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心灵的现实转向:晚清报刊阅读史
- 卞东磊
- 8193字
- 2020-11-29 16:43:08
第四节 方法、史料与问题
(一)作为方法的阅读史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历史学界为突破精英叙事的姿态,逐渐发展出一种自下而上的、“重视被传统历史学所忽视和排斥的底层群体和普通大众”的历史观,[95]档案、口述、地方志、日记等新史料被广泛运用,“史学的重心发生了从民族国家向地方/区域研究、从公共制度向家庭生活、从治国理政向大众文化研究的转变”。[96]在研究思维上,历史学则从政治、经济取向转向社会和文化领域,近来又有“超越文化转向”的说法,“人们开始反对把文化说成是逻辑上必然的、有内聚力的、统一的和静态的观点,认为文化是一个存在着实践活动的领域,充斥着有意识的行动、斗争、冲突和变迁,强调文化中人的活动”。[97]
在这个潮流中,“阅读”作为日常生活的实践之一,成为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德塞托说,“不管是报纸还是普鲁斯特的作品,文本只有通过读者才能获得意义;它依读者而改变;它根据某些挣脱其怀抱的感知编码而组织自身”,对“阅读”进行研究,将消除被广泛运用的假设,即“一个消极的、‘被提供信息’、被处理、打上烙印并且没有历史性角色的公众的存在”。[98]
在这个理念指引下,借助文学中的“读者—反应”等理论,书籍出版史研究在“文本/作者”基础上增加了“阅读/读者”的面向。约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Roger Chartier、Robert Darnton、James Allen等学者,达成了“向阅读史迈进”(toward a history of reading)[99]的共识。与此相呼应,以法国为中心,辐射整个欧洲和北美,研究者着手进行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个案研究,阅读史的成果逐渐丰盛,从而打破了书籍史只关注作者和文本的精英意识。在社会民主化的整体氛围中,大众对经典文本的阅读、阅读公众的兴起、启蒙运动时期的出版与阅读等论题,集中体现了阅读史对下层民众和个体心灵的关怀。最终,它以新文化史的身份,在西方历史学中获得了合法性。
近来,中国书籍史亦开始涉及“阅读/读者”问题。譬如Anne McLaren发现,晚明时期日益增长的图书,其序言和点评语开始频繁使用“四民阶层”、“天下之人”说法,就是对日益多元化和不同阶层组成的阅读公众的回应。[100]Barbara Mittler亦注意《申报》在建构女性读者和“上海人”身份认同上的各种言说。[101]但必须指出,这一类研究的立足点仍在文本,“阅读/读者”的面貌大多以建构的方式间接呈现。
不过,已有研究触及阅读史充满魅力的核心地带。潘光哲以书信为主要史料,细致呈现《时务报》在各类读者中产生的不同意义,展现了阅读活动和思维观念之形成的互动关系[102]。章清则借助日记,探讨不同身份读者阅读《新青年》的不同方式,发现“五四不再是一个笼统的思想运动,而是因人而异的月映万川”[103]。这两个个案颇具“解构”色彩,揭示印刷物之于社会的实际影响,是如何与我们的想象判然有别。
本书受上述研究启示,但并不打算沿袭旧路,潘、张两位先生均以刊物为中心,横向搜集了同一时空下不同读者的阅读实践,本书则偏向于纵向挖掘,移情于个体的日常生活史,通过观察读者“社会世界”的更新,揭示报刊在塑造现代精神时所扮演的角色。
(二)作为史料的日记
