险、信息风险等[16]。党夏宁(2003)将供应链风险分为效率风险、信息风险、资金风险和外来风险[17]。
② 供应链风险识别与评估研究
在供应链风险识别研究方面,Sheffi(2001)从供应失败、运输失败、设备实施失败、物流失败、信息交流失败和需求失败等方面进行识别[18]。Nagurney(2004)对外部环境风险、运作风险、自然灾害风险作了识别[19]。Kleindorfer(2005)从风险的结果出发识别两类风险:一类是来自供应和需求协调的风险,另一类是来自正常活动中断的风险[20]。晚春东、齐二石和索君莉(2008)从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视角,探索性地提出一套供应链系统运行整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对评估指标进行了定量或定性辨识[21]。
在供应链风险评估方面,风险评估主要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测定风险发生的概率;二是风险大小及转为危机时的后果或损失。在测定风险发生概率方面,Rowe(1977)提出了五步风险估计过程:风险触发事件、风险后果、暴露程度、后果类型及后果价值[22]。Hal et al.(2003)指出了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或可能性取决于风险暴露的程度和触发因素发生的可能性[23]。李莉(2008)构建了基于模糊熵的集群式供应链风险评估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该模型在集群式供应链风险评估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24]。
在风险大小及转为危机时的后果或损失方面,Crockford(1986)指出风险事件发生的后果可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的损失严重程度来衡量。[25]Micthell(1995)认为可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乘以风险后果来计算风险的大小[26]。Carter et al.(1994)指出风险的大小可用成本、时间或质量来衡量[27]。
付玉和张存禄等(2005)将人工智能中的案例推理技术引入供应链风险评估,初步定量评估了偶发供应链风险[28]。董明(2007)针对供应链面临的突发事件等不可预知风险,提出供应链抵抗偏差和破坏能力的鲁棒性指标设计方法,并通过实证验证方法的有效性[29]。张存禄和黄培清(2004)将描述式数据挖掘的方法用于违约供应商的特征识别,将这些特征作为供应商选择和风险预控的参考依据[30]。杨华和汪贤裕(2007)分析了影响供应链的不同的风险因素,对每一种风险类型所产生的影响做了进一步的量化分析,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风险评价体系并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思路[31]。于瑞峰、刘丽文等(2007)应用BP神经网络,提出了基于供应链的企业信贷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开发了风险评估的数学模型[32],并针对由两个零售商和一个供应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基于存在Bertrand竞争的两个零售商的成本信息共享模型,研究了供应链中的零售商与供应商最优期望收益的影响因素及其灵敏度分析[33]。黄朔和陈剑(2006)提出对供应链评价应注意平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区分层次并关注其流程[34]。陈志祥(2005)对敏捷供需协调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对供应链风险评价有很好的启示[35]。
③ 供应链风险预警、控制与管理
在供应链风险预警体系方面,供应链风险预警体系研究主要借鉴风险预警研究成果,研究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风险预警体系结构研究,例如楚杨杰(2006)提出了针对环境风险和结构风险采用数据挖掘方法进行预警[36]。二是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例如刘永胜(2006)提出了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计思路,明确了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计的四项原则[37]。三是供应链风险预警评价方法研究,例如Juliana Yim(2005)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经济危机和国家的风险进行了评估[38]。四是供应链风险预警研究,如胡家香(2007)从供应链的整体角度研究了供应链风险,构建了基于SOA的供应链风险预警与决策管理系统[39]。
在供应链风险分担与收益共享方面,马士华(2004)提出为了在供应链上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目标,要求供应链供方(如制造商)和需方(如供应商)在市场需求、销售价格、购买数量、生产过程、产品质量、交货期、汇率等方面达成共识,如引入期权机制可以调整自身利益和风险[40]。杨文胜和李莉(2006)认为,节点企业的风险偏好程度对供应链收益分配因子有很大的影响,风险偏好度越大,其分配的收益比率越大[41]。胡凯、马士华和张金隆(2009)认为,无论是供应链协调时,还是收益共享契约条件下,原料供应商都承担了大部分的市场风险,而制造商则获得较为恒定的利润[42]。孟炯、唐小我和倪得兵(2010)从产品的安全性能对消费者的影响入手,对制销供应链联盟的利润分配模型及其履行安全责任的策略进行了研究[43]。艾兴政、马建华和唐小我(2010)分析了产品竞争、价格风险对联盟及收益分享合同选择的影响[44]。于辉和陈剑(2007)认为收益共享契约可以协调需求依赖于价格的供应链系统,建立了一个新的两阶段收益共享契约用于协调突发事件下的供应链[45]。周永务(2008)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供应商为吸引销售商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销售价格而设计的最优激励合同,比较了不同信息条件下供销双方的最优决策,并通过应用实例进行验证且分析其灵敏度[46]。
在供应链风险控制与管理方面,Paulsson(2004)认为供应链风险管理就是与供应链中的各方共同协作或者独自进行,运用风险管理的工具去处理那些由物流或相关活动引起的或受其影响的供应链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47]。Chapman(2002)认为供应链风险管理是通过协调供应链各成员,识别和管理供应链内外生风险,以从整体上减少供应链的脆弱性[48]。张存禄(2007)总结了供应链风险的概念和分类,然后从供应链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和供应商风险管理方面对供应链风险管理进行了理论研究[49]。张进发(2009)将失效模式效应与严重度分析(FMECA)方法引入供应链风险管理,将风险衡量因子扩展为发生可能性、影响程度、侦测程度以及控制程度四个因子,并尝试据此改善供应链风险管理模式[50]。
吴军和汪寿阳(2004)运用Cvar法建立了两阶段的模型并对制造商订货风险进行了研究[51];张煜和汪寿阳(2009)结合食品供应链的特点,探讨了如何建立有效的质量安全管理模式,提出了包含追溯性、透明性、检测性、时效性和信任性五个要素在内的质量安全管理模型框架,研究结论通过“三鹿奶粉事件”案例进行了验证[52]。赖芨宇和郑建国(2007)提出基于数据仓库的风险预警、控制与决策优化模型,为风险预决策提供有效的量化分析依据[53]。赵道致和何龙飞(2007)运用Downside-Risk约束对一个三层供应链模型中风险厌恶型分销商与其下游的风险中性零售商之间的合作进行了契约设计和建模[54]。Choi(2002)等采用均值方差工具对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库存模型进行了风险分析[55]。陈长彬和缪立新(2009)认为供应链有脆弱性,供应链的各种风险也由此而产生,在分析供应链脆弱性因素基础上,提出供应链风险管理方法[56]。张存禄等(2009)探讨了供应链中知识链和风险链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构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供应链风险管理集成模型[57]。
张钦和沈厚才等(2001)研究在需求模型ARIMA(0,1,1)下牛鞭效应的量化和信息共享的价值,结果表明信息共享能给供应商带来减轻牛鞭效应、减少现有平均库存以及降低成本等好处[58]。江勇、刘秀丽和沈厚才(2009)以奶制品供应链为例,通过建立鲜奶供应商的效用函数,运用委托—代理模型分析得出生产商的检测准确度、收购价格及政府溯源系统可能导致原料供应商掺假,从而产生道德风险[59]。宁钟(2007)引入独立式期权机制与嵌入式期权机制,分别探讨了在多供应商、分销商的供应链模型下的独立式期权机制,以及单供应商、多分销商的供应链模型下的嵌入式期权机制[60]。
