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名师精解

一、行文结构

1.秦围赵都,魏救兵畏秦而欲赵尊秦为帝。

2.鲁仲连挺身而出愿责辛垣衍归。

3.鲁仲连剖析秦称帝之害说服辛垣衍,终迫使秦退兵。

4.鲁仲连功成不居,辞去。

二、主旨概括

本文生动刻画了鲁仲连这一人物形象,他见义勇为,刚正不阿,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信念,且能做到功成不居,辞封爵,拒千金,与当时腐朽无能的贵族阶级形成鲜明对比。

三、背景简介

赵孝成王八年(前258)秦围赵国国都邯郸,魏、赵本同根,是兄弟邻邦,魏却慑于秦军强大而勒令已派出的晋鄙救援大军停止进发,且让辛垣衍去游说赵王尊秦为帝,实质上是逼赵投降。在这生死存亡关头,抗秦义士鲁仲连挺身而出,与投降派辛垣衍展开一场激烈的辩论,终说服辛垣衍,最后赵在魏信陵君的帮助下,迫使秦国退兵而去。

四、语言风格

语言简洁有力,反复剖析,层层深入,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五、思维拓展

魏安釐王问天下之高士于子顺,子顺曰:“世无其人也;抑可以为次,其鲁仲连乎!”王曰:“鲁仲连强作之者也,非体自然也。”子顺曰:“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变,习与体成,则自然也。”(《资治通鉴》)

译文:魏国国君安釐王问子顺谁是天下高士,子顺说:“世上没有这种人;如果说可以有次一等的,那么这个人就是鲁仲连了。”安釐王说:“鲁仲连是强迫自己这样做的,而不是本性的自然流露。”子顺说:“人都是强迫自己去做一些事情的。假如不停地这样做下去,就会成为君子;始终不变地这样做,习惯与本性渐渐地融合为一体,那么就成为自然了。”

这段文字是魏国国君安釐王与子顺议论天下高士的一段话。子顺认为世无高士,“抑可以为次,其鲁仲连乎”!而安釐王认为“鲁仲连强作之者也,非体自然也”。子顺认为人都是“强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这里子顺以鲁仲连为例说明,人做事情要顺应潮流,严于律己,不停地、始终不变地做下去,就可以成为君子,成为天下高士。

明代军事家袁可立在《蓬莱阁怀古》一诗中赞颂道:“夙慕蓬莱仙,今到蓬阁上。神仙杳难求,海水空漭漾。秦皇踪已沉,汉武终觖望。田横五百人,至今堪惆怅。义城鲁仲连,功成甘退让。千载有同心,感时怀高尚。”

描写鲁仲连的古诗,见下。

古风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李白的诗以出海明月的比喻表达了对鲁仲连如明月般光芒万丈的才华的赞赏,充分肯定了鲁仲连说服魏赵二国合力抗秦的丰功伟绩,以及鲁仲连淡泊名利、功成身退的高风亮节,令后世仰慕。

古风三十六

李白

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

直木忌先伐,芳兰哀自焚。盈满天所损,沉冥道为群。

东海沉碧水,西关乘紫云。鲁连及柱史,可以蹑清芬。

诗人通过和氏献宝的故事,揭示了一种令人深思的社会现象,即贞士被污,高才见弃,忠臣遭谗,良将受戮,乃至诗人运厄。诗人用老庄的道家思想,对此作了解释。他认为,这种现象,是大道所赋予的规律,无法改变,只有遵循。具体的做法,就是学习鲁仲连,功成名遂身退,实践老子的清静无为。其间诗人是肯定了鲁仲连功成身退的行为。