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据传,庄周先生曾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年,诏封庄周先生为南华真人,其著书《庄子》尊称为《南华真经》。《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说,庄周“著书十余万言”。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庄子》五十二篇。”今本《庄子》仅33篇,约6.5万字,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遗失的部分大概是后人在注解《庄子》时删去了。好在能损益的只是文字,正法则是无损益的。

庄周也可能只是其号:庄,是庄严之义;周,是周遍之义。由是论之,庄周二字的寓意当是:在一个大觉者心目之中,大千世界无时、无处不华严清净。

《南华真经释义》参究《南华真经注疏》(郭象注,成玄英疏,中华书局)与《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注译,中华书局)两书,并以此为译注的底本,对《南华真经》原经文进行审慎的校核。根据汉文字的本义,结合《金刚经》《大佛顶首楞严经》《道德经》《大学章句》《中庸》等儒、释、道经典完成了对《南华真经》全面深入的解析,阐明了《南华真经》的真义所在。古今前辈的著作给予译者良多启示,在此表示至诚的感谢。

中国文字讲究微言大义,古文之所以优美,正在于它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是无限的。《南华真经》的文字是翱翔的艺术,希望释义不要弄巧成拙,反倒成为学人飞翔的羁绊。任何时候,均应以庄周先生的《南华真经》为归依。因尊重之故,原经名沿用《南华真经》,本作因之曰《南华真经释义》。

释译者水平庸庸,于儒、释、道均没有什么理论上的建树和造诣,更谈不上修持和修证。因缘使然而作《南华真经释义》,一时的精勤勉力终难补累年的拙陋,其中若有能发人一省之处,权且心纳,若有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开笔释义之时,适逢黄帝历[1]4708年(庚寅年,暨西历2010年)清明。看到“黄帝历”一词,或许有人会哂笑译者太过迂腐不识时务。噫唏!天地间大概没有比“罔两”[2]更令人沮丧的黯钝了吧!深可哀伤!深可哀伤!这也正是对《南华真经》进行释义的根本起因。

就释译者自身而言,研读《南华真经》至少解答了释译者心中的两个疑团:佛法为何选择了中国?归根而已。中国人为何普遍没有西方所谓的信仰?天上天下,唯吾独尊之故。“游者鞅掌”[3],普愿法界众生都能离苦得乐。

“天地广大清,日月广长明”,诠译只为传火。

是为记。

回向文

愿此功德回向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

愿此功德回向真如性海;

普愿法界众生离苦得乐,

愿此功德永久住世广利有情。


[1] 黄帝,即五帝之黄帝姬轩辕(黄帝历元年~黄帝历152年,暨公元前2698~前2546年)。中华自黄帝始用甲子以为纪年,并发明器具、舟车、货币、衣裳,教民耕种。其妻嫘祖教民种桑养蚕。仓颉发明象形文字,为汉字之始。姬轩辕在位111年,寿152岁,卒于桥山(陕西黄陵)。

[2] 罔两:执妄为真,真假两失,是谓罔两。

[3] 游者鞅掌:驾御的缰绳掌握在游者自己手中,即自因自果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