(2)风险传导研究
① 企业风险传导
长期以来,风险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金融风险上,近几年发生的企业风险事件才开始引起学术界和实业界的关注,对企业风险传导的研究还处在早期阶段,沈俊和邓明然(2006)基于热传导原理将企业风险传导分为企业内部风险传导和企业间风险传导,并剖析了企业风险传导的条件[61]。叶厚元和邓明然(2007)提出了风险传导中常见的五种介质[62]。叶厚元和洪菲(2010)构建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风险传导的强度模型[63]。谢旭光(2008)提出二阶段风险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全新的四维物流风险的传导模型和物流风险相互激发原理[64]。叶建木(2009)分析了财务风险传导的蝴蝶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耦合效应以及破窗效应[65]。邱映贵和程国平(2010)探讨了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机理与模式[66]。夏喆(2009)从风险源、风险载体、风险流、风险表征、传导路径及风险阈值等传导关键要素出发,详细探讨了财务风险在企业传导的一般规律和机理[67]。
② 供应链风险传导
在供应链风险传导方面的研究比较少。程国平和刘勤(2009)建立了供应链风险传导路径动态变化模型,研究了传导过程中不同属性风险之间强耦合效应发生条件及其带来的风险量变化[68]。程国平和邱映贵(2009)从风险传导的基本元素出发,分析了供应链风险的传导机理,总结了供应链风险的传导模式及其特征[69]。程国平和张剑光(2009)应用产品基因理论分析了供应链产品质量风险基因遗传过程,最后以乳制品供应链为例,分析了牛奶质量风险在供应链上的传导过程[70]。万昭良和谭超(2010)通过分析近年发生的风险事件和供应链风险传导机制,建立了风险识别与估计模型,提出了制造商供应链管理部门统筹下的风险防范的重点与策略[71]。李植(2010)分析了传导机理,探讨了风险传导模式的识别方法[72]。李刚(2011)分析了供应链风险传导的基本要素和传导过程,认为供应链风险传导包括风险源、传导介质、传导节点、风险接受者四个基本构件,传导的结果包括风险中断、风险释放和风险转移[73]。
(3)以上相关研究的分析
① 综上所述,供应链风险研究是目前学术界和实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关于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这为该项目的研究奠定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② 在企业风险传导方面,现有研究主要进行定性探讨,定量分析企业间或供应链中风险的传导过程、机理和控制的研究还较少,研究突发事件给供应链造成影响的就更少了。
③ 截至目前,对供应链风险问题的研究正成为学界热点,而由突发事件造成供应链中断问题也是供应链风险管理范畴之一。供应链是一个虚拟的组织,节点企业独立法人的特点使供应链风险具有很强的传导性,在传导过程中风险可能会积累、放大乃至突变,随时都有可能造成供应链中断,引起整个供应链的危机。因此,研究应对突发事件的弹性供应链的设计与运作及如何防控供应链中断是十分必要的。
二 有关弹性供应链的文献综述
弹性供应链的提出最早源于供应链脆弱性的研究,是当前供应链管理实践中较新的一个领域。油价过高示威游行(2000年9月)及口蹄疫大范围传播(2001年2月)是英国21世纪一开端就发生的两起重大突发事件,造成了英国经济全面崩溃,引起了人们对供应链脆弱性研究的普遍关注。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引发了有关供应链脆弱性和供应链风险的大量研究。同时,在国内外学术界,有关供应链风险研究也正深入开展,而且许多研究工作都非常关注供应商的品质管理,由此可见,现代供应链可能面临的风险比许多管理者所认识到的更多、更大。供应链当中需求不确定性、供应不确定性等都已经被公认为供应链风险来源,但来自供应链网络外部的风险并不那么明显,例如,商业环境中许多动乱的存在如战争等,因其发生的概率低,往往没有受到广泛重视。一个原因就是对突发事件对供应链的高破坏性缺乏了解,供应链仍然被许多企业看成“线性”结构。目前许多企业对弹性供应链的必要性也缺乏了解,因而有必要帮助企业了解各类供应链风险,从而认识到风险管理和弹性供应链的重要性。
供应链风险研究主要集中探讨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协调问题,不论是契约风险还是合作风险都是协调出现了问题。其研究的主题都集中于甄选供应链风险的影响因素,寻找测评和管理供应链风险的方法,以减少供应链风险的发生。然而,不论方法多么完善,很多风险依然是无法避免的,比如,突发事件形成的供应链中断风险。管理学中有名的“80/20”法则表明,风险损失80%来自20%的重要中断事件。因此,为了应对供应链当中不可避免的突发事件的冲击,节点企业应积极寻求有效策略以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以及快速从中断中恢复过来,显然,当前供应链风险研究的重点不在于此,对此项研究是不足的。
① 弹性供应链的内涵
Gunderson(2000)认为弹性有三个方面的属性:系统对数量变化的承受力、系统自组织能力的强弱以及系统学习和自适应水平。其中,弹性属性当中很重要的要素之一是自适应能力,它反映了系统响应干扰的学习能力[74]。
国外对弹性供应链的研究,在2001年才逐渐显现雏形。Muckstadt和Murray(2001)提出通过增强供应链成员的合作关系和合作强度,减少运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来创造供应链弹性[75];Christopher(2003)认为获取供应链弹性最有力的措施是打造能迅速响应变化的供应链网络[76];Rice和Caniato(2003)则建议采用混合柔性和冗余方法来增强供应链弹性[77];Haywood和Peck(2003)在研究供应链可靠性时发现在供应链发生变化时更易受到攻击,而外部环境和需求的持续变化,使得供应链网络从未达到稳定态,因此,他们建议加强供应链变化期的管理是增强供应链弹性的关键[78]。Lee(2004)总结了高效供应链弹性的标准:第一,对突发需求和供应变化的敏捷性迅速做出反应;第二,随市场结构和战略演化的适应能力;第三,供应链成员构建联盟,以便它们在最大化自身利益的同时能够最大化整个供应链的绩效[79]。Yossi Sheffi(2005)曾撰文指出弹性的增强可以提升供应链的竞争优势,而弹性的增加通常有三种主要方式:增加冗余、提高柔性和打造风险型企业文化[80]。由于增加冗余会带来效用的负面影响,因此提高柔性和打造风险型企业文化是弹性增强的关键。
在国内,学界对供应链的弹性的界定不尽相同。刘浩华(2007)将供应链弹性定义为:供应链网络系统在中断风险之后恢复到初始状态或理想状态的能力,包括回到正常绩效水平(生产、服务、供应比率等)的速度[81]。易海燕等人(2008)认为供应链的弹性是指供应链网络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包括敏捷性和柔性两个方面[82]。敏捷性指供应链对供应或需求环节不可预知的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能力;柔性是指供应链随着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以满足顾客需求的灵活性。
而有一批学者认为供应链的弹性包含的范围应比供应链的柔性范围要小。刘希龙(2007)把供应网络的弹性定义为:供应网络在受到各种失效事件冲击时,仍然能保持连续供应且快速恢复到正常供应状态的能力。他把供应网络运营中的不确定性分为三类:偏离性波动、破坏性冲击和灾难性冲击。对于柔性和鲁棒性来说,这三种不确定性都会涉及;但弹性一般针对破坏性和灾难性的冲击,也就是说,弹性常针对发生概率比较低但是相对影响比较大的事件引起的不确定性而言[83]。谭颖(2008)研究认为供应链弹性的本质为:最大精确度地满足顾客对量以及多样化的需求,即“按需生产,要多就多,要少就少,不多不少,收放自如”[84]。
② 供应链弹性的定量化研究
对于供应网络弹性问题,Sheffi在2002年提出采用双供应商的思想提高网络弹性,并进行了定性分析[85];Landeghem(2002)则提出了安全库存思想并进行了Monte Carlo模拟[86]。
Nagurney等(2005)从成本最优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基于风险的多目标决策供应网络设计,从而优化了供应网络系统,提高了决策的灵活性[87]。
在国内,对于供应链的探讨是非常多的,不过大部分都是针对生产策略、模型构建以及信息科技运用方面,而对企业的供应链弹性研究则从近几年才开始。
郝浩(2003)在分析几次严重的企业供应链中断案例后,从构建新的供应链互动平台、适合自身的供应链预警机制和制订全面的供应链伙伴沟通计划等方面来重新调整企业的供应链应变能力,增加企业供应链弹性[88]。
刘浩华(2007)对“鲁棒”供应链与弹性供应链的特性进行了比较,探讨了供应链弹性创造竞争优势的机理,并详细阐述了打造弹性供应链的策略[89]。
