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现代中越两国的跨境民族
按照中国政府和越南政府公布的民族,中越两国跨境民族有如表2-1。
表2-1
表2-1中括弧中的族称是越南政府公布时就有的,意思是也可以叫括弧内的另一个族称,可以通用。
从表2-1可以看出,跨境民族在中国是13个,而在越南是26个。现今越南的民族名称往往以自称来命名,因此中越两国确定的民族有的相同,有的不同,有的民族名称不同,但实体一样。
今天中越跨境民族的族称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类:
第一类是在中国是一个民族,在越南也是一个民族,两国的族称都相同的民族,如京族、拉祜族、仡佬族。
第二类是中越两国原来民族名称就不同的民族,如越南信仰伊斯兰教的占族从海上迁到中国海南省三亚市羊栏区回新乡、回辉乡,成为我国回族的一小部分。
第三类是中国的一个民族到越南后分成两个不同的民族,其中一个民族的名称与中国相同,另一个不同,如中国的布依族迁移到越南后,变成布依族和热依族。又如中国的傣族迁到越南成为泰族和泐族;中国的汉族进入越南后,成为华(汉)族和艾族(讲客家话的人)。
第四类是中国的一个民族转入越南后,变成了三个民族,其中一个民族名称与我国相同,另外两个不同,如中国的瑶族到了越南后成为瑶族、巴天族、山由族;中国的哈尼族移居越南成为哈尼族、贡族、西拉族。中国的彝族来到越南后,分为倮倮、普拉、布标三个民族。
第五类是中国的一个民族到了越南分为四个连族称都不同的民族,如中国壮族在越南分成岱族、侬族、拉基族、山斋族,这四个族在中国是壮族的四个支系。
第六类是前些年中国民族成分未定的群体归入相近的民族,如中国的克木人和莽人,归入布朗族,越南却确定为两个不同的民族:克木族和莽族。
在中越跨境民族中,族称不同的民族,从直观上看不出他们有何种关系,这就要我们来研究,揭示他们的异同。
各自在距离边界线四五十里内的中越跨境民族中,边民虽然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国家,但交往密切或比较密切,他们中有的有血亲关系,有的姐姐在这边,弟弟在那边;有的叔叔在这边,侄儿在那边;有的有姻亲关系,如姨表兄弟,一个在这个国家,另一个在那个国家;有的有朋友关系,有的有世交关系,在这两种关系中,有的情如亲兄弟,他们称为“老同”,结拜为兄弟叫“打老同”。所以两国边民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用如胶似漆来形容,双方的村寨一般相隔几里路,远的有几十公里,步行个把小时或几个小时就可到达对方的村寨。甚至有个别村子,村名相同,分上下两村,上村在这个国家,下村在那个国家。节日喜庆丧葬,互相走访,或祝贺或帮忙,甚至牧放牛马到对方的山岭草地。有的跨境民族分布面较广,除了居住在边界两侧外,在距离边界线几百公里的地方也有分布,这部分群体由于山川阻隔,交通不便,交往较少,如果造访对方,要在途中住宿几夜。
在这些跨境民族中,我们可以分为两个地段来讲。
桂越段和滇越段。在桂越段有中国的壮族、瑶族、苗族、彝族、汉族、京族,越南方面称岱族、侬族、瑶族、赫蒙(苗)族、山斋族、山由族、倮倮族、巴天族、华族、艾族。
在滇越段有中国的壮族、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彝族、苗族、瑶族、布朗族、布依族、汉族,在越南方面有岱族、侬族、泰族、泐族、布标族、拉基族、布依族、热依族、拉祜族、哈尼族、贡族、西拉族、莽族、克木族、倮倮族、普拉族、华(汉)族。
由于云南省的民族多,中越边界线长,因此滇越段的跨境民族比桂越段的跨境民族多。此外,越南的占族与中国海南省的回族有关,不属桂越段和滇越段。
中越跨境民族绝大多数是跨陆界,只有越南的占族与中国海南省的回族是跨海疆。京族既跨陆地边界,也跨海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