阅读史研究常要处理史料问题,但阅读“作为一种实践时,却非常罕见能留下踪迹,散落无尽的个体行为,很容易从历史记录中脱落”[104]。为克服这个困难,西方历史学家主要借助公共图书馆的借书登记卡、图书出版档案、遗产或物资的公证清单、甚至旧时代的绘画,来还原阅读的外部面貌,即“读什么,谁在读,在哪里看和什么时候看”,但对于“人们怎样消化文字,产生何种回应”,[105]这一涉及阅读主体心灵的内在过程,上述史料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为了通往读者的心灵,历史学家开始运用书信研究阅读史。20世纪80年代初期,达恩顿得到了一份书信档案,该档案记录了一个商人阅读卢梭小说的经验,他激动地写道,这是“一份绝无仅有的文件”,“带来了希望,使我们有门径追踪法国大革命之前的20年间,在巴黎以外的法国地区过着寻常生活的资产阶级的阅读经验”。[106]在中国,书信作为史料倒没有被束之高阁,各类报刊的通信栏,如《格致汇编》、《新青年》等,很早就被挖掘出来使用。[107]
比书信更易通往个人心灵的史料是日记。日记是“自我之书”,是建构与呈现自我的一种叙述方式,[108]其阅读、写作和个人记录往往彼此交织。在清代,写日记蔚然成风,读书人尤好在日记中记录阅读事宜,多先摘录内容,继之以感受,或赞赏,或疑惑,或批判,充满真情实感。对于声称要探索读者心灵的阅读史而言,日记是当仁不让的最佳史料。
进入本书视野的日记约有10多本,他们能够浮出水面,成为研究的主要对象,纯属历史偶然,其原因在于,晚清日记浩如烟海,能够被搜寻、留存和出版的寥若晨星;但我与他们的相遇也是人为制造的缘分:首先,本书叙述的时间设限于甲午前夕至辛亥,他们的日记均跨越或隶属此期间;其次,本书重点探讨阅读行为,他们在日记中留下了较多的读报记录,并且其情感和思想世界的蛛丝马迹可堪分析。
本书将读书人分为三“类”(上层绅士、地方读书人、青年学生),这只是粗疏的、理想型的划分。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同类人也不会拥有完全一致的生活状态,因而无法不加限制地推及其他;不过,将他们“编排”成一类,亦有十分充足的理由,正如张灏所说,这一类人面临着相似“历史情境”,可能使他们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109]事实上,当我们用稍微远距的镜头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生活在相似的文化模式下,拥有差距不远的心态。不过,若我们用“显微镜”细察,则他们每一个人面临的“生存情境”,诸如死亡、苦难和爱,又各有不同,因而只能根据他们自己的人生历程来理解。本书勉力而为,尽量客观呈现共享一定文化模式、却又有身份、地理及代际等差异的读书人的日常生活。
具体而言,传统的读书人在成年期经历了甲午战争,其日记多横跨这一较为重要的时间点,他们未接触报刊前的日常生活留下了痕迹,为在其个人的生活史脉络里进行纵向比较提供了可能。在“上层绅士”和“地方读书人”的区分上,本书未采纳张仲礼将“生员视作下层,将贡生、举人、进士算作上层”[110]的功名决定论,而是遵循孔飞力的办法,将“影响超越了他们出身的地区、其社会关系达于国家政治生活顶层的那一部分人,称之为‘全国性名流’”,“‘省区名流’和前一部分有密切联系,但其势力和影响限制在较窄的范围内。相比之下,‘地方名流’缺乏前两部分人的社会特权和有力的社会关系,但仍然可以在乡村和集镇的社会中行使不可忽视的权力”。[111]依此标准,本书将活动在“省区”的人划作上层绅士,如孙宝瑄,虽没有科举考试的功名,但其学识甚高,活动范围也跨越了地域限制。相反,刘大鹏,虽是1895年的举人,但其学识却略逊一筹,且活动空间主要在乡村社会,因此,算作地方读书人的代表。这些为他人贴上的“上/下”、“全国/地方”标签只为研究方便而设,考虑的是上述因素可能会导致人们面对不同程度的现代性,因而,其阅读的报刊、注意的内容、产生的回响可能不尽相同。至于青年学生,他们是在科举废除前后成长起来的“新知识分子”,是纯粹的“过渡一代”,他们所面对的社会世界与传统读书人相比,已发生重大变化,这个群体对待时代的态度与他们的上一辈有显著差别,提供了一个对代际进行观察的契机。
(三)问题的再确认
探索历史是一次充满悬念的航行,出发之初,只有朦胧而缥缈的想象。但正如史景迁(Jonathan Spence)所言:“只要有人追忆,往事就不必如烟。”[112]本书将满载阅读报纸的碎片,在“生活世界的现代性”之灯塔指引下,驶向晚清读书人的心灵世界,期待从中发现以下问题的答案:
(1)作为一种现代文化形式,在帝制晚期,报刊如何进入中国历史?如何被呈现为“现代”?