由于企业片面地追求效益和效率,供应链变得越来越脆弱;市场环境不稳定等原因共同造成供应链面临的风险日趋增大。宁钟(2004)提出,要解决供应链脆弱性问题就要提高供应链弹性,这需要采用变化管理的方法,即遵循“3P”管理原则[90]。易海燕等(2008)在分析供应链风险分类的基础上,描绘了构建弹性供应链以降低供应链风险的框架图[91]。
胡翠红(2007)对供应链管理中的不确定性进行了详细、系统的分类,对其成因做了一定的分析,从而对供应链弹性的影响因素作出准确的判断[92]。谭颖(2008)以过去学者对环境不确定性的衡量构念和供应链弹性的衡量构念、供应链弹性的本质以及供应链弹性塑造的探讨为理论基础,重点探讨了如何针对三种环境不确定性及其影响来塑造供应链弹性[93]。
刘希龙(2006)定量和定性地对供应网络弹性进行研究,提出了供应网络弹性研究的理论框架[94],重点建立了基于弹性的供应网络战略设计模型并进行了分析。
从优化成本的角度,肖为群(2008)首先分析了基于资源外取条件下的供应链弹性特点及由此带来的供应链弹性成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供应链弹性成本及提高供应链弹性水平的途径[95]。闫妍(2010)研究了网络正常运行和有单一节点失效情况下弹性供应链的应急调度问题,建立了在有限资源约束下单目标成本优化数学模型,以实现供应链运行总成本最小[96]。
傅玉颖(2009)在模糊理论支持下,探讨和研究了不确定性条件下供应链网络构建和优化问题[97]。
弹性供应链可以有效地应对不确定性,但弹性的获得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提高供应链弹性的同时也加大了供应链的运营成本。供应链弹性设计的关键在于权衡弹性的价值和成本。牛中强(2008)利用实物期权方法对供应链柔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从而计算出柔性的价值[98]。
刘希龙(2007)在传统供应网络和多源供应网络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战略应急库存和实物期权两种应急供应方法,建立了基于应急供应的弹性供应网络模型,并进行了算例验证[99]。
赵林度(2009)将细胞弹性的思想引入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中,在细胞弹性模型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供应链细胞弹性模型、供应链弹性系数和供应链弹性临界态[100]。
从上述文献分析发现,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广泛采用“精益生产”“全球采购”“业务外包”“集中化”等策略,这些运营策略更易受到突发事件的干扰,而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复杂性、持续性和连锁性、破坏性强和影响大等特点,使得现代供应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遭受中断风险。
随着供应链实践的发展,学者们认识到供应链确定性研究对实际指导的局限性,开始把目光转向不确定性条件下供应链研究和供应链风险管理。按照当前供应链理论设计的供应链在突发事件面前往往非常脆弱,正确的做法是增强供应链的弹性,使供应链发生中断后能迅速恢复。
国内外对弹性供应链的研究比较晚,在2001年才逐步开始研究,国内则更晚。Yossi Sheffi和Lee等学者对增加供应链弹性的方式和标准进行了阐述,但对具体怎么实施并没有作出更加深入的研究。在国内,对于供应链的探讨是非常多的,不过大部分都是针对生产策略、模型构建以及信息科技运用方面,而对企业的供应链弹性研究则很少有人研究。其中多数学者是针对企业这个范畴,对弹性供应链的构建十分宽泛的建议并不具有实际的意义。同时,目前国内学者对供应链的弹性和柔性的内涵的认识也比较模糊,对两者的概念宽度也是众说纷纭,并没有确切的答案。
另外,国内外学者也从多个角度,对弹性供应链的构建提出了计量模型和评估模型。如傅玉颖用模糊理论探讨和研究不确定条件性下供应链网络构建和优化问题;闫妍从成本优化的角度建立在有限资源约束下单目标成本优化数学模型;等等。但由于在对弹性供应链的认识和不确定因素的构成等多方面存在固有的分歧,不同的模型间都存在差异,同时各个模型中所涉及的变量的确定也存在困难。因而,这些价值评估模型缺乏实践意义。
三 有关应急管理的文献综述
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①应急管理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应急管理体系的构成、运行机制等;②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演化的机理:包括对于不同类型事件的机理分析,从发生、扩展、蔓延、衍生、转化、耦合等多个角度出发审视突发事件的规律性;③高效的动态应急管理:基于网络计划的方法和对事件发展的动态评估采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数学模型,通过对网络结构进行动态调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事件造成灾难的削减;④受灾人群管理问题:包括处在灾害中的人群的运动模型、行为模型、心理状况分析等;⑤事件与机构的分类分级问题:更科学合理的应急管理过程中(而非事后)的分类分级尤其重要,根据这一分级思想才有更准确的响应策略。下文将从应急管理基本概念、应急管理体系框架、应急管理中的评价和动态应急管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1)应急管理基本概念
① 突发事件概念
应急管理的管理对象主要是突发事件,目前对突发事件并没有统一的定义。美国对突发事件的定义为:由美国总统宣布的,在任何场合、任何情境下,在美国的任何地方发生的,需联邦政府介入提供补充性援助,以协助州和地方政府挽救生命,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及减轻、转移灾难的会带来重大威胁的事件。欧洲人权法院认为[101]:公共紧急状态是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急或危险局势,影响全体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在我国,对突发事件的最新定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第一章第三条的规定:“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102]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对突发事件的定义是比较科学和全面的,不仅描述了突发事件的性质,而且对其进行了分类。突发事件一般具有三个特征:难以预测性,难以进行有效的防御,难以彻底根除[103]。
② 应急管理概念
应急管理目前没有统一的概念,George D.Haddow 和 Jane A.Bullock认为,应急管理(或灾害管理)是关于处理和避免风险的科学,包括灾害发生前的准备、灾害响应以及自然或人为灾害发生后的支持和社会重建[104]。祁明亮等认为应急管理是指在突发公共事件爆发前、爆发后、消亡后的整个时期内,用科学的方法对其加以干预和控制,使其造成的损失最小[105]。计雷等认为,应急管理是在突发事件应对的过程中,为了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达到优化决策的目的,基于对突发事件的原因、过程及后果进行分析,有效集成社会各方面的相关资源,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预警、控制和处理的过程。陈安等认为应急管理是处理突发灾难性事件的主要方法[106]。应急管理主要包括灾难的缓解、准备、响应和恢复。
应急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领域,发展到现在,它的概念和以前的提法有了很大的差别。在供应链领域,可以认为,应急管理(Disruption Management)这个术语是由Jens Clausen,Jesper Hansen,Jesper Larsen和Allan Larsen在2001年的OR/MS Today上提出的。提出以后,此术语被相关研究人员广泛地接受。他们提出将运筹学方法运用到一个新的领域——应急管理,并提出突发事件有可能导致运作实施计划偏离实际,当偏离超出一定限度的时候就需要对计划做很大程度的调整,这时候所进行的管理为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涉及的领域和学科包括管理学、公共安全管理、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运筹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技术等。其中,运筹学和统计学为应急管理提供了数学方法指导,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通信技术为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应急管理的应用领域包括自然灾难、社会安全事件、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
