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开发区:人群分类管理推动社区治理创新

摘要:天津开发区华纳社区户籍人口与外来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是45.3%和54.7%,外籍人口占有较高比重。人口构成的复杂性成为社会治理的一个重大挑战。天津滨海新区华纳社区在社区管理、社区组织、基础设施建设、平安社区建设,特别是社区文化繁荣方面创出了自己的品牌,成为滨海新区创建文明城区的一个示范社区。社区紧紧围绕“对人的管理与服务”这一核心,紧密联系社区工作实际,大力推进“治理方式、政社互动、平台打造、服务覆盖、环境提升”五大创新工程,努力实现社区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全员覆盖、全域覆盖,有力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荣获了全国文化先进集体、天津市平安示范社区、天津市魅力社区、天津市绿色社区等荣誉称号。

关键词:人群分类管理 社会治理创新 社区治理

一 主要问题

华纳社区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的核心城区,由13个小区组成,共有建筑户数3095户,常住人口7913人。其中,户籍人口3583人,外来常住人口4330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5.3%和54.7%。在这些人中,既有公司高管、私营企业主等高收入人群,也有普通的工薪阶层;既有来自20余个省市的国内人群,也有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375名涉外居民;既有正常工作生活的普通人,也有社区矫正、刑释解教、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社区人口呈现出结构复杂、类型多样、流动性大等特点。

为适应新形势下创新社会治理的要求,华纳社区在开发区管委会和区委政法委的指导推动下,紧紧围绕“对人的管理与服务”这一核心,紧密联系社区工作实际,大力推进“治理方式、政社互动、平台打造、服务覆盖、环境提升”五大创新工程,努力实现社区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全员覆盖、全域覆盖,有力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荣获了全国文化先进集体、天津市平安示范社区、天津市魅力社区、天津市绿色社区等荣誉称号。

二 主要做法

(一)推行社区治理新方式,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系统治理格局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关键是加强党委领导,目标是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华纳社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社区小天地为试验田,进一步完善社区治理体制,理顺各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努力构建“一个核心、多元主体”的社区治理结构。强化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在社区居委会、居民小区、楼宇门栋和群众组织中,分别成立党总支、党支部和党小组,充分发挥社区157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建立公益性、自益性群众组织30多个,年度开展党的活动超过百次,10余个楼门被评为文明楼门,有力引领了社区建设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区环境。为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围绕社区治理和建设,开发区管委会为华纳社区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华纳社区信息化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对社区治理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和指导;安排社区建设专项资金,大力支持社工队伍发展,推动社区管理平台建设和社区楼门改造,有力增进民众福祉。突出社区自治组织的中坚作用,实行社区公共管理与居委会自治管理相分离,构建由居委会、下属专业委员会、居民代表、居民小组长、楼门长组成的五级社区自治体系,有效促进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通过城市管理公众咨询会、社区事务听证会、博客等形式,加强与社会各方的沟通交流,推动社会组织和社会各方力量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形成良性互动局面。

(二)开展政社互动新实践,形成社会组织“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的蓬勃态势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关系,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华纳社区落实中央、市委和区委的要求,将推动社会组织发展作为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创新体制机制,加大培育力度,科学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会管理与服务。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为方向,在华纳社区设立专业社会组织——泰达社会服务中心,建立100多人的职业化、专业化的社工队伍,专门承接政府下移到社区的公共管理和服务事项,居民对社工的管理和服务质量满意度每年均达到98%以上,基层事务办理效率明显提高。以弘扬志愿精神、激发各方参与热情为目标,在华纳社区组建开发区志愿者协会、华纳国际义工服务团和涉外志愿者服务中心,吸引社区居民、外籍人士及社会各界力量,主动参与志愿服务,为社会治理、社区建设不断增加正能量。目前,由来自英国、美国、俄罗斯等十多个国家的居民组成的国际义工服务团及服务中心,已成为“以外管外”的中坚力量;志愿者协会会员超过15000人,形成了医院服务、养老院服务、助残、助学、助老等十大类项目,累计向社会提供志愿服务120多万小时,直接或间接向社会募集及捐赠款物超过1500多万元。以引导培育各类社会组织为重点,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器,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引导推动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会管理与服务。目前,国际商会、慈善协会已在专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环保协会在所有小区分类回收电子废弃物、过期药品、废旧电池等家庭有害垃圾,累积促进家庭碳减排超过3万公斤;“小蜜蜂服务队”“邻里互助俱乐部”等社区组织为上千户困难家庭提供了帮助和服务。各类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为社区治理创新注入了动力和活力。

(三)实施社区服务新举措,实现“哪里有群众需求哪里就有优质服务”