(2)报刊为它的读者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这个世界与中国传统读书人的社会世界有何不同?
(3)阅读报刊给晚清读书人带来何种变化?不同身份、时代的人之间有何差异?
(4)报刊究竟塑造了晚清读书人的何种现代气质?这一气质对近代中国的社会进程有何影响?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2,第287~288页。
[2] 转引自〔美〕舒德森(Michael Schudson)《新闻的力量》,刘艺娉译,华夏出版社,2011,第34页。
[3] 李锐:《毛泽东早年读书生活》,万卷出版公司,2004,第86页。
[4] 〔美〕凯瑞(James Carey):《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6,第11页。该段引文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所加。
[5] 〔美〕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6,第11页。
[6] 〔美〕舒德森:《新闻的力量》,刘艺娉译,华夏出版社,2011,第48页。
[7] 本书涉及的人物有进士、举人和秀才,之所以称之为“普通”,因其在被分析的时期,社会的影响力均为一般,无声名显赫或思想超前者。
[8] 〔美〕黄仁宇:《现代中国的历程》,中华书局,2011,第62页。
[9] 这一短语是刘小枫先生归纳舍勒(Marx Scheler)的现代性研究取向时提出的,并非舍勒的原话,引自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第16页。
[10] 〔美〕舒德森:《新闻的力量》,刘艺娉译,华夏出版社,2011,第3页。
[11] 〔古希腊〕柏拉图:《斐多》,杨绛译,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第41页。
[12] 〔美〕默顿(Robert Merton):《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译林出版社,2006,第661页。
[13] 〔美〕博格(Peter Berger)、〔美〕卢克曼(Thomas Luckmann):《现实的社会建构》,汪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13页。
[14] 〔英〕马尔凯(Michael Mulkay):《科学与知识社会学》,林聚任译,东方出版社,2001,第4页。
[15] 〔美〕施拉姆、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第256页。
[16] 〔美〕塔奇曼:《做新闻》,麻争旗、刘笑盈、徐扬译,华夏出版社,2008,第172页。
[17] 这一对术语的中文翻译来自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和消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第105页。
[18] Robert Park:News as a Form of Knowledge:A Chapter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40,Vol.145,pp.669-686.引文见669页。
[19] 〔奥〕舒茨:《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游淙祺译,商务印书馆,2012,第181~284页。舒茨的原文亦包括“后人世界”(world of successors),其定义是“一个在我的生命终结之后将由其他我居住的世界”(见该书第186页)。不过舒茨对此世界论述甚少,本书也因“后人世界完全超越了我们所能够经验的范围”(见该书280页),对此不作分析。
[20] 〔奥〕舒茨:《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游淙祺译,商务印书馆,2012,第210页。
[21] 〔英〕罗素(Bertrand Russell):《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陈启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第48页。
[22] 〔奥〕舒茨:《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游淙祺译,商务印书馆,2012,第186、271页。
[23] 〔奥〕舒茨:《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游淙祺译,商务印书馆,2012,第233~234页。
[24] 按〔奥〕舒茨的原书,“同时代人”还包括“我认识的他人,但当下不在眼前”、“我不认识的他人,而是我亲戚朋友等人所认识的人”两种从“周遭世界”向“共同世界”的过渡类型(见《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第232页)。
[25] 〔奥〕舒茨:《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游淙祺译,商务印书馆,2012,第259页。
[26] 人需要借助语言发声,但却很少将语言当作观察的对象,“匿名者”即指此意。
[27] 〔美〕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第245页。
[28] 〔奥〕舒茨:《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游淙祺译,商务印书馆,2012,第214、220页。
[29] 〔德〕卡西尔(Ernst Cassirer):《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第56页。
[30] 〔美〕理斯曼:《孤独的人群》,王崑、朱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11、15页。
[31] 〔德〕舍勒:《知识社会学的问题》,艾彦译,译林出版社,2012,第68页。该段引文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所加。
[32] 〔德〕舍勒:《知识社会学的问题》,艾彦译,译林出版社,2012,第68页。
[33] 〔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页67~68。
[34] 〔日〕竹内郁郎:《大众传播社会学》,张国良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第25页。
[35] 〔美〕舒德森:《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陈昌凤、常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24~35页。
[36] 费南山:《读者之声:上海和香港最早报纸里的读者来信》,张仲礼主编《中国近代城市:企业、社会、空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第260~265页。
[37] 王维江:《“清流”与〈申报〉》,《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6期。
[38] 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第129页。
[39] 陈宝箴:《湘抚陈购时务报发给全省各书院札》,载《时务报》第26册,1897年5月12日。