另外,在突发事件的分类分级方面,张建华、刘仲英基于案例推理与规则推理两种技术相结合,研究智能高效的紧急预案信息系统,有利于提高对突发事故的预防能力、增强在突发事件中的组织抢险和快速反应能力和推进紧急预案系统的科学化和智能化[107]。刘佳、陈安在《动态模糊分级算法及在灾害评估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利用模糊决策的相关理论方法对突发事件进行了动态的分级[108]。赵阿兴、马宗晋等人根据我国自然灾害情况提出了“灾度”的概念,并给出了灾度等级的判别方法[109]。姚杰等在机构静态能力分类分级的基础上,利用带有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来对机构做综合保障能力的分类分级,并对预案的编制问题做了探讨[110]。吴宗之、刘茂对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分级分类体系及其基本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111]。
(2)应急管理框架体系
① 应急管理机理研究
机理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衍生及其影响扩散的自身规律;二是指应急管理的规律。目前关于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分级的研究;也有文献对应急管理者心理和决策行为以及突发事件原因进行分析。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突发事件从开始到结束的一般性发展演化机理的研究很少,基本都集中在专业领域内,而且多为对某一具体突发事件的成灾机理的研究,范围较窄,不具有普遍适用性。例如,李铁等基于现场地球物理观测,探索了地震能量导致煤矿瓦斯灾害成核的可能性和机理[112]。张庆云等则对近年来我国干旱、洪涝、台风等灾害性气候事件的成因机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113]。
对于一般性机理,学者进行了初步探索。1995年,Burkholder等提出了紧急事件的三个阶段模型,并指出必须依据紧急事件的阶段特征,设定不同的目标和采取不同措施来平息紧急事件[114]。赵红等提出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需要具备的几个重要特征:及时有效性、网络性和动态博弈性[115]。祝江斌等采用实证模拟方法,分析了城市重大突发事件的扩散路径,并针对城市重大突发事件预警管理模式的构建提出了建议[116]。吴国斌等指出了扩散过程在突发公共事件演化中的普遍性,分析了事件之间的扩散方式和扩散动力的各自类型[117]。元菁晶构建了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的机理体系,包括机理体系的层次图和逻辑图、原则性机理、原理性机理、流程性机理和可操作性机理[118]。杨静、陈建明等则从系统的角度对突发事件分类分级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分析,以突发事件机理分析为出发点,提出动态分类分级的思想和研究框架,把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应用到突发事件的分类分级中来[119]。
② 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研究
应急管理体制是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和应急预案体系的依托和载体,体制是指组织模式和主体相互权利关系的正式制度建构。
目前,关于应急管理体制研究,主要围绕应急管理体制包含哪几个部分(是什么)和怎样建设(怎么做)两个部分展开。Landesman认为一般的突发事件事件可以由政府机构根据预案进行资源调配来处理。当突发事件向更高级别的紧急事件转化时,应该用非常规的程序去实施应急措施,或者运用特定权力去控制事件的蔓延[120]。Hoetmer认为紧急状态和灾难事件的宣布都应该是经过特别批准的行政行为,这必须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121]。王乐夫等针对性地提出危机管理体制应该包括预警机制、协调机制、政府间合作机制和国家间合作机制、专业化的组织能力、社会支持系统[122]。陈永安等认为,将应急管理体制从范围上分为事故预防预警、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事故恢复四个循环的逻辑阶段,且应急管理项目的所有活动无不落实到这四个阶段当中,应急管理系统也正基于这四个阶段建立和完善其相关机制和运行体系。
我国应急管理体制虽经改革有了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部门分割、条块分治、整合不够、信息不畅、责任不明、主体单一等问题。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张新梅等从组织机构、运作机制、法制建设、预案体系建设和技术支撑体系五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发展对策[123];张立荣等尝试从一些新的角度进行应急管理体系研究,例如,将“协同学”纳入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视角。结合实践的需要,应急管理体制研究应向着分级响应、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综合化方向发展[124]。
目前国内关于应急管理机制的研究在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王郅强等认为,应急管理机制包含预警机制、处置机制和辅助机制三个部分[125]。闪淳昌则分别从指导思想、工作原则、途径和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研究应急机制建设[126]。赵红和汪亮通过对“美国联邦应急计划”的研究,提出我国建立应急管理体系的三点建议:建立常设的国家、省、地区三级突发事件应对机构;建立突发事件应急资源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127]。万军、汪军则认为政府应具有以下处置权力,即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权力、进行战略物资储备和临时征调的权力、编制和启动应急预算的权力、对突发事件及其处理的新闻报道进行引导和监督的权力、对应急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的权力、对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活动本身进行调查评估的权力[128]。
反观目前学术界对应急管理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过程机制和保障机制两个角度,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更加全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特别是需要明确应急管理机制构成的具体内涵,从实质内涵和外在形式上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应急管理机制。
(3)动态应急管理
如今,决策所依赖的信息和数据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干扰性和易变性,同时决策质量要求更高,决策速度要求更快,因此,仅按照过去静态方法进行处置是远远不够的。应急管理者需要对突发事件的发展过程及衍生机理进行分析,有效集成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动态处置。
一些学者从应急管理者与突发事件构成博弈关系的角度出发进行了探讨。动态博弈在应急响应中的应用包括:应急管理中的博弈关系分析、不完全信息下的应急博弈过程和基于贝叶斯的动态应急方案生成分析。
池宏等在项目管理的背景下针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动态博弈网络技术”,基于网络计划的方法和对事件发展的动态评估,采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数学模型,对网络结构进行调整,并进行动态的资源优化配置等[129]。姚杰等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动态博弈分析》中运用动态博弈网络技术,在动态博弈的模型框架下分析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突发事件与危机管理者之间的博弈过程,并探讨了如何利用博弈模型生成预案以及决策的执行问题[130]。田廓等根据贝叶斯法则得到电网动态应急管理方案决策的精炼贝叶斯均衡解,由此提出了电网应急管理的动态决策框架,通过电网事故信息与管理决策之间的反复博弈,修正应急预案,直至事故得到控制,通过算例说明了电网应急管理决策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131]。
