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很多情节成功地描写和渲染了“人才流动”的画面。比如,第二十九回写道,孙权听到周瑜的推荐,非常敬慕鲁肃,命周瑜前往聘请,而鲁肃当时正打算到别处谋事。周瑜见状,引用了东汉初年马援对刘秀说过的一段话:“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以此来说明当时的社会风尚,同时他极力称赞孙权的“礼贤下士”和“纳奇寻异”,劝说和打动鲁肃。鲁肃经过斟酌、选择,终于改变初衷,投奔了孙权。从此,他们君臣相济,鲁肃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雄才大略。
“君择臣,臣亦择君”,其中的“君择臣”在人们看来是天经地义,不足为奇的。而“臣亦择君”,却难能可贵。诸葛亮高卧隆中并非是执意要老死林泉。正所谓:“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他是在“以待天时”,选择明君。正是这个“臣亦择君”;造成了三国时代“人才流动”的局面。
《三国演义》中还讲了张松、法正、孟达背刘璋而事刘备;许攸、张郃、高览离袁绍而投曹操;赵云弃公孙瓒而追随刘备;徐庶别荆州而入新野;关羽虽一段时间被迫暂时降曹,却能“约法三章”,后出了许昌,辗转千里,重新回到刘备身边。其他如甘宁归吴,王平投蜀,等等,不论是静中等待,还是动中选择,抑或是被迫“跳槽”,表现了三国时期的人才济济,说明了三国时人才流动的自由性。
人才流动如果从管理的宏观角度来看,是从战略全局上充分利用人才,从战略未来上更好培养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具有巨大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效应。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人才流动可以充分发挥人才的价值。“此处不用我,自有用我处;此处不重用,展翅觅高枝;此处遭猜忌,另找好环境。”人才的流动可以使人才找到合适的岗位和发挥作用的工作,使自己既能够发挥专长,又有催人奋进的激励环境。
试想一下,《三国演义》中如果孙权不用庞统,庞统可以投奔刘备,后来庞统终于当了刘备的副军师,虽然时间短促,但也显露了他非凡的才能。
徐庶也是个很有才干的人,他弃刘表而投刘备,实指望“共图王霸之业”,可惜不久被迫做了曹操的部下,从此郁郁寡欢,一言不发,一生再没有什么作为。导演这场悲剧的是曹操。曹操也是个重视人才的领袖,他为了得到徐庶,竟劫持徐庶的母亲作为人质,迫使徐庶来到许昌。对曹操来说,徐庶即使不为自己出力,也不会再为刘备效力,从此剪除了刘备的“羽翼”。但对徐庶来说,却是强扭的瓜不甜,他“身在曹营心在汉”,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在赤壁之战中徐庶本已识破庞统搞的“连环计”,但他不言一声,不向曹操道破内中缘由,致使曹军大败。
现今,人才流动成为社会用人的很重要途径之一。有管理大师写道:从人才使用的角度来考察,可以看到,不许流动,对人才本人、对用人者,确是纯害无益。所以,人才流动,既能解除一个人对上级的依附关系,鼓励人才解放思想,独立思考,大胆表现,又能让人才找到发挥作用的岗位,环境也是产生努力上进的激情之一。这样的人才流动能塑造人才健康崭新的个性,有利于人才的成长。
此外,人才流动也有利于调整某些人自我评价过高的个性,以适应现实的环境。所谓人才都不是甘心做平庸之辈,愿意追求高层次的精神目标是他们的一个显著特征,流动可以为人才实现高层次精神目标创造机会和条件,从而使人超出物质需求的局限,致力于高层次精神目标的追求。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如果没有在隆中等来刘备,大概只能当一辈子“村夫”。尽管他素有凌云大志,但“村夫”毕竟还是“村夫”,总得计较春种秋收,吃饭穿衣。长此以往,他那出众不凡的志趣也终会被消磨殆尽的。而刘备三顾茅庐,让诸葛亮脱离“村夫”,眼界大开,奠定了他未来辉煌的事业。刘备不可不说是慧眼的伯乐。
现代管理学认为,对一个管理者来说,人才流动不仅仅是启示,也是压力。原岗位骨干缺乏,而培养一个骨干是需要耗费精力、财力、人力的,但人才的流动又可以充分发挥人才的效能,让人才到新的岗位发挥更大作用,好比给新岗位输入了新鲜的血液,促成人才个人价值的实现,同时使管理者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人才的重要作用。
很多管理者由于担心自己拥有的人才流失,会更加注意爱才、选才、用才、护才。这才能推动整个单位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