[40] 梁启超:《本馆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载《清议报》第100册,1901年12月1日。
[41] 张之洞:《鄂督张饬行全省官销时务报札》,载《时务报》第6册,1896年9月27日。
[42] 严复:《国闻报缘起》,载张之华编《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第98页。
[43] 贺葆真:《贺葆真日记》(民国影印本),光绪二十三年(1897)八月初三,无出版日期。
[44]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第917页。
[45] 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第166页。
[46] 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王国维文集》第3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79,第36~37页。
[47]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第180页。
[48] 包筠雅(Cynthia Brokaw):《17~19世纪中国南部乡村的书籍市场及文本的流传》,《清史译丛》第七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第40~76页。
[49] 〔美〕张灏:《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高力克、王跃译,新星出版社,2006,第15页。
[50] 〔美〕列文森(Joseph Levenson):《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第14页。
[51] 〔美〕格里德尔(Jerome Grieder):《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单正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第17页。
[52] 郝延平、王尔敏:《中国人对西方关系看法的变化》,〔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第144页。
[53] 《申江新报缘起》,载《申报》第1号,1872年4月30日。
[54] 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现代甲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书影第30页。
[55] 《述报缘起》,《述报》第1号,1884年4月18日。转引自朱传誉《记“述报”——一张不载于报史之重要报纸》,李瞻编《中国新闻史》(六),台湾学生书局,1979,第477~484页,引文见478页。
[56]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第143页。
[57] 何启、胡礼垣:《新政真诠》,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第145页。
[58] 郑观应:《日报》,载张之华编《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第98页。
[59] 贺葆真:《贺葆真日记》(民国影印本),光绪二十二年(1896)十一月初二。
[60] 李端棻:《奏请推广学校设立译局报馆折》,张之华编《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第24页。
[61] 黄宗智曾指出,清代法律是由背离和矛盾的“表达”和“实践”组成的,只有兼顾两者才能把握历史的真实,见〔美〕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和文化:民法的表达和实践》,刘昶、李怀印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此注释受到章清先生《晚清思想界的形成与知识分子公共空间》一文提示。
[62] 转引自王尔敏《近代经世小儒》,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446页。
[63]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和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第63页。
[64] 〔美〕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第236页。
[65] 〔美〕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宋伟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5页。
[66]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第206页。
[67] 〔美〕孔飞力(Philip A.Kuhn):《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陈兼、刘昶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第304页。
[68] 〔美〕卡林内斯库(Matei Calinescu):《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第48页。
[69] 〔法〕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第485页。
[70] 〔德〕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译林出版社,2011,第13、19页。
[71] 〔美〕沃勒斯坦:《何种现代性的终结?》,周宪编《文化现代性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第115页。
[72] 〔英〕霍尔:《现代性的多重建构》,周宪编《文化现代性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第43页。
[73] 转引自〔英〕海默尔(Ben Highmore)《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王志宏译,商务印书馆,2008,第187页。
[74] 〔德〕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罗悌伦等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第182页。
[75] 〔法〕福柯:《什么是启蒙?》,汪晖、陈燕谷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第430页。
[76] 〔英〕泰勒:《两种现代性理论》,周宪编《文化现代性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第128页。
[77] 刘小枫:《多元的抑或政治的现代性》,《二十一世纪》(香港)2001年第4期。
[78]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第5页。
[79] 金观涛、刘青峰:《多元现代性及其困惑》,《二十一世纪》(香港)2001年第4期。
[80] 〔美〕柯文(Paul Cohen):《在中国发现历史》,林同奇译,中华书局,2010,第76页。