(4)应急管理中的评价
① 灾中评估
基于应急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流程,我们可以从时间维度将应急管理的评估工作划分为三大类,即灾前评估、灾中评估和灾后评估。目前被研究得比较充分的是灾前的风险评估和灾后的损失评估。前者主要为制定防灾减灾策略服务,而后者往往成为灾后补偿以及重建规划的依据。灾中的实时评估研究目前还比较缺乏,其主要原因在于突发事件的动态性和信息高度缺失性使得这类评估具有天然的难度。应急管理中存在三大类主要的灾中评估,它们分别是可挽救性评估、可减缓性评估以及可恢复性评估。可挽救性评估是在事件发生之后,营救伤员与抢救财产的过程中对众多的被困客体的挽救优先级的一种评估,对于提高挽救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可减缓性评估是在事件发生之后,从推延时间和降低损失两个角度对其可减缓程度的一种评估,可以指导人们尽量合理规避已经发生的灾难;可恢复性评估主要面向基础设施,考察其遭受突发事件冲击后恢复到基本正常运行状态的难易程度以及完成恢复所需要的时间和资源,可以提高救灾资源的分配准确度和利用效率。上官艳秋等首先阐述了可挽救性评估的核心原理和主要特征,再通过对影响突发事件“可挽救性”大小的关键因素的详细分析,初步设计了一个可量化计算的“可挽救性”评估模型,并结合一个真实的案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过程和实际意义[132]。
② 应急管理能力评价
应急管理能力是对突发危险事件的控制能力的一种宏观表述,是指以灾害应急管理系统为评价对象,以全面应急管理为指导,以科学的方法构造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找到问题和不足,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如Mohan R.Akellaa等建立模型对应急管理中的通信设施的可靠性进行评估[133];Robert L.Bishop等在1971年对现有的消防系统进行了评估,基本方法是根据统计数据计算出整个州的火灾对资源的需求量和潜在危险的资源需求,和现有的消防资源进行比较[134]。
我国应急管理长期以单项灾害管理为主,使得应急管理体制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致使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的研究也偏重于单项应急管理评价。如邓云峰、郑双忠等在分析了当前我国开展城市应急能力评估的目的和意义后,构造了城市应急能力评估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18个一级指标(称为类),分别是法制基础、管理机构、应急中心、专业队伍、专职队伍与志愿者、危险分析、监测与预警、指挥与协调、防灾减灾、后期处置、通信信息保障、决策支持、装备和设施、资金支持、培训、演习、宣传教育、预案编制[135]。之后,郑双忠、邓云峰等利用Kappa统计方法对城市应急能力评估体系的设置进行了分析,并将此法在南方某城市应急能力评价中进行了实际应用[136]。
四 有关供应链集成的文献综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供应链已经成为生产系统领域最具挑战性的理论与应用工作。目前,随着供应链整体运作、设计和分析研究的深入,供应链的集成优化已经成为理论和实践的热点问题。
供应链集成研究可从供应链集成系统的研究意义与内容,供应链集成模型,其他技术或业务与供应链集成间的关系,以及供应链集成的具体应用等四方面展开述评。
① 供应链集成系统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对于生产制造企业而言,CIM代表了一种新的企业组织、管理与运行生产的哲理,它借助计算机软硬件,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系统工程技术,将企业生产全部过程中人、技术和经营管理三要素进行有机集成并优化运行。而现代营销学认为企业应采用由外向内的视角,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整合企业内外可用资源,最大化顾客价值的同时获得收益,因此,CIMS/CIPS仅局限于优化制造系统,还不能充分达到现代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的目标[137]。供应链集成管理则顺应了这一要求,从传统的以整合内部资源为目标转向以资源外用(outsourcing)为目标的网络资源集成优化。当前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学术界,关于供应链集成管理的研究已比较深入。
早在1996年Waller和Richard就提出了将生产控制与供应链管理进行紧密结合的必要性[138]。因为单纯在管理决策层和计划调度层进行管理和优化,并不能真正达到目的,只有进行自管理决策层到过程控制层的整体集成优化才能达到目的,因此,两位学者提出进行供应链集成系统(ISCS)研究。ISCS是以计算机网络(Internet/Intranet)为基础,以整个供应链为集成范围,从管理决策层到过程控制层的多层次集成优化的动态人机系统。它具有集成范围广、系统的目标顾客化、联系实时化、层次多样化等特点,有望成为21世纪商战中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工具,面向它的建模和优化理论研究将具有一定的学术和应用价值[139]。
刘乔、汪秋菊等(2006)将供应链集成分为传统的供应链集成(信息集成)与全面的供应链集成(并行工程)两类,并提出了供应链集成对企业间组织关系的要求:企业间必须保持通畅的通信渠道,并且参与形成供应链的各个企业承担的角色和功能都必须有明确的定义;要对参与形成供应链的企业之间的业务操作进行细化和监控;实行利益和风险共担的激励机制。最后提出了构建供应链集成系统所依赖的技术:信息集成技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人机协同式计划、调度和排产技术[140]。
吴先金(2007)认为,供应链集成包括供应链资源集成、市场集成、信息集成和组织集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构成供应链网络体系。他提出,资源集成是供应链集成的基础,也是供应链价值创造的基础,其规模、结构、效率和质量直接体现供应链的价值量;市场集成能有效拓宽资源集成范围,提高资源集成度;信息集成能广泛收集、整合资源与市场信息,进行价值模拟与有效管理;组织集成能从战略高度,提高资源、市场、信息的集成度和整个供应链的集成度,增加整个供应链的价值[141]。顾穗珊(2008)在对典型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市场链的供应链整合模式,并运用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为企业进行内部供应链构建提供了思路[142]。
② 供应链集成模型研究
黄小原、李宝家(2001)建立了一个含有线性状态方程和神经网络非线性模型的供应链集成优化动态模型,提出了包括库存成本、供应成本、生产水平等在内的供应链目标函数。对于供应链集成化模型推导了神经网络控制方案[143],并采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优化[144],最后以辽化公司为背景分别进行了初步条件的仿真。尹钢(2004)对供应链集成模型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供应链的决策层次维、职能维以及技术维三维集成模型,并按三个分类维度,综述了近期有关供应链集成研究的文献,重点回顾了供应链集成模型研究的文献,并提出了今后制造业供应链集成研究方向[145]。姬小利、朱恒民等(2004)认为供应链集成计划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两级供应链结构,而面向超过两级的多级供应链集成计划的研究还很少,故在文中主要研究了三级供应链集成计划制订问题,以各企业的制造成本、库存成本、外包成本、运输成本和短缺成本总和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多供应商、多制造商、多分销商、多产品和多时段的有限生产能力的供应链集成计划模型,并详细说明基于遗传算法的供应链集成计划模型求解问题。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146]。
刘从九、张敏(2004)提出供应链的集成效应既产生于供应链组成各方的合作诚意和目标的一致性,同时又是建立在成员企业良好的声誉基础之上的,在文中运用博弈论构建了一个简单的供应链合作博弈模型,并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和验证,探讨了声誉机制在供应链集成过程中的深层次作用[147]。