创新社会治理,重心在社区,基础是服务。华纳社区始终把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延伸服务触角,完善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的优质服务。一是推进物业服务“全覆盖”。实施社区治理与物业管理一体化,完善对物业公司的筛选、管理、评比等制度体系,建立进出有序、诚实守信、优胜劣汰的物业市场竞争机制,实现所有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无盲点,效率高、品质优。二是虚拟养老托起“夕阳红”。依托泰达国际养老院及社会各方资源,在社区布局建设实体化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在网络上开发运行开放性的“老爸老妈”养老服务系统,将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与养老院的专业服务、居委会的养老保障、社会组织的个性化服务进行有机集成,使社区60岁以上的677名老人在家即可享受方便、快捷、高端的养老服务。三是生活服务编织“便民网”。建立由专业机构运营的社区医疗卫生站,使社区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便捷、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整合水、电、气、热等公用企业资源,逐步实现缴费“一卡通”。推动大中型超市、菜市场、连锁店等配套建设,统一规划蔬果、餐饮、修理修配等便民服务点,打造“半径小、服务全”的便民生活圈。开发“社区是我家”“生活好帮手”等智能服务系统,使居民通过智能手机随时随地获得公益服务、商业服务、文化活动等信息,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的精准度、便捷度和舒适度。

(四)建设智能管理新平台,形成“多网融合、精细管理”的新型社区管理体系

推动现代科技在人口管理、平安建设方面的深度应用,是新形势下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关键所在。华纳社区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以建设信息平台为引领,以实施分类管理为途径,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保障,全力打造数据精准、反应灵敏、指挥有力的“信息中枢”,努力以信息化引领管理工作现代化。一是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依托,以户籍信息系统为基础,建立包括个人信息、不动产信息、参加社会活动信息、特殊人群动态信息在内的全口径人口房屋“两实”管理系统,具备三维立体展示、多重信息查询、人口结构分析、群体分类统计、部门共建共享等多种功能,形成随时掌握不同人群从哪来、在哪住、工作在哪、流向哪里的动态管理平台,为实施人群分类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和工作保障。二是与人口信息系统和网格管理责任制相配套,建立数字社区系统,将物业管理、市容环境、维稳、治安、司法、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全部纳入其中,实行发现、立案、派遣、审核、结案和评估“六步工作法”,有效实现对社区“人、地、物、事、情、组织”等各要素的可视化监控、流程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三是立足于构建“全时空、多层次、广覆盖”的安全监控技防系统,在社区原有500个探头基础上,对所有出入路口、停车区域、楼宇门栋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所点位加设200多个高清探头,有效实现小区内外安全的无缝对接;改造完成老旧居民小区楼宇防盗门,并对其中100个楼门试点安装智能门禁装置,动态监测实际住户信息及出入信息;建立社区安全监控指挥中心,与社区网格工作和群防群治工作紧密结合,与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实时对接,努力实现以小处平安促进大局平安,以社区平安促进区域平安。

(五)推动宜居环境新提升,全力打造“美丽社区、和谐华纳”

“美丽滨海”“美丽社区”建设,是当前的“一号工程”。华纳社区把宜居环境提升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大力实施市容环境整治、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系列举措,为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新格局奠定坚实基础。着眼于营造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制定实施社区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在管委会及主管部门支持下,对社区环境进行全面清整改造,同步建立定期整治、实时监督等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实现主干道路畅通大气、背街里巷精致高雅、老旧小区整洁美观。着眼于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建立以社工队伍为支撑的“家庭管家”服务制,在社区设立“个案工作室”和“社区调解庭”,畅通诉求表达,开展心理干预。着眼于营造文明祥和的人文环境,大力加强学习型社区建设,全力推进社区公益文化宣传,定期开展“我爱我家”“跳蚤市场”“低碳账本”等社区品牌活动,使社区真正成为文化引领的平台,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人文素养。

三 主要成效

(一)初步构建了不同人群分类管理的基本模式

华纳社区居民构成复杂,外来人口超过本地户籍人口,外籍人口在华纳社区占有较高的比重。华纳社区通过构建基层的社会组织,有效地实现了对不同人口群体的分类管理,也形成了不同人群相互协助、相互支持的社区共治模式,共同建设文明和谐的社区环境。

(二)切实有效地维护了社区稳定

人群的复杂性容易滋生社会冲突,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华纳社区在社区设立的“个案工作室”和“社区调解庭”每年调处矛盾纠纷上百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社区成立专门工作组,对矫正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帮扶工作,从未发生脱管、漏管现象,重新犯罪率为零;建立健全社区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机制,落实社区安全生产责任制,社区始终保持安全稳定,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专家点评

外来人口增多且流动频繁是许多城市社会管理中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外来人口的管理常常面临主体缺失、管理真空、服务盲点等挑战。外来人口管理的缺位会造成一系列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成为威胁社会稳定的一个负面因素。天津开发区华纳社区在人口分类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构建开发区志愿者协会、华纳国际义工服务团和涉外志愿者服务中心等社会自治组织,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外籍人士及社会各界力量,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管理,在基层党组织和政府部门的引导下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成了不同人群沟通协作的纽带,形成了不同人群和谐共处的社区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治理首先需要社会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这是维持社会和谐稳定和社会安全秩序的自动调节机制。良好的社会自治,能够有效降低社会治理的成本,极大激发基层社会的活力。要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途径、新形式,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案例提供单位:天津开发区华纳社区

责任编辑:刘冰 苏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