[81] 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第465页。
[82]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第209页。
[83] 〔美〕罗威廉(Williams Rowe):《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鲁西奇、罗杜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第4页。
[84] 〔法〕马尔图切利(Danilo Martuccelli):《现代性社会学》,姜志辉译,译林出版社,2007,第1页。
[85]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第3页。
[86] 〔美〕冉玫铄:《惊世危机和诱人机会:19世纪晚期中国政治及文化变迁》,《清史译丛》第七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第79~102页。
[87] 许纪霖:《近代中国城市的公共领域:以上海为例》,高瑞泉、〔日〕山口久和编《中国的现代性与城市知识分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53~85页,引文见67页。
[88] 〔美〕爱森斯坦:《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89页。
[89] 〔美〕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新星出版社,2010,第34页。
[90] 〔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雷颐、罗检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第53页。
[91] 这些人当中,最“不普通”的应属蔡元培,1894~1898年,他已经成为翰林院编修,属于精英阶层。不过此间,他仍在传统秩序里生活,并没有像严复和梁启超那样成为现代思想的引介者。
[92]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第14页。
[93] 引自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第18、24页。
[94] 〔德〕韦伯:《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美惠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334页。
[95] 沈坚:《记忆与历史的博弈:法国记忆史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第206~219页,引文见第208页。
[96] 俞金尧:《书写人民大众的历史:社会史学的研究传统及其范式转换》,《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第199~219页,引文见第204页。
[97] 俞金尧:《书写人民大众的历史:社会史学的研究传统及其范式转换》,《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第199~219页,引文见215页。
[98] 〔法〕德塞托:《日常生活的实践》,方琳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260~264页。
[99] 这些文章有:Robert Darnton:“Toward a History of reading”,Wilson Quarterly,1989,Vol.13,No.4,pp.86-102.Roger Chartier:“Frenchness in the History of the Book:From the History of Publishing to the History of Reading”,American Antiquarian Society,1987,Vol.97,No.1,pp.299-329.James Allen:“Toward a History of Reading in Modern France,1800-1940”. French Historical Studies,1987,Vol.15,No.2,pp.263-286.
[100] Anne McLaren:Constructing New Reading Publics in Late Ming ChinaIn Cynthia J.Brokaw and Kai-wing Chow(Eds.). Printing and Book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5,pp.152-183.
[101] Barbara Mittler:A Newspaper for China:Power,Identity,and Change in Shanghai’s News Media,1872-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4.
[102] 潘光哲:《时务报和它的读者》,《历史研究》2005年第5期,第60~83页。
[103] 章清:《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新青年〉及新文化运动的阅读个案》,《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3期,第54~72页。
[104] Roger Chartier:The Order of Books.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p.3.
[105] 〔美〕达恩顿(Robert Darnton):《拉莫莱特之吻》,萧知纬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第141页。
[106] 〔美〕达恩顿:《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钩沉》,吕健忠译,新星出版社,2006,第231页。
[107] 熊月之:《西学东渐和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第418~474页。杨琥:《〈新青年〉“通信”栏与五四时期社会、文化的互动》,载李金铨编《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第25~42页。
[108] 苏麓垒:《旧话语中的新词汇》,《中国政法大学人文论坛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57~70,引文见69页。
[109] 〔美〕张灏:《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高力克、王跃译,新星出版社,2006,第6页。
[110] 张仲礼:《中国绅士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第6页。
[111] 〔美〕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谢亮生、杨品泉、谢思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第4页。
[112] 〔美〕史景迁:《前朝忆梦:张岱的苍凉与浮华》,温溢洽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