马雪芬、孙树栋(2005)针对供应链设计中的供应链优化问题,建立了一个多目标的供应链集成优化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群体遗传算法,该算法以成本、柔性、交期、客户服务水平四个指标为评价标准将供应链三个层次的内容集成在一起进行优化。最后,给出一个数值算例[148]。陈习勇、马士华等(2005)针对企业管理者面临的难题之一——缩短供应链多阶响应周期,提出了一个供应链集成模型,该模型围绕缩短供应链多阶响应周期这一目标,将电子商务和企业ERP/MRP以及供应链管理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简化了业务流程,实时传递和共享了信息,强化了物流功能,实现了物流、信息流和商流真正意义上的集成,整个供应链对客户的响应周期也大为缩短[149]。
③ 其他技术或业务与供应链集成关系的研究
研究电子商务与供应链集成关系的有黄小原、郭京福等人。
张伟、黄小原(2003)总结了电子商务发展对供应链集成的影响的四个关键因素,即信息共享、同步化、工作流协调以及新商务模式,认为信息共享能提高企业信息的透明度,弱化牛鞭效应的影响;同步化与工作流协调能够促进企业加强合作,并通过不断开辟新商务模式来赢得顾客[150]。
罗新星、陈伟谋(2003)对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集成模式的发展及方向进行了探讨,指出由于管理思想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供应链集成模式经历了从EDI到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历程,并指出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链集成模式是供应链集成的发展趋势[151]。
郭京福(2004)研究了电子商务在信息集成、同步计划、协调工作流程和新的商务模式四方面推动供应链的集成管理以及产生竞争优势的作用[152]。
秦远建、吴文莉等(2005)做了基于电子商务的汽车模块化供应链集成管理研究[153]。易法敏、夏炯(2007)认为农产品供应链集成就是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并通过流程优化和系统集成,实现企业间信息共享和资源优化整合。实践证明,通过实现供应链成员间连接和与目标终端用户之间的联结,供应链各成员间能产生新的利润空间[154]。王正荣、罗钰蓉等(2009)认为许多企业通过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的成功结合,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方式市场关系,实现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风险、增强核心竞争力的目标[155]。
张士廉、陈晓红、郭捷与赵涛等则基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展开供应链集成的研究。
张士廉(2001)以炼化企业为例分析了化工企业供应链物流处理过程及其系统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应用人工智能多 Agent技术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框架模型和总体功能结构,同时提出了SCM系统应由SRM、PPM、CRM三个子系统构成的观点,分析了CRM系统应实现的功能,最后论述了基于多代理技术实现供应链管理系统的集成和协调策略[156]。
随着B2B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企业间的供应链集成愈加重要,陈晓红与赵永强等(2001)对比分析了基于传统EDI和基于XML的供应链集成模型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XML技术的供应链集成构架[157]。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e维护模式,促使企业组织在管理和服务方面更加柔性化和敏捷化。郭捷与赵涛等(2003)认为设备维护供应链管理是e维护系统(EMS)的关键所在,其运作的核心能力在于优化配置和调度各种资源,协同不同维护供应链节点的利益。作者在分析企业建模技术和多Agent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多Agent的供应链集成建模方法,并建立了维护供应链中资源Agent的资源协调参考模型[158]。
唐卫宁与徐福缘(2005)从供应链的本质出发,提出了一个基于Web服务的供应链管理系统集成模型,描述了其功能,并且对Web服务的实现过程进行了分析[159]。郭文才、刘金兰(2005)研究供应链管理系统集成时,给出了一个分布式多代理相互协作的多边协商算法(Multi-Agent Negotiation Algorithm,MANA)。最后以电子采购为例讲解了该集成体系在不同企业间的交互过程[160]。
熊茂华、喻宏庆(2006)简要介绍航空飞机制造企业ERP和SCM系统的构建和功能,剖析ERP和供应链关系,论述了基于Web的ERP与供应链集成的内容及集成模式[161]。
菅利荣(2007)认为基于Internet集成的企业电子供应链系统使组织间的协同变得容易,通过电子供应链建立的企业联盟,可以从质量、成本和响应速度等方面改善企业经营活动,增强企业竞争力,然而建立一个高度集成的电子供应链系统面对公司内与公司间的许多挑战,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源。面对企业电子供应链系统集成的各种挑战应实施多种集成策略[162]。
在面向服务架构中,Web服务组件由于不具有语义特征,难以在供应链的业务协同中实现流程的自动编排。宋庭新、黄必清等(2008)通过引入领域本体,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Web服务的供应链协同和集成框架,讨论了语义Web服务的过程以及服务匹配和组合算法,并以物流服务为例说明了业务协作流程的自动组合过程。结果表明,语义Web服务在面向服务的供应链集成中具有流程自动化合成和灵活重构的敏捷性特点[163]。
王亮、郭顺生等(2008)在分析了汽车行业供应链管理的流程的基础上,针对汽车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与外部联系脱钩现象,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出了一个汽车供应链集成模型,以实现对顾客需求的快速响应并以低成本提供优质服务的目标[164]。
韩立清、郭红莲等人则研究了其他业务与供应链集成间的关系。如韩立清、韩景倜、郭红莲、宋强等分别对外包、第四方物流,应急物流,产业集群、区域竞争力,产业链与供应链集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姜文波、党麦玲、黄卫来等则探讨了供应链集成环境下的物流管理、采购管理以及VMI的战略模式。
韩立清(2003)认为由于全球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和新生产理念的流行,许多大型的制造企业纷纷外包其物流业务,从而导致了第三方物流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形成。但是,在目前产品日益聚焦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环境下,第三方物流缺乏当前所需的综合技能、集成技术、战略和全球扩展能力,相应地,作为供应链集成者、整合者和管理者的第四方物流却弥补了此方面的不足[165]。
姜文波(2004)指出,电子商务技术下的供应链集成能减少库存、降低运营成本、缩短交货时间,实现供应商、生产商、客户之间的协调发展[166]。
韩景倜、詹亚辉等(2005)剖析非定常态下物流供应链及其应急保障物流的结构特征,提出应急物流体的概念和基本模型。应急物流体是构建于国家和企业物流供应链基础上、经集成的特殊物流供应链系统模式,为应急状态下的实时物流供应(RTLS)提供决策支持[167]。
党麦玲、王娟娟(2005)认为供应链集成下的采购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供应链的采购管理模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解决了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问题。供应链集成下的企业采购管理策略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理念,旨在提高采购管理的效率,降低企业采购的成本,建立新的供需合作模式[168]。
蒋宁、王丰等(2006)运用博弈理论,阐述了第四方物流供应商产生的必要性,并从第四方物流的定义出发,分析了第四方物流的特点、功能、运作模式,揭示了第四方物流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探讨了第四方物流发展思路[169]。
王辉、施先亮等(2006)认为供应链成员中的信息共享对于供应链管理来说是最基本的要求,然而没有适当的信息系统和支持技术,供应链管理的尝试是很难取得成功的。故在文中通过展现信息流运作模式的演变,分析了集成式信息系统的可行性,并给出了集成式信息系统的技术构架[170]。
黄卫来、蔡建湖(2006)强调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实现供应链集成化,提高整体性能,而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VMI)是实现此目标的一个有效途径。他们在文中分析了VMI的主要特性,讨论了一个VMI下的两级供应链模型,研究供应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决策[171]。
彭志忠(2008)在分析了建筑施工供应链协同问题基础上,构建了建筑施工业供应链协同模型,基于网络和电子商务设计出支持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的集成信息系统[172]。
宋强(2009)探讨了协同供应链集成管理与产业链发展的互动关系,并从价值链、供应链、产业结构三个层次上分析了协同供应链集成管理对产业链形成和发展的促进作用[173]。
郭红莲与徐建国(2009)将区域竞争力分解为三个层面:宏观的区域竞争力、中观的产业集群竞争力和微观的供应链集成竞争力[174]。微观层次中,企业通过供应链集成与上下游企业形成战略合作联盟,通过契约关系不断激励整个供应链条研发创新、降低成本;中观层次中,由于供应链的集成,企业间形成了同时具有竞争合作关系的产业集群,它们的竞争力在适当政策的规范和引导下,随着供应链集成竞争力的提升而不断提升,形成了该区域竞争成功的关键要素。反之,如果企业没有高效、敏捷的供应链集成系统,区域内就形不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区域竞争力也就无从谈起。
④ 供应链集成的具体应用研究
有关供应链集成的应用研究代表有雷荆耀、王发明、娄季峰与龚其国等。他们对供应链集成环境下的新产品开发和国家电网VMI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雷荆耀(2002)对新产品开发的供应链集成进行了研究[175],详细论述了汽车企业新产品开发供应链集成的重要性,对比了基于供应链集成新产品开发模式与传统模式的区别,提出了相应的供应商选择标准[176]。
王发明(2009)认为从整个产业的层面看,基于供应链集成的网络式新产品开发,是由产业内价值链相关各企业及企业外部研发资源,利用企业间的互动机制,相互创意激发及技术交流而产生新产品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优势是全体参与者的共同参与,发挥全体参与者团体优势,强调产品开发流程,以产出为衡量基准,强调建立“产出成本效率”的业绩评估体系以及对外部资源充分利用,强调“资源优化和无缝对接”和有效配套管理[177]。
随着供应链集成理论的发展,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模式作为一种先进库存管理手段逐渐为业界所认可并采用。娄季峰、龚其国(2007)以国家电网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传统库存模式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指出国家电网公司实施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并提出了国家电网公司制定VMI战略的具体措施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实施VMI模式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78]。
对具体某个行业、某种类型的供应链集成进行研究的学者也不少。
孙伟、武振业(2002)依据供应链管理思想,结合MRP、JIT等思想方法,借鉴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成果并把其方法应用到铁路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最终以“全库存”思想建立了库存管理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一个适应于铁路工程建设的供应链管理集成化模型[179]。
李蔚(2005)从传统建设项目的管理模式出发,对由人为阶段划分而导致的各种弊端进行了分析。在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费用管理模式、并行建设模式和全寿命周期项目管理模式基础上,提出建设项目的供应链集成管理模式,并对该模式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阐述。最后,从信息共享机制和联合管理组织两个方面对该模式在建设项目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180]。
旅游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郭华与庄晓平(2007)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了旅游供应链的典型结构和系统特性,提出旅游企业应实施供应链集成管理,并阐述了旅游企业供应链集成管理的主要内容[181]。
主要客户和主要供应商交易比例这两项年度报告指标分别反映了上市公司销售供应链和采购供应链的集成度,李春友与苏红丹(2008)通过聚类法分析了上市公司供应链集成度的高低。聚类结果和相关案例表明,少数上市公司有较高供应链集成度并达到较高的供应链管理水平,但多数上市公司供应链集成度仍然较低[182]。
彭红军、周梅华等(2009)为研究大型煤炭供应链的集成决策问题,建立了一个多目标的大型煤炭供应链集成决策模型。该模型以大型煤炭供应链系统总利润最大化和客户满意度最大化为目标,集成了大型煤炭供应链供产销的决策问题,提出了用目标规划法求解该多目标决策模型的策略。最后,应用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合理且有效[183]。
王铁宁、刘洪水(2009)认为器材保障供应链中的信息指的是器材的需求计划、筹措、存储、分配供应、优化调度等方面的情况。器材保障信息流是集信息采集、加工、传输和决策为一体的信息链,在器材保障物流活动中起着神经系统的作用。只有加强信息流的有效管理,使其流通顺畅、及时,才能保障器材业务高效发展[184]。
为了更好地研究物流服务供应链(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Chain,LSSC)集成管理,高志军与刘伟(2009)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物流服务供应链进行研究,提出了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定义,并在其基础上建立了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结构模型;对LSSC集成管理的逻辑过程、集群推动力和综合力进行了研究,阐明了LSSC集成管理的演化动力,并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LSSC集成管理演化模型[185]。
关雅路、苏鸿江等(2009)回顾了供应链集成过程研究的相关进展,从供应链的集成观点出发针对供应链集成过程中的不足——“跨组织一体化”,根据价值链理论,构建了跨组织一体化的供应链集成过程模型,并将集成过程分成五个阶段以探讨供应链过程和节点的集成方式。最后以L集团公司的供应链集成过程作为案例对模型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186]。
此外,孙永军、陈静杰、陈廷斌等人对敏捷供应链集成进行了研究。
孙永军、王正肖等(2002)提出了基于递阶控制思想和多视图建模原理的敏捷供应链总体模型,建立了敏捷供应的多视图模型,分析了各视图模型的特点以及各视图间的关系,并给出了一个实际应用案例[187]。
陈静杰、薛劲松等(2002)详细分析了供应链运作对集成过程模型的要求,探讨了供应链集成环境下的可选过程及参数的可选择性,提出了企业集成所必须开放的带有资源选项的供应链过程模型及控制模型,以此构建的敏捷供应链集成过程模型,可有效分析供应链系统的静态和动态过程,同时给出了模型的与/或有向图表示和建模步骤,为敏捷供应链过程集成的实施奠定了基础[188]。
陈廷斌与孙秀杰(2006)在总结了协同电子商务的集成化供应链应用水平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集成化供应链体系结构与技术层次,并重点探讨了关键技术方法[189]。
五 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文献综述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未形成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统一、明确的概念。国外学者更倾向于对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作实证研究,很少探讨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概念。Maskell(1991)较早地讨论了供应链绩效评价问题,他从供应链管理中制造战略、需求变化、时间性要求和合作机制四个方面研究了评价问题[190]。Bowersox(1998)提出供应链绩效评价是一种具备总体透视衡量功能的系统评价方法,能衡量供应链总体的绩效,既适用于功能组织,也适用于行政机构[191]。Thonemann(2002)在此基础上提出供应链绩效评价应强调信息的共享程度[192]。相比较而言,国内学者在供应链绩效评价内涵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马士华(2005)较早提出可以从供应链的内部绩效、外部绩效和综合绩效等三方面来度量[193]。
目前国内学者公认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概念表述如下:是指紧扣供应链整体目标,通过定量、定性的对比,按照一定流程,对各个环节(特别是核心节点企业)运作是否高效以及各环节间关系是否协调进行度量[194],关键是评价供应链能否增加价值,关注供应链的长期发展能力。
有效的供应链绩效评价以及后期优化工作可以识别并加强供应链的优势环节,培育具有持续发展潜力的链条,撤销绩效性差或无绩效的链条,增强整体竞争力。目前关于供应链评价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随着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的日益成熟,国内外学者均从不同的角度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如Lummus等人(1998)从供应、过程管理、交货运送和需求四方面提出了主要考核指标[195]。Beamon(1999)从定性角度(如柔性、顾客满意度等方面)和定量角度(如财务状况、顾客响应能力等)构建评价指标[196]。Morris(1994)提出用成本最小化来衡量供应链效率[197]。Gunasckaram(2001)从战略、战术和操作层三个方面来衡量供应链绩效[198]。徐贤浩(2000)则提出了以下评价指标:产销率指标、平均产销绝对偏差指标、产需率指标、供应链产品出产或投产循环期指标、供应链总体运营成本指标、供应链核心产品成本指标、供应链产品质量指标[199]。中国供应链协会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参考模型(SCPR)。SCPR由五大类指标组成,包括订单反应能力、客户满意程度、业务标准协同指标、节点网络效应指标、系统适应性指标[200]。
虽然众多指标体系不尽相同,但存在共通之处,即要能反映整个供应链的流程,更为集成化,并体现前馈性。具体来说,选取的指标应多维化和跨节点化,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并重,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结合。在我国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① 货币指标
是指能衡量供应链的当前营利性的评价指标,包括收益、利润和资金利用率三个方面。如现金周转率、资产周转率、供应链资本收益率、供应链总运营成本指标(包括供应链通信、采购、库存、质量和交货失误等方面,它反映供应链运营有效性和成本集约性)、客户销售增长及利润等。但与此同时,供应链绩效与财务的挂钩主要是基于传统的财务会计,对未来盈利能力考虑较少。
② 价值维持指标
是指考察供应链持续获得盈利能力的评价指标。
a.客户管理有效性的度量
客户的需求满足程度是用以调整供应链经营方向的重要依据。这类指标包括订单完成的总周期、客户保有率、客户价值率和客户对供应链柔性响应的认可度等。客户价值率是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与导致客户发生的成本的比值,即:
客户价值率=服务评价值/获得每份订单的成本
客户对供应链柔性响应的认可度,一方面反映客户能否自由地提出个性化要求,另一方面体现客户是否认为这种个性化的要求能够得到及时的响应。
b.供应链内部运作效率的衡量
客户绩效指标很重要,但其必须被转化为供应链内部流程绩效指标,只有这样,供应链内部成员才会对各自的运作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并作相应改进。这类指标如生产时间柔性、产品最终组装点、供应链有效提前期率(可细分为响应时间和增值活动总时间)、供应链目标成本达到比率等。
③ 价值驱动因素
是指分析供应链赢利的增长潜力的评价指标,直接关系到供应链的价值。
a.内、外部资源整合程度的度量
从未来发展角度来看,应加强合作伙伴间的信息共享,优化节点企业间的相互关系,集成合作伙伴。如共享数据占总数据量的比重;又如王国文(2004)根据供应链层次结构模型,提出了相邻层供应商评价法,即通过衡量相邻下层节点企业对上层节点的综合满意程度,最终用户满意度是一层一层推算出来的[201]。颜泽贤(1987)给出计算公式[202]为:
最终用户满意度=α×零售商准时交货率+β×产品质量合格率+λ×(实际产品价格/用户期望产品价格)
式中,α,β,λ为权重,且有α+β+λ=1。
张炳轩和李龙洙(2001)分析了动态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原则和影响合作伙伴选择的主要因素,据此建立了动态供应链的合作伙伴选择评价指标体系[203]。霍佳震、马秀波(2005)站在集成化的角度,分别从整体供应链、核心企业、供应商及分销商这四个方面,给出供应链在组建期、运行期和解体期的绩效评价体系,并对每一个评价指标给出了量化的方法和公式[204]。
b.动态改进能力的衡量
对供应链系统是否具有不断改进、创新的机制的考察也至关重要。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市场,供应链系统应能适时更新产品及流程设计、重新定义核心价值。这类指标包括新产品研发循环周期(可细分为零部件循环期和核心企业产品循环期)、新产品产销率、新产品产需率、流程改进效率等。
(2)评价方法的研究
根据供应链评价对象的不同,评价方法可分为供应链整体效果的综合评价方法和就供应链某环节的评价方法。虽然评价对象不同,但是核心思想基本相同,因此可以放在一起讨论。常用的定性方法有专家打分法、指标体系法、标杆企业对比法,以及各种定量方法,如数据包络法、模糊评价法、BP神经网络算法等。如在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方面,多采用模糊评价法或多目标优化法。
路应金、江黎黎等(2004)针对集成化供应链,并基于对客户服务的角度,提出了一种衡量实现客户服务承诺程度的区间数线性规划方法,并通过引入系数,将区间数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参数线性规划问题[205]。
梁浩和王渝[206]、常良峰[207]、刘春林[208]、李一峰[209]等均采用基于供应链仿真与模拟的评价方法,该方法也是一种较为常用的供应链诊断、优化的方法。
Ross等(2002)构建了基于Benchmarking的评价方法,这种方法的关键是标杆企业的确认[210]。但由于我国供应链管理不够成熟,很难在国内找到合适的标杆企业,同时国外企业可比性又不强,因此这种评价方法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数据包络法是一种相对效果评价方法,但这种方法在目前的使用中需要对输入和输出给予确定值。而供应链的可靠性指标等是随机变量,因此需要对数据包络法进行修正。
六 文献评述
(1)评价指标设置不足
从指标反映的评价内容的角度来看,一方面现行的评价指标更多的是关注某些节点企业内某个职能部门或者员工的绩效评价,较少对企业业务流程绩效进行评价,更缺乏对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进行衡量的指标。另一方面,现行评价指标更多的是侧重于对事后绩效的分析,缺乏实时的评价分析,即前馈性较低,从而导致当偏差出现时,损失也往往相伴而生,且难以挽回。
从指标的设计角度来看,现有评价指标过于庞杂,重复现象较多,整合性欠缺,针对性不强[211]。
(2)评价方法不足
评价方法较多采用定性和简单定量的方法,比如指标打分法、平衡计分卡法、标杆企业对比法、模糊数学评价法和专家评价法[212]的计算方法等。不足之处在于:一是比较粗略,目的性不够突出;二是缺少灵敏度分析,不便于分析出对供应链系统有较大影响的指标,从而不便于直接指导供应链的优化;三是鲜有将供应链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乏综合的评价方法;四是静态的评价方法很多,而时序性评价较少,对于动态供应链如何进行纵向和横向评价的研究也较为欠缺。
(3)有关某种特殊类型的供应链绩效缺乏评价依据
当前突发事件频发,弹性供应链研究应运而生,然而,从以上国内外学者文献研究发现,应对突发事件的弹性供应链是一块新兴的领域,目前有关弹性供应链的成本与效益的定量化研究还很欠缺;有关弹性供应链的运行绩效评价缺乏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
(4)有关弹性供应链研究较欠缺
从以上国内外学者文献研究发现,应对突发事件的弹性供应链是一块新兴的领域,目前,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探讨。
① 有关应对突发事件的弹性供应链的构建缺乏统一的可供参考的指导原则和框架;
② 有关弹性供应链的反应机理鲜有研究;
③ 有关弹性供应链的成本与效益的定量化研究还很欠缺;
④ 有关供应链的弹性测评缺乏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有效的测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